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天会抵达

总有一天会抵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聂小欠 著
图书标签:
  • 成长
  • 治愈
  • 青春
  • 文学
  • 小说
  • 情感
  • 励志
  • 现实
  • 温暖
  • 梦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66292
版次:1
商品编码:1183039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雅致纸
页数:25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跟团和自助游都不可能走得这么狗血!

5个月,5500KM,花费一万,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五国孤男寡女单车骑行之旅。


  

全程专挑汽车不达路线行走,在各种路边田野民居小别墅搭帐篷过夜,勾搭世界青年大联欢。


  

西南直升飞机联盟/天涯掉坑3年愤怒群众/中国优秀攀登运动员刘勇/中国翼装飞行**人张树鹏/河内矿业大学全班男生/东南亚被蹭吃骗喝各路百姓/一起旅行5个月最后选择出家的哥们叶子/在出发之前就勾搭上一边旅行一边修成正果的洋鬼子老公

内容简介

《总有一天会抵达》是一本轻快火爆、狗血离奇的旅行记录书。

聪颖爽直的狮子同学在27岁爱情高龄逼近之时,终于如愿以偿地折腾了自己一把:在自己还能有本钱失去一切的当口,胸口流着血,手里提着刀,豪情悲壮地拖上外表粗犷如杀猪匠内心却敏感细腻的蓝颜小伙伴叶子,搭伙组成东南亚五国骑行小分队,开始了5个月,5500KM,3月出发,7月回国,花费一万,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五国孤男寡女单车骑行之旅。

因两人不是男女朋友,也不是两口子,但都是有点不着边际的穷酸浪漫主义者,为避免路上因争吵而在异国他乡提前散伙,两人立下旅途盟约:狮子负责外交联络,规划路线,蹭吃蹭住,找沙发客等需要靠美色”公关”的时候,而五大三粗的叶子则负责修车补胎,取景拍照,抛头露面,喝酒胡侃,如遇危险即使他也心虚那也得挡枪挡子弹。两个不太靠谱的年轻人一路单车骑行,奇遇不断:

? 淋了一场暴雨就在身上卸下一斤泥

??疯骑85公里穿越摩托车晚间狂流去见六年未见的同窗同学

??在越南某大学蹭课并成功混住男生集体宿舍

??被路边婚礼上喝高的年轻小伙们热情拉入越南随时随地开唱的卡拉OK

??担任一场没有新人的婚礼摄影师并全程跟拍“蜘蛛精她妈”

??在院子里摸黑全裸洗澡被归来的主人撞到

??愚人节半夜起来上厕所却差点被强奸

??被误认为是间谍

??偶遇一身破烂、十年漂泊在外的骑士并甘拜下风

??被晒成三级烧伤烤乳猪

??惊愕得知范冰冰和甘露露在越南一样有名

??从黎明骑到黄昏去找寻《情人》里的三角洲

??放在钱包里的两百美金诡异变成两张一百美金的冥币

??半夜蹭完wifi在回旅馆的路上撞上异国飞车小青年

??魂飞魄散误闯路边邪魅寺庙差点命丧黄泉

??一天喝十杯冰镇甘蔗汁而不上厕所

??将驼了三千公里的火锅底料开包,向外国青年普及火锅文化

??吃油炸大蜘蛛和大耗子

??突发痢疾而获住豪宅

??在美国沙发客家的卫生间里痛哭

??带着一整卷卫生纸去逛吴哥窟

??在柬埔寨醉酒“赛车”

??惊惶逃窜性都芭提雅

??多绕240KM去追逐一张照片上的美景

??逃命于鱼群的撕咬下



聂小欠和叶子都没有想到,和骑行有关的这一年,成为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年。


在旅行所有准备做好就差出发的当口,狮子遇到了现在的歪果仁老公。

叶子在旅行中闷声思考生命的大义最终在这一年结束的时候选择进入佛门。


他们终于知道人生时刻都有选择的可能

而生命比我们想象中更狗血离奇。


作者简介

江湖人称“聂小欠”,30岁,已婚四川“妹纸”。一个喜欢徒步但不爱骑车的单车长途旅行者;一个平时几乎不碰自行车,不会修车,不会补胎,但只要一跨上单车拖着满摊子的破家当就能立马切换为“鸡血模式”,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在所不辞,逍遥自在的铁血女汉子。


第1次骑车经历是2008年地震前租了辆自行车从成都用2天骑回400KM外的宜宾家中。


此后骑车的履历鲜有短线,包括2009年2500KM川藏小北线及2013年5500KM骑行东南亚五国,虽然骑得不快,但只要前方有路,就从不回头,也绝不搭车。


在无数个非著名广告公司当了8年的“孙女”,给客户出过不少鬼点子,开过车店卖自行车,现在跟着别的土豪大老板卖直升机。


此前算得上作品的便是“天涯”上点击量40W的一篇关于骑行川藏线的著名“太监帖”,骑行1个月,写作耗时8个月,斗胆取了一个标新立异的限制级标题,差点被禁。


这本东南亚的游记,骑行只有5个月,而写作已耗时超过一年半,终于完稿。


没怎么出过国,却幸运遇到一枚美籍先生。目前处于沉寂期,只为了为期一年骑行美洲的“HONEY YEAR”计划。


想和最爱的人,一起折腾出最向往的自己!


目录

目 录

序/ Forewords

1.我和我的小伙伴 P8

2.收拾,收拾,准备出发 P12

3.中国式“试婚” P16


越南·越南 / Vietnam


1.初见,初恋,初蹭,越南 P24

2.九九八十一难之第一难 P26

3.第一封情书 P30

4.临走了,爱情却没长眼地来了 P32

5.“最隆重”的接待 P37

6.重返课堂做越南大学生 P42

7.那些天,我扰乱了一片芳心 P45

8.前方出城,进入山区 P49

9.越南山里人·就爱卡拉OK P52

10.一场没有新人的婚礼 P54

11.越南山里人·起得比鸡早,吃得比虫少 P58

12.最后的时光 P63

13.烈日和霉菌,咖啡和奶昔 P68

14.洗澡和拉屎永远都是重要课题 P72

15.愚人节差点儿被强奸 P76

16.你是警察,可我们不是间谍 P79

17.沿着海岸,一路向南 P84

18.人一生必须去的五十个地方 P87

19.终极骑士:裤子川十年君 P94

20.千万别把橄榄油当防晒霜 P100

21.夕阳醉了那片海滩 P104

22.LUCOFFEE里喝英语 P108

23.无法继续往南,那就转弯向西 P112


柬埔寨·简朴寨/ Cambodia


1.暴风雨前的糖衣炮弹 P124

2.小姐你太漂亮,请与小和尚保持距离 P129

3.管不住的嘴:“邪”寺遇险记 P134

4.一窗两世界 P138

5.“牙龈上”的柬埔寨 P143

6.微笑的背后 P152

7.卫生卷纸上“盛开”的吴哥窟 P158

8.嘿!你欠我一句“GOODBYE” P169

9.逃离柬埔寨 P177


泰国·国泰/ Thailand


1.老天扇你一耳光,就定会下一场彩虹糖果瀑布雨 P184

2.夜市里卖出的甜品事业 P192

3.翻越万水千山,只为与你相见 P201

4.追逐一张照片的良辰美景 P208

5.一亩梦田筑一个梦幻家园 P216

6.生命中最美的一天 P224


后记/ Postscript


狮子后记:有时候放弃比坚持更需要勇气 P238

叶子后记:叶子的信仰之路 P244



后记 远方的见证 270


精彩书摘

洗澡和拉屎永远都是重要课题


管你是豪华游还是穷游,管你是住在星级宾馆还是在路边扎个破帐篷,洗澡和拉屎永远都是旅行途中每天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我没有奢望过在越南的山里人家会给我准备一个五星级的可以洗屁股的马桶,更没奢求过给我一个有泡泡浴撒着花瓣的浴缸。但是,人生总是曲曲弯弯,不尽是如人愿。

如果有人说越南人没文化,我不同意。当你每次去到越南山里人的茅厕,看到撕烂后散落满地粘满大便的报纸、书本、作业本,你会明白什么叫“书非撕不能读”,人家可是屁股上都飘着油墨香呢。

在越南我对洗澡的最高要求,通常仅限于被雨水淋了个透心儿凉后,有一桶热水可以温暖温暖我略感凄惨的心。

从出了河内开始,我便忘记了什么是热水澡,广东话里的“冲凉”一词估计是从越南这里传过去的,热水器之于越南人,估计类似于烤箱之于中国人,用不怎么着。我从未用冷水洗过澡,刚开始还会皱下眉头,对用冷水洗头有点纠结,可纠结没0.01毫米的实际意义,只好光着身子,站在喷头下,冷水一出,幻想自己是迈克尔·杰克逊代言雪碧广告,一手遮私处,一手甩出,“噢”一声,打个冷颤,就这样“晶晶亮,透心凉”。

但即使再怎么“家徒四壁”,那好歹还得有个四壁遮遮羞么?越南人有时候真省事!山里的家庭大多都很简陋,有些直接四周围起木板就成为一个浴室,旁边再围一个就是厕所,或者干脆板儿也省了,随地解决。习惯不是单一的某一样东西,而是多元相连的各个层面,好像说复杂了,简单地说,在山里你得习惯洗冷水澡,你要习惯简陋的木板房,没电灯,没喷头,进进出出的蟑螂、蚂蚁、蛤蟆、蟋蟀等等,如果说这些都可以轻描淡写,那后来碰到两个家庭是没厕所、没浴室……好像思考的东西要多一点了。洗澡,他们就指着那水龙头,就这片区域,四周皆空,毫无遮挡,唯有前面几米远一行香蕉树相伴。以为他们没明白意思,拿着我的无敌小本儿指着“洗澡”再问,还是那块地。惊讶,他们全家老少是怎么解决洗澡这问题的呢?非常好奇。那种困惑不亚于当年我看着一屋祖孙四代,两个兄弟一个老婆生活在一个环形开放式的大通铺的藏式阁楼里是如何解决传宗接代这样无法解答的问题。本想着暗中观察这一家子是怎么解决问题的,然后直接效仿,可这些人好像不需要洗澡,也不需要撒尿拉屎,只好自己闯出一片天地了。

我看着那片开阔视野的空地,纠结地问叶子这怎么洗啊,结果叶子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说“等时机”,像个算命先生似的掐指一算:“嗯,今晚十点后月光会被云层遮挡”,利用夜晚的漆黑完成工作。第一次叶子得逞了,看着他一脸舒爽的样子就来气,我只有惊恐地摸黑到了后院儿,找到水管用毛巾把自己大概地擦擦干净,就着黑蹲下赶紧将小号解决了。睡吧,许个愿,明天找个有厕所、有浴室的好人家。

但第二次叶子失算了,我看着他正猴急猴急地在黑暗中洗着,突然男主人骑着一辆摩托车归来,猥琐的车头灯从远及近地直接给照了个高清无码毫无遮挡,马上穿衣服已是来不及了,只见叶子强装淡定地背着车灯双腿夹紧,再默默用毛巾围着他白皙皙的屁股,那条围着屁股的毛巾就像穿了条齐屁小短裙一样好不性感,还一手提毛巾,一手抱胸,神情涣散,特像在某桑拿场所干坏事的时候让人民警察逮着那一瞬间。只见男主人比叶子更淡定,熄火,停车,关灯,若无其事地在旁边小厨房进进出出,剩下心情复杂的叶子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我记得当时空气好清新,周围好安静。


前言/序言

序言  


这一路都是夏天


我知道

那些夏天

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

代替梦想的

也只能是勉为其难

我知道

吹过的牛X

也会随青春一笑了之

让我困在城市里

纪念你

── 摘自宋冬野《安和桥》歌词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他妈的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镭射碟机、电动开罐器,选择健康、低胆固醇和牙科保险,选择定息贷款,选择买第一间房子,选择你的朋友,选择休闲装和配套的行李箱,选择分期付款的三件套西装,选择DIY,在一个星期天早上,搞不清自己是谁。选择在沙发上看无聊透顶的节目,往嘴里塞垃圾食物。选择腐朽至死,由你的精子造出的取代你的自私小鬼,最后会在悲惨的家里唾弃你。

“选择将来,选择生命…… 可是,我为什么要这样?我选择不去选择生活,我选择别的。理由呢?没有理由 。”

这是一段出自《猜火车》末尾的文字,我很喜欢,因为它如此真实,如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当然,我没有选择毒品,因为我没有选择的勇气;我也没有选择自私,因为我害怕孤独;我也没有选择流浪,因为我无法承受居无定所的生活。

每个人从幼稚到成熟,都需要做无数的选择,最后会通过一扇门,里面住着的就是那个你找寻了很久的最真实的自己,干净、纯粹。当然,也不是谁都能找到那扇门,它隐藏得很深。

年轻的时候,我们跟随、模仿,我们冲锋陷阵、不怕牺牲,把别人的梦想书写进自己的人生。说出来的梦想总是不着边际,时刻变幻,要去的地方总是太远,可渐渐地,我们发现梦想早已被遗弃在到达的路上。当然,如此之人甚多,转身望去,身边很多人做伴,倒并不觉得孤单,于是停下脚步,互相取暖,可郁闷的是,原点不是终点,只能继续跟着人流,且行且看。

如今的城市里,要奢望一片蔚蓝的天,让自己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你说想要忠于自己的内心,许下一个愿望,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听起来朴素,可大多时候我们都不能随心所愿,牵绊太多,杂音太多,最后也只能遂了它们的愿。

那些天天把梦想挂在嘴边的人,大多都坐在孤独的床前,看着“岛国影片”,把梦想给了屏幕上的姑娘,还有一年没换的床单。不知从何时起,我就像一个标准“愤青”,听到“梦想”这个词就会一阵一阵泛恶心。也没干多大个事儿,就拿梦想来武装,我只知道当我在45摄氏度无遮无挡暴晒的柬埔寨骑行时,那些所谓的梦想,还没有我手中的那杯爬满蚂蚁的冰镇甘蔗汁来得甜,喝下去了,就能赛似神仙。

在我刚开始懂得爱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听起来有点荒唐的念头,那就是一定要在27岁那一年结婚,貌似源起于哪位大师给我把过脉、开过光,说如果我27岁不结婚,那下一趟列车就得苦等到34岁。虽然听起来足够荒唐,可我内心异常笃定,时间越是逼近,越是心慌,越是心慌,越爱折腾,于是平静的生活被打破,用尽一切的力气想要去抓,却终于如愿以偿地赶在这个年纪失去了一切,变成年纪一大把还带着一肚子情伤的老姑娘。感觉自己的那个小世界,灯一下子全熄灭了,胸口流着血,手里提着刀,看了看前方可选的路只剩两条,要么了结自己,要么灭了他,二选一的题,结果我都没有足够的勇气。那我往后退吧,差一点就没出息地选择用出走去忘记,来一场听起来很洋气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可27岁了装不了“小清新”,想想当初为爱出走什么的,真的挺傻的,虽然也还是那个傻乎乎的模样,但至少知道逃避并不是出口,走了也不是一了百了,完了不还得回来面对。那些以“流浪”的名义在外面混迹的人里,有一半以上不都是一时意气冲出去,却没有勇气再回来面对的么?

给自己一年的时间让自己重新适应一个人的生活,心里面谁也不放,把自己的心清理得干干净净地来迎接我曾经满心期待的27岁,不问未来在何方,不问那个人在何处等我,当然这不是真的坦然,只是学会了平静地接受自己所剩的一切,不悲不喜。在吹灭蜡烛的那一刻,决定趁着还没嫁,不为别的,只为了自己,再一次肆无忌惮吧。

出发前默默给自己撂下一句狠话警醒自己:亲爱的,你既不是董小姐,也不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野马,世界那么大,尽管纵情去看,但这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才是你的家,折腾够了就回家好好过日子吧!

关于这次旅行的计划,我希望一切都是简单的、自在的。我不要星星,不要月亮,不要那个到不了的远方;不要计划,不要路线,不要再让那些生活的条条框框捆绑我的思想;不要伟大,不要理想,不要那么沉的抱负增加我单车的重量。我只要一个摸得着、看得到的地方,用我自己最自由最自在的方式去走走看看。

如此,骑行东南亚,就那么真实地摆在了我的眼前,它看起来好像也不是那么虚幻。

如果幻想住在27楼,那现实就是下水道里的臭狗屎。单车旅行,对我来说并不是那么陌生,2009年用了35天从成都沿小北线去了拉萨,估计破了当年最慢进藏纪录,在天涯上用了二十几万字的口水话算是把事情交代了一遍,最后还“自宫”成了有名的“太监帖”。我也拜读过无数大侠的骑行游记,终于发现我和他们还不算是一类人群。因为我其实属于不喜欢骑单车的人,引用时髦的那句话叫:“我爱的并非爱情,只是爱情中的自己。”骑行对于我而言,就是一直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上坡、下坡,以近20码的速度缓慢前进,想停就停,想走就走。东南亚国家的路更是无法与318比拟,称不上什么刺激挑战,平坦得一塌糊涂,只要四肢健全,扛得住晒,时间充裕,谁都可以。

单车于我而言就是一种工具,骑单车就是一种旅行的方式,我就是喜欢它的那种自由自在。我是一个典型的爱幻想的女生,一跨上单车,心里就不断闪现着自己空灵的背影行走于天地之间的画面,再配上极其悲壮的背景音乐,设置如玄奘取经时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一个个只见我一眼就想和我私定终身的俊朗小青年,还要被我无情拒绝,最后只挥一挥衣袖,跟他们说:“别惦记了,忘了我吧。”可别小看这种幻想,它陪伴我度过一次又一次想放弃的瞬间,让我忘了身体的那点儿鸡毛蒜皮的痛苦,忘记了大部分骑行时的枯燥和孤独。

所以说坚持骑行,基本靠意淫。

可我现在发现需要靠意淫的不只是骑行,码字才是人类最痛苦最艰难的一项脑力运动。

而我又是一个擅长“说评书”胜过码字的人。如果给我一间厅堂,堂内坐上三五十人,搬来一把师爷椅,再来一杯现磨咖啡提提神,那么只需用投影把一张张的照片轮播,我就能一口气不停不歇地讲上个三天三夜,把这一路每天发生的点点滴滴和实用攻略都给你们讲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我是出了名的“段子手”,人送外号“巨能说”,什么故事从我嘴里讲出来,都自带六分幽默、三分夸张,还有一分赤裸裸的真诚。

可想要让这段记忆落成一本白纸黑字的印刷品与众人分享,就得老老实实坐在电脑前码字。这次码字耗时比走川藏线还久,前前后后加起来差不多有一年半,这个过程的痛苦差不多等同于让我把这段路程再骑上三遍。而整本书码字时间最长的还是这篇自序,反复修改很多次,因为通常我翻一本书就从那篇自序决定还要不要继续看下去,从作者的自序里,我能读出他的勇气有几分,豪情有几分,宽容有几分,自大有几分,坦诚有几分,当然一般配着图的书,还是要先翻翻看作者“颜值”有几分再酌情加减……

写游记不像写小说,可以胡编乱造,天马行空,想让谁死就让谁死,想让谁爱上谁就爱上谁。写游记虽然可煽情,可浮夸,但还是需要尊重事实。我在写作的过程中一直在尝试还原最真实的情景,感受当时的心情。可事情已经过去小两年了,30岁的人写27岁的故事,自然带着将来留给我的孙子们看看“当年你奶奶多牛”的心境,能记住的也不过是些“刻骨铭心、惊悚刺激”的片段,当然大家品味都差不多,都比较爱看这些“我们如何悲惨”“我们如何相爱”“我们如何一步步走向变态”之类的故事。

我能体谅大家的期待,但我只能尽我所能,让你们在这本书里读到更多美好的东西。如当年我写的《川藏线游记》一样,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那么几人因为看了我辛苦码的字,而勇敢地选择自己要走的路,我便会认为以这样的方式把我的故事分享出来是一件虽然痛苦但有意义的事情。

这段旅行,没有那么多风花雪月,没有那么多云淡风轻,70%的时间我们用屁股挨着坐垫不断骑行,剩下的时间,我们尝试不同的生存体验,旁观和参与了无数不同的人生。5个月,5500千米,3月出发,7月回国,花费1万块,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我和我的小伙伴叶子用我们自己的方式,一路沿着地图用我们的车轮在这块不大的地方画了好多圈圈,才知道这一切都不是曾经那些人所告诉我的东南亚。

一路骂,一路笑,一路唱,一路迎着烈日飞奔,一路肆无忌惮!

谨以此书纪念我和我的小伙伴叶子这段回不去的青春,以及那一路的夏天。

也送给无数和我一样在走过青春的路上彷徨过、迷茫过、奋斗过、坚持过、任性过的兄弟姐妹!



总有一天会抵达:一部关于选择、错过与重逢的沉思录 《总有一天会抵达》并非一本畅销的励志读物,也不是一本描绘宏大叙事的史诗。它是一本沉静的书,如同一杯陈年的普洱,入口微涩,回甘绵长,需要细细品味。它探讨的,是关于我们生命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那些擦肩而过的风景,以及那些总在不经意间重新浮现的情感。它不提供标准答案,不宣扬绝对的成功,而是邀请读者一同踏上一次内省的旅程,去审视那些构筑了我们个体存在痕迹的无数个“当下”与“未来”。 故事的开端,可能是一位年轻的艺术家,在画室的灯光下,面对着空白的画布,犹豫着落笔的第一个颜色。他渴望捕捉生命中稍纵即逝的灵感,却又深陷于对完美的执念。每一个笔触都带着期望,每一次的修改都蕴含着对未知结果的恐惧。他的人生,就像这画布,布满了无数种可能的方向,而他选择的每一个落点,都将导向一个与众不同的“总有一天”。他也许会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大师,也许会默默无闻地消逝在时间的洪流中,但重要的是,他在那个特定的时刻,做出了那个选择。 又或者,故事会聚焦于一位中年女性,在繁忙的工作与家庭的夹缝中,突然发现自己似乎遗忘了年少时的梦想。那是一个关于远方、关于未知、关于某种更自由的生活的憧憬,如今被琐碎的日常所掩埋。她开始在夜深人静时翻阅旧日的日记,那些稚嫩的笔迹,那些天真的誓言,像一阵阵微风拂过心田,带来一丝怅然,也带来一丝唤醒。她开始思考,那些曾经被她认为“不切实际”的梦想,是否还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以另一种形式“抵达”?她也许会勇敢地迈出改变的步伐,也许会选择继续守在熟悉的港湾,但无论如何,这个内心的叩问,已经在她生命的河流中激起了涟漪。 《总有一天会抵达》也可能讲述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常常面临艰难的选择。选择了一条路,就意味着告别了另一条可能同样精彩的风景。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在异国他乡打拼的游子,他放弃了家乡的安逸,选择了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远方。他曾以为,那里会有他渴望的成就与辉煌,而当他真的抵达时,却发现,那些所谓的“抵达”,并非总是如期而至,有时甚至带着苦涩的滋味。他开始怀念家乡的熟悉,怀念那些曾经触手可及的温暖。他意识到,“错过”的并非仅仅是某个人或某个机会,更是曾经的自己,以及那个曾经拥有的、未曾被辜负的简单幸福。 书中可能还会穿插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人物片段,他们也许是街角咖啡馆里沉默的店主,也许是公园长椅上孤独的老人,也许是偶然出现在火车车厢里的陌生人。他们的人生,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起伏,没有惊心动魄的转折,但他们也在各自的“当下”里,努力地生活,努力地选择,并怀揣着各自的“总有一天”。他们的存在,如同散落在广袤宇宙中的点点星辰,虽然微小,却共同构成了我们所知的这个世界。通过他们的故事,读者会渐渐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并非总是体现在宏大的目标上,而更多地隐藏在那些平凡的坚持与细微的感悟之中。 《总有一天会抵达》试图揭示的,是一种关于时间的哲学。我们总是在追逐着“未来”,却往往忽略了“现在”的价值。我们渴望“抵达”某个目标,却常常忽视了沿途的风景。书中的人物,他们的“抵达”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他们的“错过”,也并非永远的失去,而是为未来的重逢埋下了伏笔。主人公们在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在品尝了人生的甘苦之后,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与曾经的自己、曾经的人、曾经的情感,再次相遇。这种重逢,也许是惊喜,也许是释然,也许是带着些许遗憾的理解。它告诉我们,命运的轨迹并非是笔直的,而是充满了迂回与交织。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可能会是内敛而细腻的。它不会大张旗鼓地渲染冲突,而是通过人物微妙的情绪变化、日常对话中的潜台词,以及对环境的细致描绘,来展现人物内心的波澜。语言上,它会避免华丽的辞藻,力求朴实真诚,如同朋友间的倾诉,又带着些许诗意的哲思。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不时停下脚步,陷入沉思,去对照自己的生活,去反思自己的选择。那些看似简单的故事,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洞察。 《总有一天会抵达》所传递的核心信息,或许是关于“等待”与“接纳”。等待,并非被动的消磨时光,而是在积蓄力量,是在为某个未知的“抵达”做准备。接纳,则是拥抱现实,接纳生命中的不完美,接纳那些无法改变的过往,以及那些充满变数的未来。它鼓励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即使步履蹒跚,即使方向模糊,也要保持一颗相信“总有一天”的心。因为,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努力,我们所付出的每一次心血,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开花结果,让我们抵达那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总有一天”。 这本书或许没有明确的结局,它更像是一个开放式的邀请,邀请读者在读完最后一页后,依然继续思考,继续感受。它或许会在读者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会在日后的日子里,在不经意间,悄然萌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照亮我们人生道路的明灯。它提醒我们,生命是一场漫长而未知的旅程,重要的并非终点,而是我们在这段旅程中所经历的一切,以及我们如何带着这些经历,继续前行。 《总有一天会抵达》是一本关于“过程”的书,关于“体验”的书,关于“生命本来的样子”的书。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固定的文学流派,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读者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迷茫,映照出生命中最真实、最动人的轨迹。它或许不能改变你的生活,但它一定能触动你的灵魂,让你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力量,去相信,总有一天,你所期待的一切,终将抵达。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浩瀚的书海中,总有一些书名会像一颗璀璨的星辰,瞬间点亮我的阅读欲望。“总有一天会抵达”——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它既是一种期盼,又带着一丝不确定。我脑海里勾勒出的画面是,主人公可能正在经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追寻,也许是为了一个目标,也许是为了某个重要的人。这个“抵达”对我来说,意味着一个终点,一个答案,或者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成长,那些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勇气,以及在迷雾中寻找方向的坚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力量,让我相信,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只要心中有光,终会抵达心中的彼岸。

评分

这个书名“总有一天会抵达”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仿佛它承载着一种宿命感,一种对未来的憧憬。我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可能是主人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而“总有一天”的承诺,是他/她坚持下去的动力。我又在想,这个“抵达”会不会是某种意想不到的结局,是所有付出终将得到回报的时刻,又或者是经历风雨后的平静与安宁?我喜欢那些能够让我思考人生意义的书,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成长、关于坚持、关于希望的启示。我期待着,在翻开这本书的瞬间,就能被作者的文字所吸引,进入一个充满魅力的故事世界。

评分

“总有一天会抵达”——这个书名就像一首诗,又像一个未解的谜题,让我充满了好奇。它让我不禁想象,主人公是否正在经历一段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旅程?这个“抵达”究竟是指物理上的到达,还是心灵上的某种顿悟?我期待着作者能够为我展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跟随主人公一起去探索,去感受,去思考。我喜欢那些能够引起我内心共鸣的书籍,它们往往能够触及我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对生活有新的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惊喜,让我沉浸其中,忘记时间,忘记烦恼,只专注于作者所构建的那个世界。

评分

当我看到“总有一天会抵达”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的心就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地触动了。它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梦想,那些被现实的琐碎磨灭,却又从未真正放弃过的期盼。这本书会是关于追逐梦想的故事吗?还是关于一段迟迟未曾实现的爱情?抑或是关于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自我发现之旅?我猜想,作者一定是一位善于捕捉生活细微之处的人,能够将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瞬间,升华成动人心魄的情感。我期待着,能够在书中看到一个鲜活的人物,感受他/她的喜怒哀乐,见证他/她的成长与蜕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回那些曾经丢失的勇气和希望。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那种淡淡的忧伤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希望交织在一起,仿佛预示着故事的走向。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脑海中浮现出无数种可能性,作者是否会带领我踏上一段艰辛的旅程,又或者是一场意外的邂逅?我期待着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共鸣,找到那些隐藏在心底深处,却又难以言喻的情感。那些关于“总有一天”的承诺,究竟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还是触手可及的现实?我渴望在这字里行间找到答案,寻找那些能够触动灵魂深处的故事。我喜欢那种文字能够描绘出鲜活画面,让人物仿佛就站在我面前,呼吸着同一片空气的感觉。希望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让我沉浸其中,忘却现实的烦恼,只专注于作者构建的世界。

评分

书非常的好,除了内容好之外,包装也不错,没有破损,以至于我拆都不好拆。

评分

很好

评分

朋友的书,还不错

评分

非常值得一读

评分

朋友的书,还不错

评分

总有一天会抵达 喜欢旅行

评分

好冷~雪已经积得那么深。

评分

想要过自己的生活,有勇气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朋友,此书一定值得收藏!强烈推荐!它不仅仅是一本游记,你能从中看到成长、看到艰辛。。。。。。

评分

还没有看,书没什么不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