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春,当他听到老友郑孝胥粉墨登场,做了“满洲帝国”傀儡皇帝溥仪的“总理”时,他断然与之决裂,斥责他“背叛中华”,在《散原精舍诗》重版时,愤然将《郑序》删去。后来,因他的三男寅恪执教于北京清华园,他便特到北京颐养,寓西四牌楼姚家胡同三号。1937年秋,抗战爆发,北平沦陷。日伪政权对他百般劝说,要他效忠日伪,遭到他严词斥逐,后绝食五日而死,表现了铁骨铮铮的民族正气。
评分近代著名诗人陈三立的诗文集,陈三立是陈寅恪的父亲。
评分百年经典精品收藏人文阅读学术权威思想沉淀社会文化资深阅历
评分码着 等以后有时间来看 只是因为喜欢
评分好好的一本书,非常好看
评分非常好
评分此书是研究近代文学及近代史的宝贵资料
评分代书友下的单。或问歌曲所起,曰:天地始分,而人生焉,人莫不有心,此歌曲所以起也。《舜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序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乐记》曰:“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三者本于心,然後乐器从之。”故有心则有诗,有诗则有歌,有歌则有声律,有声律则有乐歌。永言即诗也,非于诗外求歌也。今先定音节,乃制词从之,倒置甚矣。而士大夫又分诗与乐府作两科。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今人于古乐府,特指为诗之流,而以词就音,始名乐府,非古也。舜命夔教胄子,诗歌声律,率有次第。又语禹曰:“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其君臣赓歌《九功》、《南风》、《卿云》之歌,必声律随具。古者采诗,命太师为乐章,祭祀、宴射、乡饮皆用之。故曰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至于动天地,感鬼神,移风俗,何也。正谓播诸乐歌,有此效耳。然中世亦有因弦金石,造歌以被之,若汉文帝使慎夫人鼓瑟,自倚瑟而歌。汉魏作三调歌辞,终非古法。
评分码着 等以后有时间来看 只是因为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