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适合大众读者阅读,也是高等院校师生、中学教师、科技工作者的有益参考。 “影响了一代人的一本书”这种话即便在溜须术中也算夸张的,因为宏观来看,除了《毛泽东选集》这套书能够在国家号召力的支持下影响一代人,其它的书即便你天天漫天吆喝,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将很快变成故纸堆。但这本写于上世纪中叶的书,既不是有文攻武卫的 ***,也从没成为过在媒体上狂轰滥炸的“主打”书,却在初版近三十年后悄悄再版,并再一次在新世纪抓住了无数号称叛逆、前卫的“80后”人的眼球,并让我这个“70初”人也再度夜不成寐,通宵“复习”。这本让我二十年后仍然没完没了地好好学习的书就是《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早在1984年《从一到无穷大》被评为当年的“十佳科普读物”。
搜遍全球,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能以这么轻松有趣的方式,讲清楚这困难的数学和逻辑问题。《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是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世界经典科普名著英文原版,国内科学文化名家点评导读。
把原汁原味的经典科普大餐奉献给新时代读者,辅之以中文点评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希望这些经典著作能给读者以启发,开拓读者的科学视野,更希望这些经典著作能起到示范的作用,推进我们自己的原创科普和科学文化作品的创作和出版。
,伽莫夫构想了一个名为汤普金斯的普通职员作为主人公,此人几乎不懂科学,却通过聆听科学讲座和梦游物理奇境而领略了众多物理学知识,特别是关于相对论和量子论的知识。这本科普经典名著不仅吸引了无数普通读者,也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重视,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主人公汤普金斯在英美等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俄罗斯物理学科普名著,这是第三版的英译本。以简洁、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常见自然现象背后的物理学,如为何河流都是弯曲的,为何电线在风中发出呜呜声,海洋中的声传播,潮汐的形成,紧密装填,水滴的形状,……甚至关于咖啡和葡萄酒的物理学,内容极为广泛。特别是,第三版加入了量子物理学的部分,跨入了微观世界。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
内容简介
《奇妙的物理学》:
《奇妙的物理学》是俄罗斯*有影响的科普作品之一,自1987年面世以来,以6种语言出版了12版,直接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科普读者。两位作者在书中以科学家的眼光、精巧的构思和生动清晰的表达,讲述了我们周围种种有趣的物理现象,引领读者进入奇妙的物理世界。全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适合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广大读者阅读。
《物理世界奇遇记》:
在《物理世界奇遇记》中,伽莫夫构想了一个名为汤普金斯的普通职员作为主人公,此人几乎不懂科学,却通过聆听科学讲座和梦游物理奇境而领略了众多物理学知识,特别是关于相对论和量子论的知识。这本科普经典名著不仅吸引了无数普通读者,也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重视,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主人公汤普金斯在英美等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从一到无穷大》:
《从一到无穷大》是当今世界*有影响的科普经典名著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由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后,曾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直接影响了众多的科普工作者。本书根据原书新版进行了修订,书中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20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重大进展。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和宏观世界(如太阳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全书图文并茂,幽默生动,深入浅出,适合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广大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安德烈·瓦尔拉莫夫(Andrey Varlamov),超导理论和凝聚态物理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
1954年出生于苏联基辅;1980年在阿历克斯·阿布里科索夫指导下获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获苏联国家青年科学家物理学奖,1990~1999任莫斯科钢铁与合金研究所理论物理系教授;1999年起任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超导、新材料和器件研究所研究主任,罗马大学教授;2009年起任意大利科学院通讯院士;有8本超导理论方面的专著和130余篇科学论文;积极的科普作家,1986~1992年任苏联科学院科普杂志《量子》副主编;有50余篇科普作品发表于《量子》等著名科普刊物,主要由这些科普作品结集成书的《奇妙的物理学》出版于1987年,在其后25年内以6种语言出版了12版。
列夫·阿斯拉马卓夫(Lev Aslamazov),1944年出生于苏联巴顿,1980年获数理物理学博士学位,任莫斯科钢铁与合金研究所教授和《量子》副主编;在超导理论上有所创新,有4本专著和若干篇科技论文;积极的科普作家;1986年英年早逝。
潘士先,1935年出生于浙江湖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退休教授;现感兴趣于翻译西方物理学方面的普及性读物,译有《量子迷宫》一书(科学出版社,2012)。
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1904年生于俄国的敖德萨市,系天才的俄裔美籍科学家。在原子核物理学和宇宙学方面成就斐然,“大爆炸”宇宙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在生物学上首先提出“遗传密码”理论。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许多科普作品风靡全球。《从一到无穷大》、《物理世界奇遇记》是他*著名的科普作品。
罗素·斯坦纳德(Russell Stannard),1931年生于英国,1956年在伦敦大学大学学院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1年起任英国开放大学物理学教授。他一贯热心科普工作,曾获得英、美两国的多项科普图书奖。
吴伯泽(著名翻译家,科普作家),1933年生于福建泉州。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系,1955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俄语专业,同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俄语翻译员。1957年调科学出版社工作。1956年开始从事翻译工作,共发表译作约500万字,如苏联科学院院长布洛欣采夫的专著《量子力学原理》等。在其科普译作中,受欢迎的除《物理世界奇遇记》以外,还有已故华裔美国电脑大王王安的自传《教训》等。1978年开始科普创作,发表作品50多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移居太空,势在必行》、《隐形人》等。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外国作品研究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会员。
该译作曾荣获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2001年5月)、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1年11月)、台湾地区首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银签奖(2002年8月)。
乔治·伽莫夫,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普界一代宗师。
1904年生于俄国敖德萨市。1928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和卢瑟福),以及列宁格勒大学、巴黎居里研究所、密执安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科罗拉多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1968年卒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
伽莫夫兴趣广泛,曾在核物理研究中取得出色成绩,并与勒梅特一起*早提出了天体物理学的“大爆炸”理论,还首先提出了生物学的“遗传密码”理论。他也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正式出版25部著作,其中18部是科普作品,多部作品风靡全球,《从一到无穷大》更是他*著名的代表作,启迪了无数年轻人的科学梦想。1956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卡林伽科普奖。
暴永宁,1944年生于天津。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在中学任教多年,198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76年来一直业余从事科学与科普著作的翻译工作,译作有《从一到无穷大》、《尼尔斯·玻尔》、《寄语青年科学家》、《物理科学及其现代应用》、《量子物理学》(瑞斯尼克著)、《爱因斯坦的空间与梵高的天空》、《艺术与物理学》、《卡尔·萨根——展演科学的艺术家》、《自然规律中蕴蓄的统一性》等,并在《科学年鉴》、《科学美国人》等著名科普杂志发表多篇译文,并将相当一批中国科学家的学术专著译为英语,介绍给国际学术界。1988年入加拿大籍,现以专家身份在中国工作。
内页插图
目录
《奇妙的物理学》: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前言
俄文版前言摘录
英译者的话
第1部分 户外物理学
第1章 蜿蜒赴海
第2章 从湖泊出发的河流
第3章 海洋电话亭
第4章 在蓝色中
第5章 月光沼泽
第6章 傅科摆和贝叶尔定律
第7章 月制动
第2部分 星期六晚上的物理学
第8章 小提琴为何歌唱
第9章 鸣叫和沉默的酒杯
第10章 泡和滴
第11章 魔灯之谜
第12章 水麦克风:贝尔的一项发明
第13章 波如何传输信息
第14章 为何电线嗡嗡叫
第15章 沙滩上的脚印
第16章 如何防止雪堆积
第17章 列车上的体验
第3部分 厨房里的物理学
第18章 关于蛋
第19章 通心粉,意大利面条和物理学
第20章 等着水开
第21章 好咖啡的物理学
第22章 物理学家谈酒
第4部分 量子世界之窗
第23章 不确定性原理
第24章 雪球,坚果,泡和液氦
第25章 千年末的超导热
第26章 什么是SQUID
第27章 超导磁体
第28章 磁共振成像
第29章 向量子计算机迈进
卷后语
致谢
彩图
《物理世界奇遇记》:
译者前言
最新版前言
原版前言
1 城市速度极限
2 教授那篇使汤普金斯先生进入梦境的相对论演讲
3 汤普金斯先生请了个疗养假
4 教授那篇关于弯曲空间的演讲稿
5 汤普金斯先生访问一个封闭宇宙
6 宇宙之歌
7 黑洞、热寂和喷灯
8 量子台球
9 量子丛林
10 麦克斯韦的妖精
11 快乐的电子部族
11 1/2 上一次演讲中汤普金斯先生因为睡着而没有听到的那部分
12 在原子核内部
13 老木雕匠
……
《从一到无穷大》
前言/序言
穿越时空的科学之扉:探索宇宙的奥秘,感受智慧的震撼 这是一套精选自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普作品集,它们如同三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人类科学探索的星河之中。每一本书都承载着时代最前沿的智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原理展现在读者面前,引领我们一同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思想之旅。它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人类好奇心与求知欲最 the 动人的回应,是激发灵感、启迪智慧的宝贵财富。 《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与猜测》 在浩瀚的宇宙中,数字似乎是描述一切的基石。从最简单的“一”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无穷大”,这本被誉为“科学中的圣经”的作品,将带您领略数学与物理世界的奇妙融合。作者乔治·伽莫夫,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和科普作家,用他那独有的幽默与洞察力,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鲜活生动。 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数字的游戏,更是关于宇宙构成及其运作规律的深刻探讨。您将在这里找到对质数、无穷集合、概率论等基本概念的清晰解释,理解它们如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伽莫夫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将这些数学的语言转化为描绘宇宙图景的画笔。从原子核的结构到黑洞的形成,从宇宙的起源到量子力学的奇异世界,每一个科学谜题都因为数学的介入而变得清晰起来。 您将跟随作者的脚步,了解粒子物理学的最新进展,体会到微观世界中粒子碰撞的震撼;您将凝视星系的诞生与演化,感受宇宙尺度上的宏伟壮丽。书中穿插着作者对科学发展史的独到见解,以及他对科学家们思维过程的生动描绘,让您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能感受到科学家的智慧与魅力。 《从一到无穷大》的魅力在于,它既有严谨的科学逻辑,又不乏诗意的想象。伽莫夫用他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非凡的叙述能力,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无论您是科学爱好者,还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探索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共鸣。它将拓展您的思维边界,让您重新认识数字的力量,以及数学在理解宇宙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提醒我们,即使是最抽象的概念,也可能蕴藏着揭示世界真相的钥匙。 《物理世界奇遇记》 想象一下,您自己变成了一个微小的粒子,穿越原子核的屏障,潜入电子的轨道,甚至与光子一同旅行。这并非童话,而是《物理世界奇遇记》为您精心编织的一场身临其境的物理学冒险。作者拉尔夫·拜耳,一位卓越的物理学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将枯燥的物理定律转化为一场充满乐趣和惊奇的探索。 本书将带您进入微观世界的奇幻领域。您将亲身体验量子力学的颠覆性概念,理解粒子为何会展现出波的特性,以及不确定性原理如何挑战着我们对现实的直观认知。您将见证原子的结构是如何被巧妙地组建起来的,电子如何在特定的轨道上跃迁,释放出能量,这是构成我们所见一切的基础。 更令人着迷的是,本书将带您探寻物质的本质。您将了解不同物质的组成,感受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理解为什么水会结冰,金属会导电。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类比,将抽象的物理现象转化为可理解的画面,让您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物理实验室,亲手触摸、感受、观察着这一切。 《物理世界奇遇记》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科学的严谨性与文学的感染力完美结合。拜耳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引领读者一步步深入物理学的核心。他不仅仅是在陈述事实,更是在分享他发现这些事实时的激动与惊喜。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闯关游戏,每一次的理解都带来一次智慧的飞跃。 本书将帮助您打破对物理学的刻板印象,发现它原来可以如此有趣和迷人。它将激发您对身边世界的浓厚兴趣,让您开始用物理学的眼光去审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现象。从彩虹的形成到电磁波的传播,从声波的传递到热量的交换,您会发现,物理学无处不在,它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通过这场奇妙的旅程,您将不仅获得科学知识,更能收获一份对世界运行方式的深刻敬畏。 《奇妙的物理学》 在这个充满奇迹的宇宙中,物理学是最 fundamental 的语言,它解释着一切的发生。而《奇妙的物理学》,则是一次对这门语言的精彩解读,一次献给所有热爱知识、渴望理解世界之美的读者的盛宴。作者海因里希·赫兹,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清晰的逻辑,将物理学的宏大体系呈现在我们眼前。 本书并非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的物理分支,而是以一种宏观的视角,串联起物理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概念和理论。您将在这里看到经典力学如何解释宏观物体的运动,牛顿定律如何支配着行星的轨迹;您将踏入电磁学的领域,理解电荷与磁场如何相互作用,如何驱动着我们现代世界的运转;您还将触及热力学,感受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理解熵的增长与世界的不可逆性。 更引人入胜的是,本书将带领您窥探现代物理学的奇迹。《奇妙的物理学》将对相对论的颠覆性思想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让您理解时空是如何被扭曲的,质量与能量是如何相互转化的;它还将带您走进量子力学的神秘国度,体会微观粒子世界的奇异规则,理解叠加态与量子纠缠如何挑战着我们的经典直觉。 赫兹的写作风格严谨而又不失优雅。他善于从最简单的现象出发,层层递进,最终揭示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深刻原理。书中穿插着许多历史性的实验和科学家的故事,让您在理解科学理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科学探索的艰辛与辉煌。您将了解到,那些伟大的发现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无数次尝试、思考与辩论的结晶。 《奇妙的物理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物理学认知框架。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是智慧的引导。本书将帮助您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世界观,让您能够更加理性地分析问题,更加准确地理解世界。它将激发您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鼓励您不断探索,不断提问。 这三本书,如同三扇通往真理殿堂的大门,每一扇门后都蕴藏着一个精彩绝伦的科学世界。它们共同构成了二十世纪科普文学的瑰宝,是献给每一个渴望理解宇宙、热爱科学的灵魂的珍贵礼物。阅读它们,您将获得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份开阔的视野,一种深刻的思考,以及一份永不熄灭的求知热情。它们将点亮您智慧的火花,引领您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发现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