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文化中國與世界新論·保教立國:康有為的現代方略》是作者的論文結集,主要研究康有為中晚期的政治思想,力圖從“保教”與“立國”兩個維度來分析康有為有關現代民族國傢政製建構的核心問題與一係列設想,即:中國如何從一個王朝變成現代民族國傢;如何設計這個新國傢的內部秩序與治理體係。全書從康有為有關孔教會的設想與實踐、戊戌變法前的憲政觀念與實踐、地方自治與國傢一統、虛君共和的政製構想等幾個方麵進行瞭平實而又深入的論述。
作者簡介
乾春鬆,1965年生,哲學博士,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現為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副院長。主要緻力於儒傢思想、政治哲學和中國近現代思想、人物的研究。主要著作有:《製度化儒傢及其解體》、《製度儒學》、《重迴王道——儒傢與世界秩序》等。
精彩書評
★康有為是極具創造力、富有中國特色的自由主義第1人和領袖,在中國首倡自由平等和改良漸進,被掩埋百年,今日露臉乃大幸事。他思想的長短得失功過對錯值得仔細分析和研究。
——李澤厚
★很顯然,在康有為的思考中,其眾多灼見被掩埋於他自身的許多矛盾性的論述裏。但是,在隨後中國的政治實踐中,我們其實經常可以在各種不同的製度設計中看到康有為的影子,哪怕隻是一個倒影。在我看來,他的有些設計可能是不現實的,比如立孔教為國教;但是他的思考則是超前的,比如如何保全中國的統一、如何處理中央權力和地方自治的關係,如何思考不同民族之間的關係,這些依然是擺在當下政治傢麵前必須應對的棘手難題。
——乾春鬆
目錄
導言康有為與現代中國
宗教、國傢與公民宗教
民族國傢建構過程中的孔教設想與孔教會實踐
君民之間
康有為戊戌前的憲政觀念與實踐
章太炎與康有為對如何建構“民族國傢”的分歧
再論《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如何構造一個新的國傢
康有為論地方自治與國傢一統
“虛君共和”
民國後康有為對於國傢政治體製的構想
後記
精彩書摘
《文化中國與世界新論·保教立國:康有為的現代方略》:
康有為的經學立場同樣復雜。如果說他在1890年代刊行的《新學僞經考》和《孔子改製考》主要是發揮公羊學的“托古改製”思想,那麼1898年之後的流亡時期,則成就瞭他經學思想的另一個高峰。這個時期的著作包括《中庸注》、《孟子微》、《禮運注》、《春鞦筆削大義微言考》(1901年),《論語注》(1902年),《大同書》(1902年前後),這些著作的重點在於闡發孔子的三世之義。甚或可以說,當康有為因為流亡而瞭解到世界各國的真實情形之後,作為他改革的理論基礎的三世說,需要解釋的就不僅僅是中國由據亂嚮升平邁進的問題,而是要解釋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世界各國所處的“世”。
公羊三世說所要麵臨的挑戰包括:其一,三世說原先所麵對的解釋範疇是中國和四夷的格局,然而,民族國傢體係使我們認識到世界不再是“中心一邊緣”結構,而是萬國競逐的態勢。當中國成為萬國之一的時候,中國的地位發生瞭根本性的變化;其二,在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格局中,中華是文明的代名詞,然而,當中國麵對社會發展程度更高的西方國傢的時候,文明和野蠻的參照係統發生瞭根本性的變化;其三,當中國被認定為較西方“野蠻”,卻較非洲或其他地區“文明”的時候,中國應采取什麼樣的發展策略;其四,在三世說的框架中,如何處理改良與革命、立憲與共和,以及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其五,如何在這樣的大思路下理解中國和滿洲的關係。這些問題,構成瞭康有為這個時期經學觀的核心關懷。
康有為對於這些問題的思考需要專文來闡述,我們這裏關心的是他的公羊三世說在他後戊戌時期的社會變革方案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其經學立場與他一直堅持改良反對革命的政治方案的關係是什麼。
從某種意義上說,康有為的曆史觀是公羊三世和進化論的綜閤體,或者說,三世說與進化論的結閤,是康有為試圖解決中國社會如何接納西方製度的一個重要的理論突破。當他將不同的社會製度安置在三個不同的“世”的時候,製度的變革有瞭一種必然性,同樣,任何超越這個階段的製度設計便因為躐等而失去瞭正當性支持。這樣的曆史觀是如此的牢固,以至於這些在戊戌前推動變法的動力,轉變為他戊戌後反對革命的理據。
在戊戌後的流亡期間,康有為重新對公羊三世說進行反思,在寫於1901年的《春鞦筆削大義微言考》一書中,其重要的理論突破是如何在更為宏闊的世界中安頓“三世說”。
……
前言/序言
文化中國與世界新論·保教立國:康有為的現代方略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很顯然,在康有為的思考中,其眾多灼見被掩埋於他自身的許多矛盾性的論述裏。但是,在隨後中國的政治實踐中,我們其實經常可以在各種不同的製度設計中看到康有為的影子,哪怕隻是一個倒影。在我看來,他的有些設計可能是不現實的,比如立孔教為國教;但是他的思考則是超前的,比如如何保全中國的統一、如何處理中央權力和地方自治的關係,如何思考不同民族之間的關係,這些依然是擺在當下政治傢麵前必須應對的棘手難題。
評分
☆☆☆☆☆
從哲學角度解釋文化,認為文化從本質上講是哲學思想的錶現形式。由於哲學的時代和地域性從而決定瞭文化的不同風格。一般來說,哲學思想的變革引起社會製度的變化,與之伴隨的有對舊文化的鎮壓和新文化的興起。
評分
☆☆☆☆☆
好
評分
☆☆☆☆☆
對於思考中國的現代化和文化前途,很有啓示!
評分
☆☆☆☆☆
保教立國文化中國與世界新論·保教立國:康有為的現代方略
評分
☆☆☆☆☆
人文閱讀學術權威思想沉澱
評分
☆☆☆☆☆
公羊三世說所要麵臨的挑戰包括:其一,三世說原先所麵對的解釋範疇是中國和四夷的格局,然而,民族國傢體係使我們認識到世界不再是“中心一邊緣”結構,而是萬國競逐的態勢。當中國成為萬國之一的時候,中國的地位發生瞭根本性的變化;其二,在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格局中,中華是文明的代名詞,然而,當中國麵對社會發展程度更高的西方國傢的時候,文明和野蠻的參照係統發生瞭根本性的變化;其三,當中國被認定為較西方“野蠻”,卻較非洲或其他地區“文明”的時候,中國應采取什麼樣的發展策略;其四,在三世說的框架中,如何處理改良與革命、立憲與共和,以及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其五,如何在這樣的大思路下理解中國和滿洲的關係。這些問題,構成瞭康有為這個時期經學觀的核心關懷。
評分
☆☆☆☆☆
從文化研究的角度看,文化,即使是意識形態,也不是絕對排他的。對葛蘭西來說,文化霸權並不是一種簡單的、赤裸裸的壓迫和被壓迫關係。“統治集團的支配權並不是通過操縱群眾來取得的,……統治階級必須與對立的社會集團、階級以及他們的價值觀進行談判,這種談判的結果是一種真正的調停。……這就使得意識形態中任何簡單的對立,都被這一過程消解瞭。”……它成為一種從不同階級錨地取來的不同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動態的聯閤。
評分
☆☆☆☆☆
人文閱讀學術權威思想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