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7
百年经典学术丛刊:中国史学通论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百年经典学术丛刊:中国史学通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还可以
评分书得读完才能评价。。。。。
评分这是需要耐心慢慢读的书。本书乃作者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史学史"课程时所作的讲义,原分两卷,分别为《中国史学之起源》、《中国史学之派别》。《起源》部分探讨"史"字之本义、未有文字之前的记载、史官之史、历史之萌芽等;《派别》部分探讨"编年""国别""传记""政治史与文化史""正史""纪事本末"等体之记事规则。后附文八篇,为《太史公解》、《汉十二世著纪考》、《臣瓒姓氏考》、《晋唐宋起居注考》、《萧梁旧史考》、《十六国旧史考》、《蜀王本纪考》、《西夏史籍考》。《中国史学通论》(作者朱希祖)一书原名《中国史学概论》,乃朱先生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史学史”课程时所作的讲义,其中《中国史学之起源》一文曾发表於《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1922年第一卷第一期。後经修订整理,此书於1943年4月由重庆独立出版社出版,有附录两篇:《太史公解》、《漠十二世着纪考》。惜此版讹夺较多。1979年,台湾九思出版有限公司影印出版《朱希祖先生文集》六册,《中国史学通论》为其中第二册,附文八篇,除《太史公解》、《汉十二世着纪考》外,新增《臣瓒姓氏考》等六篇。朱希祖(1879~1944),一代史学大家、南明史研究权威,他既继承了老师章太炎的治史精华,又对西洋史学理论宽容地吸收,既重视历史史实的考据,又强调历史哲学的重要,这在新史学的建设中,就方法论而言,代表了一种正确的治学方向,在中国史学史的早期研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评分评价多于10个字,有机会奖励京豆哦~
评分不错
评分京东有自己的快递,速度还不错至少比邮政快多了
评分京东有自己的快递,速度还不错至少比邮政快多了
评分趁着活动期间有优惠,多买了些书。
评分这是需要耐心慢慢读的书。本书乃作者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史学史"课程时所作的讲义,原分两卷,分别为《中国史学之起源》、《中国史学之派别》。《起源》部分探讨"史"字之本义、未有文字之前的记载、史官之史、历史之萌芽等;《派别》部分探讨"编年""国别""传记""政治史与文化史""正史""纪事本末"等体之记事规则。后附文八篇,为《太史公解》、《汉十二世著纪考》、《臣瓒姓氏考》、《晋唐宋起居注考》、《萧梁旧史考》、《十六国旧史考》、《蜀王本纪考》、《西夏史籍考》。《中国史学通论》(作者朱希祖)一书原名《中国史学概论》,乃朱先生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史学史”课程时所作的讲义,其中《中国史学之起源》一文曾发表於《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1922年第一卷第一期。後经修订整理,此书於1943年4月由重庆独立出版社出版,有附录两篇:《太史公解》、《漠十二世着纪考》。惜此版讹夺较多。1979年,台湾九思出版有限公司影印出版《朱希祖先生文集》六册,《中国史学通论》为其中第二册,附文八篇,除《太史公解》、《汉十二世着纪考》外,新增《臣瓒姓氏考》等六篇。朱希祖(1879~1944),一代史学大家、南明史研究权威,他既继承了老师章太炎的治史精华,又对西洋史学理论宽容地吸收,既重视历史史实的考据,又强调历史哲学的重要,这在新史学的建设中,就方法论而言,代表了一种正确的治学方向,在中国史学史的早期研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百年经典学术丛刊:中国史学通论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