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俄羅斯政治轉型與國傢發展 00 俄羅斯發展前景與中俄關係走嚮1999年12月31日,將俄羅斯引上瞭轉型之路卻又使國傢麵臨重重危機的葉利欽將俄羅斯的權杖交到瞭普京手中。從此,俄羅斯進入瞭普京時代,這個國傢的興衰起伏也打上瞭鮮明的普京式的烙印。在2000年5月7日的總統就職典禮上,普京強調瞭兩點:第一,在俄羅斯曆史上,最高權力的更迭第一次以最民主和最普通的方式進行,即按照人民的意誌、閤法與和平地進行。政權更迭是對憲法製度的一個檢驗,檢驗它是否牢靠。俄羅斯成功地經受瞭這個考驗。和平的政權交接是政治穩定的重要因素。第二,政府與民眾的目標是一緻的,都想使俄羅斯成為自由、繁榮、富裕、強大和文明的國傢,成為其人民為之而自豪的國傢,以及在世界上受到尊敬的國傢。/0002_type63374type82634type122346_28700 shtml 普京在前兩個總統任期的主要任務就是應對國傢麵臨的重重危機,維係國傢和政權統一,結束寡頭乾政局麵,為經濟發展提供政治保障,提振俄羅斯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第一節鞏固聯邦與打擊寡頭俄羅斯1993年憲法在第一章《憲法製度原則》第五條第3款和第4款中明確規定,俄羅斯聯邦的聯邦體製建立在俄羅斯聯邦國傢完整、國傢權力體係一緻、俄羅斯聯邦國傢權力機關和俄羅斯聯邦主體國傢權力機關之間劃分管轄對象和分權、俄羅斯聯邦各族人民平等與自決的基礎上。在同聯邦國傢權力機關的相互關係方麵,俄羅斯聯邦各主體一律平等。普京執政之初,聯邦主體權限過大,顯然不符閤俄羅斯憲法的規定,普京正式就任俄羅斯總統後,即開始采取鞏固聯邦並製約地方權限的政治舉措。第一,按地域原則設立聯邦區。2000年5月12日,普京總統簽發命令,決定按地域原則建立由共和國、邊疆區和州組成的聯邦區,首批建立瞭7個聯邦區,還發布瞭關於聯邦區總統全權代錶的條例。把國傢元首在地方的全權代錶製改為國傢元首在聯邦區的全權代錶製,這是普京總統加強中央對地方控製的第一步。2000年5月18日,普京總統任命瞭7個聯邦區的全權代錶。普京總統發布的全權代錶條例,確定瞭總統駐各聯邦區全權代錶的任務和職權。條例規定,總統全權代錶的主要任務,首先是在執行總統確定的國傢內外政策基本方針方麵安排聯邦區的工作,對聯邦國傢權力機關的決定在聯邦區的執行情況實施監督,以保障總統各項政策的實施。除此之外,全權代錶還要定期嚮總統報告聯邦區保障國傢安全的情況,以及聯邦區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狀況。這樣做的目的是,保障總統履行其憲法職能,提高聯邦國傢權力機關的工作效率,完善對聯邦國傢權力機關的決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條例還規定瞭全權代錶的權利及其工作程序。全權代錶接受俄羅斯聯邦總統的任命,直接隸屬於總統並嚮總統匯報工作,其任職期限由總統確定,但不超過總統履行職能的期限。聯邦區的設立有助於加強俄羅斯國傢體製,密切地區之間的聯係,協調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行動。按照普京總統在2001年國情谘文中的評價,成立聯邦區是2000年俄羅斯最重要的一項決定,而且全權代錶的工作使聯邦中央政權與各地區明顯接近瞭。由於普京事先與地方行政長官就這項改革措施進行瞭協調,該措施基本上得到各地方行政長官的理解和支持。2000年5月25日,普京在嚮中部聯邦區各州領導人介紹總統駐該區全權代錶格奧爾基·波爾塔夫琴科時指齣,地方領導人在起草關於總統駐聯邦區全權代錶的總統令中起瞭很大的作用,建立聯邦區的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同地方領導人協同努力的結果。就政治作用而言,在聯邦中央與聯邦主體之間設立聯邦區這種新的權力實體,主要是為瞭強化總統對聯邦主體的領導,以便加強對地方的控製。但也要指齣,所建立的7個聯邦區,其實隻是作為中間環節對各個聯邦主體進行協調管理,它並沒有相應的機製和管理機構,也未成為一級政權機關。因此,俄羅斯聯邦體製仍麵臨進一步改革的繁重任務。第二,修改聯邦委員會組成原則。2000年5月17日,普京發錶電視講話,錶示將嚮國傢杜馬提交一批法律草案。這些法律旨在鞏固俄羅斯的國傢體製,加強國傢的統一,使執行權力機關和立法權力機關真正運轉起來,使憲法規定的權力分開和保持權力機關自上而下的統一具有實際內容。這些法律草案的內容主要有三項。第一,修改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的組成原則。普京認為,根據俄羅斯憲法的規定,國傢杜馬經選舉産生,聯邦委員會由代錶執行權力機關及立法權力機關的代錶組成,俄羅斯憲法第95條第2款規定,聯邦委員會由俄羅斯聯邦每個主體各派兩名代錶組成:一名國傢權力代錶機關代錶和一名國傢權力執行機關代錶。但憲法沒有規定這些代錶一定要由聯邦主體最高行政長官和立法機構最高領導人擔任。第二,關於解除地區領導人職務和解散通過違反聯邦法律的地方立法機構的規定。普京認為,如果違反憲法,即使是聯邦總統也可以被解除職務,這一規定也應適用於各地區和地方自治機構的領導人。第三,關於地方領導人與下屬權力關係的規定。普京錶示,既然聯邦總統在一定條件下有權解除地方領導人的職務,那麼地方領導人也應當享有解除其下屬權力機關領導人職務的權力。按照這些法案的規定,聯邦委員會的組成將加以改變,行政長官和立法機構的最高領導人將任命自己的代錶擔任聯邦委員會議員,他們自己則不再進入聯邦委員會;聯邦中央將有權解除聯邦主體行政長官的職務,並在地方立法會議不遵守聯邦法律的情況下將其解散;聯邦主體領導人可以解除地方自治機構領導人的職務,即地區、市鎮自治機構領導人的職務。“Это и есть диктатура закона”——Началась реформ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власти pоссии,Коммерсант-Ъ,18 мая 2000г普京認為,這些政治舉措不僅是正確的,而且是恢復國傢權力機關自上而下正常運轉所必需的。國傢最重要的首先是法律,是憲法秩序和紀律。不采取這些手段,無論是聯邦議會、政府,還是總統都不可能達到目的。首先應當使莫斯科和俄羅斯邊遠地區同樣嚴格尊重公民權利,同樣準確理解和執行俄羅斯法律,這纔是法律至上。其中,改變聯邦會議上院的組成方式是最為重要的一項,其目的是取消各聯邦主體最高行政長官和杜馬主席兼任聯邦委員會成員的慣例,恢復上院作為職業化立法機關的本來麵目。可以認為,這項舉措是三項法律的核心內容。修改聯邦委員會組成原則具有深遠的政治意義。一是維護瞭政治權力分立的原則。葉利欽時代聯邦委員會組成的實際情況是,聯邦主體最高行政長官既是執行權力機關的代錶,同時又是聯邦委員會的成員——這意味著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同時也是自己所執行法律的起草者。普京錶示,這違反瞭權力分立的原則,也不利於聯邦主體最高領導人集中精力解決本地區的具體問題,現在應當消除這種明顯的矛盾。二是符閤兩院製議會的組成原則。俄羅斯作為一個具有多形態和多民族政治信仰的國傢,應當建立名副其實的兩院製議會。國傢杜馬首先是代錶全國人民和整個國傢的利益,在豐富多彩的意識形態和多元化中體現國傢的統一和完整的議院。聯邦委員會則是地區的議院,應當對國傢遵守“多樣性統一”的基本原則進行監督,真正實施“俄羅斯各聯邦主體一律平等”的原則。為此,應當成立新的聯邦委員會,不是按職務,而是通過選舉確定聯邦委員會的人選。В Лысенко,Пять уроков pоссийского парламентаризма,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16 мая 2000г 由於涉及聯邦主體最高行政長官的自身利益,俄羅斯中央與地方權力主體展開瞭艱難的政治博弈,旨在改革聯邦體製的三項法案幾經周摺纔得以通過。2000年5月19日,普京關於改組國傢政權的法案提交國傢杜馬。5月31日,國傢杜馬一讀三項法案均以絕對多數通過。6月7日,聯邦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通過瞭對普京改組上院法案的13條修改意見,主要包括保留聯邦主體立法會議主席的議員資格、地方代錶由州長任命且任期與州長一緻、州長可召迴自己的代錶、現任州長在其任期之內仍享有豁免權等。6月23日,普京改組上院法案得到國傢杜馬的批準,二讀和三讀分彆得到302名議員和308名議員的投票贊同。國傢杜馬修改後的法案規定,每個聯邦主體有兩名聯邦委員會議員,其中一名由立法會議選舉産生,另一名由聯邦主體最高行政長官推舉並經立法會議同意而任命。普京所提法案的基本原則均被保留,而6月7日聯邦委員會所提修改意見則基本未被采納。6月28日,國傢杜馬又通過普京提齣的關於總統可解除州長職務的法案。2000年6月28日,聯邦委員會以129∶13的錶決否定瞭國傢杜馬所通過的上院改組法案,將法案發迴國傢杜馬重審。7月3日,被上院駁迴的法案送交國傢杜馬,多數議員錶示,應成立協商委員會以尋求妥協方案,否則將投票推翻聯邦委員會的否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