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文学爱好者 最能代表巴尔扎克特点的作品之一
内容简介
《贝姨/巴尔扎克集》是巴尔扎克的重要作品。小说以十九世纪中叶法国上层社会生活为背景,以于洛?德?埃尔维男爵一家的命运为主线,叙述了男爵如何在疯狂情欲的驱使下,一步一步背叛纯洁的妻子,伤害天真的娇女,败坏家族的名声,玷污军队的名誉,最终身败名裂的整个过程。形形色色的人物,错综复杂的情节,灵与肉、情与仇、善与恶之间的惊心动魄的搏斗,构成了一幕淋漓尽致的人间悲喜剧,一部五光十色的风化史,一曲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无尽的挽歌。
作者简介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许钧,现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翻译家联盟科学文献委员会委员,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颁发的优秀专家特殊津贴。已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著作7部,翻译出版法国文学与社科名著30余部。十余次获国家或省级优秀成果奖,1993年、1998年两度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奖译金”,1999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金质教育勋章”。
精彩书评
★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我从这里……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德国)恩格斯 ★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
——(法国)雨果
★他是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的洞察入微的历史家。他比任何人都善于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从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度。从塑造形象和深度来说,没有人能比得上巴尔扎克。
——(法国)法朗士 目录
译本序
情归何处
两亲家
若赛花
化妆品商顿起恻隐之心
如何才能把没有家财但漂亮的女儿嫁出去
上尉吃了败仗
美好的女人生活
奥丹丝
老处女的性格
贝特的心上人
老姑娘和年轻姑娘之间
艾克托尔?于洛?德?埃尔维男爵先生
卢浮宫
美妇遇色鬼,傻瓜迎骗子
玛纳弗夫妇
艺术家的小阁楼
一个流亡者的历史
一只蜘蛛的冒险经历:网里有一只太大的漂亮苍蝇
风月场上如何了却旧情
一失一得
姑娘的罗曼史
任年轻姑娘自由行事
会面
奇缘出真情,好景不常在
玛纳弗的策略
极度不慎
最知心的话
贝姨的变化
克勒维尔的生活与观点
克勒维尔其人
凯列班对爱丽儿的最后一着
报仇失败
婚约大多是怎样缔结的
忠实信徒的绝妙典型
过分真实、相当浪漫、极端道德的故事中插进了
庸俗小说的结局
新婚夫妇
对不道德的道德思考
由此可见克勒维尔高论的影响
美男子于洛的穷途末日
巴黎的七祸之一
贝姨可望得到的遗产
好色之徒将妻子置于何种死地
悲惨之家
晚餐
一个财大气粗的幽灵
有钱的男人多大年纪才有妒心
女人精彩表演的第一幕
不愧是在门房发生的一幕
女人精彩表演的第二幕
克勒维尔在复仇
克勒维尔老爷的小公馆
伟大行会中的两位同道
两个真正疯狂的酒徒
一对合法夫妻的别样场景
造就伟大艺术家的一切
蜜月对艺术的影响
关于雕塑
由此可见贫困,这一强大的社会腐蚀剂的力量
对假痣的看法
漂亮登场
一般的波兰人和特殊的斯坦勃克
对达莉拉历史的一番评说
要他扮演何种角色,俊男,艺术家,还是波兰人?
回到家中
第一刀
夫妻之间的第一次口角
痛苦之后往往是猜疑
一个捡来的孩子
玛纳弗房室的第二位父亲
母女之间的差异
玛纳弗房室的第三位父亲
玛纳弗教堂的五位神父
不择手段的父亲
可悲的幸福
玛纳弗太太之流给别人的家庭造成的巨大不幸
宠妃的历史缩影
五位父亲中有一位胆大包天
别的警告
闭门羹
惊醒
麸皮、二罗面粉和三罗面粉
外科手术
道德思考
一切全落到了陆军部长头上
另一灾难
别样的梳妆
一个高尚的淫妇
克勒维尔的宏论
假荡妇重显圣女相
另一把六弦琴
于洛元帅的特点之一
亲王的一顿斥责
于洛?德?福兹海姆伯爵元帅与科坦?德?维森堡亲王元帅
即德?奥尔法诺公爵陆军部长大人之间的短暂决斗
报界之说
家兄严训
入土为安
浪父离家
若赛花重又登场
牵线搭桥
元帅遗赠
大为改观
达摩克利斯之剑
于洛男爵的朋友
恶行与美德
图尔- 比茹家的终结
天使和魔鬼结伴而行
另一个魔鬼
警察局
图尔老头变成了托尔艾克老头
家庭一幕
家庭的另一幕
讹诈奏效
孔巴布斯
交际花们的一次聚餐
努里松太太尽显本领
一八四○年的一间小屋
女主角的最后一场滑稽戏
复仇之箭落在了瓦莱莉头上
募捐的修士
医生的一番话
上帝的手指和巴西人的手指
瓦莱莉的最后一句话
克勒维尔的最后一番话
投机诸方面的一面
为何铁炉匠都是意大利人
一样野蛮却不一样虔诚的新阿塔拉①
阿塔拉的下文
一份感激之情
阿塔拉的最后一句话
浪父回头
遗忘的赞歌
残酷、实在而真实的结局
精彩书摘
情归何处
一八三八年七月的月中,一辆四轮双座轻便马车行驶在大学街,这种车子是新近在巴黎街头时兴的,人称“爵爷车”,车子载着一位男子,此人中等个子,身体肥胖,身着国民自卫军上尉军服。
都说巴黎人风雅至极,可他们中竟还有人以为身着军装比便服要神气得多,心想女人们趣味都相当怪,一见到高顶饰羽军帽和一身戎装,准会为之心动,顿生好感。
这位第二军团上尉的脸上,流露出一副志满意得的神态,红通通的肤色和胖乎乎的脸膛愈发显得神采奕奕。仅靠做买卖发的财投在歇业老板额头上的那圈金光,人们便可猜到这准是个巴黎飞黄腾达的红人,至少当过本区的区长助理。不用说,在他像普鲁士人般傲然高挺的胸间,自然少不了荣誉勋位的那条绶带。
这位身佩勋饰的男子傲气十足地坐在爵爷车的一角,朝行人投去游离的目光,在巴黎,行人们常能捡到可人的媚笑,可那是献给不在身旁的美人儿的。
爵爷车行至贝尔夏斯街和布尔高涅街中间的一段,停在一座大宅前,这座房子是在一家旧府邸的院子里新建的。旧府邸附有花园,原初的布局丝毫未动,坐落在被占去了一半的院子深处。
单凭上尉下车时受车夫伺候的模样,一眼便可看出此人已经年过半百。明显笨手笨脚的举止就像出生证一样,泄露了人的年龄。
上尉又把黄手套戴上右手,没有向门房打听一声,便径自朝府邸底层的台阶走去,那神气仿佛在说:“她是我的!”
巴黎的门房都有非凡的眼力,只要是佩戴勋饰、身着蓝色制服、步履沉稳的人,他们从不阻挡;反正,凡是有钱人,他们都辨认得出。
府邸的整个底层住着于洛·德·埃尔维男爵老爷一家,在共和时代,男爵曾任军费审核官,也当过军需总监,如今是陆军部一个最重要的部门的头儿,又是国务参事,获得荣誉团二等勋位……
于洛男爵以自己的出生地德·埃尔维为姓氏,以示与他兄弟的区别,其兄是赫赫有名的于洛将军,曾任帝国禁卫军掷弹兵上校,一八○九年那场战役后,被皇帝封为德·福兹海姆伯爵。
后被封为伯爵的长兄有义务照顾弟弟,他似父亲一般存有远虑,早早将其弟安插进一个军事机构,由于兄弟俩共同效力,最终男爵得到了拿破仑皇上的恩宠,不过,他对此也问心无愧。早在一八○七年,于洛男爵便当上了远征西班牙大军的军需总监。
国民自卫军上尉按过门铃,身上的制服被鼓得像只梨子似的大肚子绷扯得前翻后卷,他费尽力气,想把衣服整理服帖。一个身着号衣的仆人一见到他,立即请他入府,于是,这位神气活现、威风凛凛的男子便随着仆人往里走,仆人一边打开客厅大门,一边通报道:“克勒维尔先生到!”
这名字跟主人的模样实在般配,令人叫绝①,一听到这个名字,一个高身材、金头发、保养有方的女子像是受了电击一般,猛地站起身来。
“奥丹丝,我的小天使,跟你的贝姨到花园去吧。”那女子急忙朝在她身旁几步远的地方刺绣的女儿,说道。
奥丹丝·于洛小姐仪态优雅地给上尉行了礼,领着一个干瘪瘪的老姑娘从落地窗走出客厅,老姑娘看上去比男爵夫人还苍老,虽说实际年龄要小五岁。
“事关你的婚姻大事。”贝姨凑近小外甥女奥丹丝的耳朵说道,看她的样子,对男爵夫人刚才根本不把她当一回事,随便把她们俩打发出门,好像并不生气。
……
前言/序言
《巴尔扎克文集》:时代洪流中的众生相 法国文学巨匠奥诺雷·德·巴尔扎克,一位用文字构建起宏大“人间喜剧”的百科全书式作家,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洞察力、丰富的人物群像以及对19世纪法国社会百态的精雕细琢,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套《巴尔扎克文集》,正是对这位文学巨匠创作生涯一次全面而深入的回溯与呈现,它不仅收录了巴尔扎克最为人称道的代表作,更试图通过这些作品,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迷雾,亲身感受那个风云变幻、机遇与陷阱并存的法兰西第二帝国时代。 时代背景的宏伟画卷 19世纪的法国,是一个充满剧烈变革与深刻矛盾的时代。从拿破仑帝国的余晖,到波旁王朝的复辟,再到七月王朝的建立,政治的动荡不安,社会结构的重塑,以及资本主义的蓬勃兴起,都为巴尔扎克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他以惊人的敏锐度捕捉到了时代的气息,并将之融入笔下的人物与故事之中。在《巴尔扎克文集》中,你可以看到金融巨头的野心勃勃,贵族阶层的没落与挣扎,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与算计,以及普通民众在时代洪流中的浮沉。巴尔扎克笔下的巴黎,既是浪漫与艺术的圣地,也是金钱与权力的角斗场,更是欲望与幻灭滋生的温床。他毫不避讳地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却也歌颂人性的光辉与韧性,这种复杂而真实的描绘,赋予了其作品超越时代的生命力。 人物塑造的百科全书 巴尔扎克最令人称道的成就之一,便是其塑造的众多栩栩如生、性格饱满的人物。他笔下的人物,并非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而是充满了人性的复杂性与多面性。他们或是精明强干、追求财富与地位的实业家,或是出身高贵、却已日渐衰颓的贵族,或是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艺术家,亦或是心机深沉、善于玩弄权术的政治家。每一个人物都仿佛是从现实生活中走出来的,他们有着自己的梦想、欲望、弱点与挣扎。 例如,在《高老头》中,我们看到了贫穷却充满智慧和尊严的高老头,以及他那被虚荣和欲望吞噬的女儿们。高老头的悲剧,是对父爱的极致展现,也是对拜金主义腐蚀人性的深刻控诉。在《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这个吝啬鬼的形象,更是将金钱的魔力刻画得入木三分,他的贪婪不仅毁灭了他人,也最终吞噬了自己。而《变形记》中的拉菲黛尔,则是一个在欲望与道德边缘游走的复杂人物,他的经历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诱惑。 《巴尔扎克文集》中的人物,他们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网络,他们的命运相互交织,他们的爱恨情仇,构成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一部活生生的史诗。阅读这套文集,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舞台上,观看一场场精彩绝伦的人生大戏,你会被人物的命运所牵动,为他们的悲欢离合而感慨,更会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人类共通的情感与困境。 现实主义的深刻洞察 巴尔扎克被誉为“法国社会百科全书”,他的作品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深刻的现实主义洞察力。他不仅仅是一个故事的讲述者,更是一位社会学的研究者。他深入剖析了当时的社会结构、经济制度、权力运作以及人际关系,揭示了金钱、权力和欲望如何塑造着个体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 他笔下的金钱,并非仅仅是冰冷的数字,而是驱动着人物行为的强大力量,它能够改变人心,扭曲道德,甚至摧毁整个家庭。他笔下的权力,既包括政治上的博弈,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操控,他展现了权力如何在社会各个层面发挥作用,以及它对个体灵魂的侵蚀。而欲望,则是贯穿于所有人物行为的核心驱动力,无论是对财富的渴望,对名誉的追求,还是对爱情的执念,都构成了人物命运的关键所在。 《巴尔扎克文集》通过对这些社会因素的细致描绘,深刻地揭示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种种弊病与问题。然而,巴尔扎克并非仅仅是一个批判者,他同样在作品中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如爱情的纯洁、友谊的真挚、理想的坚持,以及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复杂而辩证的视角,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 艺术风格的独特魅力 巴尔扎克的语言风格,既有史诗般的恢弘气势,又不乏细腻的心理描绘。他的句子常常结构宏大,叙事流畅,同时又能精准地捕捉到人物微妙的情感变化。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他的作品中,常常会出现宏大的场景描写,如繁华的巴黎街道,奢华的贵族宅邸,或是阴暗的贫民窟,这些场景的描绘,不仅为故事提供了真实的背景,更烘托了人物的情感与命运。同时,他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也极其深刻。他能够洞察到人物最深处的想法和最隐秘的欲望,并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其展现出来,让读者能够真正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并与之产生共鸣。 《巴尔扎克文集》的翻译版本,同样至关重要。我们致力于选择最为忠实于原文精神、语言流畅优美的译本,力求将巴尔扎克独特的艺术魅力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阅读这套文集,不仅是对文学经典的致敬,更是一次深入了解法国历史文化、洞悉人性百态的绝佳机会。 文学遗产的永恒价值 巴尔扎克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他的创作手法和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许多作家,包括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狄更斯等。他的现实主义精神,对文学作品如何反映社会现实,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对人物心理的深度挖掘,则为后世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奠定了基础。 这套《巴尔扎克文集》,不仅仅是一系列独立的故事集合,更是一部有机的整体,一个由人物、情节、时代背景相互串联而成的宏大艺术世界。通过阅读这套文集,读者不仅能够欣赏到精彩绝伦的故事,更能从中汲取深刻的思想启迪,拓展视野,提升对社会和人性的认知。 无论你是文学爱好者,历史研究者,还是对人性充满好奇的读者,《巴尔扎克文集》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19世纪法国社会的大门,让你沉浸其中,感受那个时代独特的魅力,体验那些鲜活生命的故事,并最终,在这些经典作品的字里行间,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这套文集,是献给所有渴望理解世界、理解人性的读者的珍贵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