不錯,不用去超市瞭,實惠好書
評分這套書很喜歡,適閤閱讀,不錯
評分此係列非常高格調,用紙很棒
評分碑帖、墨跡題跋文字。
評分書法
評分越做越好。
評分很好很不錯很好很不錯
評分購買。 打開書本,書裝幀精美,紙張很乾淨,文字排版看起來也非常舒服非常的驚
評分據《寶晉齋帖》影印本前“說明”,知此帖曾經元趙孟頫,明顧從義、吳廷遞藏,並有明馮夢禎、吳時宰、許誌古及清王澍(虛舟)等題識。與張伯英、容庚等先生同嗜碑帖並具研究心得的林誌鈞(宰平)先生,在其《帖考》一書的《寶晉齋帖考》中,有這樣的記載:“一九三九年二月,琉璃廠墨因簃有某君(售帖者諱其名),寄售舊拓《寶晉齋帖》十捲,裝十冊,索價五韆元。不數日即收迴,不復售。餘匆匆得一觀,略記其目,惜未能詳。此拓本有王虛舟跋,定為宋拓。案《寶晉》所收二王、謝安等帖,皆《閣帖》無,與宋人刻法帖多承襲《閣帖》者,大異其趣。故雖有陳繹曾之貶辭,而渴望寓目,未嘗一日忘。”並據楊大瓢所記明時此帖曹氏原刻惟見董其昌、葉芳杜各有一部,及範大澈“雲間顧汝和有全部”之語,謂“明代曹刻此帖,吾人所知全部者凡三本。墨因簃所見,或在此三本之外(帖中未見董、葉、顧印記題字)耶?”林氏據此考訂,所得結論,於有關此帖刊刻年代、捲數、序次、內容等,多與徐森玉先生所述,大體相閤,惟於其形成過程之考察,似不如徐氏明瞭,猶未及米芾舊刻寶晉齋三帖(即王羲之《王略帖》、謝安《八月五日帖》及王獻之《十二月帖》)毀於兵火之後,曾經葛祐之重刻之事。林氏於1960年3月辭世,作為其遺稿的《帖考》,當時由陳叔通先生作序後,請徐森玉先生謀為刊行。曾為徐森玉先生碑帖研究助手的汪慶正先生,在其《淳化閣帖存世最善本考》一文中,有這樣的迴憶:“1961年陳叔通先生攜宰平先生的《帖考》手稿來,希望在滬齣版。先師徐森玉先生命我以他的名義,多方奔走。由於當時的環境,未能如願。《帖考》手稿置我案頭半年以上,其內容之豐富,考訂之周詳,讀之使我終生受益。1962年,徐森老作一短序後,連同原稿退還北京,最後由宰平先生的傢屬和友人自印行世。”至1999年5月,此自印本又得上海教育齣版社正式齣版,而陳叔通、徐森玉二先生之序,仍載捲首。徐序雖僅一百多字之題,但道林氏《帖考》之學術評價、作序緣起及曾經校讀全稿等,均原原本本,因知其於《寶晉齋帖考》在《文物》正式發錶之前,已經讀過林氏的相關考證,故彌足珍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