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第4版 1E400000):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在考试大纲修订过程中,充分注意与综合科目衔接平衡,突出港口与航道专业项目管理的特殊性。
在考试用书的修订过程中严格按照局部修订后考试大纲的规定进行,保持考试用书与考试大纲的一致性;更新了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规范等相关內容;在20儿年4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第三版)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听取有关人员对本书的意见,特别是听取了参考人员复习备考和参加考试后对本书的意见和建议,组织有关人员进一步修订完成的。
《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第4版 1E400000):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在编写和修订中结合各章、节的叙述,插入了部分案例,这些案例大部分是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以整理而提出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加深对本书內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内页插图
目录
1E410000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
1E411000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技术
1E411010港口与航道工程的水文和气象
1E411020港口与航道工程勘察成果的应用
1E411030港口与航道工程常用水泥及其应用范围
1411040港口与航道工程钢材的性能及其应用
1E411050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的特点及其配制要求
1E411060港口与航道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机理及防裂措施
1E411070管涌和流沙的防治方法
1E411080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
1E411090港口与航道工程预应力混凝土
1E411100港口与航道:正程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1E411110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测量控制
1E411120港口与航道工程土工织物的性能及其应用
1E411130港口与航道工程钢结构的防腐蚀
1E411140GPS在港口与航道工程中的应用
1E412000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技术
1E412010重力式码头工程施工技术
1E412020高桩码头施工技术
1E412030板桩码头施工技术
1E412040斜坡堤施工技术
1E412050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技术
1E412060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技术
1E412070环保疏浚与疏浚环保
1E420000港口与航道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1E420010水运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
1E420020港口与航道工程合同管理
1E420030港口与航道工程造价管理
1E420040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合同担保
1E420050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的有关规定
1E420060水运工程施工监理有关规定
1E420070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和处理程序
1E420080港口与航道工程施丁安全事故的防范
1E420090大型施丁船舶的调遣和防台风
1E420100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
1E420110海上航行警告和航行通告管理
1E420120港口与航道工程保险的种类和内容
1E420130港口与航道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
1E420140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企业资质管理的有关规定
1E420150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1E420160港口与航道丁程概算和预算编制
1E420170港口与航道工程工期索赔与费用索赔
1E420180港口与航道工程进度控制方法
1E420190水运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1E420200港口与航道工程安全生产的要求
1E420210港口与航道工程现场文明施工
1E420220港口与航道工程合同争议的解决方法
1E420230港口与航道工程定额的应用
1E430000港口与航道工程项目施工相关法规与标准
1E431000法律法规
1E431010我国港口法的相关规定
1E431020我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的相关规定
1E432000水运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E432010水运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相关规定
1E433000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注册执业管理规定及相关要求
前言/序言
《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第四版)概览:精深理论与实践智慧的融合 本书,一本厚重而详实的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教材,历经四版迭代,已成为业内人士学习、交流与实践的权威参考。它不仅梳理了港口与航道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体系,更深入剖析了工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与实践经验,旨在培养具备卓越工程素养与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其内容涵盖了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的完整链条,并紧密结合国家政策法规与行业发展前沿,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极具操作性的知识框架。 第一篇:工程规划与设计——奠定坚实基础 在本篇中,我们首先聚焦于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宏观规划与微观设计。 工程规划: 深入探讨港口与航道工程的战略地位,分析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内容包括: 选址与布局: 详细阐述影响港口与航道选址的自然条件(如水深、地形、地质、风浪流)、社会经济条件(如腹地经济、交通网络、环境影响)以及国家战略等因素,并介绍科学的选址分析方法,如多指标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功能定位与规模确定: 分析不同类型港口(如散货港、集装箱港、客运港)的功能需求,介绍货运量预测方法、船舶大型化趋势对泊位设计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预测结果确定港口规模。 航道规划: 重点讲解航道尺度(水深、宽度、曲率半径)的确定原则,考虑因素包括船舶尺度、航速、通行能力、航道维护等。介绍航道 survey(测深)技术与成果分析。 航道整治与疏浚: 阐述航道整治(如修筑护岸、护底、消浪工程)与疏浚(挖泥)工程的目的、方法及技术要求,以及泥浆处置与环境影响评估。 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详细介绍可行性研究的报告框架,包括市场分析、技术方案比选、经济效益评估(投资估算、财务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社会评价等,以及如何进行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 法规与政策解读: 梳理与港口航道工程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划导则,如《港口法》、《航道法》、《水利工程建设程序规定》等,以及最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对港口航道建设的指导意义。 工程设计: 深入剖析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的技术细节与工程原理。内容包括: 港口建筑物设计: 泊位结构: 详细介绍码头、护岸等主要泊位建筑物的设计原则与类型,如重力式码头、桩板式码头、伸臂式码头、卸岩石堆石堤等。分析不同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材料选择(混凝土、钢材、石材)、施工工艺与适用条件。 堆场与仓库: 介绍集装箱堆场、散货堆场、危险品仓库等陆域配套设施的设计要求,包括场地平整、排水、围护、防火防爆等。 防波堤与护岸: 讲解防波堤(消浪、减潮、护岸)的功能,介绍各类防波堤(如斜坡式、直立式、隔浪堤)的设计原理、结构形式、材料选择(如块石、混凝土块、加固体)及施工要点。 陆域工程: 包括道路、桥梁、给排水、供电、照明、通讯等附属工程的设计。 航道工程设计: 航道尺度设计: 基于船舶类型、航速、通行能力等因素,进行水深、宽度、曲线半径、视距等关键尺度的计算与确定。 航道整治设计: 针对特定河段或海域的水流动力特性,设计涵洞、导流堤、丁坝、护底、护岸等工程措施,以稳定航道、改善水流条件。 疏浚工程设计: 确定疏浚范围、疏浚断面、疏浚深度、挖泥方量,并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疏浚设备与方法。 地基处理与边坡稳定: 探讨软弱地基的加固技术(如换填、桩基、预压)、边坡的稳定分析与防护措施(如护坡、锚固)。 材料与施工: 介绍港口航道工程常用材料的性能要求、试验检测方法,以及考虑材料特性对设计的影响。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 强调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如施工期废水、废弃物处理,航道疏浚对水质、底栖生物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减缓措施,推广绿色设计理念。 第二篇:工程施工管理——精细化操作与风险管控 本篇是本书的重点和核心,详细阐述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与技术要点。 施工组织与计划: 项目管理架构: 介绍项目法人制、总承包制、监理制等项目管理模式,明确各方职责。 施工组织设计: 讲解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方案、资源需求(人力、物力、财力)、施工进度计划、技术组织措施、安全保卫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等。 进度控制: 详细介绍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优化与动态调整,常用的进度控制方法(如横道图、网络图、关键路径法),以及施工进度偏差的分析与纠偏。 成本控制: 讲解施工成本的构成、目标成本的确定,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分析与控制策略,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机械使用成本、措施成本等。 质量控制: 阐述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程序与方法,包括原材料检验、工序检验、隐蔽工程验收、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等。介绍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预防与处理措施。 工程技术与工艺: 水下工程施工: 深入介绍水下混凝土浇筑(如沉箱法、泵送法、溜槽法)、水下土方开挖(如抓斗、挖泥船)、沉桩(如打桩、压桩)、水下爆破等技术。 陆域工程施工: 包括土方工程(填筑、压实)、桩基施工(钻孔灌注桩、预制桩)、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结构安装等。 水工建筑物施工: 码头施工: 详细介绍重力式码头(如箱型码头)、桩板式码头(如钢管桩、混凝土桩)、沉箱码头等不同类型的施工工艺、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 防波堤施工: 讲解堆石防波堤的抛石技术、块石防波堤的布设方法、混凝土结构防波堤的施工技术。 疏浚与吹填: 介绍各类挖泥船(如耙吸船、链斗船、挖泥船)的操作技术,泥浆的输送与陆域吹填的工艺流程与压实要求。 特殊工程技术: 如围堰工程、高支模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超长钢筋绑扎等。 工程测量与监控: 介绍施工过程中的地形测量、水深测量、高程控制、沉降观测、应力监测等技术。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管理: 详细阐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与治理、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重点关注高处作业、起重吊装、高压电、水上作业等危险源的安全控制。 环境保护措施: 深入探讨施工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如泥浆、弃渣)的处理方法,噪声控制,以及对水生态、水质、海洋生物的影响与减缓措施。 应急管理: 制定详细的施工期及运营期各类事故(如塌方、火灾、船舶碰撞、设备故障)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合同管理与索赔: 工程合同体系: 介绍工程建设合同的构成要素、主要条款,如合同价款、工期、质量、付款方式、变更、违约责任等。 合同履行: 阐述在施工过程中如何依据合同进行管理,包括工程变更的管理、计量支付、工程签证等。 工程索赔: 详细讲解工程索赔的类型(如工期索赔、费用索赔)、证据收集、索赔报告的编制与谈判过程,以及处理分歧的原则。 第三篇:工程运营与维护——保障长期效能 本篇将视角转向工程建成后的运营管理与维护,以确保港口与航道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港口与航道运营管理: 港口作业管理: 涉及船舶进出港的组织、泊位调度、装卸作业组织、货物集疏运组织、危险品管理等。 航道管理: 包括航道维护(疏浚、整治)、航标管理、通航信息发布、碍航物清除等。 港口安全管理: 船舶安全检查、防恐防爆、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 港口物流管理: 介绍港口作为综合交通枢纽,如何与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方式进行有效衔接,提升物流效率。 信息化建设: 港口管理的信息系统应用,如港口调度系统、集装箱管理系统、电子航道图等。 工程维护与检测: 定期检查与巡视: 制定不同类型建筑物(码头、防波堤、航道)的定期检查计划,重点检查结构变形、裂缝、侵蚀、淤积等情况。 检测技术: 介绍常用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如无损检测(超声波、回弹仪、雷达)、静载试验、动载试验、水下检测(声呐、潜水员检查)等。 维护与修复: 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维护方案,如结构加固、防腐蚀处理、疏浚维护、航标维修等。 生命周期管理: 介绍港口航道工程的长期规划与维护策略,以延长工程使用寿命,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 潜在风险分析: 评估自然灾害(台风、海啸、地震)、人为事故(船舶碰撞、火灾、油污)、设备老化等可能引发的风险。 风险管理策略: 制定风险规避、减轻、转移和接受的策略。 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事故报告、指挥协调、人员疏散、物资调配、环境监测与修复等,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四篇:行业发展与前沿技术——展望未来 本篇聚焦于港口与航道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启发读者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行业发展趋势: 大型化与专业化: 船舶大型化对港口泊位、航道尺度提出的更高要求,集装箱、散货、油品等专业化码头的发展。 智能化与自动化: 港口自动化码头、智能调度系统、无人驾驶集卡的应用,以及航道数字化管理。 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型疏浚技术、节能环保型港口设备、岸电应用、生态修复等。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港口发展: 国际航运枢纽建设,互联互通项目的推动。 前沿技术应用: 新材料与新技术: 如高性能混凝土、新型防腐蚀材料、智能传感技术、BIM技术在港口航道工程中的应用。 数字化与信息化: 智慧港口、数字孪生技术、大数据分析在港口规划、运营与管理中的应用。 海洋工程技术: 深水港区建设、海上油气平台、海上风电基础等相关技术在港口航道工程中的借鉴。 案例分析与启示: 选取国内外典型港口航道工程项目,分析其成功经验、创新之处以及面临的挑战,为读者提供鲜活的学习素材。 《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第四版)是一本知识的宝库,它不仅承载了严谨的工程原理与管理规范,更融入了无数工程实践者的智慧与经验。本书的编写,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在未来的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中,能够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精神和创新的思维,应对各种挑战,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