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探秘(典藏图书)/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第四辑 [11-14岁]

人体探秘(典藏图书)/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第四辑 [11-14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建民 著,刘虹 编
图书标签:
  • 科普
  • 人体
  • 儿童
  • 青少年
  • 科学
  • 健康
  • 医学
  • 探秘
  • 图鉴
  • 典藏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5256300
版次:1
商品编码:1151103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7-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80
字数:328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人体探秘(典藏图书)/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第四辑》从许多令人好奇的人体现象出发,详细介绍了人体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各种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机制,使读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身体。

作者简介

  黄建民,《祝您健康》杂志原副主编。1975年3月出版第一本医学科普读物以来,迄今已撰写出版了40种图书和主编出版了10种图书。其中,有3本获全国性优秀科普作品奖,另有4本获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奖。《脑的故事》和《心脏的秘密》被西藏、青海、内蒙古的出版社译成民族文字出版。《人体探秘》等5本书被台湾、香港几家出版单位用繁体字出版。
  曾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普人物”。
  曾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普人物”。

目录

一、大脑.智慧.五官
你能看多远
没有耳朵可不行
小小鼻子有何用
话说三寸舌
博采众长的人类之齿
咽喉.颈脖.甲状腺
人体的司令部


二、心脏.肝胆.胃肠
人体里的风箱
生命的发动机
多彩的血色
重要的化学工厂
一只肉口袋
歌唱的肠子及其他
肾脏和它的“帽子”
膀胱与尿
脾.胰.胆.脐


三、骨骼.肌肉.皮肤
人体的支架
头颅.脊柱.肋骨.关节
手是万能的
脚的研究及其他
我们的“第二心脏”
理想的外衣
满头青丝竟为何


四、男女.生命.寿命
男女有别
男子性器官
女子性器官

精彩书摘

  人身上有一双奇妙的器官,它能帮助我们知道万物之多,懂得天地之大,它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窗户”,了解万事得“镜子”。
  它的名字叫眼睛。
  眼睛的作用是能够“看”,医学上称之为“有视觉能力”。
  视觉能力是种统称,他有中心视力和周围视力之分。具体包括:一般视力,即静止视力;对前后运动物体的视觉能力;对左右运动物体的视觉能力以及瞬间视力、对比视力和眼手协调运动能力等。
  因为有了一双眼睛,大量的客观事物才能反映到人类的头脑里。人的脑子不断受到刺激和锻炼,促进了重量的逐渐增加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而脑子的发达你,对人类的进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今天,人类创造出了高倍的电子显微镜和各种天文望远镜,使我们能看到分子的结构和150亿光年外的天体。精巧的内窥镜,能使我们看到搏动着的心脏和母腹中的胎儿。奇妙的夜视镜,能使我们在漆黑的夜晚洞察敌情。这些光学仪器,大大扩大了我们眼睛的功能。可是归根结底,最终仍然要靠我们的肉眼去看。
  ……


《解密生命:从细胞到生命的奇妙旅程》(少儿科普典藏) 【内容简介】 你是否曾好奇,我们身体内部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为什么我们会饥饿?为什么会流泪?为什么我们会思考?我们这些由无数微小细胞组成的复杂生命体,是如何协调运转,展现出如此精彩纷呈的生命活动的?《解密生命:从细胞到生命的奇妙旅程》(少儿科普典藏)将带你踏上一场激动人心的探索之旅,揭开人体内部那些令人惊叹的秘密。 本书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11至14岁的青少年读者构建一个清晰、生动的人体知识体系。我们不只是罗列枯燥的专业术语,而是通过引人入胜的叙述、形象的比喻以及精心设计的图解,让你仿佛亲身走进一个微观的生命世界,感受生命跳动的脉搏。 第一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秘密 我们将从最微小的构成单位——细胞开始。你将了解到,细胞并非简单的“小盒子”,而是充满活力的“生命工厂”。我们将为你揭示细胞的“外墙”(细胞膜)是如何巧妙地控制物质进出的,像一个精明的“门卫”;细胞质中那些忙碌的“小器官”(细胞器),如提供能量的“发电站”(线粒体),负责生产蛋白质的“车间”(核糖体),以及储存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你还会惊讶地发现,同一个身体里,有各种各样形态各异、功能独特的细胞,如圆滚滚的红细胞,负责传递氧气;神经细胞,像细密的电线,传递着身体的信号;肌肉细胞,则是身体运动的“小小工程师”。我们将带领你理解细胞如何分裂,如何分化,如何构成组织,最终构建出我们庞大而精密的身体。 第二章:支撑身体的骨骼与肌肉——运动的奥秘 我们的身体之所以能够站立、行走、奔跑,离不开强大的骨骼和肌肉系统。本书将详细介绍骨骼的构成,它不仅仅是支撑,更像一个坚固的“防御工事”,保护着我们脆弱的内脏。你将认识到骨骼的多样性,有长长的四肢骨,也有小巧玲珑的指骨,它们是如何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灵活而有力的整体。接着,我们将聚焦于肌肉,理解它们是如何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强大的力量,让我们实现各种精细的动作。你将了解到不同的肌肉类型,以及它们各自扮演的角色,比如让我们微笑的表情肌,让我们奔跑的腿部肌肉。我们还会探讨运动时,骨骼、肌肉、神经之间是如何协同合作,形成一个高效的“运动团队”。 第三章:生命的“指挥官”——神经系统 你的大脑是如何思考、记忆、学习的?你的身体又是如何接收来自外界的信号,并做出反应的?这一切的功劳都要归功于我们神秘而强大的神经系统。本书将带你深入了解大脑的结构,从负责思考和记忆的大脑皮层,到协调运动的小脑,再到控制生命基本功能的脑干。你将认识到,我们的思想、情感、意识,都源自于大脑中亿万个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我们将解释神经信号是如何通过电化学信号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就像微小的“闪电”在体内飞驰。你还会了解到,除了大脑,还有遍布全身的脊髓和周围神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感知世界、控制身体的“信息网络”。 第四章:输送与交换——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这条生命的河流,在我们的身体里日夜不停地奔流,为每一个细胞输送着养分和氧气,并带走废物。本书将带你追随血液的旅程,从跳动的心脏开始。你将了解到心脏是如何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水泵”,将血液泵送到全身。我们将详细介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血管,以及它们各自在血液循环中所扮演的角色。你还会深入了解血液的构成,红细胞如何携带氧气,白细胞如何成为身体的“卫士”,血小板如何在受伤时发挥“止血”作用。血液循环的奥秘,将为你揭示生命得以维持的物质基础。 第五章:呼吸的艺术——呼吸系统 每一次吸气,我们都在与空气进行一场至关重要的“交换”。本书将带你走进神秘的呼吸系统,从鼻腔、咽喉、气管,一路向下,直至肺部。你将了解到,肺部就像一对充满弹性的“海绵”,里面布满了无数微小的肺泡。在那里,空气中的氧气会巧妙地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会被排出体外。我们将解释呼吸肌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我们是如何通过控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你还会了解到,一些看似简单的呼吸动作,背后却蕴含着复杂而精密的生理过程。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能量的来源 我们吃的食物,是如何被转化为身体可以利用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本书将带你踏上一段“消化之旅”,从口腔开始,经过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至最终排出体外。你将了解到,食物在消化道中经历了怎样的“分解”过程,各种消化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特别是在小肠,你将惊叹于其巨大的吸收面积,以及它如何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高效地吸收进血液。我们还会探讨消化过程中,身体是如何处理不需要的食物残渣,以及肠道菌群在消化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第七章:内分泌的“信使”——激素 除了神经系统,身体还有另一套重要的“通讯系统”——内分泌系统。本书将介绍激素,这些微小的“信使”,它们通过血液在体内传递信息,影响着我们身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甚至情绪。你将了解到,生长激素是如何让我们长高,胰岛素是如何调节血糖,肾上腺素是如何让我们在紧张时“肾上腺素飙升”。我们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内分泌腺体,以及它们所分泌的激素,让你理解这些看不见的“化学信号”是如何精妙地调控着我们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第八章:抵御侵袭——免疫系统 我们的身体时刻面临着来自细菌、病毒等外部威胁的挑战。幸运的是,我们拥有一个强大而智能的“防御部队”——免疫系统。本书将为你揭示免疫系统的“秘密武器”,从皮肤和黏膜组成的“物理屏障”,到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各种“士兵”。你将了解到,免疫系统是如何识别“敌人”,又是如何发起攻击,并将它们消灭的。我们还会探讨疫苗的作用原理,以及为什么一些疾病会让我们产生“终身免疫”。 第九章:生命的延续——生殖与遗传 生命如何得以延续?本书将以科学、健康的态度,为你揭示生殖的奥秘。你将了解到,生殖细胞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精子和卵子结合后,如何孕育出一个新的生命。我们还会简单介绍遗传的规律,解释为什么我们会拥有与父母相似的特征,以及基因在塑造我们个体时所扮演的角色。 第十章:感官的奇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触觉 我们如何感知五彩斑斓的世界?本书将带你探索我们神奇的五官。你将了解到,眼睛是如何捕捉光线,并将它们转化为我们看到的图像;耳朵是如何将声音转化为我们听到的信息;鼻子和舌头又是如何让我们分辨出各种气味和味道。我们还会深入了解皮肤的触觉感受器,以及它们如何让我们感知冷热、软硬、疼痛。通过这些感官,我们才能更丰富地体验生活,与外界建立联系。 《解密生命:从细胞到生命的奇妙旅程》(少儿科普典藏) 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扇开启你科学探索之门。通过这本书,你将不仅了解到人体的构造和功能,更会激发出对生命本身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探索未知的潜能,而本书,正是为了点燃你心中那份对科学的热爱,让你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成为一个更加了解自己、热爱生活的少年!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插图和设计简直太棒了!对于我这个视觉型学习者来说,这简直是福音。那些精美的解剖图谱和动态示意图,清晰地展示了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比文字描述要直观得多。我记得有一次我对着书上的某个神经系统图研究了半天,那种脉络分明的结构图让我对大脑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静态的展示,很多图示都带有步骤和流程的说明,让人很容易跟上思路。而且,排版非常舒服,字体大小适中,页面留白得当,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很好,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一看就是精心制作的典藏版。它成功地将科学的严谨性和艺术的美感结合起来,让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我们身体的构造感到好奇,这本书简直把那些深奥的知识讲得生动有趣。它没有那种枯燥的教科书腔调,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你深入探索我们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比如,它对血液循环系统的描述,让我仿佛能看到红细胞在血管里奔跑的场景,那种动态的画面感非常强。作者的文笔很活泼,时不时穿插一些有趣的类比,让复杂的生理过程变得易于理解。我特别喜欢它对免疫系统的讲解,感觉就像在看一场精彩的“身体保卫战”,那些白细胞和抗体之间的互动描绘得扣人心弦。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对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这本书绝对值得每一个对自我探索有热情的人拥有。它让我明白了,原来我们身体里蕴藏着这么多奇妙的奥秘,每一天都在上演着生命的奇迹。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有个性,充满了活力和幽默感,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作者似乎很了解我们这个年龄段读者的兴趣点,他总能用一种很酷的方式来介绍严肃的科学话题。比如,在讲解消化系统时,他将食物的分解过程描述成一场“跨越肠道的冒险”,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让我记忆深刻。很多地方的语言非常风趣,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科普读物的刻板印象。它成功地将“教育”和“娱乐”完美融合,让我沉浸其中,根本停不下来。这种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它真正做到了让知识“活”起来。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科普的范畴,它对于培养科学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人体的知识,更是一种探究世界、尊重生命的基本态度。书中对于人体局限性和修复能力的介绍,让我对科学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充满了敬畏。它用翔实的资料和严谨的论证,展现了现代科学的魅力和力量。通过阅读,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也变得更加系统和批判性,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这本书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为我未来的学习方向,尤其是在生物和医学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非常庆幸能在关键的年龄段接触到这样一本高品质的读物。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知识广度和深度都让人惊喜。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知识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一些前沿的生物学概念,但处理得非常巧妙,让青少年读者也能抓住重点。比如,它讲到基因和DNA时,虽然概念抽象,但作者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遗传的原理,让我对自己和家人的某些特征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的逻辑性非常强,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不会让人感到知识点堆砌的杂乱无章。更重要的是,它鼓励读者去思考,在每个章节的末尾总会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我们去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健康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一本科普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更好地活着”的指南。

评分

多学习,多受益,多读书。

评分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差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

非常非常满意,很喜欢,这个的性价比很高,推荐朋友们继续购买。

评分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差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

人体探秘(典藏图书)/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第四辑这是自2012年以来台湾网络对马英九和国民党的正面关键词口碑数第一次超过负面词。遗憾的是,在这样一个重大利好的新闻加持下,在台湾网络论坛的bbs上,活跃度排名最前的20个议题中,居然无一正面评价,片甲不留。有正面新闻,却没有正面评论,证明国民党和蓝营在网络评论的导向上几乎处在沙漠地带。针插不入,水泼不进。批踢踢是台湾年轻人和大学生最爱使用的论坛bbs,国民党对年轻人的民心争取失落到何等地步。国民党第三输在钱上2008年的大选,民进党输在钱上,那是因为陈水扁把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2016年大选。国民党也输在钱上,是因为国民党没有把更多的钱装进民众的口袋。台湾有著名的22K说法,指的是最低台湾的最低工资,22K就是22000新台币,相当于人民币4000多。但很多人16年没有涨工资。16年啊!人最大的悲哀是没有盼头!问题是台湾政府一直在宣传台湾经济增长。如果经济增长了,那钱到哪里去了呢?当看到朱立伦再一次把选举主轴定在拼经济,我觉得国民党真的和时代恍如隔世。“拼经济”在2008年就是国民党的宣传主轴,已经让你们拼了八年,还要拼吗?最可笑的是,连胜文就是以“拼经济”作为选举主轴,结果大败,一个已经烂了的口号,都不知道换吗?笨蛋,不是拼经济,是拼口袋呀!谁让老百姓有赚头,就让谁有干头!国民党第四输在岸上曾几何时,两岸议题是民进党的超级提票机。只要骂大陆,就有选票。到了2008年大选,特别是2012年大选,两岸议题逆转为国民党的有利武器。直到今天,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都占上风,蔡英文避之唯恐不及,一直躲躲闪闪。但国民党输就输在没有把两岸交流带来的红利换成扎扎实实的选票。虽然国民党比民进党厉害,能够勇敢地游到岸上。但到了岸上,还要回到水里。民众是水,要把岸上的红利,两岸和平交流的红利,转化为民众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不能仅仅让相关的工商大佬获利。这样,才能如鱼得水!2012年大选前,我观察台湾媒体有一个关键词出现频率特别多,那就是“无感”。一个“无感”,道尽了底层人的无奈。无感不是恶感,也不是反感,而是感受不到,大陆的善意、两岸的和平红利在企业主那里非常有感,但是传递到底层民众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中梗阻的状况。大陆让利这么多,为什么老百姓感受不到,国民党必须反思,这些让利让到哪里去了?以致于蔡英文一次又一次喊话:“台湾人民,这四年你们过得好吗?过得不好的人请投蔡英文一票”,如果底层民众个个腰包鼓鼓、尝到甜头,蔡英文的这种喊话不是找死?2012大选结束后马英九宣誓就职前,台湾《旺报》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策划,邀请两岸各界为马英九下一个任期的“520讲话”(5月20日是马英九连任宣誓就职日)提出希望。我有幸被《旺报》挑中为这个“马英九如何写就职演说”专栏写一篇文章。这篇于2012年4月30日发表的文章标题为《520,希望传来伟大的声音》,作为一个历史文本,非常值得转帖它的开头部分:“520,会传来什么声音?人们关注它,不仅是好奇,也是期待。有人提醒马英九,他的听众不仅有2300万,也有13亿。我想说的是,他还有更多的听众。中华民族是最有历史感的民族,我们常常和列祖列宗进行对话,要记住,在任何一个重要时刻,不仅有当代人在现场,还有历史在倾听。这一天,我希望听到谦卑的声音。希望马英九的目光能够越过自己的支持者,看到其他的族群。一个只会向支持者喊话的人,只能是相互取悦或相互取暖。我希望从马英九口中,能够传出一个特别群体的声音,没错,我说的就是‘无感族’。马英九必须反思自己第一个任期,为什么有那么漂亮的数据,却落得那么多人的无感?无感不是恶感,也不是反感,而是感受不到,这些无感族中,即便有相当多人最终还是投了马英九的票,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马英九有特别的好感,而是另外的人带给了他们更为恐惧的不安全感,在无感和不安全感之间,他们纠结着进行选择。我希望520马英九能够承诺:在未来四年,他将致力于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红利让每一个人分享,特别是让底层人民能够感受到领导人的决策与引领所带来的好处。这个好处应该如此明显,就像大陆人民感受到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好处那样真实可感。只有这样,未来站起来力挺马英九的就不仅仅有王雪红这样的大企业主,还有更多引车卖浆的民众。只有这样的民众越来越多,马英九的声音才能传播更远。这些无感族并不是没有声音,只是这些声音只有通过类似‘占领华尔街’的活动,才能得到关注,而领导人只有用谦卑的身段,低下头来,才能够听得见。我想象马英九能够这样来解释他名字的的‘九’:未来四年,他将把更多的呵护和关注投入到那些最容易被1%剥夺的99%,确保让台湾99%的人能够切实改善生活,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更多好康。”

评分

给孩子买的,很喜欢的样子,开心!

评分

非常不错,经典的一套书,值得推荐

评分

不错

评分

满意好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