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到民间去: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1918-1937(新译本)/海外中国研究文库》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使用民间文学和民俗学资料,探讨20世纪初五四运动至抗战前的民间文学运动及其影响。这场运动由北京大学的几位青年民俗学者发起,他们批评封建儒家传统及贵族文化,认为它们是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他们主张“到民间去”,找寻中国文学的真正宝藏。他们认为民歌、传说、儿童文学和谚语等是平民的“真声”,也是中国文学的精粹部分。他们还认为,这些平民文学种类长期受到上层儒家精英文化的轻视和压制,正在迅速消失,故应该抓紧抢救,努力搜集,恢复它们原有的光彩。民俗学者把中国文化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阶层:平民文化与贵族文化。他们大部分人认同平民文化,主张要向老百姓学习。这不仅代表了他们要重新评估中国文化的决心,也标志着他们反思自己的社会角色的转向,以及希望参与改革社会的抱负。这场民间文学运动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文化下乡”运动开启了先河。
作者简介
洪长泰(Chang-tai Hung),早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1973),旋即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获宗教学硕士学位(1975)和历史学博士学位(1981)。美国卡尔敦大学副教授、教授(1984-1998),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1999 至今)。主要著作有Going to the People: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Folk Literature, 1918-1937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85) ,War and Popular Culture: Resistance in Modern China, 1937-1945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Mao’s New World,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Early People’s Republic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 University Press, 2011),《新文化史与中国政治》( 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3),《地标:北京的空间政治》(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1) 等多种。
前言/序言
中文初版序
[美]洪长泰
《到民间去》的中译本能够在中国出版,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件极为欣慰的事。
这本书主要讨论了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民间文学的发掘、讨论和推广。五四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当时,在新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学进行了重新估价。但是,历来研究五四文学的著作,大都偏重于写实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城市消闲文学的讨论,却忽略了这一时期文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面,那就是青年民间文学家刘半农、周作人、顾颉刚和钟敬文诸先生大力提倡与热烈讨论的民间文学。事实上,就中国文学史而言,民间文学也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容忽视。
但是,《到民间去》并不单是一部有关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的书,它还是一部有关民俗学和文化史的著作。五四知识分子在讨论民间文学的时候,还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文化的大问题,那就是:究竟什么才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中国文化是否全都是儒家的传统的“上层文化”?是否只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传记?或是否只是达官贵人的“登科录”?民众究竟有没有文化?农民是否都是愚昧无知的?等等。中国五四民间文学家正是通过研究民间文学,对中国文化提出了一些新见解。他们认为,中国文化是多元的。中国文化既有纵的一面(即上有儒家的“上层文化”,下有农夫村妇的“下层文化”),也有横的一面(即既有殿堂之学,也有不同地方的方言和区域文化)。五四民间文学家发现,那些久为人漠视的歌谣和传说,在文学和文化价值上,不仅不逊色于“上层文化”,而且比“上层文化”更加多姿多彩、生气勃勃。通过对民间文学的认识,五四民间文学家打破了传统的“中国文化一元论”的看法,进而对中国文化作出了一种比较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如书中所说,五四民间文学运动的起因,既有来自西方和日本的思想冲击,也有对传统的中国民间文学的重新肯定。例如,英国民俗学家安得鲁·朗(Andrew Lang)和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对周作人的影响很大,而明朝冯梦龙的著作给了顾颉刚一定的启发等。总的来说,五四民间文学家已开启了融会中西思潮的先河,打开了中西学术交流的大门。这对当代中国民俗学的发展,是有益的启示。
五四迄今,西方民俗学的研究又涌现出不少新成果,而中国民俗学方面也不乏建树。目下所缺少的,似乎是进一步的互相比较、互相交流的论著。希望将来中国民俗学发展的途径之一,是能够继续加强与西方民俗学的切磋共学。彼此互为印证,成果一定十分可观。例如,本书“传说”一章已指出,徐文长的故事并非中国所独有,西方不少国家也不乏徐文长型的人物。那么,为什么在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会出现同一类既庄且谐、似智又愚的这种人物?他们的出现,究竟反映了什么样的民众心理?又会对社会的风俗习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倘若开展这样的比较研究,作者相信会出现更多的新成果。
在方法学上,《到民间去》采用了介乎民俗学、文化史和思想史之间的方法。本书既非纯民俗学的著作(即没有采用西方民间文学分类学中所惯常采用的“主题”和“类型”的方法来作研究),也不是传统思想史的写法(即并非注重一家一言的分析),而是集历史学、文学与民俗学于一身。这种写法,缺点是有些“杂乱无章”,好处则是打破了一般学术的界限,取长补短。作者希望借此从多种角度来看同一问题,从而得出新观点、新结论。作者认为,目下研究学问,不应囿于一家一言。民俗学可以给历史研究提供不少宝贵的材料,而历史学也可给民俗学提供一些线索和脉络。近年来,法国新年鉴学派(Annales School)的史学家对民众思维(mentalités)的研究所得出的杰出成果,便是成功地结合了历史学、民俗学和人类学的方法的明显例子。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钟敬文先生为本书作序。钟先生以现代民间文学运动的参与者的身份,对本书作出了评价并填补了不少空白。本书中译本出版之时,适逢钟先生的九十大寿,真是巧合。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的奠基人之中,大都是“半路出家”的,如顾颉刚先生的本业是研究古史,刘半农先生的兴趣在语言学,周作人先生则是小品文名家等。顾、刘、周诸先生对中国现代民间文学运动都有重要的贡献,但因各有专业,对民间文学的研究都不能“持之以恒”(刘先生则不幸早逝)。唯有钟敬文先生自始至终,旗帜鲜明。过去数十年来,钟先生孜孜不倦地在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园地中默默耕耘,开拓了无数新领域。中国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今日能够成为两门大学问,钟先生的贡献最大,称得上是“现代中国民间文学之父”。
1989年秋天,作者访学北京师范大学,有幸受教于钟先生,获益良多。两个月的接触,作者更体会到了钟先生的为人。钟先生不仅学问渊博,而且最令作者深感于怀的,是他那种追求学问的真诚、热心和广大胸襟。钟先生实在是知识分子的典范。
最后,这本中译本能够在中国出版,还要感谢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董晓萍博士。为了翻译此书,董女士花了不少心血。她的译文生动流畅,信而雅达,带给了英文原著所没有的一种中国色彩。这样的成果,倘没有对中西民俗学的深厚了解,是无法至此的。
1992年7月17日
于美国明尼苏达州之北园市
到民间去: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1918-1937(新译本)/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到民间去: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1918-1937(新译本)/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到民间去: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1918-1937(新译本)/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评分
☆☆☆☆☆
很不错的东西,刚好有活动,入手便宜。哈哈,继续努力继续剁手
评分
☆☆☆☆☆
书收到,这个系列的收了好几本了,不错!感谢京东!
评分
☆☆☆☆☆
事实证明,用纸箱打包就是比塑料袋强!避免了恼人的反复换货。向负责任的打包员同学致敬!
评分
☆☆☆☆☆
京东的活动非常给力,家里的书几乎都在京东买的,这套书相当的好,立意新颖,思想独特,逻辑清晰,非常易于普通读者研读,文字简洁不拖泥带水,用词严谨又不失大方,并且出版社用纸精良,排版合理,字体大小适中,实在是各方面都属上乘的一本书,五星好评,支撑京东,希望京东多搞活动多发优惠券。
评分
☆☆☆☆☆
1911年,武汉三镇及其它城市里的年轻的中国资产阶级,以异乎寻常的速度站在了支持革命政府的一边。实际上,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在汉口从事纯粹国内贸易和买办贸易的领域,发生了好几起商业活动,都是最初支持建立民国的著名活动。[7]当然,这种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以19、20 世纪之交所发生的一系列国内、国际巨变为前提的,但也是长期以来中国城市社会不断变化的结果。
评分
☆☆☆☆☆
人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
评分
☆☆☆☆☆
好书,我喜欢,买买买!好书,我喜欢,买买买!好书,我喜欢,买买买!好书,我喜欢,买买买!好书,我喜欢,买买买!
评分
☆☆☆☆☆
本书对军阀的派系、关系、经济基础、价值观作了详尽的考察,关于军阀思想主要受小传统影响和军事动员、冲突规模越来越强的讨论已经接近社会学讨论了。
评分
☆☆☆☆☆
书收到,这个系列的收了好几本了,不错!感谢京东!
到民间去: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1918-1937(新译本)/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