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日千年五战启示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日千年五战启示录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李刚,王方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8

图书介绍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重庆出版集团
ISBN:9787229105327
版次:1
商品编码:1193778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3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对日本这个国家,我们可以说是又爱又恨。恨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无需多说!爱的理由也很是充分,日本的动画,日本的电子产品,日本的教育,日本国民好的习惯等等。但是,这本书,无关爱,也无关恨。
  本书是过去的一千年中,历史向我们交出的五份关于中日战争的案例研究报告。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宏大的视角结合细腻的史料,集中描写自唐代至民国时期中日之间的五场大规模战争,对每场战争的原因、背景、国际局势作了细致的交待,对日本侵略扩张的民族性长达千年的演变进行了抽丝剥茧的展示,从民族性的形成及发展角度剖析了日本好战的原因,并结合历史与现实对国人提出了警示。
  作者在书中的开篇写道:日本,曾经是中国的学生。在学习吸收更先进更成熟的先进成果时,难免产生安全感缺失心理。我们知道,自卑和自负常常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羡慕和嫉妒的界限也绝非泾渭分明。在妒火的啃噬下,日本一方面从不停止向先进国家学习,另一方面也苛求有朝一日能够享受对昔日老师超*和征服的快感。
  作者在回顾了中日之间的前四次大战后又说,每一次日本的综合军事实力均逊于中国,但是,日本却坚持着一种相同的好战精神,这种对战争的偏好,甚至可以说是迷恋,背后究竟是什么因素驱使?结论是,一切,都来源于一个岛国狂热的成长梦。
  看某些抗日剧,不过是看热闹而已;到日本旅游,更多的不过是看新鲜,或者带回来几件便宜、正宗的物件;看李刚先生的这本书,才是让我们能真正地了解大和民族,了解日本的国民性和性格,了解日本诸多行事背后的潜在逻辑;读完这本书,我们才会真正地认识日本在国际交往中的不合理做法和政策的“合理性”。
  读这样的历史,有意义。
  这本书几易其稿,书名就换了几个。*初的书名,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出版。改成《历史是*好的教科书》,也是反复推敲。名为教科书,其实并没有“教育”的意义。在审读这本稿子的过程中,我也是深受启发。对千年来中日间的诸多恩恩怨怨,和诸多交往的细节,也是第*次看到。看完这部稿子,我对今日中日关系的现状,真的是茅舍顿开。无疑,这是一部难得的系统研究日本国民性和历史上中日关系的好作品。我希望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看这本好看,有趣,有料,有益的作品。
  做研究是枯燥的,写作是寂寞的。这发幽探微的文字,必是一颗有悟性的灵魂伴着无数个青灯黄卷的寂然之夜,思索而得。我佩服作者的历史功底,我为作者数年来付出的辛苦表示感谢。我还要感谢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的贺新城研究员,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马勇研究员,对他们的认真审读和提出的中肯意见表示谢意。
  我是这本书的编辑,我为本书代言。
  关于这本书的问题,或者对书中提到的一些问题的理解,可以来信与我探讨。

内容简介

  中日之间有确切文献可考的官方交往史长达两千年,发生实际接触的历史更为久远。期间两国共发生过五次国家间战争,包括——鏖战白江口:大和军团挑战大唐远征军;元日战争:“上帝之鞭”与武士刀的对撞;一场准现代国际战争:明万历“抗日援朝”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十五年战争”(1931-1945年)。

  在客观分析中日博弈历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还原战争真相,还牵涉到两国政治经济进程,也是观察朝鲜半岛一个极好切入点,因为这五次战争,每一次都有朝鲜半岛在其中扮演不同角色。

  中日五次战争进行总时间不逾百年,从发生的频率和时间来看,低于欧洲大国。欧洲原对抗国家的和解早已实现,并一路向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全方位合作迈进。素有“一衣带水”之称的中日两国,至今仍纠结万千。这种纠结由诸多因素导致。这些因素中,我们习惯于归罪于日本这个国家,或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人。我们有没有意识到,也与我们对日本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了解的不够、研究的不够有关呢?通过作者对中日千年五战的详细介绍,读者对日本,对我们在过去的千年中与日本的交往方式,都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或者也可以说是反思。

  在二战期间,日本成了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侵略中国在内的罪恶战争,在亚洲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能不接受教训,始终用警惕的眼光注视着它。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过去的千年中,日本从小学生做起,一步一步,创造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日本人是如何做到的?了解这些,对我们充分认识日本的国民性,找到与这个不安分邻居的相处之道都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李刚, 青年历史学者,新锐历史观察家,毕业于南开大学世界史专业。著有《犁与刀:百年中日问题忧思录》、《辛亥前夜:大清帝国*后十年》(两岸三地同期推出)《辛亥往事》等。其作品厚重严谨,文风流畅,不仅在国内有稳定的读者群,在海外华人中也渐受关注。

  王方 青年学者,新晋通俗历史作家,毕业于南京大学俄语系,莫斯科师范大学语言系。著有《西晋原来不风流》、《史上*牛皇二代:唐太宗》。文风轻松幽默,深受读者喜爱。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本书视角独特,视野广阔,通过对古代至现代中日量国间的几次冲突和战争的回顾,再现了日本由来已久的扩张历史及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并提出了许多值得后人深思的启示。
  ——贺新城,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
  作者熟读中日关系史料,具有很好的史学素养,客观公正回溯了过往千年“中日五战”的全程,揭示地缘政治、岛国思维、上国心态、前近代民族国家发生冲突的必然,得出中日必须友好相处,也能够友好相处的结论,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本书面向一般大众读者,作者并没有刻意将这本书写成高头讲章,让读者望而生畏,而是在充分占有史料前提下,予以消化,平实叙述,娓娓道来,线索清晰,语言讲究,是一本不错的中日关系历史与现状释疑读本。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一部严肃而且平易好读的中日战争史、交往史,开卷有益。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关心历史其实就是关心自己。
  ——张宏杰,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

  日本的国民性,注定这个狭窄的岛国将是值得我们长期重视和警惕的对象。历史已向我们交出五份关于中日战争的案例报告,每一份历史资料背后的鲜血、国殇和耻辱,都值得我们反复研究。
  ——李刚
  咏中日千年五战
  王方
  千年底事斗不休?九原几番血泪流!
  唐宗应悔教化立,元祖似对神风愁。
  三赴半岛驱倭寇,一战甲午惊神州。
  七七卢沟孽火炽,岂敢歌舞忘前仇?

目录

开篇 为什么回顾中日千年五战
回顾中日千年五战的目的绝不在于重述惨烈往事之本身,而是为了超越战争、纪念那一次次注入我们民族躯体的血凝的坚强;也为审视对方,自我省察;更为避免历史重蹈覆辙。

1. 岛国情结与扩张意识
2. 武士道精神的全民渗透
3. 神道教与集团主义
4.案例在史,答卷在心

第一战 鏖战白江:即面盛唐拒称藩
日本天武天皇的登基与一系列改革,“天皇”这个名号的使用、“日本”国名的确定,皆与白江口之战紧密相关。第一次中日大战,给日本带来的是挫败,更是走向繁荣的契机。

1. 东方“第二帝国”
2. 大和——在鲜血与动荡中生长
3. “半岛三国”乱纷纷
4. 日本的暗示
5. 方死方生 百济还魂录
6. 薙刀初试刃
7. 决战白江口
8. “抗日第一人”刘仁轨
9. 日本回味千年的一堂课

第二战 元军东征:神风惜折上帝鞭
蒙古铁骑兵锋所指,席卷欧亚,为何蕞尔小国日本能够挫其锐气?难道真如日本人认为的那样,是“神风”相助?这场战争又给中日两国历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 “幕府”炼就武士兴
2. 抽打欧亚的草原飓风
3. 忽必烈汗的好奇心
4. 高丽人惹了大麻烦
5. 不回信是危险的
6. 强弓悍马奈何天
7. 上帝之鞭VS真剑死斗
8. 以坚持换奇迹
9. 孰以胜败论输赢

第三战 万历援朝:再赴半岛征衣寒
对大明,抗日援朝的胜利并没有为其带来中兴的转折,反而成为它走向衰落的重要分水岭;对日本,此战从根本上削弱了丰臣家族的统治威信,开启了德川幕府时代。

1. 丰臣秀吉:从“足轻”到“关白”
2. 野心的养料:丰臣秀吉不是心血来潮
3. 明朝那点事儿
4. 高丽王朝:攀鳞附翼,事大保国
5. 唱罢“三都覆”,大明属掌中?
6. 万历皇帝他也热血过
7. 战备要点有三:情报!情报!情报!
8. 中日巅峰对决:血战平壤
9. 剩勇穷寇空遗恨
10. 非战,何以言和?
11. 东洋之捷,万世大功
12. 新世界里的旧东方

第四战 甲午海战:不意浊浪竟排天
甲午一役,大清帝国败于明治日本,实在不是什么偶然的事件,而只是近代中国为其自大、蒙昧所付出的代价之一。面对一笔笔历史账单,除了悲愤和谴责,我们难道不应该有所自省?

1. 1868,明治日本华丽转身
2. 独蛇亟欲吞病象
3. 不愿醒来的天朝
4. 时间背后的问题
5. 清朝海军——洋务运动下的蛋
6. 日本逼近,列国围观
7. 奇耻:倾尽黄海洗不清
8. 病在膏肓救已迟
9. 换一双眼睛:伪装成诅咒的祝福
10. 一个时代的侧记:琉球姓什么
11. 琉球问题捆绑台湾问题

第五战 抗日始末:关河泣血十四年
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蒋百里)

1. 持三段谬论,受十年宰割
2. 豪赌1931
3. 血浴中华,全面抗战终启动
4. 生死存亡一线间
5. 相持与反攻
6. 铁血丹心
7. 残忍与狂热的极致
8. 犬与樱花,菊与刀
9. 如何忘却?
10. 被玷污和扭曲的“玉碎”

结语 中日关系忧思录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后,一批右翼政客留恋昔日日本帝国“称霸”亚太地区的历史,开始为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蠢蠢欲动:修改教科书、阁僚正式参拜靖国神社、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大做文章……显然这些人根本没有意识去吸取自己侵略历史的教训。

1. 被战犯洗脑的日本国民
2. 右翼势力:日本的现行“纳粹”
3. 靖国神社:邪恶的暗流
4. 蒙羞的“教科书”
5. 钓鱼岛:中日关系的晴雨表

精彩书摘

  第一战
  鏖战白江:即面盛唐拒称藩
  历史上第一次中日战争因朝鲜半岛古国百济与新罗之争而起,主战场在白江口——熊津江(今韩国锦江)入海处。此处看似波澜不惊的江水,曾经见证了朝鲜半岛千百年来的命运,也见证了中日之间的首次大对撞。
  白江口之战对日本的震慑,仅次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对美国的恐惧,此战给日本带来了刻骨铭心的教训,并直接促使天武天皇的登基与一系列改革。“天皇”称谓的使用、“日本”国名的确定,皆与此战相关。第一次中日大战,给日本带来的与其说是挫败,不如说是走向繁荣的契机。

  1. 东方“第二帝国”
  如果把秦、汉视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帝国时代”,那么隋、唐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帝国时代”。同秦朝的存在对于第一帝国的意义类似,短命的隋朝为缔造第二帝国进行了初步而必要的整合工作。
  中国在两晋南北朝之后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前秦苻坚、北魏孝文帝都为第二帝国做出了伟大的尝试和铺垫,再经过隋朝的集中性夯实与巩固,到了李唐皇室手中,才形成了公元7世纪、8世纪大唐王朝的雍容华贵、开拓进取、包罗万象、威震四海的空前盛世。
  当然,唐朝第二任君主唐太宗李世民也以其个人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为这个无比光辉的王朝奠定了坚若磐石的根基。
  太宗即位后,对内不再采用高压政策,选拔人才,不讲门户,不分亲疏,不问民族,不避仇嫌,不论先后,唯才是举,皆委以重任。
  贞观时期的文臣武将,从所属政治派别来看,既有李世民早年的幕僚班底,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名臣,还有他的原敌对集团势力,如魏徵、王珪、韦挺等人,更有隋末农民军将领,如李勣(原姓徐,名世勣,字懋功,亦作茂公)、秦叔宝、程知节(原名咬金)等;从身份背景上来看,既有贵族出身的李靖,更有出身寒微的尉迟敬德、张亮、马周等人,还有出身于少数民族的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等。
  正是众多能臣的衷心辅佐成就了太宗一朝的贞观治世景象。
  当然,一个如此灿烂的王朝得以铸就,仅靠对内政策上的开明还远远不够,在对外战略方面,太宗皇帝既能做到忍辱负重,更能做到当断则断,在暂时无力抵御外族侵略、无法有效管理边陲的情况下,他可以隐忍,但却从未放弃过远大抱负。
  唐太宗即位仅仅12天,帝国安全就面临重大威胁——东突厥以十万大军组成大规模突袭兵团,由颉利可汗亲自率领,驰临大唐王朝首都长安城下,饮马渭水。太宗皇帝以为国耻。
  然而仅仅三年后,唐朝就成功实施了完全的战略报复:唐军深入突厥腹地,穷追猛打,于公元630年追击东突厥至阴山以北,直至俘虏颉利可汗,东突厥宣告覆亡。自此,大量突厥人开始自动内附,鼎盛时期,唐朝五品以上的突厥籍武官多达一百多人,几乎占到五品以上武职官员的一半。
  《尚书》曰:有容乃大。
  强大将带来强烈的历史黑洞效应,盛名之下,无远弗届。
  公元630年,东北地区和西域的部族政权纷纷要求内属大唐王朝,边疆各族的首领来到长安,尊奉唐太宗为共同首领——“天可汗”。
  十年之后,唐军征服位于吐鲁番盆地的高昌国(国王为汉人),设置安西都护府,将“西域”再次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直属领地,再次打通“丝绸之路”,使得中国文明的影响通过和平渠道再次辐射到中亚乃至印度、欧洲。此后,唐太宗先在西北击败突厥,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后在东北击败高句丽,设安东都护府、黑水都督府。只贞观年间,唐朝就依次取得了对东突厥、吐蕃、吐谷浑、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龟兹甚至可能还包括对古印度用兵的胜利。大唐江山,疆域之广,影响力所及,远超西汉。
  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思路颇具现代特征,中央政府对周边民族实行“羁縻”政策,即在各民族共同尊奉大唐朝廷统治的基础上,承认外围民族一定的自治权,不强迫他们改变习俗,不设州县。此时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博大的胸襟和不服输的气质在此刻已植入唐人骨髓、融进唐人血脉。
  正因为如此,大唐帝国的荣誉并不只属于任何一个单一民族,而是中华民族经过数百年艰难大探索、大融合的历史性回报。
  从太宗即位到玄宗时期李林甫为相,共历109年。这109年中,唐政权缔造出了两个盛世高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旧唐书》载:东至海,南至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
  大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时代,也只有在这个包容“胡气”的时代,才能诞生出如此意气风发的“边塞诗”: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梦里几回贞观朝,烈马唐刀塞上行,大漠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如虎,这般豪迈慷慨之气度,是古代中国人尚武精神的最强音符。
  繁盛壮美的大唐,给远在东海外的一个小小岛国造成了强烈的精神震撼,那个时候,它叫“倭奴国”(日语发音的音译),它的人民,叫做“倭人”。这个国家土地狭小,资源匮乏,内部忧患丛生,但倭人普遍有一个显著性格特点:向强者学习!
  公元630年,也就是唐太宗被四夷尊长奉为“天可汗”那一年,倭人向唐朝这个大陆新政权派出第一批遣唐使。在此之前,他们共派出遣隋使三次。
  倭奴国,即后来的日本国(公元670年前后,改国名为日本)。
  ……

前言/序言

开篇 为什么回顾中日千年五战

这个世界上没有新闻,只有你不知道的历史!

——温斯顿·丘吉尔

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国家对于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的规格越来越高,学界对于抗战的研究成果也是越来越丰厚越来越扎实。2014年,国家将9月3日设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将9月30日设为烈士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对于抗战的重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之所以如此高规格地纪念抗战,我们的目的是本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态度,引导和教育中国人民:坚定维护和平,毫不动摇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同时也是向世界昭示: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民族尊严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侵犯;我们要牢记日寇侵略的历史,奋发图强,绝不让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在日本人的心目中,理想的东亚秩序是农业中国,工业日本。但这种情况并未维持多久,在进入发达国家阶段后,日本经济增速放缓,特别是1991年泡沫崩溃后,日本经济还需要靠中国来带动。中国经济飞速稳定增长,综合国力超越日本已指日可待,日本不无惊慌地发现,它那引以为傲的经济之根不再坚挺,中国也早已不是它心目中那具丰腴而又情欲绵绵的雌体了。失落感转化为危机感,继而进一步推动日本民族主义情绪的泛滥,激发了日本人凶悍好斗的本性。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就任前,从未参拜过靖国神社,但他上任后却一再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向日本民众显示自己敢与中国对抗的强悍形象,争取高支持率。

2011年10月16日,野田佳彦在百里基地的航空自卫队阅兵式上,再次鼓吹“中国威胁论”。他指出:“中国增强军事力量,正在周边不断活跃展开活动,我国的安全环境的不透明性正在增加。”

2012年是中日友好年,而我们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日本却送上了一份不那么友好的礼物。当年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一个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声称东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8月19日,日本极端民族主义者非法登上钓鱼岛,持日本国旗。9月11日,在中方强烈的抗议和谴责声中,日本政府与所谓的“钓鱼岛岛主”栗原家族正式签署了岛屿买卖合同,总价为20.5亿日元。

截至作者提笔之时,中日钓鱼岛争端仍在持续发酵中。一时间,日本政客、媒体以至民众一些不理性和主张强硬的声音甚嚣尘上。对此,我们不必感到惊讶。日本右翼政客糅合“中国威胁论”和敏感的领土问题,从而激发民众不安和极端民族主义狂热,这种手段已是屡见不鲜。日本蔑视中国领土主权的非法行为,不惮于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甚至不惜使日本自身经济蒙受一定的损失。

这并不奇怪,日本从来不畏惧战争,也不畏惧主动挑起战争,哪怕是在己方国力军力处于明显弱势的情况下。回溯一千多年来中日间的前四次大战,每一次日方的综合军事实力在战前均逊于中国。对唐朝和元朝,日本劣势最明显,对明朝次之,而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最初阶段,无论兵源人口,经济实力和军备制造供应,都远不足支撑它向庞大的中国发起全面攻击,甚至甲午战争中的北洋水师,其舰队至不济也算与日本海军舰队旗鼓相当,各具优势。

但是,在一千多年的岁月中,面对不同实力的对手,日本却坚持着一种相同的好战精神:攻击,攻击,再攻击,以击败对手为终极目的,哪怕代价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也在所不惜!

这种对战争的偏好,甚至可以说迷恋,究竟从哪里来?如何灌注到大和民族的心灵之中?有哪些具体表现?是否存在可以借以遏制它的弱点?也许,这些才是我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也是本书通过全面刻画分析中日千年五战,力图探讨和展示的主题。

古语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战争,是人类暴力行为和政治斗争的最高体现,也是人类历史大动荡的极致形式。

但古斯塔夫·勒庞却对我们说:“真正的历史大动荡,并不是那些宏大而暴烈的场面,而是人们思想、观念和信仰中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不过是人类思想不留痕迹的变化和思维结构所造成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日千年五战启示录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日千年五战启示录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日千年五战启示录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日千年五战启示录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结中日千年的五战,很有意思

评分

好书推荐好书大家一起分享

评分

其实主要还是豆瓣上的书评写的不错。

评分

不错的书,想买很久了,趁618低价拿下

评分

不错的书,想买很久了,趁618低价拿下

评分

希望京东多搞一些活动 多给一些京豆

评分

会继续来的..........买东西放心,。。。很喜欢,还

评分

不错不错很好

评分

书还可以啦,是纸张没有问题,通过调货发来的,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日千年五战启示录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