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資深的項目預算經理,我更關注的是標準的“可操作性”和“一緻性”。過去幾年裏,我們在進行軌道交通項目概算和結算時,最大的痛點就是各方對“什麼算一米”、“什麼算一方”的標準不統一,導緻扯皮現象時有發生。這本GB 50861-2013給我的最大驚喜,就是它提供瞭一個“國字號”的統一話語體係。我重點對比瞭它與舊行業規範在地下結構防水層計算上的差異,發現新標準對復雜節點如管綫穿牆、轉角部位的處理更加細緻和人性化,它明確區分瞭“附加層”和“主要層”的計算基準,這在以往的習慣做法中經常被模糊處理。更讓我感到專業的是,標準對“臨時工程”和“永久工程”的分界點描述得非常清晰,這直接影響到費用的歸屬和稅務處理。閱讀過程中,我發現它對一些特殊工法,例如TBM(隧道掘進機)的襯砌、二次襯砌的計算規則也進行瞭更新,反映瞭近些年技術進步帶來的變化。這本書不是讓你抄數的工具書,而是幫你建立一個穩定、可被審計的量化模型,從預算源頭保證瞭項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評分我是一名在校研究生,正在準備我的畢業設計——基於BIM模型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量自動提取研究。這本標準對我而言,簡直就是“算法的聖經”。BIM模型提取工程量的準確性,完全依賴於模型構件的幾何定義是否符閤計量規範的要求。這本書清晰地定義瞭“一個完整的構件”應該如何被切割、閤並和計量。例如,在計算地下連續牆時,它對“導牆”和“主體牆”的區分,直接對應到BIM模型中構件族(Family)的建立邏輯。如果沒有這個標準,我們隻能依賴經驗去編寫提取算法,很容易齣現漏算或重算。這本書的結構化程度非常高,每一條規定幾乎都可以直接轉化為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數據模型中的屬性參數。它為我們構建一個“符閤國標的量化模型”提供瞭最硬核的技術支撐,使得我們不再是“大緻估算”,而是能夠實現“精確匹配”的工程量計算自動化,這對推動行業的信息化轉型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
評分拿到這本標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它那嚴謹、厚重的封麵設計,一下子就讓人感覺這不是一本隨便翻閱的讀物,而是工程領域內需要認真對待的權威文件。我是一個剛入行的結構工程師,對城市軌道交通這個龐大的係統知之甚少,尤其在工程量計算這種最基礎卻又最容易齣錯的環節,更是摸不著頭腦。我原以為標準會是一堆晦澀難懂的公式和條文堆砌,但翻開目錄後,我發現它對不同類型的結構構件,比如盾構隧道、明挖暗挖段、車站主體結構,都有細緻的分類和明確的界限劃分。這對我理解整個項目的工序流程非常有幫助。比如,它對“土方開挖”的計量描述,就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體積計算,還牽涉到支護結構的使用時長和材料的損耗估算,這在以往的經驗性估算中是極度缺乏的。書中對於預留洞口、附屬構件的計算口徑也做瞭詳細界定,這無疑大大降低瞭不同施工單位之間因理解差異産生的爭議風險。總而言之,對於初學者而言,這本書像是一個非常詳盡的“施工量地圖”,指引我們從零開始構建起清晰的工程量概念框架,為後續的成本控製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我主要負責軌道交通站後裝修和設備安裝的閤同管理工作,坦白說,以前我們對土建工程量的標準沒那麼關注,覺得那是結構專業的事情。但隨著一體化交付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土建工程量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後續的機電安裝空間預留和裝飾材料的采購計劃。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打破瞭專業壁壘。例如,它對車站附屬結構中,涉及通風竪井和設備用房的牆體、樓闆的計算,明確瞭是按“結構體積”計算還是按“淨空麵積”計算。這對於我們核算設備基礎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工程量至關重要。如果土建階段的計算口徑偏大,會擠占後續專業的工作麵和材料預算。此外,標準中對“超挖和欠挖”的處理方式,也間接指導瞭我們如何評估風險。雖然書中沒有直接討論裝修材料,但它為我們提供瞭計算“安裝套體積”的精確基綫,極大地提高瞭我們與土建承包商進行對接和簽證時的專業性。這本書,讓跨專業的閤作交流變得有章可循,減少瞭因為標準理解不同而産生的溝通成本。
評分對於一個長期在海外項目(非中國標準體係)工作的工程師來說,理解並落地執行國內的計量標準,往往需要一個“翻譯”和“對標”的過程。這本GB 50861-2013,就充當瞭這個關鍵的橋梁。我發現它在某些深度和廣度上,比我們熟悉的國際標準(比如某些歐洲或美國的標準)更側重於“過程控製”而非僅僅是“結果計量”。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測量基準綫”的選取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比如隧道中綫的偏轉允許值、高程控製點的加密要求,這些細節在國際標準中往往是放在施工組織設計裏討論的,而在這裏,它被提升到瞭國傢標準的高度,體現瞭對工程質量控製的決心。書中對於不同地質條件下的計算係數微調,也顯示齣對中國復雜地質環境的適應性。對於像我這樣需要將國內技術文件翻譯成英文匯報的同事來說,這本書提供的術語準確性和規範性,極大地簡化瞭工作流程,確保瞭我們在國際交流中能夠精確錶達我們工程量計算的依據。
評分由於原08規範中對招標控製價的錯誤未做復查說明,“新規範徵求意見稿”新增瞭對招標控製價復查結果的更正說明:當招標控製價復查結論與原公布的招標控製價誤差>±5%的,應當責成招標人改正。對低投標報價的適用性也改為瞭強製性條文執行。諸多由適用性改為強製性的條文和新增的責任劃分說明,都透露齣隨著計價的改革,清單規範對責任劃分原則更加清晰明確,對發承包雙方應承擔的責任盡可能的明確,以減少後期齣現的爭議。這就要求我們發承包雙方必須在各自的責任範圍內認真仔細的做好工作,尤其是可能引起爭議的地方,避免錯誤的發生。
評分正品!
評分一本書紙張兩種顔色,質量不是很好
評分正品!
評分還不錯,給公司買的,買瞭全套的
評分“新規範徵求意見稿”裏,將原2008清單規範中的六個專業(建築、裝飾、安裝、市政、園林、礦山),重新進行瞭精細化調整,調整後分為九個專業。
評分書不是很乾淨,但確實正版!
評分工具書,必備,還好下手快
評分速度之快,書的質量也不錯,下次再來購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