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陵讲演集:南宋名家词选讲

迦陵讲演集:南宋名家词选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叶嘉莹 著
图书标签:
  • 宋词
  • 南宋
  • 词学
  • 迦陵
  • 文学
  • 古典诗歌
  • 名家
  • 选讲
  • 文化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14605
版次:1
商品编码:1167988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0
字数:213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南宋名家词选讲》是依据作者于2002年冬在南开大学的一次系列讲演的录音由学生整理写成的。当时由于来听讲的同学并没有听过作者所讲授的唐五代与北宋词的课,而南宋词则是由前者发展而来的,所以作者遂不得不在正式开讲南宋词以前,作了两次对唐五代与北宋词的介绍。

内容简介

  《南宋名家词选讲》遥承1987年叶在国家教委礼堂有关北宋词的十次讲座,继续讲述了南宋的几位重要词人及其作品。介绍每位作者时,叶嘉莹教授往往结合其时代生平、情感品质、作品的艺术风格等方面综合把握而又各有侧重;同时,既注意到所选几家对北宋词尤其是周邦彦所开创的“赋化之词”的继承发展,又注意到南宋不同阶段的作者因不同的时代背景而引发的不同感慨内容。结合绪论部分对南宋以前词之发展的概括性介绍,读者对词体从晚唐五代至于两宋的发展脉络可获得大致完整的认识。

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大学与辅仁大学任兼职教授。19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曾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鲁大学、印地安那大学讲学,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19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2008年,荣获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2年6月获聘中央文史馆馆员,2013年荣获由中央电视台、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共同主办的“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叶嘉莹一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文字,把当代西方文学概念融会、应用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探讨和诠释。她天资敏慧,才思出众,加上典雅细腻的文笔,以及浮世坎坷的忧患经历,使她在谈诗论词之际,以直悟配合精析,见解独到,卓然成家。

目录

总序
叙论(一)
叙论(二)

第一章 南宋初期
第一讲 说李清照词
第二讲 说陆游词

第二章 南宋中期
第一讲 说张元斡与张孝祥词
第二讲 说辛弃疾词之一
第三讲 说辛弃疾词之二
第四讲 说辛弃疾词之三
第五讲 说姜夔词之一
第六讲 说姜夔词之二
第七讲 说姜夔词之三
第八讲 说姜夔词之四

第三章 南宋后期
第一讲 说吴文英词之一
第二讲 说吴文英词之二
第三讲 说吴文英词之三
第四讲 说吴文英词之四
第五讲 说王沂孙词之一
第六讲 说王沂孙词之二
附录 从花间词的女性特质看稼轩豪放词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南宋初期
  第一讲 说李清照词
  中国历史上的女作家,最早有续成《汉书》的班昭,就是班固的妹妹。其后又有女作家蔡琰,曾作《悲愤诗》,她的五言古诗并不在三国时代任何作家之下,包括三曹父子在内。该诗叙写董卓之乱及她个人多次不幸的遭遇。以后的文学批评家在讲到杜甫的《北征》长诗时,都说杜甫此诗受到蔡琰《悲愤诗》的极大影响。再下来就是有咏絮之才的谢道韫了。据说一日家中聚会时,谢安问家中诸子弟“白雪纷纷何所似”?谢道韫的堂兄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以后说女子有才就说有“咏絮”之才。据传东晋变乱后,谢道韫丈夫故去,老年时有一位地方长官慕名要求与她谈话论学,谢欣然允诺。但因鉴于旧时礼教,只能隔着幔子与他攀谈。
  但这些女作家都不如李清照出名,原因是她们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创作面较狭。班昭除续成《汉书》外,还留传有《东征赋》一篇作品。蔡琰除两首《悲愤诗》(一首五言古诗,一首楚辞体短歌),还有一首不能确定是否她作的《胡笳十八拍》。李清照留下的作品也不多,但就今日所能见到的她的作品而言,方面相当广,诗、文、词、赋都有。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她有文集七卷,词集六卷。但今日她所留下的词只余四十多首,另有零星片段的文、诗和赋。从她的诗、文、词看来,很可能有很多好作品已散佚。而且今天留下的作品也不见得都是她最好的作品。这与是否有人对李清照的作品有“真赏”有直接关系。就拿脍炙人口的《声声慢》为例来谈一谈,很多选本都选这首词,但这首词实在并非李清照最好的作品。现在我们就先看一看这首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林记事》引许蒿庐的批评说:“易安此词颇带伧气,而昔人极口称之,殆不可解。”郑骞先生也说:“此语的是确评。”又说:“易安词佳处不在此等。”可见所谓“真赏”是很难得的。前些时我们讲朱敦儒的《樵歌》词,曾经提到胡适之在他编的《词选》中选登朱敦儒的作品,介绍作者时说,如果把朱敦儒比做陶渊明,则是最恰当的比喻。但据我看全不恰当。胡适也写旧体诗词,写得也有修养训练,但他不会欣赏词,没有“真赏”。朱敦儒与陶渊明是非常不同的,今天来不及谈,只谈李清照。李清照的这首词,每个选本都有,可见是有人欣赏她的,只是选来选去都是像《声声慢》这样的词就不是“真赏”。许蒿庐说此词带伧气,有点粗俗的意思。但是不是粗俗就不好呢?那又不然,总之欣赏诗歌,不能先固定一个死板的标准,我的老师顾羡季先生就说过,凡要依靠别的东西为凭借,而不从自己的感受来批评,那就像盲人靠明杖一般。应当放下明杖,自己睁开眼睛看看。他又曾经引《金刚经》的一段话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换言之,如果只从外表形象来看我,从我的声音来追求我,那就是走上了邪道,不能见到最高最真实的境界。但一般人却只能从外表来欣赏,像这首《声声慢》之所以那么有名,原因大约有两个:其一是此词用叠字甚多,极不平常,非但在女词人中不多见,在男词人中亦不多见;其二是此词在末尾部分用了白话的口吻。先说叠字,叠字是可以用的,但要用得好。杜甫《曲江》诗中有两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用了两组叠字。仇兆鳌注解中曾引了另外两句诗与杜诗作对比:“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上句写白鱼跳出像缎子似的水面,像把玉尺;下句写黄莺在细柳中穿梭就像织布的金梭,应该是很美的景象,可是景物虽是美丽的,却缺少了诗人的感动。我的老师说,诗人对外界的事物,既得格物,又是物格。“格物”二字语出《大学》,据朱子解,“格物”就是彻底追求事物的道理。莺飞草长,花落水流,都是仔细观察。就像徐志摩说的,“春天来了,一天有一天的消息”,“关心天上的云影,关心石上的苔痕……”可见诗人对物的观察这样细腻,而且所谓“格物”还不仅是指观赏大自然而已,也得仔细观察人间的悲欢离合的感情,这才有写作材料。而只是“格物”还不够,还要“物格”。“物格”就是让物感动你,让你不只是死板的照相机,得有生命和感情,有引发的感动,叠字如果很好地传达了感动,那就是好的。为什么杜诗好,而另外两句诗不好呢?难道杜诗就好在它的叠字吗?不是的。是因为“深深”、“款款”表达了感动,传达了蛱蝶采花酿蜜的生命以及它给予诗人的感动,表现了诗人对蛱蝶蜻蜒的欣赏爱惜。此外,这两句之所以好,也是与全诗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的。《曲江》这首诗开端、结尾都好,把这种感情完整地传达了出来。
  ……

前言/序言







迦陵讲演集:南宋名家词选讲 卷首语 南宋,一个在历史长河中被赋予了复杂情感的朝代。它承载着北宋的辉煌余晖,也铭刻着山河破碎的悲壮。在这风雨飘摇的时代,词,这种源于歌舞、随风而起的文学形式,却绽放出更加成熟、更为深沉的光彩。它不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点缀,而是融入了家国情怀,承载了人生悲欢,记录了时代印记。 “迦陵讲演集:南宋名家词选讲”便是这样一本致力于深入探究南宋词坛盛况的著作。它并非简单地罗列词作,而是以严谨的态度,透过大师级的讲演,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烟尘,走近那些才情卓绝的词人,品味他们笔下或慷慨激昂,或婉转低回的千古绝唱。本书的价值,在于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学养,力求呈现一个立体、鲜活的南宋词世界,让读者在理解词作本身的同时,更能体会其背后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与人文关怀。 何谓南宋词? 要理解南宋词,我们必须先回顾其历史背景。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赵构南渡,偏安江南。这无疑给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一方面,故国之思、身世之感成为挥之不去的主题;另一方面,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也为词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素材与情趣。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南宋词呈现出多样的面貌。如果说北宋词以婉约清丽为主流,那么南宋词则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更为壮阔、更为激越的风格。当然,婉约派的传统也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只是其情感的表达往往更加细腻,意境也更加深邃。 “迦陵讲演集:南宋名家词选讲”的核心,便是对这一多样的南宋词风进行细致的梳理与阐释。它关注的是那些在时代洪流中,以文字为武器,以情感为载体,留下了不朽篇章的大家。 选讲名家:群星璀璨的南宋词坛 本书的“选讲”二字,恰恰点明了其聚焦的重点。南宋词坛名家辈出,星光熠熠,要做到面面俱到,既不现实,也可能冲淡主题。因此,本书精心挑选了几位最具代表性、对南宋词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大家,进行深入的剖析。 1. 辛弃疾: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 谈及南宋词,辛弃疾是绕不开的巨匠。他的词,以“豪放”二字概括,却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情绪宣泄。他的豪放,是饱含血泪的悲愤,是报国无门的壮志难酬,是对故国神游的无限渴望。其词风,时而如壮士扼腕,慷慨激慨;时而如长歌当哭,愁肠百结。 本书对辛弃疾的选讲,将着重于其词作中蕴含的爱国情怀与政治抱负。我们将探讨他如何将军事才能、政治理想与文学创作相结合,如何通过比兴、象征等手法,将沉重的家国情怀巧妙地融入字里行间。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每一首词都凝聚着他火热的赤子之心。讲演将不仅仅局限于词句的解读,更会深入挖掘词人的人生经历、政治境遇,来理解其词作的深层含义。 2. 陆游:诗词兼擅的爱国词人 陆游,这位一生以“收复中原”为己任的伟大诗人,同样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的词,与诗歌一脉相承,充满了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他的词作,无论是抒发壮志,还是感叹时事,都流露出一种执着而深沉的家国情怀。 本书对陆游的选讲,将侧重于他词作中“悲壮”而“执拗”的精神。我们将分析他如何将诗歌的雄浑笔力带入词中,如何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从《钗头凤·红酥手》的千古绝唱,到《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每一首词都展现了他爱国热忱的矢志不渝。讲演将深入剖析他词作中那些看似平淡却字字珠玑的佳句,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坚韧意志和不屈精神。 3. 姜夔:孤高冷艳的清丽词风 与辛弃疾、陆游的激越风格不同,姜夔以其孤高冷艳、清丽婉约的词风独树一帜。他善于描绘江南的自然风光,寄寓细腻的情感,其词作往往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令人回味无穷。 本书对姜夔的选讲,将着重于其词作中“清丽”与“哀愁”的结合。我们将探讨他如何巧妙运用色彩、声音、意象,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艺术境界。从《念奴娇·闹花深处》的“我欲乘风归去”,到《淡黄柳》的“几点梨花,一番风雨,半羞半曝。”,每一首词都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现了他的艺术造诣。讲演将深入分析他词作中那些意境优美、情感含蓄的妙处,体会他独特的艺术追求。 4. 史弥远时代下的词坛风貌 除了以上几位核心人物,本书还将触及一些在特定时期或特定风格上具有代表性的词人,例如受到史弥远政治迫害而词风更为沉郁的词人,以及在婉约词派基础上继续探索的词人。这些选讲,旨在为读者展现南宋词坛的整体面貌,理解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词人的创作特色。 讲演的艺术: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迦陵讲演集:南宋名家词选讲”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不仅在于其选材的精当,更在于其讲演的艺术。本书的讲演者,必然是经过长期潜心研究、对南宋词有着深刻理解的大家。他们的讲演,将具备以下特点: 深厚的学术功底: 能够准确辨析词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意图,并结合相关史料进行考证。 精辟的语言解读: 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词作的遣词造句、修辞手法、韵律节奏,让读者理解词的美感所在。 独到的见解分析: 能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审视词作,挖掘其深层含义。 生动的表达方式: 能够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将枯燥的学术内容讲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人文关怀的融入: 在分析词作的同时,能够触及词人的人生际遇、时代风貌,以及词作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引发读者的共鸣。 本书的讲演,将不仅仅是文学批评,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通过讲演者的引导,读者将能够: 理解词的艺术规律: 掌握词的格律、词牌、用韵等基本知识,理解词在形式美上的独特之处。 体味词的真挚情感: 感受词人笔下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体会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 洞察词的时代精神: 理解南宋词作如何反映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面貌,以及词人的家国情怀。 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学习如何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独立思考和辨别真伪的能力。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迦陵讲演集:南宋名家词选讲”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扇通往南宋文学殿堂的窗口。它的价值体现在: 填补学术空白: 针对南宋词的特定研究领域,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与阐释,为学术界提供宝贵的参考。 普及文学知识: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文学理论和深奥的文学作品呈现给广大读者,提高国民的文学素养。 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对经典词作的解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启迪思想智慧: 词作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家国情怀,能够引发读者的深刻思考,启迪人生智慧。 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南宋是一个充满故事的时代,南宋的词,更是那个时代最动人的回响。“迦陵讲演集:南宋名家词选讲”正是这样一本,它以严谨的态度,深厚的学养,生动的讲演,带领我们走进那个充满传奇的年代,品味那些感人至深的文字,理解那些不朽的灵魂。它不仅仅是对南宋词的阐释,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对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是对人生智慧的启迪。阅读本书,便如同与一代又一代的词坛巨匠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感受文字的力量,体会历史的厚重,体味人生的真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确实吸引人,《迦陵讲演集:南宋名家词选讲》。一看到“迦陵”二字,立刻勾起了我对叶嘉莹先生深厚学养的敬意。虽然我还没有真正翻开这本书,但仅凭书名,我就能想象到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对南宋词的深入解读,更是叶先生将中国古典文学精神薪火相传的殷切期盼。我一直觉得,理解词,尤其是南宋时期的词,不仅仅是品味字词的优美,更是体味那个时代文人的心境、家国情怀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南宋词,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壮与苍凉,但同时又饱含着文人坚韧不拔的理想。我想,叶先生的讲演,必然会将这些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以她那独有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视角,娓娓道来。我很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那些耳熟能详却又难以穷尽的词作,例如辛弃疾的豪放,陆游的爱国,以及姜夔的清雅。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师长,带领我在南宋词的海洋中畅游,发现那些被时光掩埋却依然闪耀的珍珠。

评分

《迦陵讲演集:南宋名家词选讲》这个书名,让我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殿堂,而叶嘉莹先生就是那位引路的智者。我一直对南宋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和文人的精神世界充满好奇。南宋词,承载着那个时代太多的悲欢离合,也展现了文人面对国破家亡的复杂情感。我常常在读辛弃疾的词时,感受到一股激昂的悲愤,但在理解其字里行间时,又感到一种力不从心。同样的,对于其他南宋名家的词,我也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在理解南宋词方面的一些空白,能够通过叶先生的讲解,更清晰地认识到不同词家独特的风格,理解他们创作的背景,以及他们的作品所体现出的精神价值。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盏明灯,照亮我探索南宋词的道路,让我能够更深入地领略南宋词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内涵。

评分

读到《迦陵讲演集:南宋名家词选讲》这个书名,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叶嘉莹先生那温婉而充满智慧的身影。她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解读,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共鸣。南宋词,对我而言,总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我能够辨认出一些大家的名字,也能够背诵几首名篇,但要真正理解其精髓,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时代背景、个人际遇与艺术成就,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我渴望能够有一本指引,帮助我拨开迷雾,深入词的内在世界。我猜想,叶先生的讲演,定然是充满了她特有的诗意和哲思,她会带领我们品味字句的妙处,体悟情感的深邃,更能感受到词人面对历史变迁时的生存智慧与艺术坚持。我尤其期待她能够讲解那些被我忽略的、但同样具有重要价值的南宋词作,发掘出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动人故事,让我们不仅仅是“读”词,更是“懂”词,与古人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评分

我最近在书店里偶然瞥见了《迦陵讲演集:南宋名家词选讲》这本书,书名瞬间吸引了我。我对南宋词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自己的理解有些皮毛,不够深入。我常常在读到那些大气磅礴或婉约凄美的词句时,感到内心某种情绪被触动,却又无法清晰地articulate出来。我深知,词不仅仅是文字的排列组合,它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历史的回响。特别是南宋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文人的词作中往往蕴含着家国之思、身世之感,那是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体验。我一直很欣赏叶嘉莹先生对古典诗词的独特见解,她的讲解总是既有学理的严谨,又不失情感的温度,能够将古人的心境与现代人的感受巧妙地联系起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南宋词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意涵,理解那些词人为何写下那些字句,以及这些词句在今天依然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原因。

评分

《迦陵讲演集:南宋名家词选讲》这个名字,仅仅听起来就有一种厚重感和学术的严谨。我虽然不是专业的文学研究者,但对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怀有深深的热爱,尤其是南宋时期的词,总觉得其中蕴含着一种独特的历史韵味和民族情感。我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本真正能够带领我深入理解这些作品的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欣赏。我猜想,由叶嘉莹先生主讲的这本讲演集,定然会包含她对南宋词深厚的学养积累和独到的见解。她讲授的风格,我多少有所耳闻,总是能够将复杂的理论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同时又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我很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那些词作背后的深层含义,例如词人如何将个人情感融入家国情怀,以及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如何通过词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想。我相信,这本书定能为我提供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提升我对南宋词的鉴赏能力。

评分

叶嘉莹先生的讲演集,前段时间刚收了先生的一套作品集,很是喜欢,现在又收一套先生的讲演集,可惜美中不足的是平装版,如果是跟作品集一样是精装版就完美了。

评分

如不可能,次焉者虽徘徊于入世与出世的歧途之上,时而入世,时而出世,此一件事入世,彼一件事出世,而却不但没有矛盾抵牾之苦,反有因缘际会之乐,这也不失为获得幸福之一道。

评分

讲授古典文学是很难的。好诗好词,许多时候是无法讲明白的。短短的几句话,却仿佛是天地般的深广。讲了,就浅薄了。可不讲,许多学生连明白这点浅薄的机会都没有。叶嘉莹先生有段话,我很喜欢。大意是不是说想着对不起程度差的学生,而是想着不能对不起陶渊明、李太白他们写出来的诗篇。

评分

实物与描述不符,是07年的旧版,封面也不一样,没图片上这么白

评分

非常完美的图书用了都随你high!!!

评分

被人推荐的书,买了看看还没有拆封希望不会让我失望

评分

快速。京东送的时间快。书用京东快递A4袋送。很好。

评分

叶嘉莹先生的讲演集,前段时间刚收了先生的一套作品集,很是喜欢,现在又收一套先生的讲演集,可惜美中不足的是平装版,如果是跟作品集一样是精装版就完美了。

评分

很喜欢京东购物,京东都是正品,很喜欢,下次还会再买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