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与技术规划教材:无线定位系统

物联网工程与技术规划教材:无线定位系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久祯 著
图书标签:
  • 物联网
  • 无线定位
  • 工程技术
  • 教材
  • 规划
  • 室内定位
  • 蓝牙
  • Wi-Fi
  • UWB
  • 北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194450
版次:1
商品编码:1118306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2-01
页数:220
字数:3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物联网工程与技术规划教材:无线定位系统》全面涉及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广域网定位分为卫星定位和基站蜂窝移动定位;无线局域网定位主要包括Wi-Fi定位、ZigBee定位、UWB定位、CSS定位技术等。《物联网工程与技术规划教材:无线定位系统》内容涉及无线跟踪定位技术的原理、设计和工程实践,重点介绍了该领域的前沿热门技术,包括无线传播理论、信号探测方法、TOA测量技术、跟踪算法的性能测评、定位系统的基础理论、常见定位方法、定位精度、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非视距传播技术等。各章内容为:绪论、卫星定位、蜂窝通信网络定位、Wi-Fi定位、ZigBee网络定位、UWB定位技术、CSS定位。
  《物联网工程与技术规划教材:无线定位系统》可作为物联网相关专业高年级选修课教材,也可用于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无线定位系统的历史与现状
1.1.1 无线定位的起源
1.1.2 无线定位发展现状
1.1.3 无线定位系统的应用
1.2 无线定位系统的基本分类
1.2.1 卫星定位系统
1.2.2 蜂窝定位系统
1.2.3 无线局域网定位系统
1.3 无线定位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1.3.1 无线定位算法及性能评价
1.3.2 无线网络协议
1.3.3 无线定位系统相关技术
1.4 本书的内容编排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卫星定位
2.1 卫星定位测量基础
2.1.1 卫星定位系统概述
2.1.2 卫星定位系统空间与时间系统
2.1.3 卫星运行轨道及受摄运动
2.2 卫星信号及测量原理
2.2.1 卫星信号成分与调制技术
2.2.2 导航电文格式
2.2.3 卫星星历
2.2.4 卫星信号接收机工作基本原理
2.3 卫星定位方法及定位误差
2.3.1 静态定位
2.3.2 动态定位
2.3.3 定位误差
2.4 卫星定位应用实例
2.4.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4.2 车辆调度中心设计
2.4.3 智能终端设计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蜂窝通信网络定位
3.1 蜂窝技术概述
3.1.1 蜂窝技术的需求与发展
3.1.2 现有蜂窝定位技术
3.2 蜂窝定位方法与误差
3.2.1 基本定位方法
3.2.2 误差来源
3.3 GSM网络的电波特征与定位实例
3.3.1 GSM网络电波特征值
3.3.2 基于手机定位的交通OD数据获取技术
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Wi-Fi定位
4.1 Wi-Fi基础
4.1.1 IEEE 802.11系列标准概述
4.1.2 Wi-Fi网络成员与结构
4.1.3 Wi-Fi信道
4.1.4 Wi-Fi MAC帧格式
4.1.5 Wi-Fi扫描
4.2 无线信道:传播与衰落
4.2.1 概述
4.2.2 大尺度衰落
4.2.3 小尺度衰落
4.3 位置指纹法
4.3.1 概述
4.3.2 位置指纹数据库
4.3.3 搜索空间缩减技术
4.3.4 位置估算方法
4.3.5 位置估算方法的优化
4.4 Loc定位研究工具集
4.4.1 工具集概述
4.4.2 Loclib
4.4.3 Loctrace
4.4.4 Loceva
4.4.5 Locana
4.5 HTML5 GeoLocation定位实例
习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ZigBee网络定位
5.1 ZigBee概述
5.1.1 起源
5.1.2 技术简介
5.1.3 自组网通信
5.1.4 ZigBee产品
5.1.5 ZigBee网络
5.2 ZigBee协议
5.2.1 物理层与媒体访问控制层
5.2.2 网络层协议及组网方式
5.2.3 应用层
5.2.4 其他
5.3 基于ZigBee的TLM定位算法
5.3.1 定位算法
5.3.2 TLM定位算法设计
5.3.3 算法仿真及结果
5.4 ZigBee网络定位应用实现
5.4.1 ZigBee传感网络的建立
5.4.2 基于ZigBee技术的煤矿井定位系统设计
习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UWB定位技术
6.1 UWB简介
6.1.1 UWB的定义
6.1.2 UWB的发展与现状
6.1.3 UWB技术的主要特点
6.1.4 UWB的关键技术
6.1.5 UWB与其他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6.2 UWB定位技术
6.2.1 UWB的定位方法
6.2.2 基于时间的UWB测距技术
6.2.3 基于时间的UWB测距技术的主要误差来源
6.2.4 UWB信号时延估计方法
6.2.5 UWB定位算法实现
6.2.6 其他形式的UWB定位
6.3 UWB定位应用
6.3.1 UWB定位应用现状
6.3.2 UWB定位应用实例
6.3.3 UWB定位应用进一步研究方向
6.4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CSS定位
7.1 CSS技术概述
7.1.1 Chirp信号与脉冲压缩理论
7.1.2 CSS的发展及技术特点
7.1.3 CSS无线定位技术与其他技术方案的比较
7.2 CSS信号时延估计
7.2.1 基于匹配滤波器的时延估计
7.2.2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时延估计
7.3 非视距传播问题
7.3.1 非视距识别
7.3.2 非视距误差抑制
7.4 CSS定位应用实现
7.4.1 实验平台介绍
7.4.2 CSS测距实验
7.4.3 CSS定位实验
习题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随着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定位作为传感网和物联网的重要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在学术界引起研究热潮。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大量的文献展开对无线定位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无线定位系统的精度、实时性、稳定性、低功耗、低成本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但是在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系统介绍这些研究成果与内容的图书还比较少见,为了进一步系统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急需出版系统介绍无线定位系统方面的图书。
  2010年教育部为了应对国家战略发展新兴产业对人才需求方面的需要,批准率先在35所高校开设物联网工程和传感网技术专业,同时也对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育部物联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示范单位,深感有义务和责任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编写新的教材和参考书,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的参考教材丛书。在这样一个实际需求和专业建设背景的推动之下,我们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选择编写了这本无线定位方面的参考教材。
  作为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无线定位系统有着极其现实的应用价值和市场需求。江南大学物联网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将无线定位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研究中心的技术平台和各方面资源支持下,无线定位研究小组经过两年多深入细致的准备工作,包括内容选材、应用案例、实验验证、习题组织、统筹编排等,基本完成了书稿第一版本的撰写工作。同时本教材作为物联网工程专业3年级第2学期的专业选修课讲义,于2013年春季开始试用,书中所有案例和大部分习题经过了实验验证。
  全书分为7章,内容涉及无线跟踪定位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设计和工程实践,重点介绍了该领域的前沿热门技术内容,包括无线传播理论、信号探测方法、TOA测量技术、跟踪算法的性能测评、定位系统的基础理论、常见定位方法、定位精度、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非视距传播技术等。本书内容主要基于研究小组近年来在无线定位方面的研究工作及研究生开展无线定位研究的成果,各章内容主要包括:绪论、卫星定位、蜂窝通信网络定位、Wi-Fi定位、ZigBee网络定位、UWB定位技术、CSS定位。书中不但包括了对经典算法的描述、数学公式推导等,也提出了一些算法的改进,还给出了大量作者或研究生参与完成的实验操作与应用系统等。
  参与编写本书的人员有:梁久祯、林浩、薛猛、盛开元、郑栋、钱雪忠。其中梁久祯主要负责全书内容选材、统稿和第1~3章的编写,林浩负责第4章的编写,薛猛负责第5章的编写,盛开元负责第6章的编写,郑栋负责第7章的编写,钱雪忠负责全书的审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物联网技术应用)实验平台的支持,江苏省优势学科(物联网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的支持,物联网工程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示范单位的支持,在此对所有支持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还有电子工业出版社章海涛老师的勉励和支持,特别是周宏敏老师的编辑工作,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本书为任课教师提供配套的教学资源(包含电子教案),需要者可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站,注册之后进行免费下载或发邮件到咨询。
  编著者
《智慧定位: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沿》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全面深入探讨无线定位系统技术的专著。它不仅系统梳理了无线定位技术的历史演进、核心原理与关键技术,更聚焦于当下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智慧定位领域的权威性、前瞻性指南。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应用的各个层面,强调技术与实际需求的结合,以及在物联网、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广泛领域中的实现路径与价值。 第一部分:无线定位技术基础与演进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走进无线定位技术的宏大世界。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定位概念入手,解释何为“定位”,为何它在现代社会中如此重要。随后,我们将回溯无线定位技术的历史长河,追溯从最初的三角测量法到卫星导航系统,再到如今蓬勃发展的各类无线技术在定位中的应用,展现技术革新如何一步步推动定位精度与效率的提升。 定位的基本原理: 详细阐述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到达时间差(TDOA)、到达角(AOA)等核心定位原理,并通过图示和实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经典定位技术回顾: 三角测量法与多边测量法: 介绍其基本原理、优缺点以及在早期定位系统中的应用。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深入剖析GPS、GLONASS、Galileo、北斗等系统的基本架构、信号传播机制、测距原理、定位解算过程。重点探讨GNSS在开阔环境下提供高精度定位的优势,以及其面临的多径效应、信号遮挡等挑战。 惯性导航系统(INS): 讲解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如何通过积分计算来实现自主定位。强调INS与GNSS的融合优势,以及其在信号丢失环境下的持续定位能力。 新兴无线定位技术: Wi-Fi定位: 详细解析基于信号强度(RSSI)、指纹库、到达时间(ToA)等多种Wi-Fi定位算法。探讨其在室内环境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影响精度的关键因素(如设备数量、信道干扰、指纹库维护等)。 蓝牙(BLE)定位: 介绍低功耗蓝牙信标(Beacon)的工作原理,以及基于RSSI的测距与三角定位方法。分析BLE在短距离、低功耗应用场景下的优势,以及其在资产追踪、人员导航等方面的潜力。 蜂窝网络定位: 探讨基于基站信息(如Cell ID、RSSI、RTT)的定位技术,分析其在广域覆盖下的应用,以及精度受限的原因。 超宽带(UWB)定位: 深入讲解UWB技术在精确测距(TWR)方面的优势,分析其高精度、低功耗、抗干扰能力强的特性,以及在工业物联网、资产追踪、厘米级室内导航等场景下的巨大潜力。 其他无线技术: 简要介绍RFID、LPWAN(如LoRa)、5G NR等技术在定位方面的探索与应用。 第二部分:无线定位系统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挑战 本部分将聚焦于构建和优化无线定位系统的核心技术要素,并深入探讨在实际部署中会遇到的关键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定位算法与模型: 基于距离的定位算法: 详细阐述三边测量法、多边测量法在不同无线技术下的实现细节,包括最小二乘法、加权最小二乘法等优化方法。 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算法: 深入分析RSSI指纹匹配算法,包括代理法、K近邻法(KNN)、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等。探讨如何构建高效、准确的指纹库,以及指纹库更新与维护策略。 基于时间差的定位算法: 讲解TDOA、TOA、TWT(Time of Wait)等算法的原理,以及在不同网络架构下的应用。 滤波与融合技术: 卡尔曼滤波(KF)及其变种(EKF, UKF): 详细介绍其在状态估计、噪声抑制、多传感器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在提高定位鲁棒性与精度方面的关键性。 粒子滤波(PF): 探讨其在非线性、非高斯系统中的优势,以及在复杂环境下的定位应用。 多传感器融合策略: 介绍基于权重融合、决策级融合、数据级融合等不同策略,以及如何根据不同传感器的特性进行最优融合。 环境因素与干扰: 多径效应: 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信号传播时间、强度和相位的影响。介绍相关的抗多径技术,如扩频、编码、天线分集等。 信号衰减与遮挡: 讨论墙壁、障碍物、人体等对无线信号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以及由此导致的信号强度下降和定位误差。 信道干扰与噪声: 分析同频、邻频干扰,以及设备自身产生的噪声对定位信号的影响,并介绍滤波、信号处理等方法。 动态环境下的挑战: 探讨移动目标、环境变化(如家具移动)对定位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自适应算法的重要性。 系统部署与优化: 网络规划与覆盖: 如何根据应用场景需求,合理选择无线技术,规划基站/信标/天线/接入点等基础设施的密度、布局与发射功率,以实现最优的覆盖范围与定位性能。 数据采集与处理: 探讨高效、可靠的数据采集机制,以及数据预处理(如去噪、去异常值)的重要性。 功耗管理: 分析不同定位技术和算法的功耗特点,以及在低功耗场景下的优化策略,如周期性广播、动态调整发送功率等。 成本效益分析: 权衡不同技术方案的部署成本、维护成本与定位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决策依据。 第三部分: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沿 本部分将视野从技术本身扩展到其在现实世界的广泛应用,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激发读者的创新思维。 关键应用领域深度解析: 物联网(IoT)中的定位: 智能家居: 室内导航、设备寻物、区域感知、用户行为分析。 智慧零售: 室内导航、商品导购、客流分析、精准营销。 智慧仓储与物流: 货物追踪、库存管理、拣货优化、无人仓自动化。 智慧医疗: 病患/医护人员定位、设备追踪、生命体征监测与关联定位。 智慧农业: 农机设备定位、牲畜追踪、环境监测点定位。 智慧城市: 交通管理: 车辆定位、交通流量监测、停车位引导、公共交通调度。 环境监测: 传感器节点定位、污染源追踪。 公共安全: 人员定位与搜救、应急响应。 城市规划与管理: 资产定位、基础设施监测。 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 AGV/AMR导航与调度: 实现高效的物料搬运和生产流程自动化。 工人安全管理: 危险区域预警、跌倒检测、定位追踪。 工具与设备管理: 精准定位,提高效率,减少损耗。 生产过程追踪与溯源: 实时监控产品在生产线上的位置与状态。 消费电子与可穿戴设备: 智能手机应用: 室外导航、室内AR体验、运动追踪。 智能手表/手环: 运动轨迹记录、健康数据关联定位。 其他新兴应用: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中的空间感知、无人机导航、自动驾驶的辅助定位等。 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沿研究: 高精度与低功耗的融合: 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同时降低系统功耗,以满足更多对实时性、精细化要求高的应用。 AI与定位技术的深度融合: 机器学习在定位中的应用: 利用AI模型提升定位精度、鲁棒性,实现更智能的环境感知和行为预测。 基于AI的定位: 如AI直接从原始传感器数据进行定位,减少对传统模型依赖。 室内外无缝定位: 重点关注如何实现室内与室外定位系统的平滑切换与信息融合,提供连续、一致的定位服务。 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定位应用的普及,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将成为关键议题,探讨相关的技术和策略。 新型定位技术与理论的探索: 如基于射频指纹的无信标定位、利用可见光通信(VLC)进行定位、基于量子技术的定位等。 定位服务平台化与生态构建: 发展标准化的定位服务接口,构建开放的定位生态系统,促进更多创新应用的涌现。 边缘计算与定位: 将定位计算推向网络边缘,降低延迟,提高响应速度,满足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 结论: 《智慧定位: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沿》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深入、前瞻的无线定位技术知识体系。通过对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关键挑战以及广泛应用的系统梳理,本书不仅能够帮助读者理解现有技术,更能激发对未来定位技术发展方向的思考。无论您是行业研究者、技术开发者,还是对智慧定位感兴趣的从业者,本书都将是您探索这一充满活力与机遇的领域的宝贵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拿到《物联网工程与技术规划教材:无线定位系统》这本书时,我正处于一个技术选型的十字路口。我们公司正在开发一款面向智能家居市场的物联网产品,其中需要实现对室内设备的精确定位,以便于用户进行场景联动和自动化控制。市面上关于无线定位的资料琳琅满目,但往往不够系统,要么过于偏向理论,要么过于狭窄,只关注某一种技术。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它从“规划”的角度出发,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思考框架。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种定位技术(如RFID、Wi-Fi、BLE、UWB等)的原理、优缺点,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在实际工程中如何根据应用需求、成本预算、环境限制等因素进行技术选择和方案设计。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多技术融合定位”的章节,它揭示了单一技术往往难以满足复杂需求的现实,并提供了融合不同定位技术以达到更佳效果的思路。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了数据处理、安全保障、功耗管理等关键工程问题,这些都是在实际项目落地过程中必须考虑的。这本书帮助我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宏观的战略规划到微观的技术细节,都得到了充分的论述。对于任何从事物联网产品开发、系统集成或技术规划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都极具参考价值,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技术决策。

评分

我是一名在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负责技术升级的工程师,我们公司正计划将一些生产设备和物料进行智能化管理,其中对设备和物料的实时位置追踪有着迫切的需求。在市面上搜寻相关资料时,偶然发现了这本《物联网工程与技术规划教材:无线定位系统》。与其他侧重于理论推导的学术著作不同,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它没有过于强调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不同无线定位技术的优劣势分析、适用场景以及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落地方法。书中对几种主流定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对比,例如,对于室内定位,它详细分析了Wi-Fi定位在精度、成本、部署复杂度方面的权衡,以及蓝牙信标在低功耗、高密度部署方面的优势,甚至还提到了UWB技术在高精度定位方面的潜力。更重要的是,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工程规划案例,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技术选型、实施部署到后期维护,都有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这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因为我们面临的正是如何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选择并实施一套经济有效且性能可靠的定位解决方案。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我迷茫的时候,能够及时给出指导和建议,帮助我少走弯路。

评分

初次接触物联网领域,原本对“无线定位系统”这个概念只停留在模糊的手机导航印象中。拿到这本《物联网工程与技术规划教材:无线定位系统》,说实话,一开始有点望而却步,担心晦涩的专业术语会让初学者感到吃力。然而,翻阅几页后,我的疑虑便烟消云散了。作者的讲解逻辑清晰,循序渐进,仿佛在一步步引导我走进一个崭新的世界。从基础的定位原理,到各种主流的无线定位技术,如GPS、Wi-Fi定位、蓝牙信标、UWB等,书中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且结合了大量的图表和实例,让抽象的技术概念变得具体可感。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停留在技术的介绍,还深入探讨了在实际物联网项目中,如何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定位技术,以及在系统设计、部署和优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这种宏观的规划视角,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它让我明白,掌握一项技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做出合理的规划。书中的内容覆盖面广,但又不失深度,既能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获得实操的指导,对于想要系统学习物联网定位技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质教材。

评分

最近参与了一个智慧城市项目的初步规划,其中涉及到人群、车辆、公共设施的实时位置监测,所以对无线定位技术的需求非常迫切。在寻找相关资料的时候,偶然看到了《物联网工程与技术规划教材:无线定位系统》。坦白说,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充斥着各种公式和图表,但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错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而且非常注重实际的应用场景。它并没有一开始就陷入技术细节,而是先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在物联网时代,无线定位技术如此重要,以及它能够解决哪些实际问题。然后,它才逐步深入到各种主流的定位技术,例如GPS、Wi-Fi、蓝牙、UWB等。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仅是介绍了这些技术,还详细地分析了它们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部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说,在进行室内定位时,如何克服信号衰减、多径效应等问题,书中都有非常具体的指导。这本书的案例分析也非常丰富,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技术是如何被应用到实际项目中的。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需要从零开始了解无线定位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项目中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评分

作为一名对新兴技术充满好奇的研究生,我一直在关注物联网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其中与空间信息获取紧密相关的技术。《物联网工程与技术规划教材:无线定位系统》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次对无线定位技术进行系统性、前瞻性梳理的优秀尝试。它不仅仅是简单罗列各种技术,而是将其置于物联网工程的整体框架下进行考察。书中对于各种定位技术背后的通信原理、数据处理算法、以及其在不同物联网应用场景下的集成方式,都有深入的探讨。我尤其欣赏其中对“规划”二字的强调,它不仅仅是技术实现,更是策略层面的考量。例如,在论述不同定位技术时,作者会反复提及功耗、成本、精度、安全性、可扩展性等多个维度,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同时,实现最优的系统设计。书中对一些前沿技术(如与5G、AI相结合的定位技术)的介绍,也为我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灵感。虽然这本书偏重工程规划,但其对底层技术的解析也足够严谨,能够满足对技术细节有一定要求的读者。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兼具理论深度和工程广度的著作,对于想要深入理解物联网定位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如何规划和应用的读者,非常有价值。

评分

挺好的,跟我想的一样 书不错 我是说给懂得专业的人听得 毕竟是小范围交流 挺好,粘合部分不是太好,纸质还是不错的,质量好,封装还可以。虽然价格比在书店看到的便宜了很多,质量有预期的好,书挺好!之前老师说要买 但是是自愿的没买 等到后来说要背 找了很多家书店网上书店都没有 就上京东看看 没想到被找到了 一般情况下,女人的社会交际交需要比男性更加强烈。在传统上一般都是主张“男外女内”,而购物则使家庭主妇堂堂正正走出了家门,这样就暂时逃离了家人的束缚,使她们有机会同别的人、店员、商店老板以及其他购物者交往。因此,女人喜欢和朋友手挽着手去购物,在买东西的时候互相怂恿或者制止。相反,我们很少看到有两个大男人会约好一起购物的。我是一名传统女性,购物欲比别的女人更加需要的,当然,尤其是网上。爱玲女士在文字上的天才,固然令人倾倒。但是她的两个男友,前者胡兰成,后者赖雅,对于爱玲,均算不得佳偶。有人分析说,爱玲欠缺良好父爱的童年阴影,使得她终生都在寻找坏男人的圈子里打转转。父母对人的影响之重大,往往出乎人自身的意料。很多人一生的目标,都在追求别人的认同或者羡慕,甚或是鬼魂——已经过世的父母或祖辈的鬼魂的表彰。在伴侣关系中,人们寻找另一半的类型,往往会是父亲或母亲的形象投射,然后加以理想的修饰。遗憾的是,这两种人格模型,爱玲都具有。那时我故作老成,总爱用蘸水钢笔写信写文章,那个美好的装逼时代啊,一去不复返了,可太值得回忆了,连空气里都弥漫着蓝色钢笔水味,还有老主任抽的普通香烟味。在那个出版社,我就是这么装逼着,埋头于自己的这些文学情调里,似乎对周围的一切充耳不闻。所以等人家都把房子分完了,才发现我榜上无名,才想起提着暖壶去砸领导的门,那个暖壶的作用相当于这两天波士顿恐怖分子搞爆炸的高压锅。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好书:被美国学界誉为“思想巨匠”和“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的史蒂芬·柯维博士,他的集大成之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已成为中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必备的最经典、最著名的一部培训教材;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史蒂芬·柯维的思想和成就,与拿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比肩。《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20周年纪念版)》在每一章最后增加了一个“付诸行动”版块,精选柯维培训课程中的实践训练习题,以帮助读者加深对“七个习惯”的理解和掌握,使“七个习惯”成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行动指南,价值堪比18000元的柯维现场培训课。史蒂芬·柯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他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财富》杂志100强中的90%和500强中的75%的企业是他的直接受教者,AT&T、通用电子、全禄、可口可乐等大公司的高级主管都是他的学生,李开复等中国顶尖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也深受其思想的启发。每年,来自全球的个人、家庭、企业、教育界及政府领导者的受教生更是高达百万人之多。东东枪和地下天鹅绒是两位在博客、微博、专栏里都非常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两人思维跳跃,观点奇特新颖,对待感情,他们也细细琢磨,也插科打诨。同在滚滚红尘中摸爬滚打,两位勇士将他们对两性情感的所感所悟一一精彩呈现,得此《鸳鸯谱》,闪着智慧幽默的光。鸳鸯谱,靠谱。

评分

!!!!!!!!!!!!!!!!!!!!!!!!!!!!!!!!

评分

帮同学买的,所以不好评价啊

评分

定位书籍,比较少见,专业还行

评分

需要才买的,送货快

评分

物联网工程与技术规划教材:无线定位系统

评分

专业的无限定位原理讲述

评分

无线定位系统,还没看

评分

好书下次还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