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文本本身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定本或善本,加之上述的原因,簡牘殘斷缺損,散亂失序(有的本身就是垃圾),文字漫漶,文本的完整性更加受到影響。一般以為,齣土文獻未經傳刻,錯誤少,所以對用齣土文獻來訂正、校勘傳世文獻的作用說得多。其實,許多古籍流傳到今天,經過後人研究、傳刻,魯魚亥豕故所難免,但在文字使用上還是規範和完善瞭。齣土文獻沒有經過這些,雖然免去傳刻的訛誤,但本身的問題也未得到糾正。在整理馬王堆漢墓帛書的時候,文本反映齣的錯誤之多,讓人不能理解。後來知道這些東西多是請人抄寫的,而且抄寫者的文化水平並不高。如張傢山漢墓竹簡,很多地方都有抄寫者的姓名(寫在簡的末端),而且不是一個人抄寫的,所以書寫的風格差彆很大。漏抄的、錯抄的,比比皆是(顯然未經過審校。按照我們現在齣書的標準,肯定是不閤格的)。所以就這個意義上來講,齣土文獻不一定都優於今本。
評分中心辦有《齣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集刊,刊登齣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領域的相關論文,計劃每年由復旦大學齣版社齣版一輯,已辦至第三輯。
評分中心成立以來,教師和學生共發錶各類學術論文百餘篇。其中裘锡圭教授的《關於〈老子〉的“絕仁棄義”和“絕聖”》,陳劍教授的《釋“琮”及相關諸字》、《說殷墟甲骨文中的“玉戚”》,施謝捷教授的《〈漢印文字徵〉及其〈補遺〉校讀記》
評分中心現有工作人員11名,其中專職研究人員10名,兼職教授2名,辦公室管理人員1名,博士後3名,訪問學者3名。專職研究人員中,教授5名,副教授1名,講師4名。9名研究人員具有博士學位,年齡層次從30年代到80年代。博士後中1人已齣站。3名訪問學者均已結束訪問。
評分內容沒得說,印刷和裝禎水平還需要提高。
評分齣土文獻的最本質的特徵在於“齣土”,從內容上看,它和傳世文獻的分類是一緻的。而“時過境遷”,“齣土”的特徵一旦消失,它也就成為傳世文獻的一部分。比如說《穆天子傳》、《竹書紀年》等,最早都是齣土文獻,但現在從事這方麵研究的,我們很少說他們是在進行齣土文獻研究。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被視為齣土文獻的,以後可能也就都成為一般文獻瞭。
評分首先,保存情況差。這些文物在地下埋藏瞭一二韆年,盡管情況有好有壞,一般來說都保存得不好。簡牘殘斷缺損,文字漫漶,是普遍的現象。現在我們知道保存最完整的資料要算是馬王堆帛書瞭(除瞭敦煌文獻),比起其他的發現來講,保存得太好瞭。但即使是這樣,到現在也還有相當數量的帛書殘片的拼對有睏難。像保存較差的阜陽雙古堆漢墓竹簡,齣土時已朽爛成幾厘米長的薄片,保護、整理都很睏難。
評分狹義的概念,一般是指齣土的書籍(包括典籍和公、私文書),主要是指上個世紀大量齣土的簡牘、帛書和紙質文書等。廣義概念中的一些內容,有的已形成瞭自身的獨立的學科,像甲骨文;有的則成為其他學科的一部分,如金文,現在更多的把它作為器物——青銅器研究的一個組成部分。另外,像墓誌、碑銘,則更多的被納入傳統的金石學的範疇裏。
評分中心現有博士生導師4名,碩士生導師2名。現有學生2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4人(含留學生4人),碩士研究生11人。中心暫不招收本科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