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词主:李煜传

千秋词主:李煜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郭启宏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2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71230
版次:1
商品编码:1138209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6
字数:37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千秋词主:李煜传》架构大气、情节细腻,人物、故事、诗词相得益彰,好看。

内容简介

  

  李煜,中国五代十国时南唐末代国君,史称李后主,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词人,他创作的许多词句流传至今。而其中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似乎阐述了李煜一代后主的兴衰荣辱。他一心潜没于诗词文学的深海,却不喜关心朝政和国家大事,对于身为一个皇家的他,从无鹤立群雄当皇帝的心思。李煜本人的这种价值取向及性格特征,决定了他人生的悲剧。
  《千秋词主:李煜传》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认真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以编年为经,以史实为纬,辅以文学手法,把笔力集中在李煜人性纠结处的真性情上。全书架构大气,史实清晰,人物性格凸显,故事好看。

作者简介

  郭启宏,男,1940年生。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级编剧兼北京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导师,曾任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话剧“中国文人三部曲”《李白》《天之骄子》《知己》,昆曲《南唐遗事》《司马相如》,合集《郭启宏文集》(戏剧编),长篇小说《白玉霜之死》《潮人》等,还出版有文论集、诗集、散文集等。

精彩书评

  作为敢于挑战传统人生模式的文人,李渔是勇敢的。他试图逃离士子们已走了千年之久的“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以自己的笔为生。于是,瞄准了观众和读者需求,他写戏,演戏,经营戏;他写书,编书,经营书……本传中他那充满活力的生命形态,使你能够清晰地触摸到来自历史深远处的层层微澜。
  ——文史专家 刘彦君
  
  作者将平易的语言与严谨的学术性融合起来,朴实中透出典雅。本传强烈突出了传主的具有“不安定”灵魂以及永远着眼于创造和创新的性格魅力。
  ——文学专家 贺绍俊

目录

自序
上卷
第一章 赵宋经略中国
第二章 江南旨在偏安
第三章 蜀妃之死
第四章 一个步步为营,一个节节败
第五章 兵发江南
第六章 覆巢
下卷
第七章 臣虏诗囚
第八章 烛影斧声
第九章 日夕只以泪洗面
第十章 七月初七
附录一 李煜年表
附录二 李煜诗词考辨举隅
附录三 重要史料摘抄
附录四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上卷
  第一章 赵宋经略中国
  一、立雪
  这个冬天,很冷。多少年后,事主赵匡胤、赵普、赵光义回忆起来,年份颇有参差,或曰建隆二年(961),或曰建隆三年(962),或曰乾德元年(963),记忆难免有误,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雪天,真冷!
  雪下了整整一天,还在下,纷纷扬扬,飘飘忽忽,断断续续。汴梁大内的偏殿里,赵匡胤锦帽貂裘,略无寒意,面前的条案上横陈着一幅地图,他的目光停在地图的某一点上。
  内室悄悄走出一个宫女,掌着大红蜡烛,烛影摇,裙裾动,他瞟了一眼,自家掌过红烛……
  赵匡胤黄袍加身已经几年了,在朝,在野,谀辞,微辞,多了去,宋代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必理会人言,他的目标是经略中国。他审视着地图,域中原有十国,前蜀灭于后唐,后唐灭于后晋,后晋灭于契丹,吴为南唐“禅代”,闽与楚相继被南唐吞并,眼下北方剩下北汉和契丹,却如芒刺在背,南方则为五国割据,南唐、西蜀、吴越、荆南和南汉,都不肯臣服。他盯着那条长蛇一般的大江,盯着大江以南广袤的疆土,一个僭窃之国曾经趁着中原多事,北土乱离,雄踞一方,传承三代,其地东暨衢婺,南及五岭,西至湖湘,北据长淮,极盛之时凡三十余州,数千里沃野尽为所有,这个最广大最富庶的僭窃之国,它的名字叫唐,世俗叫南唐。
  窗外风雪稍缓。他步出偏殿,庭中积雪厚可盈尺,放眼望去,楼阁台榭,如披素缎,长松修竹,如卧玉龙,朦胧了阡陌,混沌了沟壑,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在月光的映照下,一片晶莹,满天碎影,端的是琉璃世界!赵匡胤独自走着,走着,走出御苑,走出宫门,自宣德楼南行,御街在望,未雪前街两旁桃、李、梨、杏,共处相间,这时候,看那雾凇雪挂,竟如琼枝玉树般爽心悦目!他无意回头,新雪上留下一串脚印,他猛然一阵欣喜,多像新开拓的疆土,一步一步踏将出来!他近来尤其喜欢微服私访,他认定私访能听到真话,让他识得民情,获取真知。一双脚不由自主地踏上熟悉的市街。这可忙坏了宫中的侍卫,他们只好不近不远地跟着,两只眼睛警惕着四方,一张脸任凭朔风肆虐。
  御街一侧,拐个弯儿进坊巷,一个大宅门赫然在目,宰相赵普的府第。
  赵普长赵匡胤五岁,赵匡胤每以兄长事之。他们的相识相惜既属偶然,又复缘分。大约七八年前,岁在周世宗显德年间(954—960),唐中主李璟命名将皇甫晖提兵十万扼滁州,赵匡胤时为周世宗殿前都点检,率周师数千与皇甫晖遇于清流关狭路,周师大败。皇甫晖整全师入憩滁州城下,准备翌日再战。赵匡胤兵聚清流关下,正担心唐军再至,一时胸无良策,忽然想起村中一学究,便去问计。这村学究微微一笑,果然说出一条奇计来。原来关下有一小路,无人行亦无人知,小路在山后,隔西涧水,直抵城下。村学究说:“唐军以为我师既败,断断不敢走险蹑其后路;看他解甲息戈,是胜而后骄,放心睡大觉了。果真如此,则我有备而彼无防,可以得志,此所谓因败为胜,转祸为福者也!”村学究有点“之乎者也”,赵匡胤从其计,当即誓师,夜行,浮西涧,夺关隘。皇甫晖仓皇披甲接战,战辄败,急收兵,且战且行,欲入滁州,而滁州刺史王绍颜已经弃城逃遁,皇甫晖无所归,只好断桥自守。赵匡胤挥师涉水,逾城而入,若神兵天降,一场恶战,皇甫晖终于被擒。史籍《宝训》评说,赵匡胤“擒皇甫晖于滁州,是受命之端也”。读者诸君,村学究谓谁?赵普也。
  赵普从此入了都点检幕府,赵匡胤加归德节度使,赵普也由幕僚升为掌书记。嗣后,赵匡胤“黄袍加身”,篡周建宋,是归德掌书记赵普和供奉官都知赵光义所策动;再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军柄在手,也是采用枢密使赵普的计谋。赵匡胤将赵普视作“国之干城”,自有来由。此刻,赵皇帝来到位居同平章事(宰相)的赵普府门前,他叩门数度,无人应声,大概大风雪淹没了敲门声,他又大力叩门……
  赵普早已入了梦乡!说来有个缘故。相府上下都知道,相爷向来晚睡早起,只因皇帝时常夜访,或日间政事未能决断,或骤生疑虑无处参详,以此相爷退朝还府,不到临寝,不敢脱冠易服。今晚大风雪,老天爷筛寒洒白,漫说天子,便是芝麻官,谁肯犯风冲雪?就连升斗细民,日日风里雨里,此刻也会猫在家里,紧闭门窗,围着火炉,再来点小菜小酒。赵普料定圣上今晚不会来了,便放心换了便服,招呼门客围炉小酌,略享清福。这位相爷酒量不大,三杯落肚,睡意袭来,矇矇眬眬,也便去了黑甜乡。
  “相爷!相爷!”老家丁赵祥慌张的呼叫声惊醒了赵普,“圣驾到门外了!”
  事出意外,赵普急急披衣,倒履冲出房门,只见圣上立于风雪之中,浑身素白,披风雪,载月色,恍若天神下凡。赵普一时说不出话来,猛然跪地,嘴头喃喃着:“陛下恕罪……”
  赵匡胤上前扶起赵普:“哎,该怪朕突如其来,卿何罪之有?快,快进屋,冷死个人了!”
  待进屋坐定,赵普更服正冠,再拜:“臣有罪,臣衣冠不整。”
  “匆忙之间,不必拘礼。”赵匡胤笑着说。
  赵普却正色作答:“陛下说过,创业垂统,当以礼示天下。”
  赵匡胤自然记得自己说过的话,这话其实肇始于礼部尚书窦仪,这里有个典实。前些年,窦仪还是翰林学士,赵皇帝召他草制文稿,窦仪事毕持稿来献,至苑门,只见皇帝扯开头巾光着脚,大大咧咧坐着,便站立门前,不肯入内。赵匡胤是个聪明人,初一愣,复醒悟,赶紧为之冠带,正襟危坐,而后召入。于是,窦仪说道:“陛下创业垂统,宜以礼示天下。”皇帝起身,改容称谢。自此,皇帝面对臣下,未尝不冠带。他以身垂范,于无言中昭告天下,只有暴君,才会不持仪节,不矜细行,将粗鄙作潇洒,视臣民为无物,此种行径,明君不为。
  赵匡胤一笑:“则平兄!”
  赵普急忙跪下:“不敢!不敢!”
  赵匡胤“哎”的一声:“又来了!又来了!今晚破除陈规旧例,就地铺垫子,烤肉煮酒如何?哦,朕约好光义……”
  话音未落地,庭前已喧呼:“开封尹赵大人到!”
  眨眼间,赵光义已到跟前:“皇兄!丞相!我来晚了!”
  相府家人早已设茵燃炉,招呼入座,林氏夫人亲为斟酒……
  “嫂子辛苦了……”
  林氏一听,酒壶差点掉地,她扑通跪下:“陛下不能,不能……”
  “听则平兄说过,当年通清流关那条小路还是你找到的?”
  “陛下忘了,还是她带的路。”赵普话锋一转,不聊家常,“陛下约皇弟雪夜亲临寒舍,必有大事。”
  “嗯,睡不着呀!”
  “睡不着?”赵光义未明就里。
  “是睡不着,一榻之外,都是别人家!”
  赵普心里明白八九成了,他还是希望赵光义先说话,他看着开封尹。
  赵光义没什么顾虑:“皇兄,齐国平天下,正当其时呀!”
  赵匡胤点点头。
  “南征北伐,不知陛下成算所向?”赵普试探着问。
  赵匡胤站起身来:“取太原!”
  赵普沉吟半晌,脑袋瓜有如田螺壳,早转过九九八十一道弯儿,他倒地叩拜:“陛下百龙之智,机变如神,微臣鲁钝,不得知。”
  “太原?北汉?”赵光义反顾丞相。
  “则平兄,当今四围之敌,数北汉最为强悍,孤意先难而后易,先北而后南,一旦拿下太原,南边那些小朝廷,金陵、成都、番禺什么的,全都不在话下!你说呢?”
  赵普觉得不能再装聋作哑了,便细谨地建言:“陛下,容愚臣填补一二,未知可否垂听?”
  赵匡胤熟知丞相的秉性,便微笑着点头。
  “陛下,北汉横亘在契丹与大宋之间,乃缓冲之地,一旦灭了北汉,契丹与我眼睑相对,边患我朝独当,恐无宁日!”
  赵光义点点头。
  “你的意思?”
  “莫若暂留太原一些时日,等到削平南边诸国,再来收拾不迟……”
  语未终,赵匡胤哈哈大笑:“则平兄,孤意正是这样!”
  “前面的话是试探?”赵光义亦狡黠一笑。
  赵皇帝只顾张罗:“来来来,上酒!上肉!噢,有劳林嫂了!”
  气氛顿时活跃,炉火更旺,寒意尽消,大碗酒,大块肉,大快朵颐。
  赵普不嗜酒,只略略沾唇,他近前轻声一问:“先打哪一国?”
  好像煮饺子,一锅滚开的水,饺子翻腾着,忽然加了一瓢凉水,饺子沉了下去,等待着二回开锅。
  开封尹再追问:“南唐还是西蜀?”
  ……

前言/序言

  自序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经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有关李煜的史料,也写过论文与剧本。一个体会是:广泛阅读,尽可能地占有资料,尤应认真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处理好真实性、现实性与文学性之间的关系,力图在思想上、艺术上有所作为。
  今番写作李煜的文学传记,我决心尽去旧樊篱,重建新构架。思考有二:其一,再度阅读使我有了新的发现,不但获有若干新资料,而且加深了对王国维、吴梅、顾随、俞陛云、唐圭璋、詹安泰、夏承焘、王季思、俞平伯、龙榆生等大学者的论述之认识,我辈后学为文,必先心存敬畏,而后逾越创新;其二,传记不同于其他体裁,有其自身规律,而载体转换,叙述方式必多变化,况且已有前贤蕃然立传在先,也逼使我辈必须别出机杼,创意造言,力求在新的写作上有新的突破。
  千百年来,南唐李煜一直是个物议纷纷的人物。作为帝王,他政治上的短视和无能、生活上的放纵与奢侈,固然受到指责,就连他为人方面的仁厚谦和以及私人感情经历,也受到诸多非议。然而,作为词人,他那些充分展现文学才华的词章,却受到文史学家乃至一般读者一致的推崇,不仅降宋以后沉郁哀婉的名篇,即便此前的宫词艳语也无人否认其精深的造诣,曰“虽寄情声色,而笔意自成馨逸”(吴梅语),学问家咸称李煜词“皆直抒胸臆”,摆脱花间窠臼而开启北宋一代词风,境界由兹恢弘,诚如俞陛云语:“传李唐之薪火,为赵宋之先河。”甚至李煜的不谙世事也为人所同情,且受到褒奖,王国维说过:“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一方面是亡国之君,一方面是杰出词人,看起来恍如冰炭的矛盾却又水乳也似统一在一个人的身上,这是一个多么特殊的人物,一种多么鲜明的个性,一例多么耐人寻味的人文现象!
  必须探求此中的奥秘!作者似应把目光集中在李煜人性纠结处的真性情上。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才子帝王,不事韬略,不识干戈,惟有一片天真,无论在位时弦歌管乐之际,还是沦亡后凄风苦雨之中,他都不失其真性情。这种真性情,既体现在李煜的感情生活上,也体现在李煜的写诗填词中。如果说爱情生活上是以灵与肉的交融来表达真性情,那么在写诗填词中表达出来的真性情则多属精神层面上的蕴涵。特别是“归为臣虏”以后,在“日夕只以泪洗面”的悲苦岁月里,除了小周后相濡以沫,李煜所能寻求的便只有诗词的慰藉了。因此,若做进一步探求,欲写好李煜独特的真性情,就必须将其真性情置于极度的磨难之中,或曰,写出人性与权位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
  与此同时,我把思考锁定在一种存之永恒的不完满的人生。前辈学者多人说过,作为词人,是李煜的大幸;作为帝王,是李煜的大不幸。然而,令人深思的是作为词人的大幸,恰恰导致帝王的大不幸;而作为帝王的大不幸,又恰恰造就词人的大幸!一如赵翼所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李煜是个向背互补、否泰相成的统一体,他的内在矛盾冲突十分激烈,他始终处在痛苦的“二律背反”之中。前辈学者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修订版)中呛声:“(李煜)所写之愁和恨,是大地主阶级统治者的愁和恨,因此他的词得到了封建文人的普遍赏识,尤其他那种感伤没落的情调,特别引起清末遗老遗少的赞叹。”刘大杰对李煜的“定位”实在欠缺公允。我一直认为,李煜从本原、本真、本质上讲是一位文人,在现代语境里判作知识分子,而李煜的悲剧命运则折射出千古文人人生的错位。
  作为传记文学,此书的体例与作法似应有别于以往的传记,是故,拟以编年为经,以史实为纬,辅以文学笔法,做到详略有度、虚实两宜。翔实处若《史记》鸿门宴之举手投足栩栩如生,可有心理描写,可用多套笔墨,直面史书之暧昧或语焉不详,亦可作后人评赞;而简略处则须一笔带过,甚或阙如。其然乎?岭南郭启宏书以为序。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经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有关李煜的史料,也写过论文与剧本。一个体会是:广泛阅读,尽可能地占有资料,尤应认真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处理好真实性、现实性与文学性之间的关系,力图在思想上、艺术上有所作为。
  今番写作李煜的文学传记,我决心尽去旧樊篱,重建新构架。思考有二:其一,再度阅读使我有了新的发现,不但获有若干新资料,而且加深了对王国维、吴梅、顾随、俞陛云、唐圭璋、詹安泰、夏承焘、王季思、俞平伯、龙榆生等大学者的论述之认识,我辈后学为文,必先心存敬畏,而后逾越创新;其二,传记不同于其他体裁,有其自身规律,而载体转换,叙述方式必多变化,况且已有前贤蕃然立传在先,也逼使我辈必须别出机杼,创意造言,力求在新的写作上有新的突破。
  千百年来,南唐李煜一直是个物议纷纷的人物。作为帝王,他政治上的短视和无能、生活上的放纵与奢侈,固然受到指责,就连他为人方面的仁厚谦和以及私人感情经历,也受到诸多非议。然而,作为词人,他那些充分展现文学才华的词章,却受到文史学家乃至一般读者一致的推崇,不仅降宋以后沉郁哀婉的名篇,即便此前的宫词艳语也无人否认其精深的造诣,曰“虽寄情声色,而笔意自成馨逸”(吴梅语),学问家咸称李煜词“皆直抒胸臆”,摆脱花间窠臼而开启北宋一代词风,境界由兹恢弘,诚如俞陛云语:“传李唐之薪火,为赵宋之先河。”甚至李煜的不谙世事也为人所同情,且受到褒奖,王国维说过:“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一方面是亡国之君,一方面是杰出词人,看起来恍如冰炭的矛盾却又水乳也似统一在一个人的身上,这是一个多么特殊的人物,一种多么鲜明的个性,一例多么耐人寻味的人文现象!
  必须探求此中的奥秘!作者似应把目光集中在李煜人性纠结处的真性情上。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才子帝王,不事韬略,不识干戈,惟有一片天真,无论在位时弦歌管乐之际,还是沦亡后凄风苦雨之中,他都不失其真性情。这种真性情,既体现在李煜的感情生活上,也体现在李煜的写诗填词中。如果说爱情生活上是以灵与肉的交融来表达真性情,那么在写诗填词中表达出来的真性情则多属精神层面上的蕴涵。特别是“归为臣虏”以后,在“日夕只以泪洗面”的悲苦岁月里,除了小周后相濡以沫,李煜所能寻求的便只有诗词的慰藉了。因此,若做进一步探求,欲写好李煜独特的真性情,就必须将其真性情置于极度的磨难之中,或曰,写出人性与权位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
  与此同时,我把思考锁定在一种存之永恒的不完满的人生。前辈学者多人说过,作为词人,是李煜的大幸;作为帝王,是李煜的大不幸。然而,令人深思的是作为词人的大幸,恰恰导致帝王的大不幸;而作为帝王的大不幸,又恰恰造就词人的大幸!一如赵翼所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李煜是个向背互补、否泰相成的统一体,他的内在矛盾冲突十分激烈,他始终处在痛苦的“二律背反”之中。前辈学者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修订版)中呛声:“(李煜)所写之愁和恨,是大地主阶级统治者的愁和恨,因此他的词得到了封建文人的普遍赏识,尤其他那种感伤没落的情调,特别引起清末遗老遗少的赞叹。”刘大杰对李煜的“定位”实在欠缺公允。我一直认为,李煜从本原、本真、本质上讲是一位文人,在现代语境里判作知识分子,而李煜的悲剧命运则折射出千古文人人生的错位。
  作为传记文学,此书的体例与作法似应有别于以往的传记,是故,拟以编年为经,以史实为纬,辅以文学笔法,做到详略有度、虚实两宜。翔实处若《史记》鸿门宴之举手投足栩栩如生,可有心理描写,可用多套笔墨,直面史书之暧昧或语焉不详,亦可作后人评赞;而简略处则须一笔带过,甚或阙如。其然乎?岭南郭启宏书以为序。



千秋词主:李煜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千秋词主:李煜传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千秋词主:李煜传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千秋词主:李煜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一般般吧

评分

因为一首歌想了解一个人 推荐歌曲《清平误》

评分

评分

评分

很不错,物流快,服务态度好,还会再来滴,关键东西好,版本太赞了

评分

正在看这本,写的不错,纸张也好

评分

可以,学习古文化,扩大知识面!

评分

一般般吧

评分

比书店看到的优惠不少,不错的是送货上门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千秋词主:李煜传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