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隨筆:幽夢影(插圖本)

中華經典隨筆:幽夢影(插圖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清] 張潮 著,王峰 注
圖書標籤:
  • 隨筆
  • 文學
  • 中國古典文學
  • 幽夢影
  • 插圖本
  • 散文
  • 文化
  • 經典
  • 名著
  • 文學遺産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61765
版次:1
商品編碼:11485181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華經典隨筆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8-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9
字數:14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華經典隨筆:幽夢影(插圖本)》主要著眼於以優雅的心胸、眼光去發現美的事物,可以說是求美的著作。書中沒有強烈的、尖銳的批評,隻有不失風度的冷嘲熱諷。而這些不平、諷刺,其錶現形式也都是溫和的。《幽夢影》(插圖本)這樣的書絕不是匕首投槍,而更像中藥裏的清涼散。為《幽夢影》(插圖本)作序的石龐說張潮此書“以風流為道學,寓教化於詼諧”。

內頁插圖

目錄

幽夢影序一
幽夢影序二
幽夢影序三
第1則
第2則
第3則
第4則
第5則
第6則
第7則
第8則
第9則
第10則
第11則
第12則
第13則
第14則
第15則
第16則
第17則
第18則
第19則
第20則
第21則
第22則
第23則
第24則
第25則
第26則
第27則
第28則
第29則
第30則
第31則
第32則
第33則
第34則
第35則
第36則
第37則
第38則
第39則
第40則
第41則
第42則
第43則
第44則
第45則
第46則
第47則
第48則
第49則
第50則
第51則
第52則
第53則
第54則
第55則
第56則
第57則
第58則
第59則
第60則
第61則
第62則
第63則
第64則
第65則
第66則
第67則
第68則
第69則
第70則
第71則
第72則
第73則
第74則
第75則
第76則
第77則
第78則
第79則
第80則
第81則
第82則
第83則
第84則
第85則
第86則
第87則
第88則
第89則
第90則
第91則
第92則
第93則
第94則
第95則
第96則
第97則
第98則
第99則
第100則
第101則
第102則
第103則
第104則
第105則
第106則
第107則
第108則
第109則
第110則
……

前言/序言


《幽夢影》:一捲清風,萬種禪心 在浩瀚的書海中,總有一些作品,它們不追求宏大的敘事,不描繪波瀾壯闊的曆史,卻以其精巧的構思、雋永的文字,在時光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幽夢影》,便是這樣一本值得反復品味、細細揣摩的經典隨筆。它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畫,勾勒齣中國古代文人雅士的閑適生活、淡泊情懷與深刻智慧。 《幽夢影》的作者張潮,乃清代的一位性情中人。他雖非科舉齣身,卻以其廣博的學識和敏銳的洞察力,在文學、哲學、藝術等領域都留下瞭自己的印記。他的一生,與其說是叱吒風雲的政治傢,不如說是一位樂於在精神世界遨遊的隱士。這種人生態度,也深深地烙印在《幽夢影》的字裏行間。本書並非一部情節麯摺的故事集,也不是一本條條是道的說教著作,它更像是一位博學的朋友,在某個閑適的午後,沏上一壺香茗,娓娓道來那些關於人生、關於處世、關於審美的哲思與感悟。 書名“幽夢影”本身就蘊含著深遠的意味。“幽”者,幽深、幽靜,暗示著作者內心世界的寜靜與淡遠。“夢”者,虛幻、飄渺,體現瞭作者對人生如夢的感慨,以及對世事無常的洞察。“影”者,朦朧、變幻,暗示著作者所錶達的往往是一種含蓄而雋永的意境。將這三個字組閤起來,便勾勒齣一幅似真似幻、意味深長的圖景,預示著本書內容所要傳達的,是超越物質世界、觸及心靈深處的感悟。 《幽夢影》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以一種極其精煉、含蓄的方式,展現瞭作者對生活萬象的觀察和思考。書中收錄的篇章,篇篇短小精悍,往往隻有寥寥數語,但其內涵卻如同一滴水珠,摺射齣整個世界的色彩。作者不拘泥於某一固定主題,而是信手拈來,從自然風光到人情世故,從讀書心得到著裝品味,無不涵蓋。然而,在這些看似零散的片段中,卻隱藏著一條貫穿始終的綫索,那就是作者對“真”“趣”“淡”的追求。 “真”:返璞歸真的生活態度 張潮所推崇的“真”,並非一味地追求原始與粗糙,而是指一種不加雕飾、不矯揉造作的天然狀態。在《幽夢影》中,他常常贊美那些樸素而有生命力的事物。例如,他會談論“石上無苔,不免寂寞”,這是對自然生機的欣賞,認為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能為事物增添一份鮮活。他又會說“好花應有佳句”,這並非是說要用華麗的辭藻去“美化”花朵,而是說,真正美好的事物,本身就能夠激發人的靈感,引人入勝。這種對“真”的追求,體現在他對生活細節的關注,也體現在他對人性的洞察。他反對虛僞做作,推崇真誠待人,認為“知足者,以為可足;不知足者,以為不足”,這其中的“足”與“不足”,既可以指物質的占有,更可以指精神的滿足。一個真正懂得“真”的人,不會被外物的虛名浮利所迷惑,而是能找到內心的安寜與充實。 “趣”:品味生活的多維樂趣 “趣”是《幽夢影》的另一大特色。張潮是一個極富生活情趣的人,他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不平凡的樂趣,並將這種樂趣傳遞給讀者。他談論飲茶,但不是簡單地介紹茶的種類或泡法,而是從茶的“性”說起,談論“茶性淡,宜靜,宜閑”,將品茶上升到一種心境的體悟。他談論讀書,也不是功利性地學習知識,而是強調“讀書不必求多,但求得意”,這裏的“得意”,便是指讀書帶來的精神愉悅和豁然開朗。他甚至談論“風中之燭,可畏亦可喜”,在看似脆弱的蠟燭搖曳中,也能體味到生命的頑強與美麗。這種對“趣”的把握,使《幽夢影》充滿瞭靈動與活力,讓讀者在閱讀中,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多彩與美好。他提倡“不求人知”,卻又“求人愛”,這其中蘊含的正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與對人際情感的珍視,是一種更為成熟和通透的“趣”的體現。 “淡”:超然物外的處世智慧 “淡”,是《幽夢影》中最為核心的哲學思想之一。它是一種超然物外的處世智慧,一種洗盡鉛華的寜靜心境。張潮對“淡”的推崇,並非是消極避世,而是達到一種“不爭”的境界。他認為“人生無常,富貴如夢”,在短暫的人生旅途中,過度的追求和執著,反而會帶來煩惱。因此,他提倡“淡泊明誌”,將名利看得輕淡,將得失置之度外。他會說“事不宜先,宜後”,強調行動的時機和火候,避免魯莽和急躁。他又會說“人情冷暖,世事炎涼”,這並非是抱怨,而是對現實的清醒認知,從而學會以一種更為平和的心態去麵對。這種“淡”,體現在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對社會潮流的疏離,以及對個人得失的超脫。它是一種經過人生洗禮後,沉澱下來的智慧,一種看透世事後的豁達。 意境的營造與藝術的張力 《幽夢影》的語言風格,也是其魅力所在。張潮的文字,簡潔而不失韻味,凝練而又意蘊豐富。他善於運用比興、象徵等手法,將抽象的哲理寄寓於具象的事物之中,使得讀者在品味文字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所要傳達的深刻意境。例如,他談到“月中有桂,亦有蟾蜍”,這是對月宮景象的想象,背後卻隱藏著對事物好壞並存、陰陽相生的辯證思考。又如,“山中藏虎,未必真噬人;水中藏龍,未必真取人”,這更是以生動的比喻,告誡人們不要被錶象所迷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本書的插圖本,更是為《幽夢影》增添瞭視覺的魅力。精美的插圖,往往能夠呼應文字的主題,將作者的哲思以更為直觀、藝術化的方式呈現齣來。這些插圖,可能描繪的是寜靜的山水,可能是雅緻的庭院,也可能是文人雅士的生活場景,它們與文字相互輝映,共同營造齣一種淡雅、古樸、充滿禪意的藝術氛圍。這些視覺元素,不僅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圖,更能提升閱讀的整體體驗,讓《幽夢影》成為一本兼具思想深度與藝術美感的讀物。 《幽夢影》的當代意義 在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現代社會,《幽夢影》所倡導的“真、趣、淡”的生活態度,顯得尤為珍貴。它提醒我們,在追逐物質繁榮的同時,不應忽視精神的滋養;在忙碌的工作之餘,要學會放慢腳步,發現生活中的點滴美好;在復雜的人際關係中,要保持內心的純淨與真誠。這本書,如同一股清泉,滌蕩著我們被世俗塵埃濛蔽的心靈,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找迴內心的寜靜與力量。 它是一本可以放在案頭的書,在閑暇時翻閱,總能有所得;它也是一本可以隨身攜帶的書,在旅途中品讀,亦能增添一份淡雅的風景。無論你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還是在尋找一種更為深刻的生活哲學,《幽夢影》都能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啓迪。它不是簡單地講述道理,而是通過無數精妙的瞬間,讓你在會心一笑中,領悟人生的真諦。 《幽夢影》,它不是一本需要“讀懂”的書,而是一本需要“體味”的書。正如品茗需要細品慢啜,賞畫需要靜心凝視,《幽夢影》的精髓,也蘊藏在那些看似平淡的文字和意象之中。它鼓勵我們去感受,去思考,去在字裏行間,尋覓屬於自己的那片“幽夢”。這本插圖本,更像是為這份心靈的旅程,點綴上瞭絢麗的色彩,讓每一次的翻閱,都成為一次愉悅的文化與藝術的享受。它是一杯淡淡的清茶,一口飲下,甘醇迴味,久久不絕。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行文風格真是讓人耳目一新,它不像那種教科書式的說教,而是像一位老友在茶餘飯後,娓娓道來那些沉澱下來的智慧和感悟。作者的筆觸是那樣輕盈而又富有力量,每一個詞語的運用都顯得精準而傳神,仿佛信手拈來,卻又蘊含著深厚的功力。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因為某個精妙的比喻或者一段深刻的剖析而停下來,反復咀嚼其中的滋味。它不像那種追求華麗辭藻堆砌的作品,而是力求在平淡的敘述中,挖掘齣事物最本質的美和哲理。這種內斂而又深刻的錶達方式,非常符閤當代快節奏生活中人們對慢閱讀、深度思考的需求。讀完一篇,總會留下一些值得迴味的東西,讓人不自覺地思考自己的人生處境與古人智慧的連接點。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用心瞭,拿到手的時候就感覺充滿瞭古典韻味。封麵那種淡雅的米黃色調,配上燙金的書名,讓人眼前一亮,很有收藏的價值。內頁紙張的質感也很棒,不是那種廉價的紙張,讀起來觸感舒適,墨色清晰,即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而且,這本書的版式設計也十分考究,字間距和行距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讀起來非常流暢。我尤其喜歡那種在一些關鍵段落旁,會巧妙地配上一兩幅雅緻的插圖,這些插畫筆觸細膩,意境深遠,完美地烘托瞭文字的意境,讓閱讀體驗上升瞭一個層次。光是翻閱這本書,就仿佛進行瞭一場視覺和心靈的洗禮。對於喜歡實體書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書架上的一個亮點,無論是自用還是送禮,都顯得很有品味。

評分

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控製得極其到位,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拖遝或倉促。作者深諳張弛有度的藝術,在探討較為宏大的主題時,會使用沉穩的語調,給予讀者充分的思考空間;而在描繪某個具體場景或人物時,文字又變得靈動起來,充滿瞭畫麵感。這種抑揚頓挫的節奏感,讓整本書的閱讀體驗如同聆聽一麯精心編排的交響樂,高潮迭起,低榖深沉,但始終保持著和諧統一的整體美。我發現自己很自然地就被帶入到作者構建的情境之中,無論是沉浸在對往昔的追憶裏,還是與作者一同探尋當下的睏惑,這種沉浸感是很多書籍難以達到的。讀完後,不會有那種“終於讀完瞭”的疲憊感,反而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滿足感。

評分

這本書的選材範圍非常廣博,內容跨度之大,著實令人稱奇。它沒有局限於某一個朝代或某一個文人圈子,而是像一個博學的智者,從曆史長河中擷取那些最閃光、最能觸動人心的片段進行闡釋。這種包羅萬象的結構,使得閱讀體驗充滿瞭一種探索的樂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頁會遇到什麼樣的驚喜——或許是關於某個曆史事件的獨到見解,或許是對某種傳統美學的重新審視,又或者是對某種人生哲學的溫和探討。它不僅僅是知識的羅列,更像是將碎片化的古代智慧進行瞭一次精妙的重新編織,形成瞭一張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精神地圖。這種多維度的內容呈現,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也激發瞭我對更多傳統文化領域的好奇心。

評分

從一個純粹的文化傳播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現代讀者與傳統文化之間的橋梁,而且這座橋梁修得非常堅固且美觀。作者沒有采用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姿態,而是以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姿態,將那些看似遙遠深奧的文化精髓,用現代人能夠理解和共鳴的語言重新闡釋齣來。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某些傳統概念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錶麵的記憶,而是真正理解瞭它們背後所蘊含的生活智慧和人文精神。這對我個人而言,不僅僅是知識的補充,更是一種精神層麵的滋養和重塑。我強烈推薦給那些想重新連接自己文化根源,但又害怕傳統典籍晦澀難懂的年輕讀者,這本書是絕佳的入門嚮導。

評分

阿庫婭信譽圖哦呦喂做最做最做最做最做最我

評分

特彆喜歡!趣味盈片!妙語如雲!

評分

據說是王傢衛導演喜歡的一本書,好好看看。

評分

不錯不錯非常好可以可以

評分

作者的人生感悟,沒事喝杯茶,品讀品讀

評分

很棒,買來送人的,纔子之書嘛

評分

非常非常好的書,注解我都一字不差地看。

評分

此用戶未及時評價,係統默認好評。

評分

幽夢影,清代的微博,中華書局的版本,很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