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義的新遺産:殷海光、夏道平、徐復觀政治經濟文化論說》展示瞭三位當代著名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五四的兒子”殷海光、著名經濟思想傢夏道平、“現代新儒傢”代錶之一徐復觀。他們對當代的思潮和文化都産生瞭巨大的影響,本書作者以史為據,深入分析三者的思想特點與轉變曆程,並精闢地揭示自由主義思想對當代社會産生的實踐意義。
何卓恩,1987年、1999年、2002年先後在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係、曆史學係、近代史研究所獲得法學學士、曆史學碩士、曆史學博士學位,2003年進入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現任華中師範大學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導。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思想史領域中近代社會思潮演變和戰後颱灣思想文化方麵的研究。齣版專著《殷海光與近代中國自由主義》、《〈自由中國〉與颱灣自由主義思潮》等,發錶學術論文50餘篇。
國傢是屬於人人的國傢。屬於人人的國傢,人人對於國事當然有發言的權利。如果我們批評替國傢辦事的人沒有把事辦好,這當然不能視同“危害國傢利益”。“危害國傢利益”的帽子是不能隨便亂加的。如果說把問題徹底談明白就是“危害國傢利益”,那麼說假話騙人,把真正嚴重的問題掩飾起來,就算是“維護國傢利益”嗎?國事辦理的好壞,與國人息息相關,因此大傢應須發抒意見。這正是民主政治的常軌。
——殷海光
市場機能這個名詞,在颱灣現已成為財經官員的口頭禪,也是傳播媒體的常用語。但是,真正透徹懂得市場機能的人,實在太少。
——夏道平
隨時間之經過,又不知不覺地想到呂晚村上麵的那一首詩,尤其是想到‘無慚尺布裹頭歸’的末句,仿佛我真體會到這句詩裏的整全純潔的人格;更仿佛領受到這句詩裏所涵醞的一個赤裸裸地人格掙紮中的曆程。現在我從東海大學被強迫退休瞭,更自然而然的把這句詩和曾子所說的“而今而後,吾知免夫”的話,融和在一起,以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中國人的自我安慰。
——徐復觀
……
好
評分評分
1957年,友人詹紹啓從美國寄來雜誌,介紹米塞斯《反資本主義心境》一書的摘要,引起夏道平的興趣,他開始著手翻譯米塞斯的著作至颱灣。米塞斯六本英文著作中,有三本經夏道平中譯齣版。因為米塞斯的緣故,夏道平先生也翻譯瞭海耶剋的著作-《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IndividualismandEconomicOrder),以及洛蔔剋(WilhelmRöpke)的《自由社會的經濟學》(EconomicsoftheFreeSociety)。
評分徐復觀最讓人贊同的是他反“工具論”的教育理念,我以前常常想到的一個概念是語言工具論,當代中西方社會普遍有這個弊端,把文字當作工具而沒有給他應有的地位,這也被海德格爾一再批判。但其實這是一種思維方式,應用於教育上也一樣齣現工具論的現象。工具論的教育觀不過是為政治所利用,實際對國民、對國傢、對社會的效果並非最理想的,因為其中也摻入瞭極權和獨裁。
評分評分
論述詳細 值得閱讀 受益頗多
評分夏道平1907年齣生於湖北大冶縣保安鎮,1935年畢業於國立武漢大學經濟學係,留校任教。抗日戰爭爆發時毅然棄筆從戎,投身抗戰前綫。後轉任重慶“國民參政會”經濟建設策進會研究室主任。抗戰結束後任職於國民黨政府,1949年遷颱,“再也不想進政府機構擔任公職,打算在民間作點有意義而可謀生的事情”,受雷震之邀,參加瞭籌辦《自由中國》半月刊並與殷海光等人一起成為編輯委員和主筆。《自由中國》被迫停刊後,夏道平到政治大學、東海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等大學任教授。退休之後,因世界著名經濟學傢、颱灣經濟起飛的設計師蔣碩傑先生力邀,擔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主要從事編輯《經濟前瞻》季刊的工作。1989年,由於年老多病,離開中華經濟研究院迴傢靜養。1995年12月23日傍晚,夏道平先生以90高齡平靜離世。1949年,隨國民政府撤退,到達颱北。1949年11月,與雷震在颱北創辦《自由中國》月刊,夏道平在月刊上發錶瞭相當多的文章。《自由中國》總共齣刊二四九期,社論共有四百二十九篇,其中一百一十六篇是齣自夏道平之手,其他尚有不少夏道平以本名或筆名寫的和譯的,以及早期刊齣的若乾短評。
評分本書感觸最為深刻的是:有“自由鬥士”的殷海光,反對的卻是戰爭,或者不如說是“革命”,這個在二十世紀的中國具有某種神聖意義的詞,他認為有多少黑暗的行徑是假“革命”的手執行,“中國的事情,既非靠復古神話所能解決,更非靠暴力與‘革命’這類方式所能解決。”這句話深得我心,大約都是習慣自由思想的結果。在這個“主義”橫行的世界,殷海光則對此二字進行瞭批評與諷刺,理由無不深刻,竟然能與現代語言哲學暗閤,比如他贊成蘇格拉底的要求:“在大傢進行討論之前,須把所有字眼加以精確而明晰的界說。”並認為“這就是一種語意的醒覺及語意的要求”。這讓我覺得對政治的關心與論證是與人生、與世界密切相關的,都是融會貫通的,想通瞭這個,那個也便通瞭。而他將“自由思想”與“獨立人格”的含義也分析得很透,大約也是因為他身體力行瞭的緣故:“真假應訴諸經驗事實,對錯應訴諸邏輯推論,在經驗和邏輯之外,訴諸傳統、權威、教條、風俗習慣、暴力、情感、政治立場、利害關係、人數、人身等,都不是在講理。” 也就是說,怎麼樣判斷一個人是否在自由思想或獨立思考,就要從這幾個因素來判彆,從而弄清他行事或思想的時候心靈是否澄澈,而目的是掃蕩一切極權,不要讓現實權力鑽空子。但不得不說,這些都是常人與現實事物易患的錯,包括他自己,所以他也會偏激地認為:“傳統在中國的自由民主建設中,已經無復積極價值,倡導科學文化,就必須反對中國傳統文化。為此,他不惜與主張‘反本開新’的新儒傢團隊展開持的交鋒”,難道你不認為他在這裏的邏輯不也是一種極權性質的嗎?因為這裏讓他偏執的是需要救亡的現實。 徐復觀最讓人贊同的是他反“工具論”的教育理念,我以前常常想到的一個概念是語言工具論,當代中西方社會普遍有這個弊端,把文字當作工具而沒有給他應有的地位,這也被海德格爾一再批判。但其實這是一種思維方式,應用於教育上也一樣齣現工具論的現象。工具論的教育觀不過是為政治所利用,實際對國民、對國傢、對社會的效果並非最理想的,因為其中也摻入瞭極權和獨裁。 所以本書主要是有關自由主義思想戰士或學人的觀念與行動,雖然都與五四時思想啓濛有關,其實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堅持獨立思考,獨立人格,作者認為這是自由主義的實質,擴而大之,不僅僅在政治思想,即使是生活、意識領域,甚至信仰領域,都須提防極權主義的危害,如果失去自由思想和獨立人格,基督徒也一樣會變法西斯,這也是為什麼現實生活中總有大量的例子是說一件好事,變成人人必須奉行的真理以後,也就有瞭極權的特徵,會給人類生活帶來危害。作為自由思想的學人,這也是需要個人終生奮鬥與堅持的事情。
評分1960年九月,中華民國政府查禁《自由中國》月刊。此後夏道生專心於閱讀與翻譯海耶剋的文章,不再針對政治公開發言。他與海耶剋的弟子周德偉經常私底下往來與討論,曾在政治大學、東海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銘傳商專等校任教,傳布自由經濟理念。退休之後,至中華經濟研究院擔任特約研究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