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画法
山石的基本画法
勾
皴
擦
染
点
技法精讲
五代 董源 潇湘图 卷
五代 巨然 层岩丛树图 轴
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轴
宋 郭熙 早春图 轴
宋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 卷
宋 李唐 万壑松风图 轴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卷
元 吴镇 洞庭渔隐图 轴
元 吴镇 双松图 轴
元 倪瓒 容膝斋图 轴
元 王蒙 青下隐居图 轴
名作临摹
五代 荆浩 匡庐图 轴
五代 董源 夏山图 卷
五代 巨然 秋山问道图 轴
宋 马远 踏歌图 轴
宋 夏圭 溪山清远图 轴
元 王蒙 具区林屋图 轴
山石的基本画法
画石起手式古人云:「石分三面」,然此言其大概耳,三者成众,说分三面,并非仅限于三,这是说画石须灵活分面来体现石之凹凸、体量与阴阳向背。清朝郑绩《梦幻昼凶学简明》中说:「推三面之法而作十面八面,亦无不可。」画石不宜方,方近板、也不宜圆,要方中带圆,圆中带方,「妙在不方不圆之间」。
……
不错
评分正品
评分一)画石在谈到各种不同的皴法之前,先浅谈画石,石是山的局部;画石是画山的第一部,所谓「石分三面」就是要表现出山的凹秃凸阴阳,画出石块的立体感。画石的部骤,大致可分成钩、皴(擦)、染、点,或再增加「提」的程序。「钩」是用中峰或侧峰画石块的轮廓,确定其形状,钩的线条可依石的特徵灵活运用。「皴」是依山石的纹理以各种线条(或点)画出石头的质感或立体感,也可酌情用偏锋(笔腹)乾笔「擦」以加强其凹凸或质感量。「染」是以淡墨大笔湿画石之暗面,待淡墨乾後再做第二次、第三次的宣染,直到感觉充份为止。「点」是用浓墨或焦浓加苔点,若墨色的浓度够了就算完成,若嫌不足,可用浓墨或焦墨依原有的钩、皴再「提」一次;提的线条并非依样重描,而要略相错开。先以教淡的墨钩或皴,後以浓墨提,可救可改,且提後教为浑厚,富有变画。
评分书是不错的,偏贵。算算这一套买下来要五千多元,岂不让很多学画之人望书兴叹!
评分好 很好
评分山的外形可分为、丘、壑、峰、峦、岗、岭、巅等,又有坡度起伏连绵不绝的形势或因朝晖夕阴,风雨云雾变化流露出来的自然美,故画山之前必先远观其势,然後再近看其质。山因地质的不同可分为水层岩、火成岩与变质岩等。山石的质地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纹理也不相同,中国山水画家累积数百年来观察与剖析的综合体验,逐渐发长出个种皴法,用笔墨线条来表现不同纹理的山水感受。吾师李霖灿教授用「山石纹理,笔墨组合」八个字来定义皴法,可以说是最简要而恰当的解释。
评分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