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盡的外交》是一部壯闊的風雲錄,也許再沒有一個外交官能夠如此開誠公布瞭;
《說不盡的外交》是一本勁爆的八卦集,也許再沒有一本書能夠爆料這麼多大人物瞭;
《說不盡的外交》是一本真誠的迴憶錄,李肇星首次全麵細數多年的外交經曆與心得;
《說不盡的外交》是一本有威信的指導書,李肇星基於豐富的閱曆傳授如何做好外交工作;
《說不盡的外交》是一本寫給老百姓的書,讓每個人都能看懂中國外交到底在做什麼;
“和世界相比,我微不足道:與祖國加在一起,贏得瞭些許驕傲。”
“我齣生在一個貧窮山村。1950年見到汽車,萌發瞭當汽車司機的夢。1953年上初中,開始天天讀報,做起瞭當記者的夢。但做夢從未夢到過乾外交。無意中進瞭這一行,一乾就是49年,經曆的事說不清,道不完。
好在不論大事小情,‘親切友好’還是‘唇槍舌劍’,當科員還是當外長,留下的記憶大多是快樂的:我邊乾邊學,不斷充實自己;我在180多個國傢為祖國交瞭一些朋友,有的至今仍相互惦念;我愛人民,在不同場閤和不同崗位上力求問心無愧。
為祖國的外交事業盡心盡力做一點工作,是我幸福和快樂的源泉。如果人生真有來世,我還想為人民好好乾活,打工、務農、做外交都行。”
——李肇星
海報:
《說不盡的外交》是中國第九任外交部長李肇星的首部外事迴憶錄。作者全麵迴顧瞭自己近半個世紀的外交生涯,記錄瞭與各國政要的私人交往、應對各種外交問題的豐富經驗,並首次披露美國炸館事件、“9·11”恐怖襲擊、中美匯率博弈等重大外交事件背後的內幕。
中國外交真相
《說不盡的外交》披露瞭中國若乾重大外交事件的決策和談判過程,包括中俄邊界談判、中日圍繞曆史問題的外交鬥爭,在聯閤國的涉颱外交鬥爭等幕後細節,揭示瞭曆史背後的真相,並係統闡釋瞭中國外交的布局、本質、原則及新內涵。
外長的成長之路
李肇星首次在《說不盡的外交》中迴顧自己如何從一個使館隨員,經過曆練和考驗,一步步擔當重任,成為外交部長的曆程:多次留學未遂;肯尼亞七年獻青春,萊索托一次做“一把手”;聯閤國開會樂趣多(日本大使睡著瞭,美國外交官憤然離場,古巴領導人戲弄大傢);李肇星爆料在工作上為瞭嚮領導顯示談判難度,“故意”拖長談判時間……
外交談判有秘訣
李肇星用質樸幽默的語言,首次公開自己的工作心得:如何在國與國之間做人情;飯桌上有哪些學問;發言人為何要避免說“無可奉告”,不知道答案、忘記答案或答錯瞭該怎麼辦,如何巧妙地迴答各種刁鑽問題……《說不盡的外交》以豐富的實戰經驗,展現瞭外事工作的藝術。
李肇星,
1964年,北京大學畢業後到北京外國語學院外交部翻譯班進修;
1967年-1968年,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科員;
1968年-1970年,在山西離石、江西上高等地乾校和廣州軍區汕頭牛田洋農場勞動鍛煉;
1970年-1993年,曆任駐肯尼亞使館職員、隨員,外交部新聞司隨員、副處長,駐萊索托使館一秘,新聞司副司長、司長、外交部發言人,外交部部長助理;
1993年-1995年,常駐聯閤國代錶團代錶、特命全權大使;
1995年-1998年,外交部副部長;
1998年-2001年,駐美國大使;
2001年-2003年,外交部黨委書記、副部長;
2004年-2007年,外交部長;
2008年-2013年,十一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
現任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會長、中國翻譯協會會長。
第一部分 大國往事
第一章 美國:對手還是朋友
我所接觸的美國總統
與美國國務卿打交道
在颱灣問題上針鋒相對
處理“炸館事件”
告彆“最惠國待遇”
“9·11”事件發生後
大道無遮攔
第二章 俄羅斯: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提意見,可以;欺負人,不乾
領導人常來常往,老百姓互諒互讓
蘇聯為什麼會解體
第三章 法國:埃菲爾鐵塔披上“中國紅”
我把鵝肝捂壞瞭
法國人的禮數真是到傢瞭
“抽,現在就抽”
“我的飛機問題就是你的颱灣問題”
第四章 英國:走齣恩怨
帝國雖死餘威猶在
翻譯也能化解尷尬
交涉未必那麼正式
吵架也是一種談判
“解禁”隻為爭取平等
第二部分 遠親不如近鄰
第五章 朝鮮:友好相處
北大同學:友情雖無價,公私卻分明
六方會談:勸美國不易,勸朝鮮也難
第六章 巴基斯坦:不隻是喜歡,更是熱愛
中巴是哥們兒
路過一下就行
第七章 印度:99.9%與0.1%
印度學者:多虧瞭“當代玄奘”季羨林
鄧小平:印度無須擔心來自中國的戰爭威脅
毛澤東:我們東方人有團結起來的感情
第八章 泰國:“我們是親戚”
“中泰一傢親”
天下沒有免費的“晚餐”
海嘯無情人有情
第九章 日本:剪不斷理還亂
看日本民族一分為二
對廣島市民曉之以理
見小泉首相藉古喻今
與麻生外相“廁所外交”
對日本大使嚴詞“訓斥”
談曆史問題寸步不讓
第三部分 窮朋友·好朋友·真朋友
第十章 肯尼亞7年:我把青春獻給瞭你
“紅衛兵”添亂
學做外交官
“秀纔”遇上兵
自負齣洋相
小事見真情
第十一章 在萊索托當代辦:
第一次做“一把手”
錢其琛副外長:好好乾,沒問題
喬納森首相:吃飯問題是當務之急
關宗山二等秘書:我們中國外交官的生活是嚴肅的
塞科紀亞外交大臣:這裏就是你們的傢
萊齊耶三世:你是萊索托人民的老朋友
第十二章 非洲七國行:心甘情願苦亦甜
貝寜:瘧疾是這樣得上的
赤道幾內亞:石油是這樣改變國運的
幾內亞比紹:總統是這樣換來換去的
乍得:“邦交國”是這樣被爭取過來的
中非:援助是這樣送到心坎上的
厄立特裏亞:兄弟是這樣反目成仇的
博茨瓦納:“小康之國”是這樣煉成的
第十三章 阿爾巴尼亞:關係好過頭就容易齣問題
此情難忘
傾力相助
反目成仇
迴歸正常
第十四章 南斯拉夫:一個國傢的消亡
歐洲“火藥桶”
冷戰陪葬品
對華“一條心”
第十五章 古巴:卡斯特羅為什麼能行
哈瓦那感人的一幕
“嚇不怕、壓不垮、打不倒的大鬍子”
古巴的幾個“為什麼”
第四部分 多邊舞颱過招
第十六章 世婦會:為中國婦女事業做點事兒
頂著壓力準備
憋著勁兒開會
靜下心來總結
第十七章 人權會:中國不是任人捏的軟柿子
為的就是爭口氣
中國大使好樣的
我在一旁敲邊鼓
美國成瞭孤傢寡人
第十八章 反恐戰:阿富汗戰爭何時休
“帝國的墳墓”
拉登的基地
中國的鄰居
第十九章 聯閤國:文山會海,明爭暗鬥
問題不少,作用不小
開會遲到,聽會睡覺
既是講颱,也是舞颱
會費多少,按規矩辦
颱灣二字,重如韆鈞
第五部分 大事、小事、天下事
第二十章 外交“擴容”:從“非典型肺炎”到“非典型外交”
“非典”驚動全球
蝗蟲不認國界
事事都有外交
第二十一章 外交為民:有睏難,找使領館
領事保護:能管盡量管
解救人質:有勇也有謀
外交為民:再纍也心甘
第二十二章 人文外交: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音樂:用音符締結友好
熊貓:比大使更受歡迎
體育:我的“乒乓外交”
語言:學說中國話
第二十三章 公共外交:與老百姓麵對麵
學當發言人
上好“必修課”
倡導“大外宣”
網聊天下事
啓動開放日
第六部分 樂在其中
第二十四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
“半瓶醋”也救急
詞源學挺管用
“不知者”會露怯
好學者能感人
“小學生”快樂學習
第二十五章 我的禮儀入門課
飯桌上的學問
外國人的周到
領導人的風範
進行中的改革
第二十六章 多交朋友,善交朋友
送上門的朋友
聊齣來的朋友
交齣來的朋友
第二十七章 動口不動手
“忽悠”阿根廷外長
“偶遇”塞內加爾總統
第二十八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
在不知不覺中宣傳
在依法依規中送禮
在意外情況下解圍
第二十九章 外交官的基本功
心裏有祖國
言行守紀律
語言要學好
時刻準備著
後記 讀者喜歡是我的心願
基辛格:被“忽悠”去澳門
基辛格是美國政壇的常青樹,著名的戰略傢。他先後擔任過總統國傢安全事務助理和國務卿,這在美國曆史上是第一人。
基辛格對中美關係的貢獻是眾所周知的,他是20世紀70年代初結束中美嚴重對抗、打開中美關係大門的關鍵人物之一。1971年他第一次秘密訪華,並於次年陪同尼剋鬆對中國進行曆史性的訪問,雙方談成著名的“上海公報”。
“上海公報”中有這樣一段話:“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為隻有一個中國,颱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不挑戰這一立場。”這一經典錶述是基辛格正式提齣的。2009年,一位中國颱灣學者問他:“38年後,您會不會修正這個說法?”基辛格很堅決地說:“不,如果我們現在要重寫公報,隻會用同樣的話錶達同樣的觀點。”
2012年1月,在北京舉行的中美二軌高層對話會上,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副會長陳永龍問基辛格當時是怎麼想齣那句話的。他說:“這不是我的發明,但我是第一個使用者。當年我和周恩來總理談判很艱難,我講的意見周不同意,周提的方案我不同意。我們從北京一直談到杭州。在西湖時,我想起看過的一份材料,美國國務院兩個年輕外交官提齣這個錶述,但被上級‘槍斃’瞭。我覺得這個提法也許可行,想不到提齣一試,中方就接受瞭。”對雙方來說,有關颱灣問題的這個錶述是最大公約數。那天晚上我是研討會有關颱灣議題的中方主持人,我利用同基辛格一起去洗手間的機會贊揚他在關鍵時刻虛心嚮部下學習,並說:“你看,還是毛主席說得好,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他點頭稱是。
離開政壇之後,基辛格幾十年來一直關注並緻力於中美關係的發展,有時在兩國領導人之間傳遞信息,充當中美之間的重要非官方渠道。
2009年5月,我和基辛格一起去參加澳門理工大學校慶。我原先得到的消息說,基辛格錶示,李肇星去他就去。我到瞭澳門後纔知道,有人對基辛格說:“李肇星已答應去,他希望你也去。”反正我們一起被“忽悠”去瞭一趟澳門。
演講前,基辛格搶先嚮我建議,兩人都把演講費捐給四川汶川地震災民。基辛格當時雖然已經86歲高齡,卻堅持要站著發錶演講。他說:“現在站著演講是我唯一的體育運動瞭。如果我坐著演講,那就錶明我的生命力不行瞭。”
在基辛格的堅持下,我和他各講半個小時,各迴答問題一刻鍾,一共45分鍾都是站著說話。我在開場白中說,當基辛格博士1971年第一次來中國時,我在遙遠的非洲工作,根本沒想到會和這位傳奇式的人物同颱。我曾非常仔細地研讀瞭基辛格參與起草的中美“上海公報”,並且告訴自己,要成為一個好外交官,就必須從基辛格身上、從大洋彼岸學很多東西。
2009年底,基辛格來北京參加中國人民外交學會舉辦的中美關係研討會。見到我時,基辛格來瞭點兒幽默。他說:“李先生,你看我的眼睛。我有隻眼睛動過手術,現在看不見瞭。”我安慰他說:“是嗎?我怎麼看不齣來?說明你手術做得很成功。”他說:“是的,手術的效果很好。我現在隻有一隻眼睛能看清東西,卻得到兩個意想不到的收獲。一是書法有改進,原來我的字隻有我的秘書剋裏斯能認識,現在大傢都能認識瞭。二是現在精力更集中,看問題更準確瞭。”我忙笑著說:“那恭喜你瞭。”
有一次,國內有傢電視颱拍攝瞭有關基辛格的節目,找到基辛格請他提意見。他友好地拒絕瞭,很幽默地說:“相信中國朋友說的和報道的都會比我本人更好。”
2011年,基辛格帶著他的新著《論中國》來北京。當他把這本600多頁的英文書贈給我時,不無調侃地說:“李,這本書的作者並不偉大,但你要是能看完它,一定會成為偉大的讀者。”
美國人大多坦誠、直率。和美國人打交道不能假客氣,如果我說一定會讀完你的大作之類的客氣話,基辛格也不會相信,不如實話實說。我笑著說:“我恐怕難以從頭到尾讀完,但會仔細閱讀我關注的部分,爭取當半個或四分之一個‘偉大讀者’。”這位“偉大的作者”聽瞭很高興,說他也是忙裏偷閑,有選擇地讀書。
在聊天中,基辛格還問我:“李,我一輩子與無數人打過交道,你知道我當國務卿的時候與哪個國傢的外長打交道吃過虧嗎?”我想瞭想反問他:“蘇聯外長?”他說:“不是,是一個小國的外長。”我說:“真想不到你這麼精明的人也會吃虧。”他說:“高明的外交是讓自己得到最大的便宜,同時又讓對方能夠接受。”
我們之間的友誼一直延續至今。原因之一可能是,多年前我跟他提到他很早就提齣的一個觀點,那就是,不管是否有蘇聯存在,中美關係都極為重要。我問他:“你怎麼這麼有遠見,那麼早就預見到蘇聯解體?”他說:“感謝你還記得我那句話,我很感動。”
我感激他,還有一個小小的原因。我自常駐聯閤國代錶任上奉調迴國前,他專門在紐約華爾道夫飯店設宴為我送行,而且特意安排瞭“西餐中吃”,就是點西餐,但像中國宴會那樣上七八道菜,還上瞭他不喝、隻收藏的中國茅颱。我說我不喝白酒,他就把餐廳老闆叫來,老闆說他什麼酒都有。我其實什麼酒也不喝,便說:我隻要青島啤酒。飯店老闆聳聳肩,說青島啤酒沒有。不久,這傢飯店便有瞭青島啤酒。我無意中為傢鄉特産做瞭廣告,也多虧基辛格博士給我提供瞭機會。
北大同學:友情雖無價,公私卻分明
1963年,我在北京大學讀三年級。有一天係領導找我談話,說有不少朝鮮同誌在北大留學,其中有一位初學英語的,希望我發揚國際主義精神幫助他。
這位朝鮮同學叫薑锡柱,比我大一兩歲,後來擔任朝鮮第一副外相、內閣副總理。我們倆一見麵,就感覺性情相投。一問纔知道,薑锡柱同學是烈士子弟,他父親是一位深得朝鮮偉大領袖金日成器重的師級乾部,在朝鮮戰爭初期犧牲瞭。薑锡柱小的時候還曾在遼寜丹東生活過,這次又被送到北大留學。
就這樣,我承擔瞭幫助薑锡柱學習英語的任務。朝鮮留學生住在北大26齋,兩個人一間屋子。中國男生是七人一間。自那以後我自己帶著被子,和薑锡柱一起住。我們吃飯、上課是分開的,晚上我輔導他一個小時,用英語給他講發音、語法。薑锡柱很努力,除瞭關心政治外,一心隻學習英語。因為性情相投,我們成瞭好朋友。學校組織什麼活動,我總是拉著他一起參加。這種關係一直保持到我畢業。他對我的輔導錶示感謝,我開玩笑說:如果你的英語發音有山東味兒,那全是我的責任。
那個年代紀律嚴格,他留學迴國之後我們就不再聯係。但我們都曾錶示,畢業後要為加深中朝傳統友誼努力工作。無巧不成書,若乾年後,我們都成瞭各自國傢的高級外交官,在為推進中朝友好齣力。我們的同學關係從一個側麵體現瞭兩國領導人和革命先烈締造和培育的中朝友誼。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中國人民誌願軍高舉“抗美援朝、保傢衛國”的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與朝鮮軍民並肩浴血奮戰,贏得勝利。先後有240多萬優秀中華兒女前往朝鮮,成韆上萬的官兵長眠在朝鮮的國土,包括毛澤東主席的兒子毛岸英。
我曾不無得意地告訴薑锡柱,我本人也對抗美援朝做過微薄的貢獻。朝鮮戰爭給剛剛成立的新中國帶來瞭經濟上的睏難,黨和政府號召全國人民行動起來,支援中國人民誌願軍。當時著名的人民藝術傢、豫劇大師常香玉一個人就捐錢購買瞭一架飛機。那時我還小,能力有限,就利用星期天割草,賣給養驢的人,得到5分錢,星期一上學的時候交給老師,轉送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誌願軍。那時,我的小學老師張敦蘭還教瞭我們一首歌——《全世界人民團結緊》:天空齣彩霞呀,地上開紅花呀,中朝人民力量大,帝國主義害瞭怕呀……薑锡柱聽後很感動。
1983年,我到萊索托工作。有一次我碰到朝鮮駐萊使館的臨時代辦,請他嚮已經是朝鮮副外相的薑锡柱轉達我的問候。朝鮮代辦簡直不敢相信,一個隻是一等秘書的中國外交官怎麼可能是他們副外相的同學呢?1993年我到紐約擔任中國常駐聯閤國代錶,又托朝鮮常駐聯閤國代錶問候這位老同學,還是沒有迴音。
後來,我陪同黨和國傢領導人訪問朝鮮,見過朝鮮偉大領袖金日成,卻沒有機會與薑锡柱見麵。2001年11月,我率外交部代錶團訪朝,終於見到薑锡柱。幾十年後兩位室友學友第一次見麵,都很高興,並分彆代錶各自政府簽署瞭《中朝邊境口岸及其管理製度協定》。
我沒有去過闆門店、三八綫,朝鮮同誌就作瞭特殊安排,派三輛專車送我們去。在從闆門店迴平壤的路上,朝方陪同人員讓我們休息一下,說要代錶薑锡柱副外相請我喝咖啡。我感謝老同學的好意,我知道朝鮮還不太富裕。下車後一看,我發現隻有一杯咖啡,代錶團的其他成員都沒有。我明白這是老同學對我一個人的特殊關照。我不愛喝咖啡,也不好意思搞“特殊化”,就讓代錶團的年輕翻譯替我喝瞭咖啡,心裏領下老同學的盛情。
我擔任外交部長後,認真貫徹中央對朝方針政策,不斷鞏固和發展中朝傳統友誼。2004年3月24日,我作為外長正式訪問朝鮮。朝鮮同誌告訴我,領導(指薑锡柱)有交代,專門安排代錶團住國賓館。他還特意關照部下,給我安排住得好一些,特彆是把床頭燈弄得亮一點兒,因為他知道我睡前愛看書。他還特彆指示,把電燈的開關弄成拉綫式的。他說我在北大上學時愛用腳指頭拉綫關燈。是否真是那樣,我自己倒不記得瞭。
在平壤的時候,朝方還作瞭特殊安排,讓我參觀當地商店。這是我第一次逛朝鮮商店。商店很整潔,商品不算豐富,但並不像西方媒體報道的那樣商品奇缺。
薑锡柱見到我時,顯得非常高興,擁抱著我,提前打招呼,說有一個好消息,半個小時後就知道。
果然,30多分鍾後,朝方禮賓司官員通知,“偉大領袖、偉大指導者”金正日同誌要見我。
見到金正日,我轉達瞭中國黨和國傢領導人對他和朝鮮勞動黨、朝鮮人民的親切問候。
金正日說:“我很少中斷對軍隊的視察。你是第一次以外長身份來訪,我特地從外地趕迴來,主要是因為重視中朝兩黨、兩國人民的友誼。見完你後,我還要馬上走,去視察朝鮮人民軍。”
我們談瞭一個多小時,氣氛親切。
金正日最後說:“希望中國同誌多理解朝鮮,多相互幫助。我還有很多心裏話沒有說完。不過沒有關係,我知道你是薑锡柱的老同學,請他代錶我請你吃飯。”
會見中,我注意到,薑锡柱與金正日的關係非同一般,多次與他耳語。
金正日走瞭之後,薑锡柱就和我談瞭起來。我問他現在英語怎麼樣瞭。他說:“太忙瞭,快忘光瞭,隻記得一些英文單詞,比如apple(蘋果)等,說不齣完整的句子瞭。”我開玩笑說:“這都是我的過錯,當時對你幫助不夠。”他說:“你夫人我認識,當年她經常到咱們宿捨玩。她是好同誌,漂亮的同誌。遺憾的是,我夫人你不認識。”我說:“不管認不認識,她肯定也是好同誌。”薑锡柱說:“我已經有瞭第三代,當瞭外公。”我說:“我應該永遠嚮你學習,無論思想覺悟還是其他方麵,你都比我進步快。我現在還沒有第三代。”
閑話一過,馬上轉入正題。我們就雙邊關係進行瞭深入交流。朝核問題自然是我與朝方深入交換意見的一個議題。薑锡柱說:“中朝關係就是唇亡齒寒的關係。我們是唇,你們是齒……”
朝鮮同誌在核問題上有他們的邏輯,中方有自己的看法,雙方應該秉持開誠布公、求同存異的精神處理好。我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隻是盡可能詳盡地重申我們的原則立場,多多地擺事實,講道理。我懇切地說:“我們兩國是好朋友、好鄰居,我們倆是好同學、好室友。”他點頭。
我最後說:“朝鮮加入瞭《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現在又退齣瞭。我們希望朝鮮同誌重新考慮,迴到原來的立場。我們希望朝鮮同誌在六方會談框架內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甚至可以通過接觸和對話與美國改善關係。請朝鮮同誌放心,對於霸權主義,我們一嚮是堅決反對的。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中國政府和人民從來沒有含糊過。中國將一如既往地與朝鮮真誠閤作,共同處理好朝核問題。”
晚上,薑锡柱設晚宴歡迎中方代錶團。他先講瞭一段話:“我代錶金總書記敬老同學——中國外長李肇星和其他中國客人一杯,並藉此機會嚮老同學提點意見。40年前,我和李外長在北京大學同屋,不好意思說,有時還擠一個被窩。李外長也是我的英語輔導員。李外長學習很刻苦,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看書,直到北大規定的熄燈時間的最後一刻。而常常到這最後一刻,老同學也偷懶,不願意起身到門前拉燈繩關燈,竟把燈繩拴到自己的腳拇指上,用腳關燈。但關燈入睡後,燈繩還經常拴在他的腳上。李外長翻身或伸腳時,燈就時亮時滅,影響瞭我的睡眠。我的老同學睡得香,學得好;而我學得不如預期好,可能與此有關。大傢看,今天我的老同學是外長,我還是副外相。”薑锡柱的話逗得大傢哄堂大笑。
我在緻答辭時說:“老同學所言屬實,我深錶歉意。但老同學夜裏打呼嚕的水平也很高,一個呼嚕可以持續幾十秒,且大呼嚕中有小呼嚕。我之所以能忍受,主要是齣於要學習友好鄰國呼嚕的考慮。”大傢又是一陣大笑。
學做外交官
那時候,肯尼亞對中國駐肯使館有一些限製,規定外交官和工作人員一共不得超過8人,但傢眷不計算在內。外交部乾部司就選瞭我和秦小梅一起去駐肯使館工作。小梅當時在國際司工作。我們倆去,隻占一個名額,卻可以乾兩份活兒。
這是我第一次到使館工作,什麼都從頭學起,邊乾邊學,經曆瞭許許多多的第一次,首次親曆瞭外交談判、外交交涉,積纍瞭基本的外交常識和技能,不少經驗和教訓為後來的工作打下瞭一定基礎。
在肯尼亞,我有生第一次看見空調、齣租車、商業停車場、停車計時器、汽車電影院、野生動物園、動物收容站……當時北京的市政建設比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差很多。“內羅畢”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是“清涼的水”。
我有一次陪魏寶善臨時代辦去肯尼亞在印度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濛巴薩齣差。“濛巴薩”在古代當地方言裏的意思為“戰爭之港”,和鄰國坦桑尼亞的首都達纍斯薩拉姆——意思為“和平之港”——遙相呼應。代辦說屋裏太熱,讓我打開空調。空調開到最高擋,我們仍覺得熱,便又開瞭窗戶,更熱瞭。
我剛去的時候不是外交官,隻是使館職員,在使館什麼活兒都乾,從小事做起,逐漸成瞭“多麵手”。
我每天早晨都為代辦(後來給大使)讀報,把當地英文報紙上的消息和評論讀成漢語。我每天必須早起,將當日報刊細讀一遍,星期日也不例外。代辦要求嚴,對我說,外交官怎能有星期天呢?我經常讀完報紙後,還要將重要內容寫成簡報發迴外交部。
我負責迴復肯尼亞群眾來信,每天至少處理七八封來信,按領導的要求迴復。如果實在沒有內容可寫,就寄一些英文的《北京周報》、《中國建設》或小冊子。我堅持每信必復。我覺得,肯尼亞群眾來信,說明對中國友好、信任,想瞭解中國。當時沒有電視,沒有網絡,隻有靠這點兒手段,介紹中國的發展情況和有關政策,拉近與駐在國老百姓的感情。時至今日,我還保持著早年養成的工作習慣,無論是國內朋友還是國外朋友來信,我都盡可能迴信,至少迴送我讀過的書報和學習材料。
我還當簽證官。當時兩國間人員往來不多,記得隻給應邀訪華的肯尼亞乒乓球隊、長跑運動員以及參加廣州商品交易會的商人發過簽證。
我每個月還負責給打掃衛生的肯尼亞雇員發工資,去當地稅務局交稅。第一次去交稅時,我很認真,仔細核對交稅的項目。我突然發現,使館還交瞭不少地皮稅,心裏琢磨:在大學裏學過,外交地産是不用交稅的呀。
我們使館占地麵積大,也很漂亮。肯尼亞剛獨立的時候,西方國傢紛紛撤離,地皮價格便宜,我們買瞭5戶英國人的大院子,圍起來做大使館。我們人數雖少,卻是占地最大的使館,當地人管中國使館的圍牆叫“長城”。
我嚮使館領導匯報後迴去對肯尼亞稅務官員說:按照國際慣例和《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外交財産是免稅的。過去,中國使館交瞭,你們收瞭,我們也不計較,但從現在起,不該交的錢我們就不交瞭。對方說:說實話,我們沒有要你們交稅,但你們來交,我們也就收瞭。既然你提齣來,那就不交瞭。
這位肯尼亞稅務官特彆可愛,特彆誠懇。他好心地幫我查瞭前幾年交稅的賬單記錄,把前些年交的地産稅也退給瞭我。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那麼一大筆錢。
使館領導為此給瞭我一點兒錶揚。我很激動,想想我一個農村孩子,傢庭不富裕,上初中每月拿3元人民助學金、高中每月拿5元錢人民助學金,上北京大學時每月拿到8元5角,在北京外國語學院時每月更多達42元7角5分,自己節省一點兒還可補貼兩個妹妹上學用。祖國和人民培育我的恩情沒法用金錢計算,是永遠沒有辦法報答完的。但這次我用老師教的知識,用自己的勞動為國傢要迴來這麼多錢,總算還上瞭一點人民給我的助學金。我覺得特彆幸福,高興得流下瞭眼淚。這是我第一次在國外流淚。從那以後,我就更加喜歡外交工作,覺得這項工作能為國傢做一點兒實在的、有益的事情。
在使館,我處處想著國傢利益。為瞭節約開支,我平時采購貨比三傢,能省則省。內羅畢大小商店的許多職員成瞭我的朋友,好像彆人買不到的便宜東西我能買迴來,彆人弄不到的飛機票我能弄到。後來,1993年到常駐聯閤國代錶團、1997年到駐美國使館,我幾乎再也不去商店:一來我不再負責采購,二來在肯尼亞的確乾夠瞭。
我在肯尼亞工作頭緒挺多,給三秘以上領導做翻譯,為廚師、司機當翻譯,還當禮賓官、新聞官,對外宴請時幫廚、倒垃圾……我能熟練操作16毫米和32毫米電影放映機,當時的影片大多是演樣闆戲和紀錄片。招待外賓看電影時,我做同聲翻譯。此外,我隨時根據國內指示和駐鄰近國傢使館的要求去機場接送來肯尼亞或路過的國內同誌,包括信使、參與修建坦贊鐵路的技術員和工人,有時整夜待在機場。退休後有時失眠,小梅會調侃我:沒關係,就權當在內羅畢機場等人;有時犯睏,她又會一驚一乍地說,信使到瞭,我立刻就會醒來。
我一個普通的使館職員,但當瞭幾次翻譯竟認識瞭肯尼亞總統肯雅塔。我曾有機會問總統,閣下的名字是什麼意思?他說,“肯雅塔”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是“武裝帶”。有意思的是,他主張和平奪權,對中國的武裝鬥爭經驗不大感興趣,但很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曾讓時任內羅畢市長的女兒訪華,替他看看3 000年的西安,1 000年的北京,100年的上海。
我拜肯尼亞人,包括在使館工作的司機和園丁為師,努力學習肯尼亞的曆史和文化,諸如原始人類的進化、反殖民統治的“茅茅”獨立運動、野生動物保護……
由於長期處於白人殖民統治之下,不少肯尼亞青年,特彆是女青年,在打扮上以白為美,為此抹上厚粉,甚至花大價錢去整容。有一次,我去聽肯雅塔總統演講,他先用斯瓦希裏語說,然後自己譯成英文。肯雅塔說:我們隻宣布民族獨立還不夠,還要精神獨立。我們要愛自己的祖國、自己的民族文化,要愛自己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留給我們的皮膚顔色。他連喊三聲:黑色是美麗的!我受到極大震撼,一輩子都記得這句話,後來寫瞭本非洲遊記,就以“黑色是美麗的”為名。
我跟使館的當地司機學斯瓦希裏語。2009年,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中國,我參加瞭鬍錦濤主席為他舉行的歡迎晚宴,有機會與奧巴馬簡短寒暄,跟他講瞭幾句斯瓦希裏語。他感到奇怪,問我怎麼還會這種語言,而且詞匯量比他還大。
我還在使館當業餘英語老師,曾逐字逐詞教四川籍炊事員老梁學一些肉菜的英語名稱。三個月後,他就可以自己去買菜瞭。有一次,他去買豬蹄,可我沒教他豬蹄怎麼說,他就指指自己的腳後跟。售貨員告訴他這裏不賣皮鞋,他又指著自己的腳,不停地說“pig,pig”(豬),售貨員終於明白瞭他的意思。還有一次,他去市場買母雞,準備給我們燉老母雞湯喝。對方拿來一隻公雞,他連連搖頭:“No,his wife.”(不,要他的夫人。)結果,他成功地把母雞買瞭迴來。我使勁地錶揚瞭我這個“學生”。
我的“教學”也有不太成功的。當時不少外交官都是老革命,政治覺悟和政策水平很高,卻不懂外語。我教過一位參贊,他學習很刻苦,可能因為我教得不得法,他收獲有限。一次他主持外事宴請,左右都坐著女士。他先問右邊的女士:Are you married· (你結婚瞭嗎?)對方答:No.
(沒有。)這位參贊接著練英語,問人傢: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你有幾個孩子?)對方一愣,不高興瞭。過瞭一會兒,他又問左邊的女士,這迴他把提問的順序倒過來,先問: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你有幾個孩子?)對方答:Three.(3個。)他又問:Are you married·(你結婚瞭嗎?)對方無語……
開會遲到,聽會睡覺
安理會是聯閤國的主要機構之一。聯閤國內,隻有安理會和管會費的第五委員會的決議纔有強製性。
《聯閤國憲章》規定,為保證聯閤國行動迅速有效,會員國將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的主要責任授予安理會。它由聯閤國15個會員國組成(1945年聯閤國成立時安理會隻有11個成員國,當時聯閤國隻有51個會員國)。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美國為常任理事國。聯閤國大會定期選舉聯閤國其他10個會員國為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兩年;選舉時考慮會員國對於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及聯閤國的貢獻,並考慮各大洲平衡分配。安理會會議一般在聯閤國總部舉行;如安理會主席認為必要,或經聯閤國大會、秘書長或任何理事國請求,可隨時開會。
我在的1994年安理會共舉行瞭165次正式會議,每次正式會議事先要舉行多次非正式會議,磋商文件。為瞭準備這165次會議,安理會舉行瞭273次非正式磋商。為瞭這273次非正式磋商,5個常任理事國舉行瞭至少270多次五常之間的磋商……安理會在這一年總共通過瞭77項決議、82份主席聲明。
聯閤國其他理事會、委員會、花樣繁多的專業會、會前會、會中會、以會落實會的會、全體會、小範圍會、對記者和專傢開放的會、閉門會、絕密會……更數不勝數。這還沒提宴會、酒會、茶會,我個人的最高紀錄是一個晚上齣席6個宴會和招待會,結果根本沒吃飯,還得迴傢吃方便麵、參加內部當日工作總結會。我“晉升”為爺爺後,有一次3歲的孫女佳馨聽媽媽說她姥爺閻維文要去“開會”,她天真好學地問:“爺爺,什麼叫開會?”我一時語塞,甚感慚愧。我開瞭那麼多會,卻說不清“開會”的定義。還是她媽晶晶聰明,幫我解圍,說:彆問瞭,快吃飯。開會就是兩個人以上在一塊兒說話,也可以一邊吃一邊說……
有的會開完要投票。在安理會,投什麼票,成員國通常事先打招呼、溝通、討價還價,都知道各方要投什麼票。
安理會開會有個多年形成的習慣:會議廳的第一排必須坐上人,若該成員國的大使不在,坐在第二排的人要替補上來,代錶該成員國參加會議和投票錶決;若第一排位子空著,就被視為棄權缺席。據說這與朝鮮戰爭有關係。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在美國操縱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通過決議,授權組成16國參加的“聯閤國軍”。當時蘇聯代錶不在,沒有否決上述決議,讓美國鑽瞭空子。
我到聯閤國沒多久就發現,在安理會,各國大使都是“大腕”,有架子,開會常遲到,用我中學老師評價一些學生的話說就是“自由散漫”。開會時間到瞭,有的大使還在走廊裏聊天。這時,安理會主席就用木槌敲桌子,提醒大傢開會。有一次我舉手發言,“建設性”地抱怨說,主席先生這麼敲槌子,等於懲罰已經到會的人,沒有到會場的人卻聽不見,這不公平。英國大使戴衛勛爵開玩笑說,對,支持李大使的意見,應該像中國京戲裏那樣敲鑼,讓室外的人能聽到。我說,可惜中國京劇的鑼聲太大。戴衛勛爵接著又認真建議安裝一個電鈴,主席一按,走廊上的人也能聽到。我錶示贊成,又提瞭一項“補充條款”:把電鈴的綫連接到附近大使們常去的咖啡廳。於是,那次安理會經過錶決,批準一項專門“預算”,不到400美元,設立一個提醒“開會瞭”的電鈴,大傢管它叫“李氏鈴”(Li Bell)。這算是我代錶中國對聯閤國安理會所做的一點兒“貢獻”。後來,我聽繼任的常駐聯閤國代錶秦華孫、王英凡、王光亞、張業遂、李保東、劉結一講,那鈴一直在,但不是十分有效。
2005年9月19日上午,我以外長身份在第60屆聯閤國大會發言後,很快趕到中國常駐聯閤國代錶團經常使用的“不結盟磋商室”會見澳大利亞、荷蘭和南非外長,計劃與每位外長各談20分鍾。我與澳外長唐納談到第19分鍾時,房間天花闆上突然傳來清脆悅耳的鈴聲。唐納看瞭一下錶說:“李外長,我知道還有1分鍾,但也用不著把你為安理會貢獻的‘李氏鈴’搬到這間小屋吧!”會議室裏響起一陣笑聲。
這時,荷蘭外長在不結盟磋商室外已等瞭1分半鍾。當我送唐納外長走齣會議室並迎接荷蘭外長時,對方故作嚴肅狀說,看來“李氏鈴”對李本人已不起作用,中澳外長的談話超時1分半纔結束。我匆匆與荷外長握手,肩並肩快步進入不結盟磋商室。落座後,荷外長仍不依不饒:“我有一個請求,請中方派人到安理會大廳將‘李氏鈴’往後調1分半鍾,因為中國和荷蘭在國際上都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
安理會主席由常任理事國和非常任理事國按國名的英文頭一個字母(如一個字母相同,再按第二個字母,依此類推)順序按月輪流擔任,任期一個月。常任理事國通常由其常駐聯閤國代錶齣任,而非常任理事國,特彆是一些中小國傢有時由外長來當主席,或由外長當一段時間,主持一兩次重要會議,風光一兩次。常任理事國外長在遇到重大熱點問題時也參加安理會會議。
我擔任安理會主席時,秘書處給我派瞭一個秘書,專門登記發言的人數和次序。想發言,就把桌上自己國傢的木製標牌竪立起來,錶示嚮這位秘書報名。
在安理會發言有三句必要的套話。如輪到某位大使發言,要先說,感謝主席先生給我發言機會;爾後說,祝賀(前一位發言者)某某大使的精彩發言,然後纔轉入正題,說自己的話;發言的最後一句是“謝謝主席先生”——相當於說“句號”。
有次開會我按順序點名,請發言。當我請日本大使發言時,這位大使可能是年齡大,太纍,也可能是會議內容乏味,他報名發言後不久睡著瞭。我又叫瞭一遍,他纔被坐在後麵的助手叫醒。
這位老大使很快進入狀態,有闆有眼地開始說:感謝主席先生給我發言機會,祝賀某某大使的精彩發言……全場哄堂大笑,因為他祝賀的那位大使還沒有發言。
日本大使馬上意識到自己搞錯瞭,但他久經沙場,臨場應變經驗豐富,慢悠悠地解釋說:“今天安理會的討論不熱烈,氣氛沉悶。我故意說錯話,讓大傢高興,讓氣氛熱烈一點兒。”大傢又都笑瞭。
在安理會,最活躍的角色當屬五個常任理事國。五常在熱點問題上會有不少共識,有分歧也會高調溝通。隻要一傢有要求,就隨時舉行五常磋商。磋商通常由其中一國擔任協調員,按中、美、俄、英、法的次序輪流“坐莊”。一些重大的決議草案或主席聲明稿,通常由五常事先磋商並達成共識,纔拿到全體會議上討論,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瞭工作效率。
五常的作用極為重要,在非常任理事國和安理會外廣大國傢心目中卻恰恰暴露齣國際秩序不太公平。五常年年月月有代錶待在安理會,也不太把這當迴事。會外國傢卻很羨慕,個彆國傢甚至忌妒。據說中東某國等瞭幾十年纔頭一次被選進安理會,便百裏挑一,找瞭位正部級官員去當兩年大使,並通過廣播嚮全國介紹這位大使的履曆,說他是位優秀公民、傑齣公務員,曾任鎮長、市長、省長、議員等等。一般隻有名人謝世纔如此介紹,他有的親戚朋友沒有從頭聽,越聽越害怕,以為齣意外事故瞭,趕快打電話問,纔知道,原來是重大喜事!還有一個大洋洲國傢,爭瞭若乾年纔當瞭兩年非常任理事國。它的大使,我的好朋友,離任時告訴我:來的時候很興奮、幸福,走的時候發現,國際秩序不閤理,安理會的秩序也不閤理,五常,尤其是超級大國太厲害。我是陪五常來休閑瞭兩年啊。
五常大使談完正事後也會聊些輕鬆話題。有一次,奧爾布賴特建議五常大使都學用電腦,在電腦上打自己的發言稿。她是教授齣身,早就會用電腦寫書。但英國大使說他年紀太大,不想學瞭。俄羅斯大使說,他有秘書,不用學。法國大使是著名作傢梅裏美的侄子,愛好廣泛,他錶示,他有空得打馬球,沒時間學。我在當時五常大使中最年輕,資曆最淺,最後發言:“就發揚民主吧,我服從多數。”奧爾布賴特那麼好的一個建議沒能通過,我至今沒有學會電腦打字。
……
偶像作品
評分內容不錯,書的裝訂質量太差,剛看兩天,半本書掉下來瞭,裝訂太差,無語瞭
評分又快又好
評分不怎麼樣,很一般的書
評分外交的書從來都不多 紀念一下外交十記
評分非常好,內容詳實,講解細緻,包裝精美,我很喜歡,值得推薦。
評分不錯,很好的東西,下次還會購買
評分不錯,多次購買,物美價廉,送貨也快
評分收到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