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当然,历史的发展不可能尽如人意,总会发生令人憾恨的故事。有人尽力挽救古迹,也有人不屑一顾。当德军撤出佛罗伦萨时,把所有联外桥梁全数炸掉,仅保留一座旧桥,这使得著名的圣三一桥一夜之间成为尘土,令所有知道这座桥价值的人们痛哭不已。在此,我们也体会到,要成为古迹,必须花上千百年的时间,但要摧毁它,却只要一瞬间。文化遗产,是多么的珍贵,又是多么的脆弱啊。
评分阿姆斯特朗女士用轻松明快的笔调叙述了4000多年的人神交流关系史,其中线索繁富、人物鲜明、动荡起伏又暗合规律,为求知者塑造出一幅完整且耐人寻味的历史图景。这部著作堪称宗教学不可或缺的导航书,我们从中不仅可以欣赏作者的丰富学识与正确解说,也可以补充及修正自身残缺不全的观念;它像工具书一样使人信赖,又像历史故事一样引人入胜,同时也像哲学书一样激发思维。本书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达两年之久。
评分 评分 评分当然,光靠古迹军官的抢救,绝对不足。相对于同盟国的古迹军官,意大利各区的文物馆长、局长,在古迹文化的保存上,也有着巨大的贡献。这些当地的艺术保卫者,深知文化的积累得之不易,当他们评估后,发现战火已快要延烧到附近时,便会把能够移走、运走的文物,全数送到隐秘且安全的地点藏放。甚至连厚重的洗礼堂大门,也要拆下载走,教堂的花窗,也要割成一片一片后,仔细包妥运走。当他们发现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府有意配合希特勒,打算把这批文化资产运到德国去时,他们坚决地抗命,冒着丢官丧命的风险,用尽各种理由,拒绝配合上缴,而正由于他们的坚持,一场文化大浩劫才不致发生。而当他们的城市被同盟国解放后,他们又立即配合英、美两国的古迹军官,积极修复受损的古迹。
评分他们的存在,令大部分传统军人不快。袍泽的生命重要,还是古物的保存重要?这成了两派人马最尖锐的冲突点。他们也因此被冠上了“维纳斯修理工”这种讽刺意味极浓的绰号。但慢慢地,古迹军官们发现,阿兵哥不尽然全是大老粗,干部也不是全都蛮不讲理,只要有人解说,指着一幅幅的画作,告诉他们这些画的历史意义,哪怕只讲一点点,都能让人对这些珍品产生敬畏之心,进而改变态度,支持古迹军官的作为。
评分查看全部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