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趣的时代活得有趣(精装)

在无趣的时代活得有趣(精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国平 著
图书标签:
  • 生活方式
  • 自我成长
  • 兴趣爱好
  • 积极心态
  • 人生哲理
  • 休闲阅读
  • 精装书
  • 当代生活
  • 个人提升
  • 情绪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38200
版次:1
商品编码:11848126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4
字数:10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专为年轻人量身定制的精品文集。
  为了编辑这本书,我们搜集翻阅了周国平先生写过的几百篇文章,从中精挑细选出几十篇,只为做一本写给80后和90后看的书,满足年轻人的心灵成长需要。
  ※与年轻人的“心灵对话”,解读成长路上的种种迷茫。
  关于生命、爱情、孤独、友情、奋斗、不完美,谁的青春不在这些问题上迷茫过?周国平从更深厚更宽广的视角进行了思考和解读,他的话语,往往直击你的内心。阅读这本书,你也许会得到领悟和启迪。
  ※一份送给年轻人的充满智慧的礼物。
  回顾自己的风雨人生路,周国平用时间和心灵书写出自己的生命感悟,积淀着人生的智慧和睿智的思索。该怎样度过这一生?这个问题,值得你花一些时间阅读本书,并花更多的时间想想自己的答案。

内容简介

  《在无趣的时代活得有趣》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享受与自己相处时的孤独,安静的阅读和写作,在情感和信仰中找到灵魂的慰藉,同时保有一份纯真的性情,在思考生命意义的大背景下认真地活,这,才是人生之大趣,也是人生总要经历的修行。
  《在无趣的时代活得有趣》周国平用时间和文字在这条修行路上做了深入的探索,他的所思所得择精华集结成此书,希望读者受益于此,少一些焦虑和浮躁,多一些内心的平静和情趣。

作者简介

  周国平,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哲学家、作家,主要著作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觉醒的力量》,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等。他至情至性的笔触,满纸的冷峻与温柔,告诉你生命虽然脆弱,但你要学会珍视和勇敢;社会虽然浮躁,你可以选择恬静的心灵;世界虽然不完美,你要能够适时妥协和担当;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你可常想一二。他曾说做自己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儿,他也说过他更愿做他自己。他的真性情,愿你体会。

目录

序言/真性情
01面对虚无——
我们总得做点什么
012从生存向存在的途中
018没有目的的旅行
025失去的岁月
032度一个创造的人生
035追求
041幸福是灵魂的事
044幸福与痛苦
02 孤独——
享受独处的乐趣
054独处的充实
057孤独的价值
068人人都是孤儿
071感觉
080一个人和三个人称
083论沉默
03情爱——
品尝爱的千般滋味
094幸福的悖论
104性爱五题
111爱:从痴迷到依恋
116爱情是一条流动的河
126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129爱的反义词
04追问与沉思——
曲径通幽处,思想的漫步
134时间之谜
143永远未完成
148困惑和觉悟
152被废黜的国王
155有所敬畏
160信仰和宗教
167信仰之光
05文字——
在读与写中照见自己
174人与书之间
178书与人生
183平淡的境界
188读书的癖好
191愉快是基本标准
195读永恒的书
198私人写作
06真性情——
呵护日渐稀薄的童真
210平常心
214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226人生贵在行胸臆
234闲适,享受生命本身
242回归简单的生活
245自爱和自立
249时光村落里的往事
254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260心灵也是一种现实
07探寻自己——
我的心灵生活
266点与面
274成为你自己——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译者导言之二
282我不愿意愿意死
290尘世遭遇的意义
292精神生活
299灵魂的在场

前言/序言

  真性情
  序言
  -
  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
  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金钱、名声之类。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这就好像一个园丁,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木,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当他在自己的园地上耕作时,他心里非常踏实。无论他走到哪里,他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人,他一定会活得很充实的。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园地,不管他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买卖,他本质上始终是空虚的。这样的人一旦丢了官,破了产,他的空虚就暴露无遗了,会惶惶然不可终日,发现自己在世界上无事可做,也没有人需要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如果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
  你说,得活出个样儿来。我说,得活出个味儿来。名声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可是,对人对己都不要以貌取人。衣裳换来换去,我还是我。脱尽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爱情的报酬就是相爱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缔结良缘。创作的报酬就是创作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扬四海。如果事情本身不能给人以陶醉和满足,就不足以称为美好。
  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人不仅仅属于时代。无论时代怎样,没有人必须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趣味。人生之大趣,第一源自生命,第二源自灵魂。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同时又关注灵魂,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

在无趣的时代活得有趣:一本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闪光点的指南 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似乎被无数的“有趣”所包围,但与此同时,内心深处却常常涌现出一股莫名的空虚与乏味。手机屏幕上闪烁着琳琅满目的信息,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光鲜亮丽的生活片段,各种新奇的体验和潮流元素层出不穷。然而,在这些表面的喧嚣之下,许多人发现自己正经历着一种“无趣”。工作日复一日的重复,周末的短暂消遣也难以填补内心的空缺,甚至连曾经热爱的兴趣爱好也渐渐失去了色彩。 《在无趣的时代活得有趣》(精装)这本书,并非提供一套教条式的“有趣生活模板”,也不是承诺能让你一夜之间成为社交达人或冒险家。相反,它是一场深入内心的探索,一次关于如何重新点燃生命热情的温柔邀请。它理解“无趣”并非一种缺陷,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感受,尤其是在这个信息过载、压力巨大的现代社会。这本书致力于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帮助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发掘那些隐藏在日常琐碎中的微光,并学会如何放大它们,让生命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拥抱“无趣”:理解与接纳的力量 书中首先探讨的是“无趣”的本质。作者认为,我们对“有趣”的定义往往被外部世界的喧嚣所绑架。我们被告知“有趣”是刺激的、新奇的、与众不同的,于是开始焦虑自己是否活得不够“有趣”,甚至对平淡的生活感到不满。然而,这本书提出的第一个核心观点是:接纳“无趣”。“无趣”并非意味着失败或停滞,它可能是一种宁静,一种反思的契机,一种喘息的空间。 通过细腻的笔触,作者描绘了许多看似平淡无奇的场景:清晨窗边透进的一缕阳光,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一次与家人的简单对话,一次独自漫步在公园的小径。这些场景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常常被我们匆匆略过,未能细细品味。本书鼓励读者放慢脚步,带着觉察力去观察和感受这些被忽略的瞬间。作者强调,真正的“有趣”并非遥不可及,它往往就蕴藏在最熟悉不过的生活细节之中,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掘。 重新发现“有趣”:从微小之处着手 那么,如何在“无趣”中找到“有趣”的种子呢?本书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思考框架。 微观的观察力: 作者引导读者训练自己的观察力,去留意生活中的细节。例如,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变化,感受不同季节的气味,注意路边行人脸上细微的表情,或者在听音乐时,尝试去分辨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些微观的观察,能够帮助我们从宏观的“无聊”感中抽离,重新连接到真实的世界。 好奇心的重燃: 好奇心是驱动探索的原动力。这本书鼓励读者找回孩童般的好奇心,对身边的事物保持疑问,并尝试去寻找答案。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问题,可以是“为什么这条路上的树叶颜色与另一条路的有所不同?”,也可以是“为什么这个词语的用法会如此多样?”。好奇心一旦被点燃,哪怕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能展现出新的光彩。 重新定义“乐趣”: 很多时候,我们对“乐趣”的理解过于狭窄,仅限于感官的刺激或社交的认可。本书挑战这种狭隘的定义,提出“乐趣”可以是一种内心的满足,一种专注的状态,一种微小的成就感。比如,学会一道新菜,完成一项看似琐碎但有意义的任务,或者只是静静地读完一本书。这些“小乐趣”,虽然不张扬,却能为生活注入持久的能量。 拥抱不完美: “有趣”并非意味着事事完美、处处精彩。这本书鼓励读者拥抱生活中的不完美,甚至是那些令人尴尬或沮丧的时刻。作者认为,正是这些不完美,构成了真实而立体的人生。从中学习,从中成长,反而能带来更深刻的体悟和更强大的韧性。 “有趣”的实践:行动的力量 理论的探索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将这些思考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无趣的时代活得有趣》(精装)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空泛的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许多可以立即实践的方法。 “微冒险”的实践: 作者提出“微冒险”的概念,即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些小小的、低风险的尝试。比如,走一条从未走过的街道,尝试一种新的食物,与一个陌生人进行短暂的交流,或者学习一门新的基础技能。这些“微冒险”能够打破生活的惯性,带来新鲜感,并帮助我们发现新的兴趣点。 “仪式感”的注入: 生活的平淡往往是因为缺乏仪式感。书中分享了许多简单易行的方式来为生活注入仪式感,让平凡的时刻变得特别。例如,为自己准备一份特别的早餐,为一次阅读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或者在结束一天工作时,给自己一个简单的放松仪式。仪式感能够帮助我们标记时间和空间,让生活更有节奏和意义。 “连接”的力量: “有趣”并非总是孤独的探索,它也来自于与他人的连接。本书鼓励读者主动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连接,分享自己的感受,倾听他人的故事。即使是简单的寒暄,一次真诚的倾诉,都能在无形中为生活增添色彩。同时,书中也强调了与自然的连接,例如通过园艺、户外活动等方式,感受生命的力量。 “反思”的习惯: 养成反思的习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体验,并从中汲取养分。本书提供了一些反思的引导,例如每天记录下令自己感到一丝愉悦的时刻,思考在一天中遇到的有趣的小事,或者回顾自己一天中的成长。这些反思,能够帮助我们巩固那些“有趣的”体验,并为下一次的探索提供方向。 “有趣”是一种选择,一种能力 《在无趣的时代活得有趣》(精装)这本书,传递的核心信息是:“有趣”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能力。它不是关于逃避现实的“无趣”,而是关于如何在现实中创造“有趣”。它鼓励读者从被动接受“有趣”的定义,转变为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有趣”。 书中并非提供快速解决“无趣”的灵丹妙药,而是提供了一种长期有效的“生活哲学”。它教导我们如何用一种更平和、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起伏,如何在平淡中发现不凡,如何在琐碎中汲取力量。通过培养观察力、好奇心、感恩之心,以及勇敢尝试的行动力,我们能够逐渐构建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充满生命力的“有趣”世界。 这本书的精装版本,本身也传递着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翻开书页,细致的排版,优质的纸张,都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仪式感和舒适感。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关于如何活得更加充实、更加精彩的生活指南,一份送给所有渴望在平淡生活中找到闪光点的读者的珍贵礼物。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生活有多少挑战,内心深处的“有趣”之光,永远值得我们去追寻和点亮。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难得的地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情绪管理工具箱”,但这个工具箱里装的不是生硬的技巧,而是充满智慧的生活哲学。它帮助我重新校准了“成就感”的来源。过去,我总是把目标定得太高太远,一旦达不到预期,整个情绪就会跌入谷底。而这本书教会我,真正的乐趣和价值,往往隐藏在那些“不重要”的小事上——比如一次认真的冥想,一顿用心准备的晚餐,或者只是安静地观察窗外的光影变化。它不是一本鸡汤,因为它不承诺你立刻飞黄腾达,它承诺的是让你在“不得不生活”的现实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自留地”。读完之后,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彻底的“精神断舍离”,轻盈了许多,也更期待下一次翻开它时的心得体会了。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那种带着知识分子特有的冷静和幽默,但绝不故作高深。很多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适合摘抄下来贴在办公桌前。我发现自己时不时就会冒出书中某个精辟的短语来回应同事的疑问,那种“原来还有这种说法”的惊喜感,让我在日常交流中也增添了不少情趣。精装版的装帧设计也确实提升了阅读体验,厚实的纸张让墨水的视觉效果非常柔和,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很好,留白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拥挤,给予了文字足够的呼吸空间。这种对细节的重视,本身就是作者“活得有趣”理念的一种体现——不放过任何可以提升体验的环节。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艺品。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抓人了,那种简约中带着一丝幽默感的风格,让人一看就知道里面探讨的肯定不是什么枯燥的理论。我拿到手的时候,那种精装书特有的厚重感和纸张的质感就让人心情愉悦,感觉就像是捧着一个可以随时打开的“心灵避难所”。光是放在书架上,它就成了一个视觉焦点,每次路过都会忍不住想翻开看看。作者的文笔流畅自然,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更像是和一个老朋友聊天,聊着那些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困惑和迷茫。他总能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那些看似宏大的哲学命题,拆解成一个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片段,让人读完之后,不仅觉得豁然开朗,还多了几分会心一笑的释然。这种把“有趣”融入到对“无趣”的解构中的能力,真的非常高明。我特别喜欢他描述那些小细节的段落,那些琐碎的日常瞬间,在他的笔下都被赋予了新的光彩和意义,让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无趣”的定义。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在信息爆炸时代挣扎的“打工人”,我发现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急需的“反内卷”的思路。它没有鼓吹逃避现实,反而鼓励我们在现实的框架内,去寻找那些不被主流价值观所定义的价值洼地。作者对“专注力稀缺”现象的分析极其精准,他点出了我们沉迷于碎片化信息,正是因为我们害怕直面那些需要深度投入才能获得回报的事情。书中关于“如何与无聊共处”的那几章,简直是为我这种“强迫症”患者量身定做的心灵按摩。他提倡的不是刻意制造“有趣”的表演,而是接纳“平淡”的底色,并在底色上进行微小的、属于自己的创造。这种由内而外的转变,让我在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时,心态都平和了许多,不再是那种“必须马上搞定一切”的焦虑感,而变成了一种更有条理的节奏感。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巧妙,它不是那种章节之间相互割裂的散文集,而是一条清晰的脉络,引导着读者逐步深入。每一部分的过渡都衔接得天衣无缝,仿佛是精心设计的一场思想漫步。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论述观点时,总能穿插一些恰到好处的个人经历或者历史典故,这极大地增强了可读性和说服力。我个人对那些探讨现代社会效率至上的弊端的章节深有共鸣,他没有进行空洞的批判,而是细致地剖析了我们是如何一步步将生活变成了一张待办事项清单的。读到那些段落时,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默默地在脑海中进行一次自我排查。它不是强行灌输你某种生活方式,而是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支点,让你自己去摇晃和探索更舒适的平衡点。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直接的口号式宣讲要有效得多,也更持久。

评分

这本书很适合五 、六年级学生看,讲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教你如何珍惜生命!!!

评分

实物和图片一样,刚翻看了几张,无聊的时候看看,快递服务很好,因为有事没及时取,又打电话提醒我一下,感谢

评分

买来看看,成长是不是孤单不清楚,但是长成之后一定是孤单的

评分

京东活动叠加优惠券收入,价格非常优惠,感谢京东。越来越多东西在京东购买了,赶上活动叠加优惠券价格实惠,物流快,服务态度好,售后好,比其他电商好很多。一开始只是买书,现在家用电器也大部分在这里买了。京东的物流越来越给力了,基本隔日达,包装也很满意,感谢京东!

评分

书已收到,物流很快,还没打开看,等看了再来评价内容

评分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excellent service

评分

成长的帮助,哲学的书籍。希望孩子看了能理解成长的过程。

评分

周国平的心灵鸡汤,人与心灵的对话。

评分

物流依然给力,看了再评论内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