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初版付印,在民国二十四年之冬。未两载,中旧战事起,余自北平避难南下,遵海绕道香港,北至长沙,移住南岳。又经衡阳入广西,经柳州南宁,出镇南关,借道越南,去昆明,辗转蒙自宜良。又离经经港,变姓名,省亲苏沪,闭门奉养一岁。又脱身自香港航空飞重庆,卜居成都,先後及六年。并以其间至乐山,至贵州遵义。战事平息,重返苏沪,又去昆明。归居无锡太湖之滨。不及三年,重避战乱,只身来香港。先後迄今,计二十有一载矣。奔窜流亡,饥饿穷窘,而此书每携行箧中。偶有所覩记,可以补订原书缺失者夕辄以蝇头细字,写列书眉。积久得两百五十条左右。约计首卷得五十条,二卷八十条,三卷七十五条,四卷四十五条。其篇幅较大者,为补入苏代苏厉考一篇,又补晏婴卒年考,项橐考,鸥夷子皮及陶朱公非范蠡名辨,南郭子綦考凡四篇。改定越徙琅琊考一篇。其他皆零文短札,散入各篇。计有增订改动者,卷一有考辨三,四,五,七,一一,一二,一三,一四,一五,一六,二○,二一,二七,二八,二九,三○,共十六篇。卷二有三一,三二,三四,三五,三九,四○,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五○,五三,五四,五八,五九,六○,六二,六三,六六,六七,六九,七二,共二十五篇。卷三有七三,八○,八二,八三,八五,八七,八八,九○,九二,九四,九五,九六,九九,一○三,一○五,一○八,一一八,一一九,一二○,一二一,一二二,一二三,一二四,一二六,一二七,亦共二十五篇。卷四有二一八,一二九,一三○,一三一,一三二, 一三四, 一三九,一四○,一四四,一四五,一四六,一四七,一五○,一五二,一五六,一五九, 一六一,一六三,共十八篇。考辨四卷凡一百六十三篇,而增损所及,计共八十四篇,已逾其半。然计其字数,则仅三万余言,占原书分量十之一。而於原书结论大体,则殊无改变,盖仅止於添列例证,补增细节而已。
自来香港,获交英国友人林仰山教授。日军陷大陆,彼适侨寓山东,任教齐鲁大学,入集中营,披诵是书不辍。在港,主持港大东方文化研究院。谈次,知余积年有增订稿。而此书在大陆已绝版,海外亦少流布。乃商由哈佛燕京社斥资为铸新版。二十年来丛碎所得,遂获汇入原书,勒为定本。爱述缘起,兼志谢意,并备详增订篇目,以告读者。书末并增附本书引用书目索引一种,便寻检焉。
目录
新版增定本识语
自序
先秦诸子系年考辨 目次
卷 一
一 孔子生年考
二 孔子为委吏乘田考
三 孟懿子南宫敬叔学礼孔子考 附南宫敬叔南容非一人辨
四 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老子辨
五 孔子适齐考
〔附〕 晏婴卒年考
六 孔子自齐返鲁考
七 孙武辨
八 阳虎名字考
九 孔子五十学易辨
一○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孔子考
一一 邓析考
一二 孔子仕鲁考
一三 孔子相夹谷堕三都考
一四 孔子行摄相事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辨
一五 孔子去鲁适卫考
一六 辽湲史鰌考
一七 孔子畏匡乃过蒲一事之误传与阳虎无涉辨
一八 越句践元年考
一九 孔子去卫适陈在鲁哀公二年卫灵公卒岁非鲁定公卒岁辨
二○ 孔子去卫适陈在卫灵公卒後非卒前辨
二一 孔子过宋考
二二 孔子在陈绝粮考
二三 孔子至蔡乃负函之蔡非州来之蔡辨
〔附〕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辨
二四 孔子自楚反卫考—
二五 孔子自卫反鲁考
二六 孔鲤颜回卒年考
〔附〕 项秦考
二七 宰我死齐考
二八 孔子卒年考
二九 孔子弟子通考
三○ 孔门传经辨
卷 二
三一 墨子生卒考
三二 墨翟非姓墨墨为刑徒之称考
〔附〕 孟子墨子摩顶放睡利天下为之解
〔附〕 庄子儒缓墨翟释义
三三 赵简子卒年考
三四 计然乃范蠡著书篇名非人名辨
〔附〕 鹉夷子皮及陶朱公非范蠡化名辨
三五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考
〔附〕 越徙琅邪考
三六 晋出公以下世系年数考—
三七 魏文侯为魏桓子之子非孙其元年为周贞定王二十三年非周威烈王二年辨
三八 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考
三九 子夏居西河在东方河济之间不在西土龙门汾州辨
四○ 魏文侯礼贤考
四一 公职般自鲁游楚考
四二 墨子止楚攻宋考
四三 三晋始侯考
四四 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考
四五 宋昭公末年在周威烈王四年非二十二年辨
四六 魏文侯二十五年乃子击生非子营生魏徙大梁乃惠戍王九年非三十一年辨
四七 鲁缪公元为周威烈王十一年非十九年亦非十七年辨
四八 鲁缪公礼贤考
四九 越灭郯乃晋烈公三年非四年六年辨 附越灭滕考
五○ 吴起仕鲁
五一 田庄子卒年考
五二 田齐为十二世非十世辨
五三 吴起为魏将拔秦五城考
五四 魏文灭中山考
〔附〕 中山武公初立考
五五 宁越考
五六 田和始立在齐宣公五十一年非四十五年辨
五七 墨子游齐者
五八 子思生卒考 附颜般 王顺 长息
五九 列御寇考 附南郭子綦
六○ 魏武侯元年乃周安王六年非十六年辨
六一 墨子游楚鲁阳考
六二 墨子弟子通考
六三 孟子生年考
六四 田和始立为侯考
六五 齐康公二十一年乃田侯剡立非桓公午立辨
六六 吴起去魏相楚考
六七 吴起传左氏春秋考 附铎椒考
六八 孟胜考 附徐弱 田襄子 腹露
六九 宋辟公乃桓侯辟兵其元年当周安王二十二年非周烈王四年在位四十一年非三年辨
七○ 田桓公在位十八年非六年其弑君自立在魏武侯二十一年非二十二年辨
七一 韩哀侯懿侯昭侯三世名谧年数考
七二 老子杂辨
卷 三
七三 商鞅考 附甘龙 杜挚
七四 齐威王在位三十八年非三十六年辨
七五 稷下通考
七六 孟子不列稷下考
七七 申不害考
七八 魏围邯邓考
七九 季梁考 附季真
八○ 杨朱考
八一 子莫考
八二 白圭考 附赵武灵胡服考
八三 逢浑之会乃梁惠王非秦孝公在梁惠王二十七年非周显王二十七年辨
八四 齐魏战马陵在梁惠王一一十八年非周显王二十八年辨
〔附〕 毛氏本索隐异文校
八五 田忌邹忌孙膑考 附司马穰苴
八六 梁惠王二十八年乃齐威王称王之年非齐威王卒年辨
八七 屈原生卒考
八八 庄周生卒考
八九 子华子考
九○ 尸使考 附公羊女子及北宫子沈子
九一 宋君偃元年乃周显王三十一年非四十一年乃幼年嗣位非弑兄自立辨
九二 齐魏会徐州相王乃魏惠王後元元年非魏襄王元年乃齐威王二十四年
非齐宣王九年辨
九三 惠施仕魏考
九四 匡章考 附周最
九五 苏秦考
〔附〕 苏代苏厉考
〔附〕 鬼谷子辨
九六 楚威王与齐威王同时考
九七 齐因燕文王丧伐取十城乃威王非宣王辨
九八 孟子在齐威王时先已游齐考
九九 宋偃称王为周显王四十一年非慎靓王三年辨
〔附〕 宋王偃郎徐偃王说
〔附〕社亡鼎沦解
〔附〕 战国时宋都彭城证
一○○ 秦始称王考
一○一 韩始称王考
一○二 韩宣惠王郎韩威侯考
〔附〕 韩举乃赵将非韩将辨
一○三 荀卿年十五之齐考
一○四 齐魏韩会平阿及齐魏会甄考
一○五 五国相王考
一○六 鲁平公元年为周显王四十七年非周赧王元年卒在赧王十二年非十九年辨
一○七 惠施去魏考
〔附〕 张仪初入秦考
一○八 惠施自楚至宋考
一○九 靖郭君相齐威宣王与湣王不同时辨
一一○ 孟子至宋过薛过邹考
一一一 孟子游膘考
一一二 鲁平公欲见孟子考
一一三 许行考 附索卢参
一一四 田鸠考 附腹簿唐姑果谢子
一一五 孟子游梁考
一二六 惠施返魏考
〔附〕 南方倚人黄缭考
一二七 孟子自梁返齐考
一一八 滔于髡考
〔附〕 辨越绝书吴越春秋记越年
〔附〕 漓于髡为人家奴考
一一九 魏襄王魏哀王乃襄哀王一君两谥考
一二○ 齐伐燕乃宣王六年非湣王十年辨
〔附〕 燕昭王乃公子职非太子平辨
一二一 屈原於怀王十六年前被谗见绌十八年使齐非郎放逐辨
一二二 孟子去齐考
一二三 宋趼考
一二四 尹文考
一二五 惠施卒年考
一二六 张仪卒乃魏哀王九年非十年辨
一二七 屈原居汉北为三闾大夫考
〔附〕 战国时洞庭在江北不在江南辨
〔附〕 屈原沉湘在江北不在江南辨
〔附〕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解
卷四
一二八 齐湣王在位十八年非四十年其元年为周赧王十五年非周显王四十六年辨
一二九 魏襄王十九年会薛侯於釜邱考 附冯骥
〔附〕 孟尝去齐相魏考
一三○ 宋元王儿说考
〔附〕 唐鞅田不礼考
一三一 楚顷襄王叉称庄王考
一三二 春申君乃顷襄王弟不以游士致显辨
一三三 平原君为相考
一三四 王氏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补正
一三五 宋康王灭除考
一三六 荀卿自齐适楚考
一三七 慎到考
一三八 接子考
一三九 田骈考 附彭蒙 王触
一四○ 春申君封荀卿为兰陵令辨
一四一 公孙龙说燕昭王偃兵考
一四二 公孙龙说赵惠文王偃兵考
一四三 苟卿齐襄王时为稷下祭酒考
一四四 邹衍考 附邹奭
〔附〕 邹衍著书考
一四五 庄子见赵惠文王论剑乃庄辛非庄周辨
一四六 魏牟考
〔附〕 论詹何环渊年世 附召滑
一四七 虞卿著书考
〔附〕 国语采及铎氏虞氏钞撮考
一四八 孔穿与公孙龙辨於平原君所考 附子思以下孔裔生卒年表
一四九 荀卿赴秦见昭王应侯考
一五○ 陈仲考
一五一 荀卿至赵见赵孝戍王议兵考
一五二 邹衍舆公孙龙辨於平原君家考 附綦母子毛公桓团
一五三 鲁灭在楚考烈王七年非八年非十四年辨
〔附〕 武内义雄六国年表订误论鲁谱之误辨
一五四 再论鲁谱歧点
一五五 鲁仲连考
一五六 李斯韩非考
一五七 庞暖剧辛考
〔附〕 庞暖郎临武君考
一五八 鵾冠子辨
一五九 吕不韦著书考
一六○ 孔丛子载孔子顺事迹辨
一六一 春申君见杀考
一六二 尉缭辨
一六三 诸子扩逸
先秦诸子系年通表 目次
例言
通表第一
相当於考辨第一卷
通表第二
相当於考辨第二卷
通表第三
相当於考辨第三卷
通表第四
相当於考辨第四卷
附表第一
列国世次年数异同表
附表第二
战国初中晚三期列国国势盛衰转移表
附表第三
诸子生卒年世先後一览表
附诸子生卒年世约数
跋
考辨索引
书名人名索引
精彩书摘
《先秦诸子繫年》:
齐威王卒年,实齐威称王之年。此其例一也。有一王两谧,而误分以为两人者。如梁襄哀王一人两谧,史记误分为襄王哀王。赵烈侯又谧武侯,史亦分为两侯。楚顷襄王又称庄王,史公不知,途误以庄矫为春秋时庄王之苗裔。此其例二也。有一君之年,误移而之于他君者。如魏文伐秦,在周威烈王十七年,史误以为郎魏文之十七年。齐宣王五年,与嬲忌田忌谋救韩伐燕,史误以为齐桓公五年。逢泽之会,在梁惠王二十七年,史误以为周显王之二十七年。齐魏战马陵,本梁惠王二十八年,史误以为乃周显王之二十八年。又如齐康公二十一年,乃田侯剡立,史误以为桓公午立。皆其例,三也。亦有一君之事,误移而之于他君者。如梁惠王会诸侯于逢泽,史误以为秦孝公。宋剔成逐桓侯自立,史误以为宋王偃逐剔戍自立。此其例,四也。有误于一君之年,而未误其并世之时者。如魏文灭中山,史称在文侯十七年,实误。而系之周威烈王十八年癸酉,则不误。齐魏相王于徐州,史以为齐宣王梁襄王,皆误。而系之周显王二十五年丁亥,实不误。又如齐封田婴于薛,应在威王时,史表在愍王三年,误。而系之周显王四十八年庚子,较纪年懂后一年,亦不为误。此由史公自据秦纪,于周秦之年即得之,于东方诸侯世次,则略而未能尽明,此误其年未误其世之例,五也。有其事本不误,以误于彼而途若其误于此者。如楚世家简王八年,魏文侯韩武子赵桓子始列为诸侯,与年表周本纪魏韩赵世家均不合。
……
先秦诸子繫年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煌煌两巨册,对于研读《史记》和研究古史地理有极大的帮助。
评分
☆☆☆☆☆
钱穆先生的抗鼎之作,先秦史必读
评分
☆☆☆☆☆
钱穆先生的成名作
评分
☆☆☆☆☆
《国史大纲》是中国近代历史学家钱穆所撰写的一本通史性论著,著于抗日战争时期。钱穆当时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战火纷飞中随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辗转大半个中国。在云南昆明岩泉寺,钱穆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中国通史的考证与写作之上。当时生活的窘困、物资的紧缺以及内忧外患的状况都使钱穆将对中国命运的思考贯穿于了全书始末。钱穆指出,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要务,在于能在国家民族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他希望作为抗战中流的精英分子能够从这样一部张扬士之人力的史纲里汲取力量前行。
评分
☆☆☆☆☆
最经典的一部史学论著。有洞见,有情怀,持论客观,叙述冷静,没有思想的框框束缚,表达也颇具个性。仔细阅读,大受启发。
评分
☆☆☆☆☆
书已经不知转手几道了,考虑到本书的稀缺性,忍了,内容为王
评分
☆☆☆☆☆
钱穆大师的书每一本都是经典 都值得收藏
评分
☆☆☆☆☆
瑞典那本书,是一个中国女性嫁到瑞典,写的厚厚的一本游记,里面还有写道林格伦,斯文赫定,斯德哥尔摩民俗村
评分
☆☆☆☆☆
618活动多买买书,特别好,又便宜。以后还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