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 Desktop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教程

ArcGIS Desktop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石若明,朱凌,何曼修 编
图书标签:
  • ArcGIS
  • GIS
  • 地理信息系统
  • 空间分析
  • 地图学
  • ArcGIS Desktop
  • 应用教程
  • 遥感
  • 测绘
  • 地理信息技术
  • 软件操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84140
版次:1
商品编码:1169857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1世纪高等教育计算机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选用现在市场普及率最高的ArcGIS10.0软件为对象,依据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采用动手练习操作的编排方式,逐一讲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各项基本技术和功能。各项操作练习配合具体的应用数据,每项练习操作完成都产生中间结果或最终成果。学员通过动手练习和操作的结果理解各项地理空间数据组织和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方法。完成《ArcGIS Desktop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教程》的全部练习将可以初步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方法与功能的应用能力。适合开设有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非地理信息系统本科类专业学生和需要使用GIS软件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相关行业操作人员及自学者。

作者简介

  石若明,江苏南京人,博士。现为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教授,教育部代表性古建筑数据库工程中心数字虚拟古建筑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应用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十年来主要讲授课程有:GIS软件设计与实现(本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本科)、城市管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本科)、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本科)、GIS软件应用(本科)、测绘学概论(本科)、数据结构(本科)、WebGIS概论(本科)、专业英语(本科、研究生)、土地资源评价与规划(研究生)等。目前的研究方向涉及城市历史空间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三维空间信息可视化、建筑信息模型与地理信息模型的匹配、历史地理信息应用数据库与平台建设、旧城与历史街区保护的3S技术应用、土地利用管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撰写专著、教材2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认识GIS
1.1 什么是GIS
1.2 GIS图层
第二章 桌面ARCGIS简介
2.1 GIS操作
2.2 桌面GIS
第三章 ArcMap基本应用
3.1 ArcMap 的数据组织
3.2 显示图形数据
3.3 漫游地图
3.4 查看要素属性
第四章 第四章 ArcCatalog 基本应用
4.1 浏览地图数据
4.2 搜索地图数据
4.3添加数据到ArcMap
第五章 要素和栅格的符号编辑
5.1 变换符号
5.2 用类属性编辑要素的符号
5.3 使用图式和创建层文件
5.4 编辑栅格的符号
第六章 要素和栅格的分类
6.1 使用标准方法进行要素分类
6.2 使用手工进行要素分类
6.3 绘制密度图
6.4 使用等级和图表符号
第七章 要素的标注
7.1 使用动态标注
7.2 设定放置标签的规则
7.3 使用互动标签和产生注记
第八章 数据检索
8.1 要素的识别,选择,查找及超链接
8.2 使用属性选择要素
8.3 产生报表
第九章 表加入和关联表
9.1 表加入
9.2 关联表
第十章 通过位置选择要素
10.1 使用位置查询
10.2 属性与位置联合检索
第十一章 为分析准备数据
11.1 合并要素
11.2 创建图形
11.3 切割图层
11.4 输出数据
第十二章 分析空间数据
12.1 缓冲区分析
12.2 叠加数据
12.3 计算属性值
第十三章 ArcMap 数据投影
13.1 显示用投影数据
13.2 定义投影
第十四章 建立geodatabases
14.1 建立个人geodatabases
14.2 建立要素类
14.3 增加字段和域
第十五章 创建要素
15.1 绘制要素
15.2 使用要素构件工具
第十六章 编辑要素和属性
16.1 删除和修改要素
16.2 分割与合并要素
16.3 编辑要素属性值
第十七章 地址编码
17.1 建立地址编码服务
17.2 地址匹配
17.3 地址再匹配
第十八章 快速制图
18.1 打开地图模板
18.2 在地图上添加 x,y 数据
18.3 在地图上画图形
第十九章 制做展示图
19.1 布局页面
19.2 加注标题
19.3 添加指北针,比例尺和图例
19.4 最终清图和建立打印选项
第二十章 空间分析建模
20.1空间分析模型与建模
20.2使用模型构建器
第二十一章 构建TIN来呈现Terrain
20.1 基于点数据创建TIN
20.2 向TIN中添加要素
20.3 创建Terrain的剖面
第二十二章 ArcGlobe 基本应用
21.1打开ArcGlobe并添加图层
21.2在ArcGlobe中进行导航
第二十三章 创建和使用 Terrain 数据集
22.1初步认识Terrain
22.2在ArcMap中使用Terrain
22.3在ArcGlobe使用Terrain
第二十四章 创建逼真的 3D 视图
23.1 数据准备
23.2在地图上添加 x,y 数据
23.3在地图上添加文本和注记

前言/序言


《数据科学实践指南:从入门到精通》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面向初学者和希望系统提升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的读者的实用指南。它旨在系统性地介绍数据科学的完整流程,从数据获取、清洗、探索性分析(EDA),到模型构建、评估与部署,提供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栈和思维框架。 本书摒弃了晦涩的理论堆砌,专注于通过大量真实世界的案例和代码实例,让读者能够快速上手,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业务场景。全书结构清晰,循序渐进,确保读者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建立起严谨的数据分析思维。 第一部分:数据科学基石与环境搭建 本部分将为读者打下坚实的数据科学基础。首先,我们会深入探讨数据科学在现代商业、科研及工程领域中的核心地位与应用边界。接着,重点介绍当前主流的数据科学编程语言——Python。我们将详细讲解Python的基础语法、核心数据结构(列表、字典、元组、集合)以及面向对象编程(OOP)的基础概念,为后续的库操作做好铺垫。 环境搭建部分是实操的关键。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配置高性能的开发环境,包括安装Anaconda发行版,熟练使用Jupyter Notebook和JupyterLab进行交互式编程和文档编写。同时,我们将介绍版本控制系统Git的基础操作,强调代码协作与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数据处理与清洗的艺术 高质量的数据是成功分析的前提。本部分聚焦于数据预处理的核心技术。我们将全面介绍Python生态中最重要的数据处理库——Pandas。读者将学会如何高效地读取和写入不同格式的数据(CSV, Excel, SQL数据库),以及掌握DataFrame和Series的核心操作。 数据清洗环节是本书的重点之一。内容涵盖缺失值处理(插补策略与识别)、异常值检测与平滑处理、数据类型转换与格式统一。此外,本书还详细讲解了数据重塑技术,包括数据透视(Pivot)、堆叠(Stack)与展开(Unpivot),以及如何使用Merge、Join、Concat等方法整合来自不同源的数据集。我们将通过一个大型金融时间序列数据集的清洗案例,展示如何应对真实世界数据的“脏乱差”。 第三部分:探索性数据分析(EDA)与数据可视化 探索性数据分析是数据科学家与数据“对话”的过程。本部分将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可视化和统计方法来理解数据背后的故事。 可视化工具方面,我们将重点讲解Matplotlib和Seaborn库。读者不仅会学习绘制基本的直方图、箱线图、散点图,还会深入理解如何利用这些图形揭示数据分布、变量间关系以及趋势变化。Seaborn的高级统计图形,如联合分布图(Joint Plot)、成对关系图(Pair Plot)和热力图(Heatmap)的运用,将帮助读者快速识别潜在的特征交互。 统计基础知识也将穿插讲解,包括描述性统计量(均值、中位数、方差)、相关性分析(皮尔逊、斯皮尔曼)以及初步的假设检验概念。EDA的最终目标是提出可供后续建模的有效假设。 第四部分:机器学习核心算法与实践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将引导读者进入机器学习的世界。我们将全面使用Scikit-learn库,覆盖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两大主流范畴。 在监督学习部分,我们将详细剖析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并扩展到更强大的模型,如决策树、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机(如XGBoost/LightGBM)。对于分类问题,我们将深入探讨评估指标(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ROC曲线)的意义与选择。 在无监督学习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聚类算法(K-Means、DBSCAN)及其在市场细分等场景的应用。同时,特征工程——特征选择(Filter/Wrapper/Embedded方法)和特征构造——将被视为模型性能提升的关键步骤,贯穿于整个建模过程中。 第五部分:模型评估、优化与部署 一个成功的模型不仅仅是训练完成,更重要的是其泛化能力和实际应用价值。本部分聚焦于模型验证与调优。 我们将详细讲解交叉验证(Cross-Validation)的原理和不同策略(K折、留一法)。模型调优环节将覆盖超参数搜索的系统方法,包括网格搜索(Grid Search)和随机搜索(Randomized Search),并引入更高效的贝叶斯优化方法简介。 此外,本书还将探讨模型可解释性(如SHAP值和特征重要性)的重要性,帮助读者理解“黑箱”模型的决策逻辑。最后,我们将简要介绍模型部署的基本概念,包括使用Flask/Streamlit构建简单的API服务,使数据分析成果能够转化为实际的业务工具。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希望进入数据科学领域、数据分析师、商业智能(BI)专业人士,以及所有希望掌握现代化数据处理和预测建模技能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无需深厚的数学或编程背景,但对逻辑思维和动手实践有强烈兴趣者将受益最大。本书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数据科学兵工厂”,而非孤立的工具箱。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我近几年来读过的最实用、最有价值的技术书籍之一。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ArcGIS Desktop的强大功能,并且掌握了许多解决实际问题的GIS方法。这本书不仅适合初学者入门,也适合有一定基础的用户进行深入学习和提升。它不仅是一个工具书,更是一个思维的启发者。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能获得灵感,思考如何将GIS技术应用到我的工作和学习中,解决一些现实中的难题。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GIS有着深厚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能够将这些宝贵的知识有效地传达给读者。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地理信息系统感兴趣的朋友,无论是学生、研究人员还是从业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这本书不仅仅是纸张上的文字和图片,它更是一扇通往GIS世界的窗口,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探索我们所生活的地球。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作为一个完全的GIS小白,我一直觉得ArcGIS Desktop是个高高在上、难以接近的软件。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它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能做什么、ArcGIS Desktop的主要界面都有什么功能,都解释得特别清晰透彻。我之前看那些专业术语的时候,脑袋都快炸了,但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大量精美的插图和实际案例,让我能轻松理解。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真正地把知识点融入到实际操作中。比如,书中关于数据采集和编辑的章节,一步步指导我如何导入不同格式的数据,如何进行空间数据编辑、属性编辑,甚至还有拓扑关系的建立和检查。我跟着书中的例子,亲自操作了一遍,感觉就像在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数据在我的指尖下变得鲜活起来。特别是关于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的讲解,以前我总觉得这些东西很抽象,但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直观的图示,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们的原理和重要性。这本书真的就像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驾驭ArcGIS Desktop,让我这个新手也能快速上手,并且对GIS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评分

作为一名有一定GIS基础的用户,我发现这本书在进阶内容的讲解上也非常出色。它并没有停留在基础操作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一些ArcGIS Desktop的高级功能和技巧。我尤其喜欢关于空间统计和遥感影像处理的章节,这些是我一直想深入了解但苦于找不到好的学习资料的部分。书中对于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等统计方法的讲解非常到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强大的分析工具。在遥感影像处理方面,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影像的预处理,如辐射校正、几何校正,以及如何进行影像的分类和变化检测。这些内容对于我进行环境监测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还涉及到了Python脚本在ArcGIS Desktop中的应用,这让我看到了自动化和批量处理的可能性,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有着巨大的意义。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做什么”,更教会了我“为什么这样做”,让我对GIS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让我非常满意。作为一本需要大量图文配合的书籍,良好的排版和清晰的插图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的图片质量很高,截图清晰,标注明确,能够准确地指引读者进行操作。文字部分也排版疏密得当,阅读起来非常舒适,不会感到拥挤或疲劳。而且,书中的案例步骤讲解非常细致,即使是没有接触过GIS的用户,也能根据书中的指导一步步完成操作。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复杂概念的解释方式,作者善于用类比和形象的比喻来帮助读者理解,例如在讲解空间数据模型时,作者就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让我茅塞顿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教程,更像是一次愉快的学习体验。我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从易到难,层层递进,让我能够逐步建立起对GIS的认识和技能。

评分

这本书的实操性简直太棒了!我一直以为GIS应用教程就是讲讲理论,然后给你几个简单的例子。但《ArcGIS Desktop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教程》完全不是这样。它提供了非常多的、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应用案例,涵盖了从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到地图表达的方方面面。我跟着书中的案例,学习了如何进行缓冲区分析,如何进行叠加分析,如何进行网络分析,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常用的技能。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讲解每个分析功能时,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操作,还会深入地解释这个分析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意义。比如,在讲到坡度坡向分析时,作者不仅指导了如何操作,还结合了地质灾害防治和水土保持的实际案例,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分析的价值。而且,这本书的案例非常丰富,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到交通管理,几乎涵盖了GIS的各个应用领域,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学习,并且能够快速找到与自己工作或学习相关的应用场景。我感觉自己学到的不仅仅是软件操作技巧,更是GIS的应用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