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 人工智能时代重新定义产品经理 / 1
1.1 人工智能时代产品的特殊性 / 3
1.1.1 人工智能是工具,也是新的产品设计思维逻辑 / 3
1.1.2 人工智能技术给传统的服务和产品赋能 / 6
1.1.3 构成人工智能产品的三要素 / 9
1.1.4 人工智能产品成功的必要条件 / 11
1.2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的价值定位 / 14
1.3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需要兼具“软硬”实力 / 17
1.3.1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需要懂技术 / 17
1.3.2 会用数字表达和评判 / 19
1.3.3 懂得沟通和协作的艺术 / 20
1.4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入门 / 23
1.4.1 修炼思维模式:资源、解决方案、目标导向 / 23
1.4.2 构建知识体系:六大模块 / 26
1.4.3 参与工程实践 / 28
第2章 懂行业的产品经理才不会被人工智能淘汰 / 29
2.1 人工智能时代将公司重新分类 / 31
2.1.1 人工智能时代公司的分类方式 / 31
2.1.2 三类公司对产品经理能力的要求 / 33
2.2 什么叫作“懂行业” / 35
2.2.1 六种行业分析维度 / 36
2.2.2 行业分析案例 / 38
2.3 如何修炼成为行业产品专家 / 42
2.3.1 以“点”切入行业 / 43
2.3.2 深挖“点”,变成“线” / 44
2.3.3 横向拓展“线”,变成“面” / 46
2.4 本章小结 / 47
第3章 定义人工智能产品需求 / 48
3.1 重新定义需求分析 / 50
3.1.1 从微观、宏观两个角度定义功能性需求 / 55
3.1.2 越重要,越容易被忽视:定义非功能性需求 / 56
3.2 量化需求分析 / 67
3.2.1 为什么要量化需求分析 / 67
3.2.2 怎么量化需求 / 70
第4章 人工智能产品体系 / 76
4.1 人工智能产品实现逻辑 / 77
4.2 基础设施 / 81
4.2.1 传感器 / 81
4.2.2 芯片 / 85
4.2.3 基础平台 / 88
4.3 数据采集 / 90
4.3.1 数据来源 / 90
4.3.2 数据质量 / 95
4.4 数据处理 / 97
4.5 机器“大脑”处理过程:理解、推理和决策 / 99
4.6 资源配置统筹的关键环节:系统协调 / 102
4.7 不可逾越的红线:安全、隐私、伦理和道德 / 104
4.7.1 安全 / 104
4.7.2 隐私 / 106
4.7.3 伦理和道德 / 110
4.8 运维管理 / 114
第5章 机器学习 / 118
5.1 什么是机器学习 / 120
5.1.1 机器学习与几种常见概念的关系 / 120
5.1.2 机器学习的本质 / 123
5.2 机器学习流程拆解 / 128
5.3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必备的算法常识 / 133
5.3.1 算法分类 / 135
5.3.2 算法的适用场景 / 143
5.4 机器学习的常见开发平台 / 148
第6章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工作流程 / 152
6.1 设定清晰的目标 / 153
6.2 技术预研 / 155
6.2.1 领域技术基本现状和趋势 / 156
6.2.2 领域前沿技术 / 159
6.2.3 常见技术逻辑 / 162
6.2.4 判断技术切入点 / 166
6.2.5 总结 / 167
6.3 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 / 167
6.3.1 造成人工智能产品设计失败常见原因 / 167
6.3.2 人工智能产品常见设计原则 / 170
6.3.3 合理制定产品需求优先级 / 174
6.4 充分参与研发过程 / 178
6.5 持续的产品运营 / 181
第7章 方法论、沟通和CEO视角 / 182
7.1 蜕变的必经之路:端到端产品管理 / 184
7.1.1 把握流程中的关键节点 / 184
7.1.2 评审阶段成果 / 188
7.1.3 复盘 / 190
7.2 跨部门沟通 / 192
7.2.1 什么是跨部门沟通 / 193
7.2.2 跨部门沟通的技巧 / 194
7.3 用CEO的视角进行产品管理 / 196
写在后面的话 / 200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经理的定义就不断被刷新,直到人工智能时代,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边界、方法、逻辑和协作方式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本书结合AI工程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出:围绕AI产品经理自身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和AI产品经理新的协作逻辑为两条大的主线,涵盖:AI PM的思维模式、知识体系、如何使用数据、日常工作流程、常见算法理解和应用、以及需求的洞察和工程化思维以及新的团队协作方式等篇章内容。
张竞宇(特里) 墨尔本大学信息系统硕士、全球金融工程委员会委员、“Back & Forth”思维模式发明者,现任世界500强公司人工智能产品总监。 曾作为年轻学者被邀请到第十五届全球金融年会做英文演讲。 擅长机器学习产品设计、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商用化。曾主导上线多款人工智能产品,其中一款教育行业的产品,用户覆盖全国四百多万名在校大学生。 在人工智能(尤其在NLP自然语言处理、CV计算机视觉)领域有多项发明专利,其中专利“基于网络日志的用户负面情绪预测方法和系统”早于Facebook社交网络自杀倾向预测功能问世。 特里老师还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和PMCAFF社区的专栏作家,其写作的“人工智能产品经理”系列文章广受读者好评。 微信公众号:特总侃AI(pmaihome)
读完了《人工智能产品经理 AI时代PM修炼手册》的部分章节,我不得不说,这本书在构建AI产品经理的知识体系方面,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书中对AI技术在不同行业的产品落地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从智能推荐到自然语言处理,再到计算机视觉,几乎涵盖了当前主流的AI技术方向。它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深入到如何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可落地的产品功能,以及如何评估AI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花了相当大的篇幅讲解了数据在AI产品中的关键作用,包括数据采集、清洗、标注以及如何构建有效的数据反馈闭环。这一点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往往是容易忽视的盲区。作者的叙述条理清晰,逻辑性很强,虽然技术名词不少,但通过类比和实例,能够相对容易地理解。对于我这样想要系统性学习AI产品经理知识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让我知道从何处入手,以及需要掌握哪些核心知识点。
评分刚入手一本关于人工智能产品经理的书, namanya《人工智能产品经理 AI时代PM修炼手册》。坦白说,我当初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承诺能带我入门AI产品经理这个领域。我本身在传统互联网产品岗位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但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总感觉自己被甩在了后面,迫切希望了解这个新兴领域的产品逻辑和工作方法。这本书的名字就直接点明了目标读者,而且副标题“AI时代PM修炼手册”听起来就很有指导意义,仿佛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一本秘籍。我期待它能帮助我理解AI在产品中的应用场景,如何进行AI驱动的产品设计,以及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哪些新的技能和思维方式。同时,作者“张竞宇”这个名字对我来说也相对陌生,我希望他能带来一些独特的见解和实践经验,而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整本书的结构和内容的深度,是我非常关注的。我希望它能从基础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复杂的AI产品开发流程,并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触类旁通。
评分当我翻开《人工智能产品经理 AI时代PM修炼手册》这本书时,我最期待的是能够获得一些关于“如何做”的实操性指导。毕竟,理论知识再多,如果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也难以产生真正的价值。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的方法论和工具,帮助我理解如何在一个AI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比如,书中关于“AI产品需求挖掘”的章节,就提出了很多创新的方法,让我了解到如何通过用户画像、场景分析以及对AI技术潜力的洞察,来发现潜在的产品机会。此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AI产品的原型设计和用户测试,以及如何利用数据来迭代和优化产品。这些内容都非常贴合实际工作,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教材,更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能够切实地帮助我提升在AI产品领域的实操能力。
评分我选择《人工智能产品经理 AI时代PM修炼手册》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AI产品经理这个职业的强烈好奇。我一直觉得,在AI浪潮下,产品经理的角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不再仅仅是连接用户需求和开发团队的桥梁,更需要对技术有深刻的理解,能够预见技术的潜力,并将其转化为创新的产品。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从一个非常基础的层面切入,为我这个“门外汉”描绘了AI产品经理的图景。书中并没有直接灌输复杂的技术原理,而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贴近实际的案例,让我体会到AI产品经理的工作日常是怎样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与AI工程师沟通”以及“如何定义AI产品中的‘好’与‘坏’”的章节,这些都是我在过去的工作中很少接触到的,但又至关重要。它让我意识到,AI产品经理不仅要懂用户,更要懂技术,懂如何量化AI的价值。
评分《人工智能产品经理 AI时代PM修炼手册》这本书,在我看来,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AI产品经理的“软技能”和“思维模式”的探讨。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AI技术的书籍,但那些往往侧重于技术本身,而这本书则更关注“人”和“产品”。书中很多关于“如何构建AI产品团队”、“如何与跨职能团队协作”以及“如何培养AI产品经理的战略思维”的内容,都让我受益匪浅。它强调了AI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技术知识,更需要拥有出色的沟通能力、领导力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力。作者通过分享一些真实的行业案例,让我看到,成功的AI产品背后,往往凝聚着产品经理的智慧和努力。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成为一名优秀的AI产品经理,需要不断地学习、成长和拥抱变化,这是一种持续的“修炼”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