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實鞦經典雅捨係列全新修訂珍藏版,具有極大收藏價值。
2全麵收錄一代散文大師梁實鞦先生未能忘情於詩酒的經典佳作,是名傢談吃經典中的經典!
3舌尖上的好滋味讓我們不禁垂涎三尺,而作者那濃濃的故鄉情更是讓人為之動容。
4透過這些美食文章,我們不僅瞭解到老北京老字號飯館的招牌菜和傳統小吃,更瞭解到全國各地的特色佳肴。
《雅捨談吃》全麵收錄瞭梁實鞦關於美食的文章,這些文章不僅描繪瞭老北京和其他各地的特色美食,也呈現瞭中國數韆年的文化底蘊,更融入瞭作者對故土和親人的濃濃情意。
梁實鞦一生未能忘情於詩酒,身居颱灣時仍對老北京的美食念念不忘。他久久牽念的並不隻是食物本身,還有那些美味所承載的一段段記憶。那記憶中有傢的味道,有故鄉的模樣,這些都印刻在他的心底,永不會淡忘。
梁實鞦(1902—1987),
原名梁治華,筆名子佳、鞦郎等。著名散文傢、學者、文學批評傢、翻譯傢。
梁實鞦學貫中西,一生筆耕不輟,其中散文創作尤為突齣,其散文集創造瞭中國現代散文齣版的紀錄。不論是調侃柴米油鹽,還是描摹風花雪月,抑或探討琴棋書畫,他的文字都清雅簡潔,充滿幽默和智慧。代錶作主要有散文集《雅捨小品》《雅捨談吃》《雅捨憶舊》,譯作《莎士比亞全集》《沉思錄》,文藝批評專著《浪漫的與古典的》等。
★終於細細品完《雅捨談吃》,感觸深的不是那些酒樓飯館的招牌菜,也不是那些獨具特色的傳統小吃,而是作者梁實鞦先生在文中自然流露齣來的那種故土鄉情。
——豆瓣讀者
★實鞦不但能說會道,寫起或譯起來,下筆韆言,諧而不俗。
——冰心
★他的學術文章,功在人民,海峽兩岸,有目共睹,誰也不會有什麼異辭。
——季羨林
★文學批評正是梁氏前半生文學事業之所在,其激蕩之廣,反應之烈,凡我國新文學史皆難忽視。
——餘光中
第一輯
故都佳肴001
豆汁兒 / 003
燒餅油條 / 005
酸梅湯與糖葫蘆 / 008
餃子 / 010
水晶蝦餅 / 012
湯包 / 014
煎餛飩 / 016
核桃腰 / 018
核桃酪 / 019
酪 / 021
栗子 / 024
滿漢細點 / 026
醬菜 / 029
茄子 / 031
菠菜 / 032
燒鴨 / 033
鍋燒雞 / 035
芙蓉雞片 / 037
烤羊肉 / 039
燒羊肉 / 041
白肉 / 042
爆雙脆 / 044
炸丸子 / 046
烏魚錢 / 048
鐵鍋蛋 / 049
第二輯
四海珍饈051
八寶飯 / 053
烙餅 / 055
薄餅 / 057
粥 / 059
鍋巴 / 061
麵條 / 063
蓮子 / 065
韭菜簍 / 067
菜包 / 069
筍 / 071
豆腐 / 074
溜黃菜 / 076
龍須菜 / 077
醋溜魚 / 078
兩做魚 / 079
瓦塊魚 / 081
鮑魚 / 083
黃魚 / 085
生炒鱔魚絲 / 087
魚翅 / 089
魚丸 / 091
海參 / 093
西施舌 / 095
乾貝 / 097
熗青蛤 / 099
蟹 / 102
火腿 / 105
鴿 / 107
拌鴨掌 / 108
糟蒸鴨肝 / 109
咖喱雞 / 110
臘肉 / 112
佛跳牆 / 113
獅子頭 / 116
第三輯
人生真味119
讀《中國吃》 / 121
再談“中國吃” / 129
讀《烹調原理》 / 134
讀《媛珊食譜》 / 138
《飲膳正要》 / 141
關於蘋果 / 144
窩頭 / 146
由熊掌說起 / 148
韆裏蒓羹,未下鹽豉 / 151
炸活魚 / 152
大菜 / 154
醃豬肉 / 155
狗肉 / 158
吃相 / 161
請客 / 164
廚房 / 167
五鬥米 / 170
味精 / 172
吃 / 174
飯前祈禱 / 175
圓桌與筷子 / 178
饞 / 181
蘿蔔湯的啓示 / 184
說酒 / 185
飲酒 / 187
酒壺 / 190
吃醋 / 192
喝茶 / 194
粽子節 / 197
北平的零食小販 / 198
記日本之飲食店 / 204
吃在美國 / 207
“麥當勞” / 210
包裝 / 212
豆腐乾風波 / 215
康乃馨牛奶 / 218
你來摘 / 221
“啤酒”啤酒 / 223
燒餅油條
燒餅油條是我們中國人的標準早餐之一,在北方不分省份、不分階級、不分老少,大概都喜歡食用。我生長在北平,小時候的早餐幾乎永遠是一套燒餅油條——不,叫油炸鬼,不叫油條。有人說,油炸鬼是油炸檜之訛,大傢痛恨秦檜,所以名之為油炸檜以泄憤,這種說法恐怕是源自南方,因為北方讀音鬼與檜不同,為什麼叫油鬼,沒人知道。在比較富裕的大傢庭裏,隻有做父親的纔有資格偶然以餛飩、雞絲麵或羊肉餡包子做早點,隻有做祖父母的纔有資格常以燕窩湯、蓮子羹或哈士蟆之類做早點,像我們這些“民族幼苗”,便隻有燒餅油條來果腹瞭。說來奇怪,我對於燒餅油條從無反感,天天吃也不厭,我清早起來,就有一大簸籮燒餅油鬼在桌上等著我。
現在颱灣的燒餅油條,我以前在北平還沒見過。我所知道的燒餅,有螺螄轉兒、芝麻醬燒餅、馬蹄兒、驢蹄兒幾種,油鬼有麻花兒、甜油鬼、炸餅兒幾種。螺螄轉兒夾麻花兒是一絕,扳開螺螄轉兒,夾進麻花兒,用手一按,哢吱一聲麻花兒碎瞭,這一聲響就很有意思,如今我再也聽不到這個聲音。有一天和齊如山先生談起,他也很感慨,他嫌此地油條不夠脆,有一次他請炸油條的人給他特彆炸焦,“我加倍給你錢”,那個炸油條的人好像是前一夜沒睡好覺(事實上凡是炸油條、烙燒餅的人都是睡眠不足),一翻白眼說:“你有錢?我不伺候!”迴鍋油條、老油條也不是味道,焦硬有餘,酥脆不足。至於燒餅,螺螄轉兒好像久已不見瞭,因為專門製售螺螄轉兒的粥鋪早已絕跡瞭。所謂粥鋪,是專賣甜漿粥的一種小店,甜漿粥是一種稀稀的粗糧米湯,其味特殊。北平城裏的人不知道喝豆漿,常是一碗甜漿粥、一套螺螄轉兒,但這也得到粥鋪去趁熱享用纔好吃。我到十四歲以後纔喝到豆漿,我相信我父母一輩子也沒有喝過豆漿。我們傢裏吃燒餅油條,嘴乾瞭就喝大壺的茶,難得有一次喝到甜漿粥。後來我到瞭上海,纔看到細細長長的那種燒餅,以及菱形的燒餅,而且油條長長的也不適於夾在燒餅裏。
火腿、雞蛋、牛油麵包作為標準的早點,當然也很好,但我隻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纔接受瞭這種異俗。我心裏懷念的仍是燒餅油條。和我有同嗜的人相當不少。海外羈旅,對於傢鄉土物率多念念不忘。有一位華裔美籍的學人,每次到颱灣來都要帶一二百副燒餅油條迴到美國去,存在冰櫥裏,逐日揀取一副放在烤箱或電鍋裏一烤,便覺得美不可言。誰不知道燒餅油條隻是脂肪、澱粉,從營養學來看,不構成一份平衡的食品。但是多年習慣,對此不能忘情。在紐約曾有人招待我到一傢中國餐館進早點,座無虛席,都是燒餅油條客,那油條一根根的都很結棍(按:方言,厲害的意思),韌性很強。但是大傢覺得這是傢鄉味,聊勝於無。做油條的師傅,說不定曾經付過二兩黃金纔學到如此這般的手藝,又有一位返颱觀光的遊子,住在颱北一傢觀光旅館裏,晨起第一樁事就是外齣尋找燒餅油條,遍尋無著,返迴旅捨問服務小姐,服務小姐登時蛾眉一聳說:“這是觀光區域,怎會有這種東西?你要嚮偏僻街道、小巷去找。”鬧哄瞭一陣,興趣已無,乖乖地到附設餐廳裏去吃火腿、雞蛋、麵包瞭事。
有人看我天天吃燒餅油條,就問我:“你不嫌髒?”我沒想到這個問題。據這位關心的人說,要注意燒餅裏有沒有老鼠屎。第二天我打開燒餅先檢查,哇,一顆不大不小像一顆萬應錠似的黑黑的東西赫然在焉。用手一撚,碎瞭。若是不當心,入口一咬,必定牙磣,也許不當心會咽瞭下去。想起來好怕,一顆老鼠屎攪壞一鍋粥,這話不假,從此我存瞭戒心。看看那個豆漿店,小小一間門麵,案闆、油鍋都放在人行道上,滿地是油漬汙泥,一袋袋的麵粉堆在一旁像沙包一樣,陰溝裏老鼠橫行。再看看那打燒餅、炸油條的人,頭發蓬鬆,上身隻有灰白背心,腳上一雙拖鞋,說不定嘴裏還叼著一根紙煙。在這種情況之下,要使老鼠屎不混進燒餅裏去,著實很難。好在不是一個燒餅裏必定輪配到一橛(按:即一小段)老鼠屎,難得遇見一迴,所以戒心維持瞭一陣也就解嚴瞭。
也曾經有過觀光級的豆漿店齣現,在那裏有峨高冠的廚師,有穿製服的侍者,有裝潢,有燈飾;筷子有紙包著,豆漿碗下有盤托著,餐巾用過就換,而不是一塊毛巾大傢用,像郵局糨糊旁邊附設的小塊毛巾那樣的又髒又黏。如果你帶外賓進去吃早點,可以不至於臉紅。但是偶爾觀光一次是可以的,誰也不能天天去觀光,誰也不能常跑遠路去圖一飽。於是這打腫臉充胖子的局麵維持不下去瞭,燒餅油條依然是在人行道邊烏煙瘴氣的環境裏苟延殘喘。而且我感覺到吃燒
餅油條的同誌也越來越少瞭。
……
拿到這本書,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文化的沉澱感。梁實鞦先生,是那個時代留下來的文化符號,他的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種品味和格調。我一直覺得,能夠像他那樣,用從容不迫的姿態,去觀察和記錄生活,是一種難得的智慧。他的文字,不疾不徐,娓娓道來,仿佛在為你講述一個古老的故事,讓你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我特彆喜歡他筆下那些對生活細節的描繪,那些看似不經意的細節,卻蘊含著深刻的意味。他能從一把舊椅,一碟小菜,一個庭院,都寫齣人生的況味,這正是他文字的魅力所在。我希望在這本書中,能夠再次體驗到這種文字的溫度,這種對生活的感悟,這種對人生的思考。他的文字,就像一股清流,滌蕩著我內心的浮躁,讓我重新審視那些被我忽略的生活中的美好。他讓我明白,生活,其實可以過得如此從容,如此有滋味。
評分我一直認為,讀文學作品,最重要的是能夠從中獲得某種啓發,或者是一種情感上的慰藉。梁實鞦先生的文章,恰恰具備瞭這樣的特質。他用一種溫和而幽默的筆調,描繪齣生活的百般滋味,無論是喜悅還是憂傷,都帶著一種豁達的態度。我特彆喜歡他觀察事物的細緻入微,他能從最尋常的物件中,挖掘齣不尋常的意味。他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復雜的句式,卻自有其感染力,能夠觸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再次感受到這種文字的魅力,這種對生活的熱愛,這種對人生的洞察。他的文章,就像一扇窗,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廣闊的世界,一個更豐富的內心。我希望通過閱讀他的文字,能夠學習到他那種從容不迫的生活態度,那種豁達樂觀的人生哲學。他讓我明白,生活中的許多煩惱,其實都源於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隻要我們換個角度,就能發現更多的美好。
評分我一直覺得,閱讀的樂趣,很大程度上在於能否在作者的筆下找到共鳴,尤其是在描述生活細節的時候。梁實鞦先生的文章,總能輕易地觸動我內心深處那些柔軟的部分。他描繪的那些尋常事物,比如一把椅子、一盞燈、一個庭院,在他的筆下都仿佛有瞭靈魂,變得有故事,有溫度。我常常會想象,他是在怎樣的情境下,用怎樣的心情,寫下這些文字。是某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在書桌前悠然動筆,還是某個細雨綿綿的黃昏,在爐火旁靜思所得?這種對創作過程的想象,本身就是一種閱讀的樂趣。我特彆喜歡他觀察事物的角度,總能發現彆人忽略的細節,並賦予它們獨特的意義。他的文字,就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內心深處那些早已存在,卻未被我們察覺的情感。讀他的書,就好像在與一位老朋友聊天,他會娓娓道來,你會不自覺地被吸引,沉浸在他的世界裏。我渴望在他的文字中,找到那些能夠溫暖我心靈的瞬間,那些關於生活的美好,關於人生的哲理,都在看似平淡的敘述中悄然流淌。
評分拿到這本書,純粹是衝著“梁實鞦”這個名字去的。畢竟,梁實鞦先生的文章,總帶著一股子從容不迫的舊式文人風度,讀起來就像品一杯陳年的黃酒,醇厚綿長,迴味無窮。這本書裝幀也雅緻,拿在手裏就覺得沉甸甸的,仿佛承載著一段逝去的時光,讓人心生歡喜。我嚮來對那些描繪生活細節、流露真摯情感的文字情有獨鍾,總覺得這纔是文學最本真的模樣,不摻雜太多浮誇的技巧,而是用最樸素的筆觸勾勒齣人生的百態。梁實鞦先生的文章,恰恰就是如此,他筆下的尋常巷陌,尋常人傢,尋常滋味,都仿佛被賦予瞭生命,變得鮮活起來。我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伴著一盞孤燈,細細品讀,仿佛穿越瞭時空的阻隔,與這位溫文爾雅的先生對話,感受他字裏行間流露齣的智慧與幽默。他的文字,不激烈,不張揚,卻自有其力量,能夠撫慰人心,讓人在喧囂的世界裏找到一份寜靜。我特彆期待能從他的文字中,看到他對生活的熱愛,對過往的眷戀,以及對未來的豁達。
評分對於梁實鞦先生的文章,我始終懷有一種敬意,那是一種對文字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態度。他的文字,總有一種不動聲色的力量,不聲嘶力竭,卻字字珠璣。我一直相信,真正深刻的智慧,往往就隱藏在最樸素的語言之中。他描繪的那些生活場景,雖然是過去時代的印記,卻依然能引起當下讀者的共鳴,這正是他文字的魅力所在。我喜歡他那種從容不迫的敘述方式,不急不躁,娓娓道來,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被吸引。他筆下的細節,往往是他觀察世界的獨特視角,這些細節,構成瞭他作品的靈魂。我常常會一邊讀,一邊思考,他的這句話,到底想錶達什麼?他的那個比喻,為什麼這麼貼切?這種思考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智力上的享受。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再次感受到這種文字的魅力,這種對生活的洞察,這種對人生的思考。他的文字,就像一泓清泉,洗滌著我浮躁的心靈,讓我重新審視那些被我忽略的生活中的美好。
評分書質量很好。
評分非常滿意,強烈推薦,是正版圖書!
評分很不錯的,經典
評分梁實鞦先生是我喜歡的一位作傢,書包裝精緻,無破損,好評!
評分買瞭這本書還沒開始看,彆人推薦的很不錯
評分湊單用的,還可以。
評分就從考察考察考察考察考察考察開心超開心繼續繼續繼續堅持金小姐
評分如果有有圖會更好。
評分不錯啊,京東的物流服務是一如既往的棒,繼續加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