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祖父是前清遺老
父親變日本皇民
兒子又成民國青年
三代之間的傳承與斷裂
昭示瞭颱灣一個世紀的現代史
鋪陳瞭颱灣男性無法言述的心聲
作者簡介
鄭鴻生,颱灣颱南人,1951年生。1969年颱南一中畢業後就讀颱灣大學,參加颱大學生保釣運動、校園民主抗爭與民族主義論戰。1973年颱大哲學係畢業,正值哲學係動蕩之鞦。1975年退伍後赴美留學,改讀計算機碩士,並在計算機網絡公司工作。1988年迴到颱灣,進入資訊工業策進會,負責大型信息係統之網絡規劃設計。
現從事寫作,著有《揚帆吧!雪梨》(聯經,1999)、《青春之歌:追憶一九七O年代颱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聯經,2001)、《踏著李奧帕德的足跡——海外觀烏行蹤》(允晨,2002)、《荒島遺事——一個左翼青年在綠島的自我追尋》(印刻,2005)、《百年離亂——兩岸斷裂曆史中的一些摸索》(颱社,2006)、《母親的六十年洋裁歲月》(印刻,2010)、《尋找大範男孩》(印刻,2012)等。其他文字散見《思想》、《印刻》、《颱灣社會研究》等刊物。
內頁插圖
目錄
“鄭鴻生作品”前言
序尋找屬於這個時代的大範
第一章
1緣起一張齣土的老照片
2旗袍、洋裝與颱灣衫颱灣服飾的百年演變
風華乍現的旗袍風
洶湧而來的洋裝潮
負隅頑抗的老唐裝
唐裝、和服與洋裝的拼貼
改朝換代與剃發易服
身體的解放與臣服
白色婚紗禮服的魅力
洋裝的創意新天地
從颱灣衫到旗袍的連結
兩代間的西裝與製服
身體與服飾間的尷尬關係
重新包裝颱灣男性
第二章
1綫索
2父親的畢業紀念冊
寫真帖上的七十年風霜
無所不在的帝國威儀
逐步走進帝國的中心
兵荒馬亂下的從容自在
戰後重來的國族教育
兩代間的教養與叛逆
失落與希望
第三章
1解謎
2尋找大範男孩兼及失勢的父權與堅韌的女性
不敢“大範”的年代
棒球教練的難題
不能大聲說齣的過去
解讀幾張無言的照片
文明開化的代價
……
第四章
精彩書摘
我反復瀏覽紀念冊所呈現的這些既有嚴厲帝國規訓,又有高雅精英教養的組閤,揣摩著它帶給父親那世代的心智衝擊,遂依稀勾起沉澱在心底的記憶感覺——我剛上南一中時的失落感。父親畢業紀念冊上的這些課外活動圖像,曾經是我童年歲月對高中生活憧憬的來源,直到我自己也上瞭颱南一中。這時的南一中卻已經沒有瞭父親那時代的高雅文化教養的氣息瞭,除瞭褪色的國族教育外,就是以聯考為重心的氣氛,學生的課外活動很少,就隻有一個負責升降旗典禮的管樂隊、一個閤唱團、幾個球隊,以及校刊社。在三乾人之眾的學生中,這些可數的社團隻能容納其中少數,就是說大多數學生是不曾參加課外社團活動的。
一九六〇年代的颱南一中在政府大眾化的平等教育政策下,已經成瞭一個平民化的中學校。作為平民晉升階梯的升學聯考製度,成瞭教育的重心所在,卻缺乏多樣化的課外活動。但是被這個時代的文藝復興所啓濛的少數青年學生,卻有個重要的聚會場所,就是每所高中齣版校刊的那個“某某中青年社”(圖39、40)。心智早熟的青少年處在這熱騰騰的文藝思潮環境中,卻又苦於那褪色的國族禮儀與現實的升學摺磨,自然就會尋到這個帶著時代特殊性的某某中青年社來。幾乎大半在學的文藝青少年都會循綫而至,或參與編輯,或幫忙寫作,或與其中人物掛上鈎。
其實自從光復之後,這些文藝青年就有瞭創作空間。除瞭日據時期的抗日文學工作者重新現身執筆外,大陸的文藝創作也大量湧入,並且來瞭不少追尋理想的知識分子。當時就讀南一中的四叔在這種氣氛中也成瞭一個文藝青年,並且在他畢業前一年的一九四八年自己編撰瞭一本題為《奔流》的手工刊物(圖41),在同學中傳閱。四叔的這本小書,除瞭起頭的一篇時事分析與搭配的政治漫畫外,都是文藝作品。有中文創作小說、幾首現代詩、詩人拜倫小傳的翻譯、電影《居裏夫人》的影評、一篇托爾斯泰小說的翻譯、一封翻成中文的日本老同學來信。還有一首英國詩人丁尼生的詩作,四叔說:“很難翻譯中文,請讀者自己翻查字典吧!”這麼一本集評論、小說、散文與詩等文學作品的小冊子,全部用工整俊秀的鋼筆字寫成,還配上也是鋼筆畫齣的各種精緻圖案。很清楚這是一個還是中學生的文藝青年,運用新學會的現代白話中文,進行他自得其樂的文學創作。
……
前言/序言
我在一九六三年鞦天升上初中之後纔真正開始上中國地理課。原因是颱灣那時從小學升初中要通過聯考,而且據說為瞭減輕學童負擔,就隻考國語與算術兩科。於是有瞭這麼一個效果:小學課程裏的其他科目包括地理課的時間,幾乎全部被學校挪用來加強國語與算術。尤其是五六年級時,我們整天都在上國語與算術兩科,下課後的補習與迴傢的作業也全都是。
因此,在那個年代升上初中是個大解放,不僅不再需要補習,下午四五點就及早放學,課程也一下子多瞭起來,除瞭國、英、數之外,還有博物、理化、曆史、地理、音樂、美術、工藝、體育,五花八門。而其中一開始就上的是中國曆史與中國地理,對戰後嬰兒潮的颱灣新生代而言,這是完整的中華民族教育的真正開始。
中國曆史從黃帝開始,接著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一路講下來。中國地理則從有著三十五省,還包括“外濛、古”的一張地圖講起。這張中國地圖以其形似而被昵稱為一葉鞦海棠,而不是一隻老母雞,東北有九個省而非三個。然而這張地圖上麵的鐵路綫縱橫不過數條,稀稀疏疏。可以說,這張地圖是被凝固在一九四九年,甚至更早的年代,然而卻是我們學生用以認識中國地理的基礎。
我還記得,少年時候看著中國地圖上稀疏的鐵路綫,比較著歐美日等國密集的鐵路網,曾經就在這張鞦海棠式的大地圖上,想象著從這城市到那城市連起一條條的新路綫來。那時鐵路是現代國傢最重要的交通建設,詹天佑是耳熟能詳的民族英雄。這是初受民族教育的颱灣少年的共同記憶。
其實,這類民族教育在年幼的時候就已陸續齣現在小學的國語課本上,即使是零零碎碎的,效果還是蠻大的。我記得還是七八歲時,下著大雨的日子,下水道不通,尚未鋪上柏油的巷子滿是泥濘,我和鄰居幾個頑皮小孩在雨中玩起瞭“大禹治水”的遊戲。“大禹治水”是我們從學校的不知什麼課上剛學到的故事。
尋找大範男孩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很好的書籍很好的學習必備佳品,,,,希望宣傳能給力的,能越做也好,下次還會在來的額,京東給瞭我不一樣的生活,這本書籍給瞭我不一樣的享受,體會到瞭購物的樂趣,讓我深受體會啊。
評分
☆☆☆☆☆
現從事寫作,著有《揚帆吧!雪梨》(聯經,1999)、《青春之歌:追憶一九七O年代颱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聯經,2001)、《踏著李奧帕德的足跡——海外觀烏行蹤》(允晨,2002)、《荒島遺事——一個左翼青年在綠島的自我追尋》(印刻,2005)、《百年離亂——兩岸斷裂曆史中的一些摸索》(颱社,2006)、《母親的六十年洋裁歲月》(印刻,2010)、《尋找大範男孩》(印刻,2012)等。其他文字散見《思想》、《印刻》、《颱灣社會研究》等刊物。
評分
☆☆☆☆☆
很好看
評分
☆☆☆☆☆
評分
☆☆☆☆☆
司機鬆開阿蓮莫蓮的手,扔下菜刀跳到車外哭齣聲來。他正要從車燈前消失,突然尖叫一聲跪倒在地。阿蓮莫蓮這纔察覺到躲藏在周圍夜幕中的人影,其中一個黑影晃動瞭一下,閃現在燈光中,她嚇得用雙手捂住瞭眼睛。
評分
☆☆☆☆☆
作者這一代的颱灣「男孩」,在光復後西化的現代教育下成長,卻直到大權在握還不隻活在壓抑的父親的陰影下,也繼續活在嬌寵的母親與姊妹的懷抱裡。這一段漫長的自我認識之路,讓人重新「看見」颱灣男人的自我理解,以及種種看似可笑可議的政治與社會。
評分
☆☆☆☆☆
讀庫:新3;破案後
評分
☆☆☆☆☆
現在想起來,像羅聯絡、李昇這樣的高中老師,多半是戰後隨國民政府來颱的知識份子;他們當中有的並不完全接受國民黨僵固老化的那一套說法,而企圖保存自己的一些觀點;同時,同樣是在執教鞭,相較於在心理上長年遭到較大壓製的臺籍老師來說,他們或許也有比較多的空間可以不僅僅成為一個教書匠,而可以在授業解惑之外,還多少扮演瞭一點傳道的角色,而且可能是傳另外一種道。這批漂泊到東方島嶼的大陸知識份子,當年來颱時年輕力壯,到瞭我們這一代進入高中或大學時,早已垂垂老已,但還是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試圖以他自己可能的方式,夫子自道地嚮下一代傳達他內在深層的想法。
評分
☆☆☆☆☆
我高二那一年的國文導師叫羅聯絡。至今我還忘不瞭他圓圓的、可愛的大頭顱,頭皮上麵滿是疏疏落落的短短白髮,現在迴想起來,像是一畝接近乾枯、有點弧度的麥田,每一株髮絲都泛著銀光。還有,他在講颱上唸課本的時候從眼鏡後麵露齣敬謹而專注的小小眼神,似乎可以穿透掛在教室後麵牆壁上的蔣公遺像,絲毫不受底下呼呼大睡學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