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不喜欢草纸的平装,将就了。
评分喜欢这套书,早就想买了,活动买超值。
评分是王鸣盛校理毛晋汲古阁所刻十七史所撰,不仅为其匡谬补阙,而且就其中的典章制度舆地职官皆探赜索隐,有所发明。
评分王鸣盛之名,多见于目录学著作,皆因其“目录学乃学中第一要事”,当用心去读此书。
评分一次愉快的购物经历。
评分说真的。精装的纸质不好。都赶不上平装的纸质。(“《十七史商榷》,史考类史书,是汉族传统史学走向总结时期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考证学著作。作者王鸣盛(1722—1797年),字凤喈,号礼堂、西庄,晚年改号西沚居士[1] ,清代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历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禄寺卿,后辞官不仕,定居苏州;擅长经学、史学、小学、目录学等多种专门学问,撰有《十七史商榷》、《尚书后案》、《蛾术编》等书,成就卓著,是乾嘉时期著名的考史学家”)
评分这次活动买的,很是喜欢,下次活动会常来买的。
评分《清代学术名著丛刊:十七史商榷(套装上中下共3册)》是王鸣盛校理毛晋#所刻十七史所撰,不仅为其匡谬补阙,而且就其中的典章制度舆地职官皆探赜索隐,有所发明。全书共一百卷:《史记》六卷、《汉书》二十二卷、《后汉书》十卷、《三国志》四卷、《晋书》十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卷、《北史》合《魏》《齐》《周》《隋书》四卷、《新》《旧唐书》二十四卷、《新》《旧五代史》六卷,以及论史家义例《缀言》二卷。
评分十七史商榷是清代史学家王鸣盛的重要著作,历来受到广大的史学爱好者的重视。不过,王先生的人品据说不太好,主要是贪财。好像钱大昕先生劝过他。但他不以为然。说将来人们只记得他的史学成就,而不会知道他的贪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