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详细阐述一个更复杂、更合理、更符合现实的而不是自然主义或理想主义的社会善恶模型。从符号意义上来说,恶不是一个剩余范畴,尽管那些属于恶的范畴之内的事物在社会上是边缘化的。从只是让人觉得讨厌、恶心的东西到真正邪恶的东西,恶深深地体现在对善的符号表述和制度化维持中。因此,恶在制度上和文化上的生命力必然要持续下去。圣俗之间的分隔线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重画;这条分隔线必须保持生命力,不然所有的一切都会丧失。人们不仅在认知上对恶进行符号
评分经典教材啊
评分我们需要详细阐述一个更复杂、更合理、更符合现实的而不是自然主义或理想主义的社会善恶模型。从符号意义上来说,恶不是一个剩余范畴,尽管那些属于恶的范畴之内的事物在社会上是边缘化的。从只是让人觉得讨厌、恶心的东西到真正邪恶的东西,恶深深地体现在对善的符号表述和制度化维持中。因此,恶在制度上和文化上的生命力必然要持续下去。圣俗之间的分隔线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重画;这条分隔线必须保持生命力,不然所有的一切都会丧失。人们不仅在认知上对恶进行符号
评分评分
评分
胜恶的叙事。
评分贝纳尔的研究领域是政治判断,他在牛津取得博士学位的论文题目就是“汉娜·阿伦特对政治判断理论的贡献”。据悉,此次应中译者之邀,贝纳尔专程为中译本的出版撰写了详尽的长篇前言,以飨汉语读者。在英文版编定问世30年之后,原编者再度欣然执笔的中文版前言。贝纳尔从文本间性出发,以纵、横、深三维解读了阿伦特政治哲学的特征以及《康德讲稿》的用意和来龙去脉:纵轴上厘清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一康德一阿伦特”的关联,横轴上剖析了阿伦特与罗尔斯等当代理论家的异同,深轴上则展开了阿伦特自身的思想脉络。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值得一看。
评分这种视角对于我们审视现代社会的文化过程和制度过程的眼光都有很深的启示。在本书的各篇文章中,我将以“二元表征”的术语来讨论前者。在这里我想使用“惩罚”这个词,先来讨论后者一一恶的制度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