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册信息(全9册):
长征(上下册)修订版:9787020116379 98元
抗日战争一:9787020110032 66元
抗日战争二:9787020110056 66元
抗日战争三:9787020110063 66元
朝鲜战争(上下册):9787020085385 80元
解放战争(上下册):
解放战争(上)-1945年8月至1948年9月:9787020073580 60元
W解放战争-下:9787020073733 60元
合计总金额:496元
《抗日战争》卷
序章《抗日战争》第三卷
目录
第三 十章 剥开表皮露出红瓤
第三十一章 杜利特尔轰炸
第三十二章 把我等的血肉英名涂写在岩石上
第三十三章 不惜一切代价让中国继续打下去
第三十四章 中国的斯大林格勒
第三十五章 挫师失地,罪戾难辞
第三十六章 血腥之月
第三十七章 我们是否得到了人民的真心拥护
第三十八章 我愿意追随他们到任何地方
第三十九章 山川震眩,声折江河
第四 十章 “一号作战”到此停止
第四十一章 退后一步不是中国好男儿
第四十二章 漫山遍野杀鬼子
第四十三章 中华民族的胜利
王树增战争系列自2006年开始出版,至今已有《长征》《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一系列作品问世。他开创了全新的战争史写作范式,也为战争文学树立了新标杆。
这一系列作品所具备的坚实宏大的结构、国际的视角、对现实的关照以及详尽的资料,使他拥有了数百万忠实的读者,而万众期待的《抗日战争》将于2015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至此中国战争系列作品将完满收官。
《长征》基调乐观,以这一人类重大的精神事件展示信仰的力量;《解放战争》气势恢宏,写出民心向背之别对战争的决定性影响;《朝鲜战争》以对万千战士的悲悯之情,构建起对战争整体格局的无奈与戏谑;而《抗日战争》基调庄严,全景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的惨烈与悲壮,这是七十年来部属于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史! 《抗日战争》站在全民族抗战的立场上,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以重大战役战斗为轴,以重大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为经纬,突出反映并全景式地记叙1937—1945年这八年抗战中的主要战役战斗。对敌我双方统帅部的战役企图、计划,兵力部署,作战行动和战役经过,都做了详尽的记叙,特别是对战役战斗结局及其经验教训,能从军事学术的高度给以分析、总结与点评。
这部作品以波澜壮阔的文学叙述向广大的读者解读中日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持久的战争。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山河破碎、艰难困苦、牺牲巨大的历史现实下如何同仇敌浴血奋战,终赢得了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对于这场残酷的战争所揭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广大读者认识战争的本质在实践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国,都有着巨大的认知意义和价值。
全面讲述抗日战争历史,是历史的需要,也是现实的可能。随着社会日益开放,对外交流通畅,两岸对历史的态度日趋一致,尘封已久的秘密文书档案也纷纷解密。有太多读者希望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有太多他们的父辈曾身经历的战争需要重新讲述。
此时回首上世纪的抗日战争,创作一部符合历史真实的巨著,便既是应当的,也是可能的了。王树增的“战争系列”一直在努力达到这一目标,这也是他的“战争写作”的价值所在。正是基于此,王树增完成了他“战争系列”为宏阔的一部作品——《抗日战争》。
我一直对“朝鲜战争”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总觉得其中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这套书在这方面给了我极大的满足。王树增先生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既有宏观的历史视角,又能精准地捕捉到微观的个体情感。我被那些志愿军战士们在异国他乡,面对强大的敌人,所展现出的惊人勇气和智慧深深震撼。书中对于战场环境的描写,比如严寒、饥饿、以及与美军的代差,都让人心惊肉怵。但更让我动容的是,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志愿军战士们依然能够保持高昂的士气,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钢铁长城。他没有将敌人描绘成脸谱化的反派,而是也展现了他们作为个体士兵的挣扎和困惑。这种客观而深入的描写,让我更加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和平的来之不易。这本书让我对“保家卫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无数鲜活生命的牺牲与担当。
评分我本来是冲着“解放战争”来的,想深入了解一下解放军是如何以弱胜强,最终建立新中国的。但意外的是,这套书给我带来的冲击远比我想象的要大。王树增先生在描述解放战争时,不仅仅聚焦于宏大的战役和战略部署,更重要的是他把目光投向了普通士兵的视角。我看到了国民党军官的犹豫和绝望,也看到了解放军战士的坚定和乐观。他没有回避战争的残酷,血肉横飞的场面,以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助。但是,他更着力于展现那个时代人们的选择,那些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所做的艰难决定。书中对于双方政治理念的对比,以及社会背景的分析,也让我对这场战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开始思考,是什么样的信念,才能让那么多人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一场看似渺茫的斗争?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历史背后的人性博弈,以及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它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录,更是一种关于选择与担当的深刻反思。
评分我一直认为,历史的学习不应该只是枯燥的年代和事件的堆砌,而应该能够触及到人性的深处,引发共鸣。王树增先生的这套关于中国近代战争的书籍,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虽然我这次翻阅的是与我最初想要了解的“抗日战争”有所不同的主题,但其中对于“长征”、“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的描绘,都深深地触动了我。他没有回避战争的残酷,但更着力于展现那个时代人们所经历的苦难、所做出的选择、以及他们所坚持的信念。我看到了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坚韧,看到了理想主义者的执着,看到了民族危亡时刻的团结与抗争。王树增先生的叙事,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复述,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思想的启迪。他让我对“中国近代史”这个宏大的概念,有了更深刻、更具体、也更人性化的理解,也让我对“中国人民”这个群体,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这次有幸读到了王树增先生的这套关于中国近代战争的系列书籍,虽然不是我预期的抗日战争,但里面的内容同样令我震撼。我一直对“长征”这个词汇充满敬畏,总觉得那是一段神话般的历史,但王树增先生的笔触却将它还原得如此真实,没有过多的渲染,却字字珠玑,让我感受到了那段艰难岁月里,红军战士们如何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和对理想的执着,在绝境中求生,一步步走向胜利。书中对于地理环境的细致描绘,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都让我如同身临其境。我尤其被那些细节所打动,比如战士们如何克服饥饿和寒冷,如何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互相扶持。这不仅仅是一段军事史,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关于信仰的史诗。它让我明白,历史的进程是由无数个普通人的牺牲和奉献铸就的,每一个微小的个体都承载着巨大的力量。这套书让我对“革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生命和不屈的精神。
评分虽然我对“党建”这个概念不是很熟悉,但通过这套书,我确实对中国近代史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并最终赢得人民支持的过程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王树增先生的笔触非常有感染力,他将那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一个个地鲜活起来。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迷茫与探索,工农群众的疾苦与希望,以及革命者们坚定的信仰和不懈的奋斗。书中对于一些早期革命活动的描写,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但那种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艰辛,却同样令人动容。我看到了理想主义者的执着,也看到了他们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智慧和策略。这套书让我明白,一个政党的崛起,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思想上的引领,以及对人民群众的真挚关怀。它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更立体、更人性化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