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众生的悲心:大师谈佛

为了众生的悲心:大师谈佛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李叔同(弘一) 等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6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ISBN:9787512507999
版次:1
商品编码:11744191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6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吗?”
  “为了众生的悲心。”
  《为了众生的悲心:大师谈佛》选取李叔同、梁启超、季羡林、胡适、梁漱溟、冯友兰、丰子恺、许地山、朱自清等中国现代著名佛学大家、文学大家谈佛散文几十篇,全景展现大师的佛缘与佛学体悟,阐释了佛学思想的境界,佛即是慈悲。

内容简介

  “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吗?”
  “为了众生的悲心。”
  《为了众生的悲心:大师谈佛》选取李叔同、梁启超、季羡林、胡适、梁漱溟、冯友兰、丰子恺、许地山、朱自清等中国现代著名佛学大家、文学大家谈佛散文几十篇,从佛理、佛心、修心、觉悟四方面,全景展现大师的佛缘与佛学体悟,阐释了佛学思想的境界,即是慈悲。
  我们可以从季羡林《释迦牟尼》和梁启超的《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领悟佛教的缘起和佛理,可以从弘一大师李叔同的《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南闽十年之梦影》以及圆瑛大师的《?念佛即是修行》感受到大师的佛学修为与悲心,可以从丰子恺的《佛无灵》《我的烧香癖》徐志摩的《天目山中的笔记》体悟到修行的力量,一念起万物生,拈花一笑万山横。

作者简介

  李叔同(弘一)(1880-1942),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高僧之一,也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之先河。同时,他在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为弘一法师。

精彩书评

  ★我从二十岁至二十六岁间的五六年,是平生最幸福的时候,此后就是不断的悲哀与忧愁,一直到出家。
  ——李叔同(弘一)

  ★我们中国人只要把心头上、口头上本来有的阿弥陀佛时时提醒着,自然不愁不一日日地好起来!
  ——太虚

  ★禅宗有个和尚曾说:“达摩东来,只是要寻求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想借用这句话来说:“哲学教授的目的也只是要造就几个不受人惑的人。”
  ——胡适

  ★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
  ——鲁迅

  ★无常之恸,大概是宗教启信的出发点吧,一切慷慨的,忍苦的,慈悲的,宗教的行为,皆建筑在这一点心上。
  ——丰子恺

目录

佛理:谁道佛身千万身
释迦牟尼 / 季羡林
佛法大意 / 梁漱溟
中国佛学的建立 / 冯友兰
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 / 梁启超
观音崇拜之由来 / 许地山
禅家的语言 / 朱自清
印度禅 / 胡适
中国禅学的方法 / 胡适
佛心:为了众生的悲心
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 李叔同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李叔同
南闽十年之梦影 /李叔同
念佛即是修行 / 圆瑛
因博弈有感寄劝念佛 / 虚云
我的宗教经验 / 太虚
人生佛教开题 / 太虚
中国人口头上心头上的阿弥陀佛 / 太虚
修行:一念起而万物生
香 / 许地山
愿 / 许地山
债 / 许地山
再会 / 许地山
惟心 / 梁启超
法味 / 丰子恺
佛无灵 / 丰子恺
我的烧香癖 / 丰子恺
觉悟:拈花一笑万山横
刹那 / 朱自清
不受人惑 / 胡适
无常之恸 / 丰子恺
作诗与参禅 / 季羡林
我的第一个师父 / 鲁迅
天目山中笔记 / 徐志摩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 / 徐志摩

精彩书摘

  释迦牟尼出生在王家,父亲叫净饭王。这有点夸大。他父亲可能只是贵族寡头中的一个头子,美化称之为王。母亲是摩耶夫人。降生的时间传说是中国旧历的四月八日。降生后七天,母亲逝世。他的姨母大爱Mahāprajāpati,亦称瞿昙弥,把他抚养成人。她爱他如子,他敬她如母。这个姨母后来成为佛教僧伽中的第一个尼姑。他生长在深宫之中,享用极端奢侈。父亲给他修建了三座宫殿:春季、夏季、雨季各有一宫。他受到了当时刹帝利青年所受的全部教育,包括各种学艺,军事、体育也包括在内。成年后,娶了妃子,名叫耶输陀罗。“贤妃美容貌,窈窕淑女姿,瑰艳若天后,同处日夜欢”(引文见汉译本《佛所行赞》,下同)。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罗睺罗。这一定是历史事实,因为佛教和尚是不许结婚的,可是佛祖却竟结婚生子,给后来的佛徒带来一个尴尬局面。若非历史事实,佛徒是决不会这样写的。为了这件事,和尚编造了不少的神话故事,以图摆脱窘境。我只举一个例子。《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四说:“尔时菩萨在于宫内嬉戏之处,私自念言:‘我今有三夫人及六万婇女。若不与其为俗乐者,恐诸外人云:我不是丈夫。’”
  出家的经过
  据传说,释迦牟尼二十九岁出家。他生下时,就有仙人预言:他如果不出家,就会成为转轮圣王。因此,他父亲早就担心他会出家。于是就用尽心思,让他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目的是引诱他放弃出家的念头。佛经讲,有一天太子要出游散心,国王派人平整道路,驱逐闲人,不让太子看到老人、病人、穷人等。然而净居天却变成一个老人,太子看了心烦,叹息不已,转回宫去。第二次出游,又看到一个天神化成的病人。第三次出游,看到一个天神化成的死人。第四次出游,看到一个天神化成的比丘。太子于是决心出家。这个故事显然是虚构的。总之,出家的真正原因我们还不清楚。当时社会上,有一派用不同形式出家寻求解脱的沙门,这是婆罗门的对立面。释迦牟尼出家原因之一,可能是受到沙门思潮的影响,但一定还有更深刻的内在的原因。
  苦行
  释迦牟尼出家以后,原意是想走苦行这一条路。苦行在印度古已有之,而且是在各个时代都很流行。他先去找沙门阿罗蓝迦蓝和郁陀仙,又去找五比丘,苦行了六年,结果身体羸弱,毫无所得,涅槃解脱,遥遥无期。他自己思忖:“如是等妙法,悉由饮食生。”(《佛所行赞》)不吃饭,妙法是寻求不到的。他下决心重新进食,接受了一个牧羊女奉献的香乳糜。“食已诸根悦,堪受于菩提。”(《佛所行赞》)五比丘看到这情况,认为他叛变了,相约不理他。他又继续游行,到处寻求解脱之道。
  成佛
  释迦牟尼最后来到菩提伽耶这个地方,坐在菩提树下,发出誓言:如不成佛,决不站起。他坐在树下究竟思考了一些什么东西呢?我们很难确说。在释迦牟尼时代,社会上宗教人士中间流行着一种想法:精神可以突然发亮,豁然贯通,悟得至道。除了佛教外,耆那教也有这种信仰。也许就在这种信念支配下,他坐在那里思维。他先对一切众生起大悲心,得到天眼净,看到众生生死轮回,善人转生人神,恶人堕入地狱。他最后想到生死根源,就是后来传下来的十二因缘:无明(愚痴,不知)、行(形成力,形成)、识(认识)、名色(名称与物质形体)、六入(感官与感官对象)、触(感官与感官对象的接触)、受(感受)、爱(渴望)、取(爱执、执着于存在)、有(存在,无和空的对立面)、生(生)、老死(老死)。这十二因缘,有因果关系。但这关系很复杂,很微妙,解释也有分歧。根据《佛所行赞》,释迦牟尼是从下面老死想起的:“决定知老死,必由生所致......又观生何因,见从诸有业......有业从取生,犹如火得薪,取以爱为因......”如此一环扣一环,最后根源是“无明”(“痴灭则行灭”)。一切皆从“无明”起。什么叫作“无明”呢?对于这个关键的字眼,解释很分歧。有人说无明就是不知道事物实际上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存在。这有点大乘的味道,但可备一说。有的经又说,“无明”就是不知道苦、集、灭、道四圣谛。无论如何,“不知道”的对立面,就是“知道”。知道了,就是“大觉”,就是“佛”。这十二因缘着重讲因果关系,是后来佛教根本学说之一,但是佛在菩提树下还不能想得这样有系统,可能只是一个大体的轮廓。
  说法
  释迦牟尼证得大道,成了佛。经过一番犹疑考虑,他决心说法转法轮。他来到迦尸城(今贝拿勒斯)。他首先想到向他出家后见到的两个比丘说法,但他们已经死去。他又去找那五个苦行者,他们正在迦尸附近的鹿野苑。他们相约对他表示冷淡,最后还是洗耳恭听。说法的内容是什么呢?根据佛经传说,大概是这样的:如来佛首先讲了中道,避免两个极端,又讲了八正道和四圣谛。如来可能讲了这样的一些想法,恐怕还比较粗糙。这样系统化是以后的事情……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李叔同
  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
  最近《越风》社要出关于《西湖》的增刊,由黄居士来函,要我做一篇《西湖与佛教之因缘》。我觉得这个题目的范围太广泛了,而且又无参考书在手,于短期间内是不能做成的,所以,现在就将我从前在西湖居住时值得追味的几件零碎的事情来说一说,也算是纪念我出家的经过。
  一
  我第一次到杭州,是光绪二十八年七月(本篇所记年月,皆依旧历)。在杭州住了约一个月光景,但是并没有到寺院里去过。只记得有一次到涌金门外去吃过一回茶而已,同时也就把西湖的风景稍微看了一下子。
  第二次到杭州时,那是民国元年的七月里。这回到杭州倒住得很久,一直住了近十年,可以说是很久的了。
  我的住处在钱塘门内,离西湖很近,只两里路光景。在钱塘门外,靠西湖边有一所小茶馆,名“景春园”。我常常一个人出门,独自到景春园的楼上去吃茶。当民国初年的时候,西湖那边的情形,完全与现在两样——那时候还有城墙及很多柳树,都是很好看的。除了春秋两季的香会之外,西湖边的人总是很少,而钱塘门外,更是冷静了。
  在景春园的楼下,有许多的茶客,都是那些摇船抬轿的劳动者居多。而在楼上吃茶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所以,我常常一个人在上面吃茶,同时还凭栏看看西湖的风景。
  在茶馆的附近,就是那有名的大寺院——昭庆寺了。我吃茶之后,也常常顺便到那里去看一看。
  当民国二年夏天的时候,我曾在西湖的广化寺里住了好几天。但是住的地方却不在出家人的范围之内,是在该寺的旁边,有一所叫做“痘神祠”的楼上。痘神祠是广化寺专门为着要给那些出家的客人住的。当时我住在里面的时候,有时也曾到出家人所住的地方去看看,心里却感觉很有意思呢!
  记得那时我亦常常坐船到湖心亭去吃茶。
  曾有一次,学校里有一位名人来演讲,那时,我和夏丏尊居士两人,却出门躲避而到湖心亭上去吃茶了。当时夏丏尊曾对我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那时候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了。
  ……

前言/序言


为了众生的悲心:大师谈佛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为了众生的悲心:大师谈佛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为了众生的悲心:大师谈佛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为了众生的悲心:大师谈佛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

评分

便宜好用实用很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哈哈啊哈哈哈哈

评分

京东的书很不错,也很值得,价格实惠,买书就来京东,京东小哥还是很不错滴。

评分

有很多文言文看都看不懂,这书比较难的。

评分

很好快递小哥送货快服务好送货快.............

评分

一次性买了六十多本,买了太多根本评价不过来呀。。。慢慢看吧,京东物流是真快,正好赶上年中618促销99元10本,而且满200减100,领券之后满200还减80,简直不能再划算了。京东棒棒哒!京东图书的质量有保障,多读书吧,书犹药也,善读可医愚。

评分

图书质量特别好,搞活动时候买的非常实惠,虽然等了一段时间才收到货很值

评分

快递给力,物品完好,是正品,五星。

评分

不错的东西,可以购买,推荐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为了众生的悲心:大师谈佛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