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思维/“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经济科学译丛》一书中,作者将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组织相关内容和知识要点,并强调其中的重点之处。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长期分析,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第三部分是凯恩斯主义原理,凯恩斯主义原理是绝大多数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尽管很多人坚称“自己并非凯恩斯主义者”。第四部分是政策分析,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第五部分是通胀和产出,关注点在于价格上涨的影响因素和后果。“开放”经济体是指一个存在着进出口贸易的经济体。像多数教科书一样,本书以对开放经济体的讨论作为总结。
“宏观经济学”就像一个篇幅颇长的故事。你不妨把它看做一篇小说,前面章节介绍主要人物,中间章节开始讲述人物的活动,后面章节则详细描述人物多姿多彩的经历。
玛莎·L·奥尔尼是一位备受瞩目的经济学教授,她已经写了许多本经济学教材。她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马萨诸塞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 “杰出教学奖”的得主,曾获过经济史学会颁发的乔纳森·休斯(Jonathan Hughes)优秀经济史教学奖。2007年,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自由企业和经济学教学”斯塔弗洛斯(Stavros)研究中心将奥尔尼教授评为“国家级”优秀经济学教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1章 经济学分析工具:数学和图形
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概览
经济模型
数学工具
作图工具
小结
第2章 生产可能性边界、经济增长与贸易收益
生产可能性边界
经济增长
贸易收益
第3章 需求和供给
需求和供给模型概述
需求
供给
均衡
均衡的变动
第4章 宏观经济的测量
宏观经济学的一些历史
产出
增长、停滞、下跌、复苏和其他
失业
通货膨胀
后文提示
第二部分 长期分析
第5章 长期经济增长
何谓增长?
总生产函数
增长的源泉
生产率增长的放缓和复苏
第三部分凯恩斯主义原理
第6章 凯恩斯交叉点
失业取决于总支出
总需求和总支出:一个重要的注释
产出和总需求之间的关联
循环流
产出等于收入
用方程推算宏观经济均衡
凯恩斯交叉图
几点计算
第7章 总需求
四种支出类型概述
消费支出的决定因素
消费函数和相关概念
投资支出的决定因素
政府支出的决定因素
净出口支出的决定因素
小结
第8章 支出乘数
乘数过程
乘数大小
较复杂的乘数:引入税收
较复杂的乘数:引入进口
小结
第四部分 政策分析
第9章 宏观经济政策:概览
当均衡产出不等于充分就业产出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紧缩性政策和扩张性政策
政策时滞
2007-2009年经济大危机时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10章 财政政策
政府支出和税收乘数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自动稳定器
赤字和负债
为政府赤字融资
第11章 货币创造
何谓货币?
银行和支票清算
银行通过放贷创造货币
货币乘数
第12章 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概述
为何美联储必须在货币和利率之间进行选择
后文提示
第13章 货币政策和利率
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
利率
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
通胀和产出:货币数量论分析
规则和自由裁量
2007-2009年经济大危机时期的创造性货币政策
第五部分 通胀和产出
第14章 通胀和产出:AS/AD分析
AS/AD模型概览
总需求
总供给
AS/AD均衡
动态AS/AD模型
后文提示
第15章 通胀和产出:货币政策分析
AS/AD分析和货币政策分析的对比
美联储的抉择:货币供给目标还是利率目标
美联储选择联邦基金利率作为政策目标
利率影响总需求
失业和通胀之间的权衡:菲利普斯曲线
制定利率目标:泰勒规则
一些目标比其他目标更容易实现
小结
第六部分 开放经济体
第16章 开放经济体的宏观经济学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收支余额
汇率
开放经济体的宏观经济学
习题答案
词汇表
初次翻阅这本书,我被它那种“无招胜有招”的叙事方式所吸引。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许多经济学入门读物,上来就用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图表轰炸读者。相反,作者像是与我进行一场轻松的对话,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场景,慢慢地将我引入宏观经济的殿堂。比如,书中在讲解货币政策时,并没有直接去解释什么是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而是先描绘了一幅央行“调控水龙头”的生动画面,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货币供应量变化对经济的微妙影响。接着,又用一个国家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案例,来阐述汇率变动对国民经济的深远影响,以及不同政策干预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许多重要的宏观经济理论。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论述每一个经济现象时,都非常注重历史的维度和现实的对照。他不会孤立地讲解一个理论,而是将其置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并引用当今世界各国正在发生的真实经济事件来佐证,使得那些抽象的经济概念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副“宏观经济的透视镜”,能够看穿表面的浮华,直抵经济运行的本质。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观察和分析世界经济的全新视角,让我对这个复杂多变的经济体系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知。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彻底打破了我之前对宏观经济学“高冷”、“晦涩”的刻板印象。作者以一种极其亲切且富有洞察力的笔触,将那些原本遥不可及的经济概念,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宏观经济的修炼秘籍”,它不是直接授我以渔,而是通过引导我理解“道”,让我能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例如,在解释“经济周期”时,作者并没有仅仅罗列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等阶段,而是通过分析一个虚构小镇在不同时期居民的消费习惯、企业投资意愿、政府财政政策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完整经济周期的演变过程,让我感同身受。他又巧妙地将这一过程与现实中我们经历过的几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联系起来,使得经济波动的规律变得不再是遥远的理论,而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现实。书中的一个章节,专门探讨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与制约,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将两者比作“拉车”和“拽绳”的两个力量,形象地阐述了它们在调节经济总量、稳定物价、促进就业等方面的作用。他并没有教我如何去制定政策,而是让我理解政策制定的逻辑和可能面临的困境。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培养了我一种“宏观的眼光”,让我能够跳出局部的视角,去审视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理解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预判。
评分这本书如同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宏观经济这片浩瀚的海洋。它并没有直接给我灌输一堆枯燥的公式和概念,而是着重于“思维”二字,引导我学会如何去思考宏观经济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并非简单地陈述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一步步地剖析经济现象背后的逻辑。比如,书中对于通货膨胀的讨论,并没有止步于“物价上涨”这个表象,而是深入探究了货币供应、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等多种可能的原因,并巧妙地将这些原因置于不同的经济情境中进行阐释,让我对通胀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作者在讨论经济增长时,也并没有局限于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而是强调了技术进步、制度环境、人力资本等非物质因素的关键作用,这让我意识到,经济发展并非简单的量的积累,更需要质的飞跃和深层次的改革。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它提出的“模型思维”和“权衡取舍”的理念。经济学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任何政策的出台都可能伴随着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任何现象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多重博弈。作者正是通过引导我运用不同的宏观经济模型去分析问题,并学会在各种相互冲突的目标之间做出理性权衡,从而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辨析复杂经济问题的能力。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远比死记硬背几个经济指标要来得宝贵,也让我更加自信地去面对日益变化的经济世界。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大脑被“重启”了一番,许多之前模糊不清的宏观经济概念,都变得豁然开朗。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他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在宏观经济这片广袤的森林中穿梭,而不是把我丢进某个研究室,让我独自去啃那些难懂的教科书。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非常强调“系统性思维”的重要性。很多经济现象,如果只看局部,很容易得出片面的结论。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教会我如何从整体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如何理解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各种政策干预可能带来的“溢出效应”和“次生效应”。比如,书中在讨论国际贸易摩擦时,并没有简单地指责某一方的失误,而是深入剖析了各国经济结构、产业优势、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让我对贸易问题有了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此外,作者在探讨“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时,也并没有停留在科技进步的层面,而是进一步延伸到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个维度,展现了创新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多重角色。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宏观经济学并非是冷冰冰的数字和理论,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可以通过学习和思考,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经济世界。
评分这本书就像是一面明镜,照出了我之前对于宏观经济理解的种种盲点和误区。作者的写作方式,我可以用“行云流水,却又直击要害”来形容。他没有冗余的铺垫,也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用一种极其精炼而深刻的语言,将宏观经济的核心逻辑娓娓道来。书中最令我拍案叫绝的是,作者在解释“经济增长的引擎”时,并没有简单地列举几个动力源,而是将它们置于一个动态的、相互关联的系统中进行阐述。他会深入分析技术进步如何催生新产业,新产业又如何带动消费升级,消费升级反过来又如何刺激投资和就业。这种“链条式”的分析,让我对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力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识。而且,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经验证据”的重要性,他不会凭空臆测,而是用大量的真实数据和历史案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信任感。例如,在讨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与局限性时,他引用了不同国家在危机应对上的历史经验,分析了不同政策工具的实际效果,让我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有了更加理性、辩证的看法。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批判性思考者”,不仅仅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去质疑、去探究、去联系,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经济判断。
评分很有名的一本书 作为辅导书很不错
评分不错,体验很好,还有给朋友推荐。
评分京东买书,很实惠,正版。值得推荐
评分非常不错,已经不止一次购买了。价格也是非常的满意,以后还会继续来购买的。
评分书的封面有些褶皱 好在内容完好 大雪天配送员也是辛苦
评分看上去真显档次 真是爱不释手啊 大气
评分这本书很不错适合学经济学啊
评分书很好,质量很好,快递很快,很值得推荐
评分书很好,是正品,快递也迅速,包装不好,书角有点碰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