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enguin History of Economics
作者: Professor Roger E. Backhouse;
ISBN13: 9780140260427
类型: 平装(简装书)
语种: 英语(English)
出版日期: 2002-01-31
出版社: Penguin Books, Limited (UK)
页数: 384
重量(克): 274
尺寸: 129 x 17 x 198 mm
我已经厌倦了那种把经济学史写成英雄传记式的叙述方式,只关注几个“圣人”的贡献。我更倾向于关注那些被主流话语边缘化的声音,那些曾经挑战过既有秩序的异见者,他们的思想火花是如何被压制,又是如何在后世被重新发现和评价的。我推测,一本真正有抱负的经济史著作,必然会花费大量的篇幅去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在不同文化和政治体制下的生命力与局限性,以及制度学派和行为经济学等非主流思潮的崛起,它们是如何对新古典主义的完美理性人假设发起了持续的、有力的挑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贫富差距、金融不稳定等问题,很多都可以在更早期的、那些被我们匆忙略过的思想脉络中找到深刻的根源。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对这些“阴影领域”的细致考察,看到经济思想的“复兴”与“遗忘”,从而对当代经济困境有一个更具历史纵深感的理解。
评分坦率地说,我买书时最看重的是作者的“史学功力”而非仅仅是“经济学知识”。我需要作者能够将抽象的经济模型转化为具体的、可触摸的历史场景。我希望翻开书页,能闻到19世纪伦敦工厂的煤烟味,能感受到大萧条时期人们对政府干预的复杂情感——既渴望稳定又恐惧集权。如果作者能够成功地将“思想”与“实践”进行无缝对接,描绘出那些理论是如何在真实的政治博弈和市场动荡中被“检验”和“扭曲”的过程,那么这本书的价值便不可估量。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其背后的权力政治角力,或者战后福利国家的财政基础是如何在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框架下构建起来的。我期待的不是理论的“正确性”证明,而是理论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的“角色”的细致还原。这种还原,需要极强的叙事能力和对史料的精准把握,将枯燥的经济学原理赋予鲜活的生命力。
评分对于一本横跨数百年历史的经济学通史,最令人担忧的便是其“平衡性”与“连贯性”。我希望它在处理早期古典经济学与近现代宏观经济学时,不会出现明显的“厚此薄彼”现象,尤其是在涉及20世纪下半叶复杂思想流派的演变时。我尤其关注作者如何处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从熊彼特对于“创造性破坏”的洞见到当代内生增长理论的复杂数学模型,其间的思想脉络是如何保持清晰的?更进一步,我希望能看到全球化视角下的叙事——经济思想是如何从西欧的精英圈层扩散到全球,又如何在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中被“本土化”或引发“抵制”的。一本真正伟大的历史著作,应当具备全球的视野和超越时代的洞察力,它不应该仅仅是西方经济思想的编年史,而应是全人类应对资源稀缺与财富分配这一永恒命题的智力足迹的完整地图。我期待这本《企鹅经济学史》能做到这一点。
评分这本被誉为经济学思想史的巨著,虽然我尚未翻开它那沉甸甸的书页,但光是听闻其名,心中便涌起一股对知识的敬畏。我能想象,它绝非是那种枯燥乏味、只堆砌着晦涩术语的教科书。它必然是一部史诗般的叙事,将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的沉思,大卫·李嘉图在财富与租金间的辩论,乃至凯恩斯在二战阴影下的洞见,都织入了一张宏大的人类社会发展图景之中。我期待的,是它能以一种极其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不同时代背景下,那些经济思想是如何如同燎原之火,点燃了社会变革的引擎。想象一下,中世纪的重商主义如何逐步被古典自由主义的理性光芒所取代,而这些思想的碰撞与演变,其背后的驱动力究竟是哲学思辨,还是残酷的现实需求?我深信,一部优秀的经济史著作,其价值远超对理论的梳理,它必须深入到历史的肌理之中,去探寻那些决定人类福祉的关键转折点,以及那些被历史洪流裹挟着向前奔涌的经济学巨匠们,他们是如何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定义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我准备好迎接这场跨越几个世纪的智力探险了。
评分老实说,我对那些企图用一套简化的模型来解释所有经济现象的读物总是抱持着十二分的警惕。我更偏爱那种能够充分展现“灰色地带”和“思想的张力”的作品。因此,我对这本“企鹅”出品的历史著作抱有极高的期待,盖因“企鹅”这个品牌在出版界往往意味着一种对深度和广度的坚持。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谁说了什么”,而是深入剖析“为什么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节点上,那些特定的思想才得以萌芽并被广泛接受”。例如,工业革命初期的劳动价值论是如何在实践中遭遇了边际效用革命的强力挑战?这种范式的转移背后,是科学方法的进步,还是社会阶层利益的诉求?我期待作者能够娴熟地驾驭这种复杂的因果链条,将经济学理论的演变,置于政治权力、技术革新乃至伦理思辨的交叉口进行审视。这本书若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不再是经济学家的工具箱,而是一部关于人类心智如何理解其物质生存基础的宏大史诗。我渴望看到,那些看似永恒不变的经济法则,实际上是如何在历史的熔炉中被反复锻造和重塑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