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速记歌诀

方剂学速记歌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兴广,张珊,姜昭妍 编
图书标签:
  • 方剂学
  • 中医
  • 中药
  • 速记
  • 歌诀
  • 学习
  • 教材
  • 复习
  • 备考
  • 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1473
版次:1
商品编码:1184463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医课程速记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3
字数:1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中医药专业学生
  以精炼的歌诀形式概括方剂学精要
  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乐于习诵,速记不忘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规划教材《方剂学》为蓝本,采用歌诀形式编著,概括了该门课程的内容精要,并以注释形式囊括了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全部内容,言简意赅,便于理解记忆。本书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读者只需熟读背诵数句简单上口的歌诀,便可以迅速掌握复杂的方剂学知识。本书可作为中医院校本专科学生的应试助学参考书,对于刚步入临床的初级医师也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方剂概论/1
第一节八法1
第二节方剂的组成2
第二章解表剂/4
第一节辛温解表剂4
1.麻黄汤★4
2.大青龙汤☆5
3.桂枝汤★6
4.九味羌活汤★7
5.小青龙汤★7
6.止嗽散☆8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8
1.银翘散★9
2.桑菊饮★9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0
4.柴葛解肌汤☆11
5.升麻葛根汤☆12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12
1.败毒散★12
2.参苏饮☆13
3.再造散☆14
4.麻黄细辛附子汤☆14
5.加减葳蕤汤☆15
6.葱白七味饮☆15
第三章泻下剂/17
第一节寒下剂17
1.大承气汤★18
2.大陷胸汤★18
3.大黄牡丹汤★19
第二节温下剂20
1.大黄附子汤☆20
2.温脾汤★21
3.三物备急丸☆21
第三节润下剂22
1.麻子仁丸(脾约丸)★22
2.五仁丸☆23
3.济川煎☆23
第四节逐水剂24
1.十枣汤★24
2.禹功散☆25
第五节补兼施剂25
1.黄龙汤☆26
2.增液承气汤☆26
第四章和解剂/28
第一节和解少阳28
1.小柴胡汤★28
2.蒿芩清胆汤★29
3.截疟七宝饮☆30
第二节调和肝脾31
1.四逆散★31
2.逍遥散★32
3.痛泻要方☆32
第三节调和寒热剂33
半夏泻心汤★33
第五章清热剂/34
第一节清气分热剂34
1.白虎汤★35
2.竹叶石膏汤☆35
第二节清营凉血剂36
1.清营汤★36
2.犀角地黄汤★37
第三节气血两清剂38
清瘟败毒饮★38
第四节清热解毒剂39
1.黄连解毒汤★39
2.凉膈散☆40
3.普济消毒饮★41
4.仙方活命饮☆41
5.五味消毒饮☆42
6.四妙勇安汤☆42
第五节清脏腑热剂43
1.导赤散★44
2.龙胆泻肝汤★44
3.左金丸☆45
4.泻白散★45
5.苇茎汤☆46
6.清胃散★47
7.玉女煎☆47
8.芍药汤★48
9.白头翁汤★48
第六节清虚热剂49
1.青蒿鳖甲汤★49
2.清骨散★50
3.当归六黄汤★50
第六章祛暑剂/52
第一节祛暑解表剂52
香薷散★52
第二节祛暑利湿剂53
1.六一散★53
2.桂苓甘露饮★53
第三节祛暑益气剂54
清暑益气汤★54
第七章温里剂/56
第一节温中祛寒剂56
1.理中丸★56
2.小建中汤★57
3.吴茱萸汤★58
4.大建中汤★58
第二节回阳救逆剂59
1.四逆汤★60
2.回阳救急汤★60
第三节温经散寒剂61
1.当归四逆汤★61
2.黄芪桂枝五物汤★62
3.暖肝煎★63
4.阳和汤★63
第八章表里双解剂/65
一节解表清里剂65
葛根黄芩黄连汤★65
第二节解表
温里剂66
五积散★66
第三节解表攻里剂67
1.大柴胡汤★67
2.防风通圣散★68
3.疏凿饮子★69
第九章补益剂/70
第一节补气剂70
1.四君子汤★70
2.参苓白术散★71
3.补中益气汤★72
4.玉屏风散★73
5.生脉散★73
第二节补血剂74
1.四物汤★74
2.当归补血汤★75
3.归脾汤★75
第三节气血双补剂76
1.八珍汤★77
2.泰山磐石散★77
第四节补阴剂78
1.六味地黄丸★78
2.左归丸★79
3.大补阴丸★80
4.一贯煎★80
5.百合固金汤★81
6.益胃汤★82
第五节补阳剂82
1.肾气丸★82
2.右归丸★83
第六节阴阳并补剂84
1.地黄饮子★84
2.龟鹿二仙胶★85
第七节气血阴阳并补剂85
1.炙甘草汤★86
2.补天大造丸★86
第十章固涩剂/88
第一节固表止汗剂88
牡蛎散★88
第二节敛肺止咳剂89
九仙散★89
第三节涩肠固脱剂90
1.真人养脏汤★90
2.四神丸★91
3.桃花汤★92
第四节涩精止遗剂92
1.金锁固精丸★93
2.桑螵蛸散★93
3.缩泉丸★94
第五节固崩止带剂95
1.固冲汤★95
2.易黄汤★95
第十一章安神剂/97
第一节重镇安神剂97
1.朱砂安神丸★97
2.磁朱丸★98
第二节补养安神剂99
1.天王补心丹★99
2.酸枣仁汤★99
3.甘麦大枣汤★100
4.养心汤★101
第十二章开窍剂/102
第一节凉开剂102
1.安宫牛黄丸★102
2.紫雪★103
3.至宝丹★104
第二节温开剂105
苏合香丸★105
第十三章理气剂/107
第一节行气剂107
1.越鞠丸★108
2.柴胡疏肝散★108
3.金铃子散★109
4.瓜蒌薤白白酒汤★109
5.半夏厚朴汤★110
6.枳实消痞丸★110
7.厚朴温中汤★111
8.天台乌药散★112
9.加味乌药汤★112
第二节降气剂113
1.苏子降气汤★113
2.定喘汤★114
3.四磨汤★115
4.旋覆代赭汤★115
5.橘皮竹茹汤★116
6.丁香柿蒂散★117
第十四章理血剂/118
第一节活血化瘀剂118
1.桃核承气汤★118
2.血府逐瘀汤★119
3.补阳还五汤★121
4.复元活血汤★121
5.温经汤★122
6.生化汤★123
7.桂枝茯苓丸★123
8.失笑散★124
9.大黄�U虫丸★125
第二节止血剂125
1.十灰散★126
2.咳血方★126
3.小蓟饮子★127
4.槐花散★128
5.黄土汤★128
第十五章治风剂/130
第一节疏散外风剂130
1.川芎茶调散★131
2.大秦艽汤★131
3.消风散★132
4.牵正散★133
5.小活络丹★133
6.玉真散★134
第二节平息内风剂135
1.羚角钩藤汤★135
2.镇肝熄风汤★136
3.天麻钩藤饮☆136
4.大定风珠★137
5.阿胶鸡子黄汤☆138
第十六章治燥剂/139
第一节轻宣外燥剂139
1.杏苏散★140
2.桑杏汤★140
3.清燥救肺汤★141
第二节滋润内燥剂142
1.麦门冬汤★142
2.养阴清肺汤★143
3.琼玉膏☆143
4.玉液汤☆144
第十七章祛湿剂/146
第一节化湿和胃剂146
1.平胃散★146
2.藿香正气散★147
第二节清热祛湿剂148
1.茵陈蒿汤★148
2.八正散★149
3.三仁汤★149
4.甘露消毒丹☆150
5.连朴饮☆151
6.当归拈痛汤☆151
7.二妙散☆152
第三节利水渗湿剂152
1.五苓散★153
2.猪苓汤☆153
3.防己黄芪汤☆154
4.五皮散☆155
四节温化寒湿剂155
1.苓桂术甘汤★156
2.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又名肾着汤)☆156
3.真武汤★157
4.实脾散★157
第五节祛湿化浊剂158
1.萆薢分清饮☆159
2.完带汤★159
第六节祛风胜湿剂160
1.羌活胜湿汤☆160
2.独活寄生汤★160
第十八章祛痰剂/162
第一节燥湿化痰剂162
1.二陈汤★162
2.茯苓丸☆163
3.温胆汤★163
第二节清热化痰剂164
1.清气化痰丸★164
2.小陷胸汤☆165
3.滚痰丸☆165
第三节润燥化痰剂166
贝母瓜蒌散☆166
第四节温化寒痰剂167
1.苓甘五味姜辛汤☆167
2.三子养亲汤☆168
第五节治风化痰剂168
1.半夏白术天麻汤★169
2.定痫丸☆169
第十九章消食剂/171
第一节消食化滞剂171
1.保和丸★171
2.枳实导滞丸★172
3.木香槟榔丸☆173
第二节健脾消食剂173
1.健脾丸★174
2.肥儿丸☆174
第二十章驱虫剂/1761.
乌梅丸☆176
2.化虫丸☆177
第二十一章涌吐剂/178
瓜蒂散☆178
索引/179

前言/序言


《方剂学速记歌诀》:中医方剂精要,高效记忆助学 《方剂学速记歌诀》是一本专为中医学习者量身打造的方剂记忆辅助工具。本书以简洁明了的歌诀形式,将繁复的中医方剂知识高度浓缩,旨在帮助学习者系统、高效地掌握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核心内容,从而在学习和临床实践中游刃有余。 核心内容与特色: 本书并非一本传统的方剂学教材,而是侧重于“速记”与“歌诀”的创新形式。它巧妙地将每一个方剂的关键信息,如药物组成、君臣佐使、功效主治、病机病因等,转化为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诗歌韵律。这使得学习者能够摆脱死记硬背的枯燥,通过理解和吟唱,在潜移默化中将方剂知识内化于心。 目标读者: 中医药院校学生: 在校学生在学习方剂学过程中,常常面临海量方剂的记忆压力。《方剂学速记歌诀》将是他们复习巩固、考前冲刺的得力助手,能够显著提升学习效率。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备考者: 备考过程中,方剂的熟练掌握是必不可少的。《方剂学速记歌诀》以其高度的概括性和易记性,能够帮助考生快速梳理和记忆考试重点方剂,提高应试能力。 中医爱好者与从业者: 任何对中医方剂感兴趣,希望系统学习或温习方剂知识的人士,都能从中获益。它提供了一种新颖且有效的学习途径,让方剂知识的学习不再是难事。 本书的优势: 1. 高效记忆: 歌诀形式打破了传统文字的枯燥,利用声律之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使记忆过程变得轻松而富有乐趣。对于需要记忆大量信息的方剂学而言,这种方法尤为有效。 2. 条理清晰: 每一首歌诀都围绕一个核心方剂展开,结构紧凑,信息集中。通过歌诀,学习者能够快速把握方剂的精髓,理清脉络,避免知识点的混淆。 3. 实用性强: 歌诀不仅包含方剂的名称和组成,更融入了其功效、主治、使用要点等关键信息。这使得歌诀不仅是记忆的工具,也是理解和应用方剂的起点。 4. 系统性: 本书在编排上,会按照中医方剂学的经典分类,如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温里剂、补益剂、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涌吐剂、理气剂、理血剂、治风剂、治痉剂、消导剂、驱虫剂、外治剂等,逐一进行歌诀化呈现,确保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5. 创新性: 相较于传统的方剂学书籍,本书采用了独特的歌诀编撰方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趣味化、形象化,提供了一种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 如何利用本书: 朗读与背诵: 建议学习者在阅读时,尝试大声朗读歌诀,反复背诵,加深印象。 结合经典: 在学习歌诀的同时,对照经典的方剂学教材,深入理解歌诀背后更详细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应用。 分类记忆: 按照本书的分类,逐类攻克,建立起对方剂体系的整体认识。 实践应用: 在掌握歌诀后,尝试将其应用于临床病例分析,或模拟处方过程,检验学习效果。 《方剂学速记歌诀》以其独特的创新理念和实用的记忆方法,为中医学习者提供了一条高效、有趣的方剂学习之路。它将帮助您在方剂学的学习海洋中,稳健航行,收获知识的硕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对我而言,就像是一位睿智的“老中医”,用最通俗易懂、最易于记忆的方式,将复杂的方剂学知识娓娓道来。我是一名在校的中医学生,每天面对大量的理论知识,方剂学一直是我的“老大难”问题。死记硬背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遗忘,知识点也显得零散。当我接触到《方剂学速记歌诀》时,我简直是找到了“救星”。书中的歌诀形式,将原本晦涩难懂的方剂,变得生动有趣,朗朗上口。比如,之前记忆“参苏饮”,总是要反复翻书,对照药名,而歌诀“参苏饮用紫苏叶,葛根陈皮与半夏,前胡甘草人参共,发表散寒治风寒”则简洁明了地将药味、功效、主治一网打尽。这种“一网打尽”的能力,极大地减轻了我的记忆负担。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许多歌诀都巧妙地融入了辨证要点,比如对于“泻心汤”,歌诀会提示“心烦呕吐面赤甚,导赤泻心火自平,大黄黄连两味共,中焦火热速消停”。这让我能迅速理解,泻心汤是治疗“心烦、呕吐、面赤”等心火炽盛的证候,而不是一股脑儿地去背诵那些抽象的功效。这种“情景化”的记忆方式,让我更容易将理论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我发现,这本书的编排非常人性化,它按照不同的病症类型,如表证、里证、寒证、热证等,将方剂进行分类,方便我进行系统学习。而且,每首歌诀的字数和结构都很精炼,读起来不会有负担感。我尝试着在复习功课时,只看歌诀,然后自己回忆歌诀中的知识点,再对照书本,发现记忆效果非常好。这本书不仅帮助我克服了记忆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学习方剂学的兴趣,让我觉得中医是一门充满智慧和艺术的学科。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作为一名已经工作了几年的中医医生,虽然方剂学早已学习过,但临床实践中,总会遇到一些久未复习的方剂,记忆开始模糊,辨证用药时也会产生一丝犹豫。这本《方剂学速记歌诀》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个“知识盲区”。我最看重的是它在“速记”方面的强大功能。书中将复杂的方剂内容,如组成、功效、主治、用法、禁忌,甚至一些辨证要点和配伍规律,都浓缩成富有节奏感和记忆点的歌诀。我举个例子,比如“温胆汤”,之前我需要仔细回忆其组成和治什么病,但歌诀“半夏竹茹陈胆草,茯苓枳壳甘草陪,健脾温胆清热化,失眠惊悸痰不绝”一下子就把关键信息串联起来了。这种“串联”的能力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从孤立的知识点转向理解和应用。而且,书中很多歌诀不仅包含基础内容,还巧妙地融入了辨证要点,比如“柴胡桂枝汤”的歌诀会提示“少阳阳明辨,寒热往来休,柴胡桂枝连”,这就让我能快速区分其与葛根汤等方剂的区别。这对于临床上精准辨证,选择最适合的方剂至关重要。我尝试着在临床间隙,翻阅书中的某个章节,随意点开几个方剂,发现歌诀的编排逻辑清晰,从补法、泻法、调理脾胃、清热解毒到活血化瘀、理气,各个章节的划分都非常合理,方便我查找。它不是那种死板的教材,也不是那种华而不实的“速成法”,而是真正基于中医理论,将知识点提炼出来,用一种更易于大脑接受和记忆的方式呈现。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对于巩固基础、快速回忆、甚至在临床中临时查阅,都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它让我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够高效地重新拾起那些“遗忘”的知识,并且在记忆的“碎片”之间建立起牢固的联系。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个巧妙的“方剂地图”,将我从方剂学的“迷宫”中解救出来。我是一名中医研究生,方剂学是我的必修课,也是我的“硬骨头”。之前,我总是花费大量时间在死记硬背方剂组成、功效、主治上,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知识点零散,难以形成系统。这本书的歌诀形式,彻底改变了我的学习方式。它将那些枯燥的方剂知识,变成了一首首优美的“诗句”,读起来不仅有趣,而且容易记住。比如,“四君子汤”,我以前需要费力地回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现在歌诀“四君子汤人参术,茯苓甘草健脾补,益气健脾功用显,脾胃虚弱此方殊”则直接点出了其“益气健脾”的核心功效,以及适用的病症。这种“点石成金”的提炼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许多歌诀都融入了辨证的要点,比如,在学习“归脾汤”时,歌诀会提示“心脾两虚气血损,健忘失眠神不安,当归龙眼与远志,酸枣熟地合人参”,这让我能够直接联想到“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病症,而不是盲目地背诵药名。这种“情境化”的学习方式,让我更容易将方剂与临床辨证联系起来,也更容易理解方剂的配伍思路。我发现,这本书的章节划分非常合理,从不同的脏腑辨证,到不同的病症治疗,循序渐进,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方剂学知识。在撰写论文,梳理文献时,这本书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让我能快速地回忆起相关的方剂,并理解其应用。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方剂学理解和记忆的新维度。我是一名多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医生,虽然理论功底扎实,但在快节奏的临床实践中,对一些不常用或容易混淆的方剂,记忆总会有那么一丝的滞后。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点。我最看重的是它在“精炼”和“归纳”上的能力。书中并非简单地将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罗列出来,而是通过高度凝练的歌诀形式,将每一个方剂的核心要义提炼出来。比如,“逍遥散”这个常用的方剂,歌诀“逍遥散用当归芍,白术茯苓甘草草,柴胡薄荷煨姜佐,疏肝解郁功效高”瞬间就把组成、功效、以及用药的搭配原则(如柴胡配薄荷疏肝,白术茯苓健脾)都囊括其中,这比死记硬背一个个孤立的药名和功效要高效得多。而且,书中很多歌诀还包含了辨证的关键点,比如对于“黄连解毒汤”,歌诀会提示“三黄苦寒性味烈,火毒炽盛实证辨,心肝胃火皆可治,清热泻火功用全”。这种“提示”让我能够在瞬间抓住方剂的精髓,避免辨证的混淆。我发现,这本书的歌诀编写非常考究,字斟句酌,既要押韵,又要准确,还要包含关键信息。这绝非易事,足见编者在方剂学上的深厚造诣。我平时在门诊间隙,偶尔翻阅,能迅速回忆起一些模糊的知识点,甚至在思考复杂病情时,歌诀也能提供一个快速的思路入口。这种“辅助”能力,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它让我能够更自信、更快速地做出诊断和处方。这本书并非是简单地“速记”,更是一种“深化理解”的工具,它帮助我巩固了知识,提升了技能,让我对中医的认识更加系统和深刻。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方剂学速记歌诀》是我近期遇到的最出色的中医学习辅助教材之一。作为一个在职的中医科主治医师,虽然方剂学早已烂熟于心,但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常用但又很经典的方剂,记忆的“齿轮”有时会有些许卡顿。这本书恰恰能精准地“润滑”这些卡顿。我最欣赏的是其“化繁为简”和“以简驭繁”的智慧。书中并非简单地堆砌信息,而是将每一个方剂的核心精华,通过高度凝练的歌诀形式展现出来。举个例子,“温经汤”,传统的记忆模式需要反复查阅,但歌诀“温经汤用吴茱萸,当归桂圆与芍药,人参阿胶丹皮草,益火之源散寒邪”一下就点出了药物组成、功效,以及针对“益火之源,散寒邪”的核心治法。这种“一语中的”的概括能力,让我能迅速唤醒记忆,甚至比自己直接翻阅厚重的医书更有效率。而且,书中很多歌诀都巧妙地融入了辨证要点,例如“补中益气汤”的歌诀会提示“内伤发热无表证,脾胃气虚食不甘,升麻柴胡参草术,当归陈皮与生姜”,这就直接指出了其“内伤发热,无表证,脾胃气虚”的核心辨证思路,避免了与其他补益方剂混淆。这对于临床上快速准确地辨证施治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我发现,这本书的编者在编写歌诀时,考虑得非常周全,不仅注意了韵律和易读性,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方剂学知识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在忙碌的临床工作之余,偶然翻阅,总能快速回顾和巩固知识,甚至在遇到疑难病例时,也能从中获得一些新的思路。

评分

在我看来,《方剂学速记歌诀》不仅仅是一本方剂学的辅助读物,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用最贴近生活、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将深奥的中医方剂学化繁为简。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但一直对中医充满兴趣。苦于方剂学记忆的困难,常常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用歌诀的形式,将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药名、功效、主治,变得生动有趣,易于记忆。例如,对于“藿香正气散”,以前我只会模糊地知道是治疗“中暑”的,但歌诀“藿香正气苍术芷,陈皮甘草与大腹,生姜红枣煎服法,解表化湿胃肠舒”则让我一下子就掌握了其组成、以及“解表化湿”的核心功效,并且还附带了用法,非常实用。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很多歌诀都包含了辨证的要点,例如,在学习“泻白散”时,歌诀会提示“肺热壅盛咳嗽喘,咳痰黄稠难咳出,桑白皮炒与地骨,清肺降气止咳喘”。这让我立刻明白了,泻白散是治疗“肺热咳嗽”,而且是“咳痰黄稠”的那种,而不是泛泛的咳嗽。这种“精准定位”的能力,让我觉得方剂学不再是难以捉摸的知识。而且,这本书的章节划分也很有条理,从常见的风寒感冒,到消暑解渴,再到理气活血,各个章节的编排都很清晰,方便我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阅读。我尝试着在闲暇时间,随机翻阅几页,发现书中的歌诀都非常精炼,而且朗朗上口,不知不觉就能记住。它就像是在我的脑海里种下了一颗颗知识的种子,让我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方剂学的奥秘。

评分

这本《方剂学速记歌诀》简直是给我的方剂学学习之旅注入了一股清流!我是一名正在备考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学生,方剂学是考试的重头戏,也是我最头疼的部分。传统的教材,厚厚一本,知识点太多,记忆起来费时费力,而且很容易混淆。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那种惊喜感无以言表。歌诀的形式,简直是为我们这些“考试党”量身打造的。它将复杂的方剂知识,提炼成一句句精炼、押韵的歌谣,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像在唱一首熟悉的歌。比如,对于“葛根汤”,之前的我总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背诵组成和功效,现在歌诀“葛根汤用麻黄芍,桂枝甘草与生姜,发汗解肌治风寒,阳明阳跷皆可攘”一下就把核心信息概括出来了,而且还包含了“阳明阳跷皆可攘”这样的辨证要点,让我能快速区分其与其它解表方剂的异同。这种“提炼”能力,在考前冲刺阶段尤为重要,它能帮助我高效地复习,巩固知识。我特别喜欢的是,书中很多歌诀都包含了解析,对歌诀的字义、药味、功效、主治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让我不仅仅是“背下来”,更能“理解”它。例如,对于“小柴胡汤”,歌诀解析会解释“少阳病,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辨证要点,以及柴胡、黄芩配伍的意义,这对于我们理解方剂的配伍原则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编排也十分合理,从不同的病症类型,到不同的治法,层层递进,让我能够有条理地进行复习。在考试前夕,我就是靠着这本书,快速地将方剂学知识串联起来,大大增强了我的信心。

评分

在我心中,《方剂学速记歌诀》已经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位贴心的“方剂学伴侣”,时刻在我身边,为我答疑解惑,指引方向。我是一名在中医领域深耕多年的从业者,虽然理论基础扎实,但临床经验的积累,让我更倾向于将知识内化为一种直觉和思维模式。这本书恰恰能帮助我实现这一点。我最欣赏的是它“提纲挈领”的能力。书中将复杂的方剂信息,通过高度凝练的歌诀,提炼出其最核心的“灵魂”。比如,对于“理中丸”,我不再需要逐字逐句地去对照组成和功效,而是歌诀“理中丸主治伤寒,腹痛喜温呕不甘,干姜人参甘草术,温中散寒建脾胃”便能瞬间勾勒出方剂的“形”与“神”——温中散寒、健脾和胃,以及适用的“腹痛喜温,呕吐不食”的证候。这种“一眼看穿”的能力,对于临床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书中很多歌诀还包含了辨证的关键点,例如,“四逆散”的歌诀会提示“肝郁气滞腹胀痛,情志不舒厥逆甚,柴胡枳壳甘草芍,调和肝脾解郁痛”,这直接指出了方剂的“调和肝脾,疏肝解郁”的治疗方向,以及“肝郁气滞”的辨证要点。这让我能够迅速在脑海中建立起方剂与病证之间的关联。我发现,这本书的编者在编写歌诀时,不仅注重了其“易记性”,更注重了其“易懂性”和“实用性”。它不是那种“死记硬背”的工具,而是帮助我“融会贯通”的钥匙。在临床实践中,当遇到一些熟悉的方剂,歌诀能帮助我快速地回忆和确认,而对于一些不常用的方剂,歌诀则能提供一个清晰的切入点,帮助我快速理解和应用。

评分

这本《方剂学速记歌诀》真是我复习方剂学的“救星”!之前总是被那些复杂的药名、功效、主治搞得头晕脑胀,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而且知识点零散,难以形成系统。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简直是眼前一亮。歌诀的形式非常新颖,它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将繁琐的方剂知识巧妙地融入到朗朗上口的歌谣中。第一次读,就感觉那些原本像天书一样的方剂,瞬间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例如,在学习“麻黄汤”时,歌诀直接点出了“麻黄杏仁甘草芍,解表散寒治风寒”,简单明了,功效和组成一目了然。更绝的是,很多歌诀还包含了辨证要点和加减变化,比如“阳明病,潮热谵语,白虎汤主之,知母石膏粳米甘草”,歌诀里也会提到“阳明潮热谵语辨,知石甘粳白虎含”。这不仅节省了我大量查找和记忆的时间,还帮助我迅速掌握了每个方剂的核心要义,形成了清晰的知识脉络。我特别喜欢的是,这本书并没有为了押韵而牺牲内容的准确性,每个歌诀都紧密结合了中医理论,是对经典方剂的精准提炼。以前背诵方歌,总是要反复翻书,对照原文,生怕记错一个字。现在有了这本歌诀,我可以在通勤的路上,甚至是在排队的时候,默默地哼唱几句,不知不觉就把知识点给记住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方式,让我大大减轻了复习的压力,也提升了学习的兴趣。对于像我这样的中医学生或者临床工作者来说,这本《方剂学速记歌诀》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料,它将枯燥的记忆过程转变为一种愉快的体验,让方剂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难题,而是触手可及的知识宝库。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与方剂学“搏斗”的朋友们,相信我,你们一定会爱上它的!

评分

简直是方剂学学习的“神器”!我是一名刚踏入中医学习的新生,面对浩如烟海的方剂,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记忆困难。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首先,歌诀的形式就非常吸引人,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些复杂的药名和功效,背诵起来就像在嚼石头,难以下咽。而这本书,把每一个方剂都变成了一首小诗,朗朗上口,读一遍就能记住个大概。比如,“人参败毒散”,以前光是记那几个药名就够费劲了,现在歌诀“人参败毒草防风,羌独川芎与柴芩,生姜薄荷煎服法,散风除湿内功深”一下子就把药味、功效、甚至用法都概括出来了。这种“概括”的能力,是我最欣赏的地方。它不是简单地把药名堆砌,而是提炼出了方剂的灵魂。而且,书中很多歌诀都包含了辨证要点,比如“金匮肾气丸”的歌诀会提醒“腰膝酸软小便难,命门火衰病症显,山药山茱萸肉桂,熟地茯苓泽泻丹”。这就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方剂是治疗什么类型的疾病,不是那种盲目套用。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最怕的就是辨证不清,用错方子。这本书通过歌诀的形式,巧妙地将辨证要点融入其中,帮助我们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尝试着在课堂上,把书中的歌诀和老师讲的内容对照起来,发现歌诀的提炼非常精准,而且涵盖了大部分重要的知识点。而且,这本书在章节的划分上也很有条理,从不同的病症类型,到不同的治法,层层递进,循序渐进,让我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我非常喜欢它不仅仅是“背诵”的工具,更是“理解”的钥匙。它让我不再害怕方剂学,而是开始享受学习的过程。

评分

书呢还行吧,就是物流速度好慢!

评分

快递很给力,书也不错,舒不占地方,比较实用好评!

评分

刚开始以为是挺大一本书的,谁知到手才发现是那么小和薄的一本,里面的歌诀和五版教材不大一样,感觉背习惯了五版的,其他的版本有点不大适应。

评分

很小很方便!

评分

书是好书,真的习惯京东了,基本购物都满足了。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写的不好。

评分

很好

评分

书呢还行吧,就是物流速度好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