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7
英国前首相全景式历史巨著
解密二战鲜为人知的内幕,洞彻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
关于二战的著作,吸引广大军事、历史爱好者。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作者丘吉尔是风云人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2:铁幕》记述了二战后期盟军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前的波澜壮阔的历史:雅尔塔会议的顺利召开,苏联红军直捣柏林,德国法西斯的溃败和投降,美英与苏联的摩擦,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以及波茨坦公告的影响。同时也展现了同盟国内部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一系列国际会议虽然制定了新的秩序,但西方世界与苏联之间的隔阂与矛盾从未消除。世界被“铁幕”无情地分成两半。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军事家和作家,20 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风云人物之一,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英国取得了战争最后的胜利,荣膺嘉德勋章等英国最高荣誉。丘吉尔凭借极高的文学成就,于1953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历史上唯一获得该奖的政治家。
一项文学奖本来意在把荣誉给予作者,而这一次却相反,是作者给了这项文学奖以荣誉。
——瑞典学院在为丘吉尔颁发诺贝尔奖时致辞
很少有一本书的出版被视为重大事件,此书便是其中之一。
——《纽约时报》
德国陆军的最后摧毁已经谈过,希特勒的其他战斗兵种的结束仍有待叙述。在前一个秋季里,德国的空军由于出色的组织曾经以减少远距离轰炸机的产量为代价,大大增加了战斗机的数量。我们的战略轰炸只能处于守势,它的百分之七十的战斗机必须用于本土的防御。他们的战斗机数量虽然多但效力却很差,这主要是由于我们袭击了他们的炼油设备造成他们燃料的缺乏。他们的主要任务也就是防止这个。德国的高性能喷气式战斗机曾扰乱了我们一个时期,但是,我们大力袭击他们的生产中心和他们的机场缓和了这种威胁。在整个1 月和2月期间,我们的轰炸机继续不断地进行袭击,而且在较后的月份里我们对当时德国东线的交通中心德累斯顿进行猛烈轰炸。敌人的空军逐渐变得七零八落了。随着我们的军队向前推进,德国空军的机场被挤到一个越来越小的地区里,成为我们再好不过的攻击目标。
关于轰炸工业区的政策,我觉得现在已经到了应该重新考虑的时候了。胜利临近了,我们必须预先打算。“如果要我们去管理的完全是一个废墟,”我在4 月1 日写道,“那么,我们和我们盟国的供应定将大感缺乏。我们必须注意,我们的袭击只能使敌人在直接的作战努力上受到损害,而不要再使我们自己受到损害。”希特勒的想法却与此不同,他想要把工厂和各种各样的公用事业设施统统破坏掉,但是,能干的施佩尔和德国将军们不听他的命令。4 月6 日,我们的参谋长委员会对轰炸机司令部下达指示说:“对残余的工业中心进行袭击不能指望得到巨大的或额外的利益,这是因为在战事停止以前,这样做不可能收到充分的效果。”在我们的军队前面继续轰炸,今后难免使俄国人不遭受危险,但是,英美飞机却做了其他许多有益的工作。前进中的军队得到了空中的支持;荷兰免于饥荒;我们的被释放出来的战俘和伤员得以送回家乡。
……
世界大战丛书·丘吉尔二战回忆录12:铁幕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世界大战丛书·丘吉尔二战回忆录12:铁幕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还以为会有铁幕演说和冷战揭幕的勾心斗角
评分(确实这个世界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变化,谁知道又会有什么危机冷不盯地钻出来呢?危机危机,危难与机会是并存的,似乎我们连机会的影子都还没逮着,只能以不变应万变喽! 在看似与昨天没什么差别的今天,我们只能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更强大,更坚不可摧,那么等到下次什么危机来的时候能够骄傲的叫出“去他妈的,危机!”因为我们相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人更远的路,当自己能够真正超越自己的时候,什么灾难都不会可怕,那也许只是上帝看你太闷了,给你开的个小玩笑而已。)
评分只有读过书,才知道张伯伦除了慕尼黑丢人之外,委实是个意志坚定的领袖
评分挺划算的都是,京东买书还不错!
评分822400974380480500.659848.08868025
评分包装破了,不过还好书没事
评分双十一还是选择京东更靠谱,好物多多吖!很满意的购物体验!
评分这本书很生动地呈现了丘吉尔的形象——特立独行、自信、勇敢、坚毅,对自己的国家发自内心的热爱,当然还有一些很让人捧腹的缺点。看这本书还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英国在约1870-1945的历史概貌,收获真的很大。尤其是看了《英国通史》之后,感觉特别明显。
评分只有读过书,才知道不列颠空战后期,英国全国民众深深为伦敦的勇气所折服,很多外地人专门赶到伦敦住一两夜,只为与伦敦共患难,亲身体验一下现场气氛。政府因为市政管理上的困难,不得不劝阻了民众的这一行为
世界大战丛书·丘吉尔二战回忆录12:铁幕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