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系列教材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系列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永吉 编
图书标签:
  • 危险化学品
  • 安全管理
  • 培训教材
  • 职业安全
  • 化学品安全
  • 应急管理
  • 法规标准
  • 操作规程
  • 安全知识
  • 从业人员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32236
版次:1
商品编码:1172991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系列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系列教材》是“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培训系列教材”的一个分册。主要内容包括: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危险性,危险化学品危害,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和储运安全,危险化学品的经营、灌装和使用安全,危险化学品风险评价方法,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危险化学品生产标准化及其他安全管理方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系列教材》可供各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宋永吉,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辽宁大连人,教授,博士,兼职博士生导师。1991年7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访问学者。中国化工学会会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会员。长期担任《化工原理》、《传递过程原理》、《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化工流体力学与传热、热化学与燃烧学,目前主要从事催化燃烧基础问题及催化燃烧技术的应用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逆微乳液合成新型天然气燃烧催化剂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米复合物催化剂催化燃烧消除有机废气污染”,参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无机热超导材料的热化学热物理特性及高效传热机理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

目录

1 危险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
1.1 危险化学品概念
1.2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辨识
1.2.1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1.2.2 危险货物分类
1.2.3 危险化学品的辨识方法
1.3 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1.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1.4.1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4.2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
1.5 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获取渠道
1.5.1 国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网站
1.5.2 国内危险化学品安全网站
思考题

2 危险化学品危害
2.1 危险化学品的理化危害
2.1.1 燃烧与爆炸的概念
2.1.2 火灾与爆炸的危害
2.2 危险化学品的健康危害
2.2.1 毒物的概念
2.2.2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2.2.3 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2.2.4 毒物的职业危害因素
2.3 危险化学品的环境危害
2.3.1 毒物进入环境的途径
2.3.2 对环境的危害
2.4 化学品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2.4.1 危险化学品操作控制
2.4.2 个体防护与卫生
2.4.3 管理控制
2.4.4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思考题

3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
3.1 化学品生产安全技术常识
3.1.1 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
3.1.2 化学品生产过程安全控制技术
3.1.3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的发展趋势
3.2 化工单元操作基本安全技术
3.2.1 物料输送
3.2.2 加热过程
3.2.3 冷却冷凝过程
3.2.4 冷冻过程
3.2.5 熔融过程
3.2.6 干燥过程
3.2.7 蒸发结晶过程
3.2.8 蒸馏(精馏)过程
3.2.9 筛分与过滤
3.2.10 粉碎操作
3.2.11 混合操作
3.2.12 非常压操作
3.3 典型化学反应基本安全技术
3.3.1 氧化反应安全技术
3.3.2 磺化反应安全技术
3.3.3 氯化反应安全技术
3.3.4 电解过程安全技术
3.3.5 聚合反应安全技术
3.3.6 裂解(裂化)反应安全技术
3.3.7 加氢反应安全技术
3.3.8 烷基化反应安全技术
3.4 常见化工设备安全运行与管理
3.4.1 反应釜的安全运行与管理
3.4.2 蒸馏塔的安全运行与管理
3.4.3 储罐的安全运行与管理
3.4.4 锅炉的安全运行与管理
3.4.5 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与管理
3.4.6 气瓶的安全运行与管理
3.4.7 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与管理
3.4.8 泵站的安全运行与管理
3.5 化工生产岗位操作安全
3.5.1 化工生产安全运行要求
3.5.2 化工装置开车安全要求
3.5.3 化工装置停车安全要求
3.5.4 装置停车后的安全处理
3.5.5 化工设备检修中的安全要求
3.5.6 生产危险要害岗位安全管理
3.5.7 危化企业装置(设备)处置安全管理
思考题

4 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和储运安全
4.1 危险化学品的包装
4.1.1 包装的分类
4.1.2 包装的基本要求
4.1.3 包装的标志
4.1.4 包装的性能试验
4.2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安全
4.2.1 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分类及防火措施
4.2.2 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基本要求
4.2.3 易燃易爆危险品储存的安全管理
4.2.4 腐蚀品储存的安全管理
4.2.5 毒害品储存的安全管理
4.3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安全
4.3.1 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作业的安全要求
4.3.2 危险化学品管道运输的安全管理
思考题

5 危险化学品的经营、灌装和使用安全
5.1 危险化学品经营的安全管理
5.1.1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要求
5.1.2 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经营管理
5.2 危险化学品的灌(充)装安全
5.2.1 气体的充装
5.2.2 易燃液体的灌装
5.2.3 易燃或可燃液体移动罐的清洗、维修
5.3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安全
5.3.1 危险化学品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
5.3.2 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基本要求
思考题

6 危险化学品风险分析方法
6.1 风险源辨识与评价通用知识
6.1.1 风险源辨识的术语与定义
6.1.2 风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
6.1.3 风险源辨识的方法
6.1.4 风险源辨识的过程
6.1.5 风险评价
6.2 安全检查表法
6.2.1 安全检查表法概述
6.2.2 安全检查表编制依据
6.2.3 安全检查表编制步骤
6.2.4 编制安全检查表的注意事项
6.2.5 应用安全检查表法的注意事项
6.2.6 安全检查表法的优缺点
6.3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6.3.1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概述
6.3.2 常见术语
6.3.3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操作步骤
6.3.4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适用条件
6.3.5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局限性
6.3.6 应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的注意事项
6.4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分析
6.4.1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分析概述
6.4.2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分析步骤
6.4.3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分析适用条件
6.5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6.5.1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概述
6.5.2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基本概念
6.5.3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步骤
6.5.4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适用条件
6.5.5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使用的局限性
6.5.6 应用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注意事项
6.6 故障树分析法
6.6.1 故障树分析法概述
6.6.2 故障树分析法名词术语和符号
6.6.3 故障树编制步骤
6.6.4 故障树分析法适用条件
6.6.5 故障树分析法使用局限性
6.6.6 应用故障树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6.7 事件树分析法
6.7.1 事件树分析法概述
6.7.2 事件树分析法基本概念
6.7.3 事件树分析法步骤
6.7.4 事件树分析法适用条件
6.7.5 事件树分析法使用局限
6.7.6 应用事件树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思考题

7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
7.1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通用要求
7.1.1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7.1.2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的基本程序
7.2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要点
7.2.1 爆炸品事故处置
7.2.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事故处置
7.2.3 易燃液体的处置
7.2.4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事故处置
7.2.5 遇湿易燃物品事故处置
7.2.6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事故处置
7.2.7 毒害品事故处置
7.2.8 腐蚀品事故处置
7.3 典型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对策
7.3.1 液氯事故应急处置
7.3.2 液氨事故应急处置
7.3.3 汽油事故应急处置
7.3.4 苯事故应急处置
7.3.5 丙烯事故应急处置
7.3.6 丙酮事故应急处置
7.3.7 氢事故应急处置
7.3.8 硫化氢事故应急处置
7.3.9 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事故应急处置
思考题

8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及其他安全管理方法
8.1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
8.1.1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8.1.2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术语及定义
8.1.3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原则
8.1.4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的管理要素
8.1.5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的建设流程
8.1.6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的评审
8.2 其他安全管理方法
8.2.1 HSE管理体系
8.2.2 杜邦安全管理
8.2.3 道化学公司
8.2.4 南非NOSA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安全生产管理实务与案例解析》 一、本书核心价值与定位 本书旨在为广大安全生产管理者、一线操作人员以及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安全生产知识体系。在当前日益复杂多变的工业生产环境中,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类安全风险,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本书正是基于这一核心理念,以详实的理论阐述、鲜活的案例剖析和实用的操作指南,帮助读者构建起坚实的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终实现本质安全。 本书的定位并非局限于某个特定行业或某一类危险源,而是着眼于安全生产管理的普遍性原则和通用方法。它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力求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读者不仅了解“是什么”,更要明白“为什么”和“怎么做”。通过对大量真实案例的深入剖析,本书能够帮助读者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避免重复犯错,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二、内容体系与章节概览 本书的整体内容设计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面及点的逻辑顺序,力求覆盖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 第一部分:安全生产管理概论与法规体系 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本章将首先界定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内涵,阐述其在现代企业运营中的核心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将探讨安全生产的社会责任、经济效益以及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同时,本章也会深入分析当前中国及全球安全生产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中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解析: 本章将系统梳理我国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框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上位法,以及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发布的部门规章、行业标准和地方性规定。我们将重点解读各项法律法规的核心条款、管理要求和责任追究机制,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和遵循法律规定。 第三章 国际与行业安全生产标准概述: 除了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了解并遵循相关的国际标准(如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行业特定标准也至关重要。本章将对这些标准进行介绍,分析其在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方面的作用,并探讨如何将这些标准融入日常管理实践。 第二部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控制 第四章 安全风险的来源与分类: 本章将系统阐述安全风险的各种潜在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人为失误、环境因素、管理缺陷、工艺流程异常等。我们将对风险进行多维度分类,例如按危险源性质(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按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等,为后续的风险评估打下基础。 第五章 危险源辨识方法与技术: 危险源辨识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本章将详细介绍多种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如工作安全分析(JS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安全检查表法、现场巡查法等。每种方法都将配以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应用场景说明。 第六章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与工具: 在辨识出危险源后,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本章将介绍常用的风险评估模型,如风险矩阵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等。我们将重点讲解如何量化风险等级,并为风险分级提供指导。 第七章 安全风险控制策略与措施: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本章将围绕风险控制的层级原则(消除、替代、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个体防护)展开,详细介绍各类风险控制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和实施要点。我们将重点讨论事故预防、应急响应和事故后处理等环节的控制策略。 第八章 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装备(PPE)的应用: 本章将聚焦于具体的安全设施,如防火防爆设施、通风系统、安全警示标识、个体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呼吸器、安全鞋等)的选用、佩戴、维护和管理。我们将强调个体防护装备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局限性,以及正确使用其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安全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 第九章 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的建立与落实: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关键。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建立健全覆盖全员、全过程、各环节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强调如何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形成权责分明、奖惩到位的工作机制。 第十章 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人是安全生产中最活跃也是最不确定因素。本章将系统阐述安全生产培训的重要性、培训内容(如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法规要求等)、培训形式(岗前培训、转岗培训、日常培训、应急演练等)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方法。 第十一章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 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规范员工行为、保障安全操作的“硬约束”。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制定、修订和执行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如作业许可制度、设备管理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以及如何编制符合实际、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标准作业规程(SOP)。 第十二章 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与整改: 安全检查是发现和消除隐患的有效手段。本章将介绍不同类型的安全检查(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综合性检查),并重点讲解如何开展深入细致的隐患排查,以及如何建立闭环式的隐患整改机制,确保隐患得到及时、彻底的消除。 第十三章 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 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试金石”。本章将详细介绍事故发生后的报告程序、事故调查的原则与方法、事故原因分析的常用技术(如“5W1H”法、鱼骨图法、树形分析法等),以及事故处理的原则、改进措施的制定与落实。 第十四章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演练: 面对突发事件,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是有效应对的关键。本章将介绍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内容要点、分类(如针对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和演练要求。我们将强调应急演练的实战性、普及性以及演练后的评估与改进。 第十五章 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与持续改进: 如何衡量安全生产工作的成效并不断改进,是实现安全管理精细化的重要环节。本章将介绍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考核方法,以及如何利用绩效考核结果驱动安全生产的持续改进,构建PDCA(Plan-Do-Check-Act)循环。 第四部分:典型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案例解析 第十六章 制造业安全生产管理典型案例: 选取制造业中常见的机械加工、铸造、焊接、喷涂等环节,深入剖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成功的风险控制和事故预防措施。 第十七章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典型案例: 聚焦于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临时用电、深基坑、模板支撑等高风险作业,通过真实案例,阐述相应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十八章 仓储物流安全生产管理典型案例: 针对仓库火灾、堆垛倒塌、机械设备碰撞、人员伤害等风险,分析物流行业的安全管理难点,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十九章 特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探讨(例如:易燃易爆场所、有限空间作业等): 本章将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殊作业或场所,如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与使用、有限空间内的作业等,详细分析其特有的风险,并提供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要求和技术措施。 三、本书特色与亮点 内容全面,体系完整: 涵盖了安全生产管理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方面,构建了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 理论联系实际: 深入浅出地阐述理论概念,并用大量真实案例加以印证和说明,增强了学习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方法论指导: 提供了多种实用的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方法,以及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和运行的指南,便于读者学以致用。 案例丰富,贴近一线: 精选来自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故的真实案例,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警示意义。 语言通俗易懂,排版清晰: 采用平实易懂的语言,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方便各类读者理解。清晰的章节划分和目录结构,便于查阅。 强调预防为主,关口前移: 始终贯穿“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方针,引导读者将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事前预防和隐患排查上。 四、适用读者对象 本书适用于: 各类企业的安全生产分管领导、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及管理人员; 车间主任、班组长等一线管理人员; 从事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环境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 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及高层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领域的监管部门工作人员; 高等院校安全工程、工业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 以及所有关心和致力于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的社会各界人士。 五、结语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本书的编写,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本全面、实用、权威的安全生产管理工具书。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帮助广大安全生产工作者提升专业素养,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筑牢安全生产的坚固防线,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环境。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给我在工作中的“安全生产”这根弦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心感。作为一名长期与各类化学品打交道的技术人员,我深知其潜在的风险,也明白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但常常苦于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指导和操作规范。过去,我更多地是依靠经验和一些零散的资料来应对,总觉得不够全面,心里也总悬着点什么。这本《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的封面,虽然朴实无华,但当我翻开第一页,便被其严谨的结构和清晰的逻辑所吸引。它不仅仅罗列了各种危险化学品的属性和危险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源头开始,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危险源的辨识、风险的评估以及如何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书中对于应急预案的编制、事故的调查处理,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防患于未然”的深刻含义。特别是其中关于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储存设施的设计和维护、以及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要求等章节,都提供了非常具体和可操作的指导,对于我日常工作中规避风险、保障自身和他人安全,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特别喜欢书中穿插的一些案例分析,这些鲜活的例子,让我更能深刻体会到违规操作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也让我对安全管理这项工作的责任感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无疑是我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领域的一位得力助手,让我从“知道风险”升级到“懂得管理”。

评分

这本书对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份“安全指南”。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某个化学品的储存条件需要特别注意什么?如果发生小范围泄漏,应该如何应急处理?或者,在采购新一批化学品时,有哪些安全审查的要点?过去,我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查找各种零散的资料,或者咨询同事,效率不高,而且信息也可能不够权威。而这本书,就像一个“万能钥匙”,几乎涵盖了我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所有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相关的问题。它的内容组织非常系统化,无论是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是实际操作的指导,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事故预防”的讲解,不是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措施建议,比如如何优化工艺流程、如何改进设备设计、如何加强人员培训等等。这些建议,都是基于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持续改进”的理念,它强调安全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这让我从一个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思考者和改进者。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专业、更科学的安全管理领域的大门。

评分

当我第一次接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或许又是一本充斥着官方术语和晦涩理论的“教科书”。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虽然严谨专业,但却非常清晰易懂,并且充满了实操性。书中不仅仅讲解了“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和“怎么做”。例如,在介绍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分类时,它会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说明为什么这样分类,以及不同分类的化学品在安全管理上的侧重点。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关于“应急响应”的部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应急流程,而是详细地讲解了在不同类型的事故发生时,应该如何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它还强调了平时应急演练的重要性,并且给出了多种形式的演练方案,让我深刻体会到“未雨绸缪”的必要性。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管理层面的挑战。它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需要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需要持续投入资源,才能真正地实现安全生产。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视角,去理解和实践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让我从过去模糊的概念,走向了清晰的认知和有效的行动。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让我一开始有些犹豫,毕竟在快节奏的工作中,深入研读一本理论性强的书籍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然而,当我真正投入其中,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它并非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的方式,将复杂的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分解成了一个个易于理解的模块。例如,它在介绍不同类别危险化学品的特性时,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化学式和理化性质,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性质如何导致其具有特定的危险性,以及在储存、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和风险。书中对于法律法规的解读,也格外清晰,让我能够准确把握合规性的要求,避免因为不了解规定而触碰红线。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安全文化建设”的部分,它不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如何通过培训、宣传、制度建设等多种途径,将安全意识植根于每一位员工的心中,形成全员参与、共同负责的安全管理氛围。这对于提升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我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专业且严谨,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晦涩难懂,很多地方都配有图表和示意图,极大地增强了理解的直观性。它让我看到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政策法规、技术手段、人员素质、管理机制等多个维度去构建和完善,而这本书,恰恰为我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蓝图。

评分

坦白说,在拿到这本《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之前,我对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这个概念,可能还停留在“小心点”、“注意点”的层面。觉得只要不发生意外,好像就一切安好。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认知。它让我明白了,安全管理不是被动地应对风险,而是主动地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书中关于“风险评估”的部分,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解了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例如HAZOP分析、FMEA分析等,并结合实际案例,演示了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找出潜在的危险点。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经验”可能存在盲点,而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更系统地发现那些隐藏的、我们可能忽略的风险。此外,书中对于“个人防护”的讲解,也让我耳目一新。我之前可能只知道要戴手套、穿防护服,但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不同防护用品的材质、防护等级以及适用范围,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接触的化学品种类,选择最合适的防护装备,这才是真正的专业和科学。它让我明白,每一次的操作,都应该有依据,都应该有规范,都应该是在充分了解风险并采取了必要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进行的。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教会了我如何才能真正地“安全”地与危险化学品打交道,这对我而言,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专业性强

评分

专业性强

评分

很好

评分

图书满意~~~~~~~~~~~~~~~~

评分

好好,:

评分

没送到显示收到了,电话反馈快递员敷衍了事,投诉以后立马见效

评分

好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