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第二版)/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摄影基础(第二版)/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俊涛,肖慧,孙德波 等 编
图书标签:
  • 摄影
  • 摄影基础
  • 艺术设计
  • 教材
  • 高等教育
  • 摄影技术
  • 入门
  • 第二版
  • 平面设计
  • 视觉传达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93369
版次:2
商品编码:1143232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3
字数:25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摄影基础(第二版)/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内容讲述了照相机的基本知识、现代摄影技术、摄影造型规律以及摄影发展历史与艺术美学等的综合性摄影教材,书中穿插大量的典型摄影图片实例,全书图文并茂,集图、文、技、艺、论于一身,生动而形象地讲述了摄影的基础知识,具有很好的参考、学习和使用价值,它可以作为高校摄影专业及相关艺术类专业摄影课程的教材和专业人士的参考书籍,对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入门和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

  王俊涛,山东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多年来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有丰富的教学及编写教材经验。近十年主持参与了大量摄影时间与展览,服务于跨国外资企业、公司、影楼等。2010年,受邀主持日本龟田食品艺术摄影,产品包装、推广。2008年,受邀五菱汽车公司举办摄影专题讲座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摄影的概念与原则
第一节 摄影的发展历程
1.摄影的产生和发展
1)摄影术的诞生
2)摄影术的发展
3)数字摄影的出现
2.摄影的功能与应用
1)摄影的功能
2)摄影的应用
第二节 传统摄影及感光材料
1.胶片相机概述
1)胶片相机的种类
2)胶片相机的基本结构
2.胶片相机的选购、使用与维护
1)如何选购照相机
2)选购相机时的检查
3)胶片相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4)胶片相机的维护和保养
3.镜头
1)镜头的基本知识
2)镜头的种类和特征
3)镜头的口径和光圈
4)镜头的使用和维护
5)镜头的像差
4.取景器和对焦器
1)取景器
2)对焦器
5.快门
1)快门的种类和作用
2)快门速度的运用
6.景深和焦距
1)景深
2)焦距
7.胶片的规格和结构
1)黑白感光片的结构
2)彩色感光片的结构
8.胶片的种类和特点
1)黑白感光片的种类
2)彩色感光片的种类
3)胶卷的DX编码
9.胶片的主要性能
1)感光度
2)反差度
3)宽容度
4)颗粒度
5)灰雾度
10.胶片的保存及选用
1)保存要求
2)胶片性能指数
3)选用感光片的原则
第三节 数码摄影
1.数码摄影概述
1)数码摄影基本概念
2)数码摄影的优势
3)数码相机工作原理
2.数码相机性能指标
1)感光元件
2)像素与分辨率
3)画幅
4)感光度
5)对焦
6)存储格式
3.数码相机的设定与使用
1)感光度设定
2)白平衡设定
3)图像大小设定
4)清晰度设定
5)反差设定
6)色域设定
4.数码相机的分类及选购
1)数码相机的分类
2)数码相机的选购
5.数码相机镜头的选择
1)明确使用的焦距
2)需要的最大光圈
3)是否需要微距功能
4)镜头的描写能力
5)价格及原厂、副厂的选择
第四节 闪光灯、滤光镜和常用摄影附件
1.闪光灯
1)闪光灯的种类
2)闪光灯的性能
3)闪光灯的使用常识
4)使用电子闪光灯注意事项
2.滤光镜
1)滤光原理
2)黑白摄影用滤光镜
3)彩色摄影用滤光镜
4)黑白和彩色通用滤光镜
5)特殊效果镜
3.常用摄影附件
1)遮光罩
2)快门线
3)三脚架
4)单脚架
5)反光板
第五节 曝光与测光技术
1.曝光技术
1)曝光的基本常识
2)曝光量的确定
3)相机的曝光模式
4)“宁多勿少”与“宁少勿多”原则
2.测光表
1)测光表的种类
2)测光表上的EV值
3)相机的测光系统
4)反射光测光表的使用方法
5)照相机测光系统的维护
第六节 摄影的构图
1.拍摄点及画幅的选择
1)拍摄距离与画面效果
2)拍摄方向与画面效果
3)拍摄高度与画面效果
4)确定画幅形式
2.画面稳定和均衡
1)利用色块均衡画面
2)利用光线均衡画面
3)利用空白均衡画面
3.画面前景和背景的运用
1)前景
2)背景
第七节 光线的奥秘
1.光源与色温
1)光源
2)色温
2.光线在画面构成中的作用
1)利用光线标定时间
2)利用光线突出主体
3)利用光线增强画面立体感
4)利用光线创造气氛
5)利用光线表面质感
3.光线与造型效果
1)光度
2)光位
3)光比
4)光质
5)光型
6)光色

第二章 摄影的实训与后期
训练一 人像摄影
1.人像摄影基本要求
1)掌握人像摄影的特点
2)深入生活,真实、完美地塑造人物形象
3)人像摄影常用设备器材
2.人像摄影的用光技巧
1)室内灯光
2)室外自然光
3)电子闪光
3.人像摄影的构图
1)画面布局
2)最佳视角
3)景别
4)影调处理
5)矫正人物形象缺陷的方法
4.不同年龄的人像摄影
1)婴儿人像
2)青年人像
3)老年人像
5.旅游人像摄影技巧

训练二 风光摄影
1.风光摄影的设备和器材
1)相机
2)镜头
3)其它附件
2.风光摄影的基本技巧
1)选景要奇
2)取景要精
3)抓景要快
4)表景要美
3.各个季节的摄影技巧
1)春季摄影
2)夏季摄影
3)秋季摄影
4)冬季摄影
4.特殊天气的摄影技巧
1)阴雨天摄影
2)雪天摄影
3)雾天摄影
4)风天摄影
5.常见风光题材的拍摄技巧
1)云的拍摄
2)日出和日落的拍摄
3)田园风光的拍摄
4)山景的拍摄
5)倒影的拍摄
6)水面的拍摄
训练三 花卉摄影
1.拍摄花卉的基础条件
1)花卉摄影所需要的器材
2)花卉的心理准备
2.花卉摄影的技巧
1)取景构图
2)背景处理
3)花卉摄影中各种光线的特点及应用
训练四 夜景摄影
1.夜景摄影的设备和器材
1)相机
2)测光表
3)三脚架
4)快门线
5)遮光物
6)其它器材
2.夜景摄影的技巧
1)用光的艺术效果
2)夜间摄影曝光
3)夜间拍摄的构图方法
4)拍摄夜景的注意事项
3.常见夜景的拍摄技巧
1)城市夜景的拍摄
2)月夜的拍摄
3)焰火的拍摄
4)闪电的拍摄
训练五 广告摄影
1.概述
1)广告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区别
2)广告照片的特点
3)广告摄影师的素质
2.广告摄影的设备和器材
3.广告摄影的拍摄技巧
1)广告摄影画面的构思
2)广告摄影画面的艺术创造技巧
3)广告摄影画面的主要形式
4.各种类型的广告摄影
1)室内广告摄影
2)室外广告摄影
训练六 其它类型摄影
1.体育摄影
1)体育摄影的特点
2)体育摄影中的艺术处理
3)体育摄影前的准备工作
2.新闻摄影
1)新闻摄影的概念
2)新闻照片的评价标准
3)新闻摄影的艺术技巧
3.航空摄影
4.红外线摄影
训练七 暗房技术
1.设置传统暗房
2.黑白感光片的冲洗
1)显影的原理及显影液的组成
2)显影液的配制与使用
3)显影的方法与使用
4)操作技术与控制
5)底片的鉴别
3.黑白照片的印相与放大
1)黑白照相纸
2)印相
3)放大
训练八 数码影像处理
1.常用命令调节
1)图像大小
2)色阶
3)曲线
4)色彩平衡
5)亮度/对比度
6)色相/饱和度
7)变化
8)反相
9)图像旋转
10)去色
11)挤压
12)玻璃
13)动感模糊
14)径向模糊
15)高斯模糊
16)羽化
2.常用影像处理技巧
1)RAW格式文件处理
2)全景合成
3)HDR影像合成

第三章 摄影作品欣赏与分析

附录

一、摄影常用英文标识字符中文对照
二、常用相机、镜头、胶卷品牌简介(以英文字母排序)
三、常见冲扩尺寸与图像分辨率的关系
四、摄影主要流派、特点及代表人物一览表

前言/序言

  序


  从达盖尔发明摄影术到今天,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在这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摄影已经大大的拓展了它的应用范围,并被广泛应用到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摄影不再只是专业人士的特权,已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与喜爱。摄影艺术与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医药卫生、航空航海、生物工程、地质勘探、环境监测、考古发现、军事侦察等多个领域广泛结合,突破了时间与空间、微观与宏观的局限,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它既是人类认识世界、汲取知识的手段,也是传播信息的媒介和推动科学发展、进步的工具。可以说,摄影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有其广泛的利用空间。从某个角度来看,它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摄影基础(第二版)》一书共分三章,第一章 摄影的概念与原则,共分为7节,分别讲述:摄影的发展历程、传统摄影及感光材料、数码摄影、闪光灯、滤光镜和常用摄影附件、曝光与测光技术、摄影的构图、光线的奥秘。第二章 摄影的实训与后期,共分为8个实训专题,其中包括:人像摄影、风光摄影、花卉摄影、夜景摄影、广告摄影、其它类型摄影、暗房技术、数码影像处理。第三章附录4个,分别是:摄影常用英文标识字符中文对照;常用相机、镜头、胶卷品牌简介(以英文字母排序);常见冲扩尺寸与图像分辨率的关系;摄影主要流派、特点及代表人物一览表。《摄影基础(第二版)》是讲述照相机的基本知识,现代摄影技术、摄影造型规律、以及摄影发展历史与艺术美学等的综合性摄影教材,书中穿插大量的典型摄影图片实例,全书图文并茂,集图、文、技、艺、论一身,生动而形象的讲述了摄影的基础知识,具有很好的参考、学习和使用价值,它可以作为高校摄影专业及相关艺术类专业摄影课程的教材和专业人士的参考书籍,对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入门和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感谢教育部教指委主任、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林家阳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何晓佑教授、教育部教指委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传媒学院院长顾群业教授、教育部教指委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王智教授、彭冬梅教授、王向勤教授、李凤荣教授、韩文涛教授,山东轻工业学院艺术学院院长魏嘉教授、山东大学刘和山教授、山东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刘元法教授、院党委书记王宝德教授、副院长刘寿臣教授、杨梅教授,以及孟鸣教授、王书侠教授、呙智强教授。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美术系主任罗敏文教授、书记于荣国教授。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王淳先生、教材部李颖主任,以及毛旭林编辑付出了大量心血。感谢著名摄影家李百军先生、苏林先生、陈世春先生、素缕服饰董事长刘婷女士、瑾悦轩翡翠董事长刘勇慧女士、摄影挚友李娜、周长飞、张宇光、周如东、吴强、齐秀丽、汤建渝、宋文静、郭民建等为本书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疏漏、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王俊涛 于青岛凤凰岛灵珠山下
  2013年6月6日


摄影构图与视觉叙事 探索光影的语言,构筑影像的故事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技术手册,而是一场关于视觉语言的深入探索。它旨在引导读者超越单纯的“拍照”行为,进入一个更广阔的摄影创作领域,理解如何运用构图的法则、光影的魅力以及叙事的力量,来构建真正引人入胜的影像作品。无论是对摄影充满热情的初学者,还是希望提升艺术表现力的进阶者,本书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更深层摄影理解的大门。 第一章:构图的基石——打破平庸的视觉秩序 构图是摄影的骨架,是引导观者视线、传达情感的关键。本章将从最基础的视觉元素入手,揭示隐藏在经典构图背后的原理。 二维空间的解构与重塑: 我们将解析画面中的线条、形状、色彩和纹理,理解它们如何相互作用,构建画面的节奏与张力。不仅仅是“三分法”或“黄金分割”,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法则的起源,以及如何在实际拍摄中灵活运用,甚至打破它们以获得独特的视觉效果。 引导线与视觉动线: 画面中的引导线并非仅仅是路边的小径或栏杆,它们是摄影师精心布置的“指挥棒”,悄无声息地将观者的目光引向焦点。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和创造各种类型的引导线——自然的、人工的,甚至是抽象的——以及如何运用它们来引导观者的情感流动,增强画面的故事性。 画面平衡与不对称的魅力: 画面中的重量感并非仅指物体的大小,它更多地与视觉密度、色彩饱和度以及所处的位置相关。本章将详细讲解如何创造静态的平衡,以及如何通过巧妙的不对称构图来打破沉闷,注入活力和动感。我们将分析大师作品,学习他们如何在看似杂乱的场景中找到视觉的平衡点。 点、线、面的多重奏: 摄影画面由最基础的点、线、面构成,但它们之间的组合却能产生无穷的变化。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类型的点(焦点、留白),以及如何通过线条(垂直、水平、对角线、曲线)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意境。同时,我们还将探讨面的运用,如何利用大面积的色彩或纹理来营造氛围,以及如何通过面的分割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框架与景深在构图中的作用: 画面中的“框”并非必须是实体,它可以是门框、窗户,也可以是树枝或阴影。学习如何利用前景作为框架,将观者的视线聚焦于主体,同时增加画面的深度感。景深同样是构图的重要工具,浅景深如何突出主体,虚化干扰;深景深又如何展现环境的完整性,暗示故事的发生。 透视的魔术: 不同的拍摄角度和镜头焦距会产生截然不同的透视效果。本章将解析广角镜头带来的夸张透视,如何利用它拉伸空间、强调线条;长焦镜头如何压缩空间、突出主体。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低角度、高角度以及水平角度来改变画面的叙事倾向,赋予同一场景不同的视觉冲击力。 第二章:光影的雕刻——赋予影像生命的情感 光是摄影的灵魂,影是光的伴侣。光影的运用直接决定了画面的质感、立体感和情感表达。本章将深入剖析光的本质,学习如何“看见”光,并利用它来塑造画面。 光的特性与方向: 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光线类型开始,理解自然光与人造光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变化。重点将放在光的“方向”上:顺光、逆光、侧光、顶光、底光,它们各自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如何利用逆光勾勒轮廓,创造“光晕”的梦幻感?如何运用侧光强调立体感和纹理? 阴影的叙事力量: 阴影并非简单的“暗部”,它是光线缺失的地方,是暗示、是留白,更是情感的载体。本章将探讨阴影的形态、延展以及它们对画面构图和情绪的影响。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强烈的阴影制造戏剧性,如何利用柔和的阴影增加神秘感,以及如何通过阴影的形状来暗示故事的发生。 高光与细节的捕捉: 高光是画面中最吸引眼球的部分,它既能突出主体的细节,也能带来视觉的闪耀感。我们将学习如何控制高光,避免过曝,以及如何利用高光来引导视线,突出画面的重点。同时,对细节的精准捕捉,包括纹理、材质和微妙的光影变化,是提升画面质感的关键。 色彩与光影的协同作用: 光线会显著影响色彩的表现。本章将探讨在不同光源下,色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例如白炽灯下的暖色调,荧光灯下的冷色调。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光的色温来营造特定的情绪氛围,以及如何让色彩与光影和谐统一,共同为画面注入生命力。 利用环境光进行创作: 并非所有拍摄都需要闪光灯。本章将鼓励读者充分利用各种环境光——窗户透进的自然光、咖啡馆温暖的灯光、街头昏黄的路灯——来营造独特的氛围。学习如何在有限的光线条件下,通过调整角度、曝光和后期处理,捕捉到令人惊喜的光影效果。 光的“形状”与“质感”: 光线本身可以拥有“形状”,例如穿过缝隙的光束,或是从枝叶间洒落的光斑。我们将学习如何捕捉和利用这些“有形状”的光,为画面增加视觉上的趣味性。同时,我们将深入探讨光线的“质感”——硬光与软光。硬光带来的对比强烈,纹理分明;软光则柔和细腻,过渡自然。理解并驾驭不同质感的光,是提升画面表现力的重要一步。 第三章:视觉叙事——让影像开口说话 照片不仅仅是记录,更是讲述。本章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让每一张照片都拥有自己的故事,如何通过一系列影像来构建一个连贯的情感或叙事链条。 “何为故事”的思考: 在按下快门之前,先问问自己:我想通过这张照片传达什么?这个“什么”可能是一个瞬间的情感,一个场景的氛围,抑或是一个更宏大的主题。本章将帮助读者建立“叙事意识”,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值得讲述的故事。 主体、客体与背景的对话: 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可能成为故事的一部分。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来暗示人物的情绪、身份或所处的环境。例如,一个孤单的身影,背后是繁华的都市,会产生怎样的对比和叙事? 情绪的渲染与氛围的营造: 构图和光影是营造情绪和氛围的有力工具。高饱和度的色彩、强烈的明暗对比可能带来兴奋或紧张感;柔和的光线、低饱和度的色彩则可能营造宁静或忧伤的氛围。本章将分析不同视觉元素如何共同作用,来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 留白与想象力的空间: 并非所有的信息都需要被清晰地呈现。留白,或是画面中的模糊区域,反而能激发观者的想象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故事的构建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巧妙地运用留白,为画面注入神秘感和未完成感,让故事在观者的脑海中继续。 系列创作与叙事连贯性: 一张照片的故事是有限的,但一系列照片的组合却能讲述更复杂、更深刻的故事。本章将探讨如何进行系列创作,如何通过主题、风格、色彩或叙事逻辑的统一,将单张照片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视觉叙事。我们将分析纪录片、画册等形式,学习其中的叙事技巧。 时间与空间的延展: 摄影作品可以暗示时间的流逝,或空间的广阔。通过捕捉瞬间的动作、光线的变化,或通过远景与近景的结合,都可以让画面超越单纯的“此时此刻”,暗示一个更广阔的叙事维度。 从“记录”到“表达”的升华: 本章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读者从单纯的摄影记录者,转变为有意识的视觉叙事者。这意味着要学会观察、思考、运用摄影语言,将内心的感受和对世界的理解,通过影像生动地表达出来。 第四章:突破与创新——走向个性化的视觉语言 在掌握了基础的构图、光影和叙事原则后,本书将鼓励读者挑战常规,探索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觉语言。 解构与重组的实验: 鼓励读者尝试对熟悉的场景进行解构,例如通过微距镜头放大细节,或通过高角度俯瞰,寻找新的视觉切入点。尝试将不同的元素进行意想不到的组合,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打破常规的视角: 拒绝“到此一游”式的平庸拍摄。鼓励读者寻找独特的拍摄角度,例如从动物的视角,或是从潮湿的地面向上仰望。这些非常规的视角,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模糊与失焦的艺术: 并非所有照片都需要清晰锐利。学会利用模糊和失焦来营造朦胧的美感、暗示动感,或是突出画面的情感核心。我们将探讨不同程度的模糊所带来的不同艺术效果。 极简主义的哲学: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极简主义的摄影作品以其纯粹和直观的力量,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章将解析极简主义的构成要素,学习如何去除不必要的干扰,只留下最核心的视觉信息,从而获得更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抽象化的探索: 将具象的物体转化为抽象的线条、色彩和形状。通过特写、变形、色彩叠加等手法,探索摄影的抽象表现力,让观众在画面中看到超越现实的艺术之美。 挑战观者的感知: 优秀的摄影作品常常能够挑战观者的既有认知,引发思考。本章将鼓励读者尝试拍摄那些具有争议性、颠覆性或引发思考的主题,用影像来表达独特的观点和态度。 融入个人情感与哲学: 最动人的摄影作品,往往是摄影师内心世界的投射。在掌握了技术和语言之后,最重要的是将个人的情感、经历和哲学思考融入其中,创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本书并非提供一套僵化的公式,而是一份邀请,邀请您踏上一段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摄影之旅。通过对构图的精妙设计,对光影的敏锐捕捉,以及对视觉叙事的深刻理解,您将能够创作出不仅仅是“好看”,更是“有故事”、“有灵魂”的摄影作品。愿这本书成为您摄影道路上忠实的伙伴,助您在光影的世界里,雕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刚入手了这本《摄影基础(第二版)》,整体感觉非常棒。这本书对于我这种对摄影完全是门外汉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从最最基础的相机握持、快门释放开始讲起,一点一点地引导我了解相机的功能,比如如何设置光圈、快门速度,以及它们对照片成像的影响。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没有把这些枯燥的参数讲得像天书一样,而是用了很多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比如,它把光圈比作人的瞳孔,快门比作眼睛的眨眼速度,瞬间就明白了它们的作用。而且,书中还配了很多示例图,直观地展示了不同设置下拍出来的照片会有什么不同,这对我这种视觉学习者来说,实在是太友好了。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如何用光”的章节,它详细地讲解了各种光线条件下如何拍摄,比如柔和的散射光适合拍人像,硬光适合拍建筑,这些都让我觉得豁然开朗。我之前拍的照片总是感觉“死气沉沉”的,现在明白了,关键还是在于对光线的理解和运用。这本书让我对摄影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充满了学习的动力。

评分

我是一名刚刚接触摄影的学生,对于如何开始拍摄感到有些迷茫。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选择了这本《摄影基础(第二版)》。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扎实,从相机最基本的握持姿势到复杂的曝光控制,都做了细致的讲解。我尤其喜欢它关于“景深控制”的章节,它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光圈、焦距和拍摄距离如何共同影响景深,并且提供了大量示例图来展示不同景深效果。这对于我理解如何突出拍摄主体、营造背景虚化效果非常有帮助。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拍摄模式,比如P档、Av档、Tv档以及M档,并解释了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这一点对我非常有价值,我之前总是依赖相机的自动模式,现在我明白了如何通过手动设置来更好地控制画面。此外,书中关于“白平衡”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总是因为颜色不准确而烦恼,现在我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光源调整白平衡,从而获得更真实的色彩。

评分

说实话,我当初买这本《摄影基础(第二版)》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因为市面上关于摄影的书籍太多了,很多都只是泛泛而谈,缺乏深度。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它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本摄影技巧的书,更是一本摄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典之作。书中对“光线”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自然光到人造光,从顺光到逆光,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且提供了大量的范例图片来展示不同光线下的拍摄效果。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如何利用光线营造氛围”的章节,它通过分析不同光线所带来的情感联想,让我对如何运用光线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有了新的认识。此外,书中关于“快门速度的运用”也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总是觉得快门速度只是一个技术参数,现在我明白了,它可以用来捕捉动态的美,比如凝固瞬间的运动,或者模糊的流动感。这本书让我对摄影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拍出好看的照片,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用摄影去“讲故事”。

评分

拿到《摄影基础(第二版)》这本书,我首先是被其厚重感所折服,它似乎蕴含着摄影的全部奥秘。打开书页,果然名不虚传。书中对摄影器材的介绍非常细致,从不同类型的相机,到各种镜头的选择,再到三脚架、闪光灯等辅助器材,都进行了详尽的讲解。这对于我这种想升级装备但又不知从何下手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镜头选择”的部分,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不同镜头的参数,更重要的是,它分析了不同焦段镜头在实际拍摄中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画面效果。这一点对我很有启发,我之前总觉得随便一个镜头都能拍,现在我明白了,选择合适的镜头是拍出好照片的关键。此外,书中关于“构图法则”的讲解也非常系统,它不仅介绍了经典的“三分法”、“对角线构图”等,还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构图来引导观者的视线,从而增强画面的表现力。我还在学习书中关于“色彩搭配”的章节,它将色彩理论与摄影实践相结合,为我提供了很多实用的色彩运用技巧。

评分

这本书我大概翻阅了一下,虽然我不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但平时也挺喜欢摄影的,所以就买了这本《摄影基础(第二版)》。第一眼看到封面,就觉得挺扎实的,毕竟是“十二五”规划教材,质量应该是有保证的。翻开目录,发现内容涵盖得非常广,从最基本的相机操作、曝光原理,到构图技巧、光线运用,再到各种摄影风格的介绍,应有尽有。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曝光的部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讲了光圈、快门、ISO这三个要素,还深入地解释了它们之间的联动关系,以及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如何精确控制曝光,防止过曝或者欠曝。这一点对于我这种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之前拍照片,总是觉得光线不对,要么太暗,要么太亮,不知道怎么调整。这本书给了我一个非常清晰的思路,让我明白如何通过调整这三个参数来达到我想要的效果。而且,它还配了很多图例,清晰地展示了不同参数设置下的成像效果,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直观得多。我还在犹豫要不要买,毕竟价格也不便宜,但看了看目录和里面的讲解,感觉物有所值。它真的可以作为入门的敲砖之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希望它能帮我提升摄影技术,拍出更好的作品。

评分

作为一名摄影初学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打下坚实基础的书籍,而《摄影基础(第二版)》这本书无疑是我的不二之选。它的内容非常全面,从相机最基本的设置到复杂的摄影技巧,都做了详细的介绍。我特别喜欢它关于“镜头语言”的章节,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了不同焦距镜头的特点,还深入分析了它们在构图和视觉表达上的作用。比如,广角镜头如何营造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长焦镜头如何压缩空间和突出主体,这些都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优秀摄影作品,并对其拍摄思路和技巧进行了详细解读,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我常常会对着这些作品琢磨,试图理解摄影师是如何在特定的场景下捕捉到如此精彩的瞬间。这本书让我明白,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表达,一种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我还在学习书中关于“黑白摄影”的章节,它将黑白摄影的魅力和技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我对这项传统摄影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评分

作为一名对摄影有浓厚兴趣的在校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学习摄影知识的书籍。在浏览各大图书平台时,《摄影基础(第二版)》这本书吸引了我。它的定位是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这无疑增加了我对它的信任度。拿到书后,我立刻被其内容所吸引。本书在摄影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堪称详尽,从相机的基本原理、各种模式的运用,到曝光、对焦、白平衡等核心概念,都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我尤其欣赏它对“曝光三角”的讲解,不仅解释了光圈、快门速度和ISO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还通过大量的实例演示了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实际应用,让我对如何控制画面亮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书中关于构图的章节也是我的学习重点。它详细介绍了多种构图法则,并辅以大量的优秀摄影作品作为范例,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通过构图来突出主体、营造画面氛围。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授技术,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何用摄影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评分

老实说,我之前对摄影的理解非常片面,总觉得只要有一台好相机,按下快门就能拍出好照片。直到我偶然翻阅了这本《摄影基础(第二版)》,才真正打开了摄影的大门。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并没有局限于相机的操作,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了摄影的本质和艺术性。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光影的魔术”的章节,它深入剖析了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技巧,比如如何利用自然光塑造人物的立体感,如何通过逆光营造梦幻般的意境。书中大量的摄影作品,配合详尽的文字讲解,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总觉得自己的照片看起来“平平无奇”,现在我明白了,关键在于对光线的捕捉和运用。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里面藏着无数摄影的秘密,等着我去发掘。我甚至开始尝试一些书中提到的创意拍摄手法,虽然 अभी (现在) 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我相信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学习,我一定能有所突破。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摄影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摄影产生了更深的敬畏和热爱。

评分

我是一名对摄影有一定了解的爱好者,一直想找一本能够系统性梳理摄影知识的书籍。《摄影基础(第二版)》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摄影艺术的启蒙读物。书中关于景深控制的讲解非常到位,它不仅解释了光圈如何影响景深,还介绍了不同景深在表现主体和营造氛围时的作用。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实用,因为我之前在拍摄人像时,总是很难获得理想的背景虚化效果。此外,书中对白平衡的讲解也让我豁然开朗,我之前总是依赖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导致拍出的照片色彩失真。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光源手动调整白平衡,从而获得更准确、更自然的色彩。我还在学习书中关于色彩理论的部分,它将色彩与情感、意境的关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让我对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扎实,信息量也很大,但好在编排合理,语言通俗易懂,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

评分

我拿到这本《摄影基础(第二版)》时,其实对它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因为很多“规划教材”往往会显得有些枯燥乏味,理论性过强。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后,我才发现自己错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技巧。它并没有把摄影技术想象成是少数天才才能掌握的神秘艺术,而是将其分解成了一系列可以学习和掌握的步骤。比如,在讲到构图时,它列举了经典的“三分法”、“黄金分割”等法则,并且用大量的范例图片来说明这些法则在实际拍摄中的应用,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易懂,没有使用过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对摄影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新手,也能轻松理解。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光线时,将不同的光线类型(如顺光、逆光、侧光)以及它们对画面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拍摄建议。这一点对我的启发非常大,我之前总是忽略了光线的重要性,现在我明白了,好的光线能够极大地提升照片的质感和氛围。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指导,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一步步走进摄影的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