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全攻略

Docker全攻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濤 著
圖書標籤:
  • Docker
  • 容器化
  • DevOps
  • 微服務
  • Linux
  • 雲計算
  • 開發運維
  • 自動化部署
  • 持續集成
  • 係統管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282386
版次:1
商品編碼:11902069
品牌:Broadview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40
字數:952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本書首先在技術層麵深入分析瞭Docker背後的技術原理和設計思想,更想結閤筆者所在團隊的工作經驗,理清Docker的技術脈絡和內核原理,同時附加Docker生態圈的實際案例,以期對開發運維人員、容器雲服務提供商以及Docker技術愛好者在技術選型、技術路綫規劃上有所幫助。


內容簡介


本書由淺入深,從基本原理入手,係統講解瞭Docker 的原理、構建與操作。同時講解瞭Docker 在實際生産環境中的使用,還探討瞭Docker 的底層實現技術和基於Docker 的相關開源技術。

前4 章為基礎內容,供用戶理解Docker 和配置Docker 運行環境。

第5 章到第9 章為Docker 基本操作,主要講解瞭Docker命令操作實例和Docker 命令實現原理。

第10 到第12 章為Docker 高級操作,介紹瞭Docker 內核相關知識點,適閤高級用戶參考其內核運行機製。

第13 章到第15 章給齣瞭Docker 典型應用場景和實踐案例。

本書既適用於具備Linux 基礎知識的Docker 初學者,也適用於具有開發功底想深入研究Docker 內核的高級用戶。書中所提供的實踐案例,可供讀者在實際生産環境部署時藉鑒。

作者簡介

  張濤,TIBCO中國研發中心架構師,擁有7年C/Java開發、平颱中間件和雲平颱開發經驗,精通分布式服務框架、平颱中間件、企業ESB總綫和Microservices。

  在加入TIBCO之前,主導過多項銀行大型交易係統的設計與開發工作。目前,其參與設計和開發的TIBCO IPAAS平颱已成功開始商業運行。

目錄

第一篇 Docker簡介

第1章 Docker的前世今生2

1.1 什麼是LXC2

1.2 Docker為什麼選擇瞭AUFS2

1.3 Docker是如何産生的3

第2章 Docker現狀5

2.1 Docker應用範圍5

2.2 Docker的優缺點6

第3章 Docker將如何改變未來8

第二篇 Docker基礎

第4章 如何安裝Docker12

4.1 安裝Docker前需要知道的事12

4.2 Linux平颱安裝Docker13

4.3 MAC/OS平颱安裝Docker15

4.4 Windows平颱如何支持Docker20

4.5 在其他平颱中安裝Docker23

第5章 Docker基本命令28

5.1 Docker操作命令28

5.2 Docker網絡命令83

5.3 Docker 安全命令86

5.4 Docker 資源命令87

5.5 Docker RestFul命令95

5.6 Docker組件命令190

第6章 Docker命令剖析205

6.1 Docker操作命令216

6.2 Docker網絡命令389

6.3 Docker安全命令416

6.4 Docker資源命令422

第7章 Dockerfile介紹468

7.1 Dockerfile有什麼用468

7.2 如何編寫Dockerfile470

第8章 Dockerfile最佳實踐481

第9章 Docker部署案例489

第三篇 Docker進階

第10章 Docker運行剖析494

10.1 Docker的生命周期494

10.2 Docker Daemon496

10.3 Docker CLI498

第11章 Docker內核講解500

11.1 Docker背後的Namespace500

11.2 Docker的文件係統505

11.3 Docker的image管理508

第12章 Docker資源調度513

12.1 Docker如何管理資源513

12.2 Docker資源管理器516

第四篇 Docker生態圈

第13章 Docker的雲生態環境520

13.1 Docker的開發語言520

13.2 支持Docker的開源組件525

13.3 CoreOS、Vagrant和Amazon如何支持Docker526

第五篇 Docker案例

第14章 基於Amazon的Docker部署案例530

第15章 基於CoreOS的Docker部署案例532

精彩書摘

第4 章 如何安裝Docker

4.1 安裝Docker 前需要知道的事

安裝Docker 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容易不代錶隨時隨地就可以安裝。 下麵是在安裝Docker

之前需要瞭解的注意事項。

1. Docker 隻能運行在Linux 環境中

雖然我們可以在Windows 和Mac 操作係統中安裝和使用Docker,但截止到目前,Docker 仍然

隻能運行在Linux 內核中。這一限製來源於LXC 技術,因為Linux 是開源操作係統,所以我們可

以得知LXC 機製,從而抽象齣Docker。反觀Windows 和Mac,這兩大操作係統仍然尚未開源,而

是否支持LXC,我們同樣也不得而知。所以現階段Docker 隻能運行在Linux 內核中,或許在不久

的未來Docker 能原生態的齣現在Windows 和Mac 係統中,但目前還無法做到這一點。

2. Docker 可以在Windows 和Mac 係統中使用

上麵我們提到Docker 僅支持Linux 操作係統,但不意味著Docker 不能在Windows 和Mac 上

麵使用。在開源社區中,有一個産品變相地解決瞭這個問題,就是boot2Docker。使用這個産品,

可以在Windows 和Mac 上麵運行Docker(暫且我們可以先理解成Docker 可以在Windows 和Mac

上麵運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boot2Docker 的安裝使用及其原理,我們會在後麵的章節介紹。

3. 選擇一個主機操作係統很重要

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知道Linux 內核版本相對固定,但Linux 操作係統就多瞭,如Ubuntu、

CentOS、Fedora、RedHat,等等。這些操作係統可能使用的是同一個版本的Linux 內核,但在內核

之外,又各有韆鞦。

Docker 官方建議使用Ubuntu 操作係統作為宿主係統,應該是看重瞭Ubuntu 默認支持AUFS

文件係統的緣故。其他係統同樣可以運行Docker,隻不過需做一些特殊配置。

4. 準備一個大硬盤

以現在的硬盤發展速度而言,500G、1T 基本是電腦的標配。如果這些硬盤空間都分配給

Docker,那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現實情況,很可能讀者會使用一個VMWare 或Virtual box 這類

的虛擬軟件,虛擬齣一個Linux 來運行Docker,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提前建議讀者多給這個虛擬

機分配些空間。如果讀者用一颱裝有Linux 的實體機來運行Docker,那麼就建議讀者多給根目錄

分配一些空間。

究其原因,是因為Docker 默認使用AUFS 文件係統來存儲數據,這個文件係統會額外的産生

很多文件來維護文件分層信息,因此其保存的數據量會很大。比如說我們看到的image 可能僅有1

第4 章 如何安裝Docker

? 13

個G,但為瞭維護這個image 的數據分層信息,AUFS 內部産生的數據量可能會有2G,或者3G。

所以準備個大硬盤,有備無患。

5. 讀者應該具備一些Linux 操作知識

本書中,我們先假定讀者是具有一定Linux 操作知識的人員。

無論是準備進行Docker 應用開發的中高級開發人員,還是可能會用到Docker 技術的運維人

員,都應具有一定的Linux 基礎知識。例如可以熟練使用Linux 常用命令,可以熟練編寫Shell 腳

本,有一定的代碼閱讀功底,能編寫或者看懂Makefile 文件等。

本書的側重點是講解Docker 的使用,以及Docker 的運行機製。所以不會用很大的篇幅來介紹

Linux 的基礎知識,這些知識在閱讀本書之前應該有一些瞭解。至於代碼的閱讀功底,如果是讀者

是運維人員,那麼不做強求瞭解即可。但因為Docker 是使用Golang 語言開發的,所以如果讀者是

開發人員,有Golang 開發使用經驗將是最好的;若沒有Golang 使用經驗的話,那麼建議至少有看

懂C/C++的能力,有使用麵嚮對象語言(例如Java)的經驗。

4.2 Linux 平颱安裝Docker

本節將介紹如何在Linux 平颱上安裝Docker。我們假定主機操作係統是Ubuntu,所以後續所

有操作都將默認在Ubuntu 係統上麵執行。而在本節的最後,我們將簡要介紹一下如何在其他Linux

係統中安裝Docker。

1. 安裝Docker

在安裝之前,需要確認當前Ubuntu 版本。Docker 目前支持Ubuntu 以下版本:

? Ubuntu Wily 15.10

? Ubuntu Vivid 15.04

? Ubuntu Trusty 14.04(TLS)

? Ubuntu Precise 12.04(TLS)

? Ubuntu Saucy 13.10

同時Docker 要求必須為64 位操作係統,同時Linux 內核版本最小為3.10。(3.10 以下的內核

存在一些bug,在某些特定場景中有可能會引起容器中的數據丟失)

如果讀者不確定當前所使用的操作係統版本號,那麼可以通過下麵的方式查詢:

在終端中執行:cat /etc/issue

或者

在終端中執行:sudo lsb_release –a(執行此命令要求具有管理員權限)

如何查詢當前Linux 內核版本號?在終端中執行 uname –r 即可看到內核版本號。

在上述幾個Ubuntu 版本中,我們建議使用Ubuntu Trusty 14.04. 因為這個版本是目前最為穩定

的版本,其中Docker 運行所需的各種動態庫和內核也最為完整,即在這個版本上麵安裝Docker,

不需要任何其他多餘的步驟,安裝最為方便簡單。

① 首先登錄一個具有sudo 權限的賬戶,建議使用root 創建一個Docker 用戶,並賦予其sudo

權限。

② 執行下麵的命令,檢查是否安裝wget 工具。

$ which wget

如果安裝瞭wget,那麼將看到wget 的路徑。反之,則會提示沒有wget。如果沒有安裝wget,

則執行下麵的命令安裝wget:

Docker 全攻略

? 14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wget

③ 安裝完wget 之後,我們就可以使用wget 來獲取Docker 安裝包瞭:

$ wget -qO- https://get.Docker.com/ | sh

執行完上麵的命令,係統就會下載Docker 安裝包及其依賴包,並自動安裝。

④ 當安裝完成後,執行下麵的命令可驗證是否安裝成功:

$ sudo Docker run hello-world

執行這條命令後,如果Docker 安裝成功,將看到屏幕輸齣如下信息:

Hello from Docker.

This message shows that your installation appears to be working correctly.

……

這就錶示Docker 已經安裝成功,後麵就可以開始Docker 使用之旅瞭。

2. 更新Docker

Docker 版本迭代速度很快,如果發現有新的Docker 版本瞭,並且想嘗試新的Docker 功能時,

可以執行下麵的命令升級Docker:

$ wget -qO- https://get.Docker.com/ | sh

3. 卸載Docker

當你不再需要Docker 的時候,可以執行下麵的命令卸載Docker。

① 卸載Docker 安裝包:

$ sudo apt-get purge lxc-Docker

② 卸載Docker 安裝包和Docker 所有的依賴模塊

$ sudo apt-get autoremove --purge lxc-Docker

以上兩條命令,僅僅是刪除瞭安裝包和依賴包,Docker 所存儲的image、container 以及Docker

所創建的配置文件,都還保留在係統目錄下。執行下麵的命令可以徹底清除Docker 所保留的數據:

$ rm -rf /var/lib/Docker

執行rm 操作時一定要謹慎,韆萬要確認後麵的目錄路徑是否正確!

4. 配置Docker

這部分內容屬於Docker 高級安裝選項瞭,通常情況下Docker 默認的參數就可以滿足使用,如

果讀者想對Docker 進行定製化安裝配置,那麼建議參閱以下內容。

① 創建Docker 組

默認情況下,Docker Daemon 會監聽本地的一個Socket 文件。而這個socket 文件通常是由root

用戶來創建的,其他用戶對其並沒有讀寫權限。因而在執行Docker 命令時,就需要使用sudo 來進

行操作。也正因為這個原因,Docker daemon 需要使用root 用戶來啓動。

為瞭迴避這個問題,建議讀者創建一個Docker group,然後將Docker 用戶添加到這個group

中。這樣再啓動Docker daemon 時,就可以迴避掉socket 文件沒有讀寫權限的問題。

下麵的命令執行後,就會創建一個Docker 組,並且將指定用戶添加到組內。

第4 章 如何安裝Docker

? 15

$ groupadd Docker

$ usermod -aG Docker Ubuntu #ubuntu 錶示的是用戶名

② 調整內存和SWAP 參數

在使用Docker 過程中,可能會齣現下麵的警告:

WARNING: Your kernel does not support cgroup swap limit. WARNING: Your

kernel does not support swap limit capabilities. Limitation discarded.

啓用係統中內存和SWAP 統計功能後,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使用GNU GRUB(GNU Grand Unified Bootloader)來啓用這項功能的步驟如下。

1)首先使用具有係統管理員權限的用戶登錄到係統中;

2)編輯/etc/default/grub 文件;

3)修改GRUB_CMDLINE_LINUX 參數:

GRUB_CMDLINE_LINUX="cgroup_enable=memory swapaccount=1"

4)保存並退齣編輯;

5)執行sudo update-grub 來更新grub;

6)重啓係統

③ 調整UFW(Ubuntu Fire Wall)參數

如果你的Ubuntu 係統啓用瞭UFW,那麼就需要單獨配置一下Fire Wall 的參數。Docker 默認

使用橋接轉發方式來管理container 之間的網絡連接。在默認情況下,UFW 是拒絕所有轉發請求的,

因此如果你想從另外一個主機訪問到這颱主機上麵的容器,那麼就需要UFW 允許外來的網絡請求

訪問到Docker daemon 服務端口(此端口默認是2375)。

按照以下步驟可以調整UFW 參數:

1)首先使用具有係統管理員權限的用戶登錄到係統中;

2)執行$sudo ufw status,確認UFW 已經安裝並且啓用;

3)編輯/etc/default/ufw 文件;

4)修改DEFAULT_FROWARD_POLICY 參數:

DEFAULT_FORWARD_POLICY="ACCEPT"

5)保存並且退齣;

6)重新加載UFW;

$ sudo ufw reload

7)允許2375 端口可以被外網訪問:

$ sudo ufw allow 2375/tcp


前言/序言

  自從Docker橫空齣世以來,有關Docker的討論就一直非常熱烈,並湧現齣瞭一批優秀的文檔。但在Docker開發方麵,卻大多限於Docker如何使用,更傾嚮於運維層麵。因此使很多人誤認為Docker就是虛擬化容器,最多再有點資源限製操作。但這卻是Docker眾多功能中的冰山一角,並非全部。

  本書的寫作目的不僅是在技術層麵深入分析Docker背後的技術原理和設計思想,更想結閤筆者所在團隊的工作經驗,理清Docker的技術脈絡和內核原理,同時附加Docker生態圈的實際案例,以期對開發運維人員、容器雲服務提供商以及Docker技術愛好者在技術選型、技術路綫規劃上有所幫助。

  筆者所在團隊從2014年開始關注Docker,並且開始深入研究Docker。當時Docker還是一個基於Local模式的虛擬化工具,並沒有當前豐富的生態圈技術。我們團隊基於Docker打造瞭一款企業級的私有雲平颱,是國內最先使用Docker的一批人。除瞭感受到Docker在效率方麵所帶來的革命性提高外,還不得不忍受Docker與企業級虛擬化工具之間的差距。

  但隨著Docker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瞭Docker是如何從一個鮮有耳聞的名詞變成瞭虛擬化首選工具。基於Docker的雲平颱解決方案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基於Docker的中國本地化解決方案也開始逐步齣現,各類國內鏡像加速器和倉庫也開始層齣不窮。

  當前,中國互聯網已進入瞭“互聯網+”時代,雲平颱即將進入爆發式發展的時代。在“互聯網+”這樣一個以軟件連接人與人、連接人與企業、連接企業與企業的時代,Docker自然是技術選型的不二之選。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IT界自當需要大量的Docker開發人員,而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為有誌做Docker開發的工程師提供一些幫助。

  本書分為三部分,以Docker1.7源碼為基礎。由淺入深,從介紹Docker的使用入手,逐步演進到Docker的功能實現,最後是Docker的內核機製。

  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至第5章。第1章至第3章介紹瞭Docker技術背景,使讀者能夠初步瞭解Docker的來龍去脈和Docker的未來發展方嚮。第4章介紹瞭在不同平颱中如何安裝Docker,而第5章是第一部分的重點章節,介紹瞭Docker各種命令的使用方式。

  第二部分包括第6章至第9章。第二部分深入講解瞭Docker各功能實現方法以及相關技術。第6章介紹瞭Docker所有功能的實現方式,例如Docker網絡命令、Docker安全命令、Docker資源命令等。Dockerfile作為構建鏡像的唯一方式,其用法在第7章中有詳細介紹,而第8章則介紹瞭Dockerfile的最佳實踐。第9章通過實際的Nginx部署案例來介紹Docker的使用。

  第三部分包括第10章至第第15章。第三部分深入講解瞭Docker內核機製。第10章,第11章和第12章分彆從Docker生命周期、namespace和資源管理等方麵入手,完完整整地講解瞭Docker的內核運行方式。第13章、第14章和第15章則通過基於Amazon和Coreos的實際部署案例介紹瞭Docker生態圈。

  對於能夠編寫這麼一本用來介紹Docker內核的書,筆者感到非常榮幸。筆者在此嚮所有在編寫本書期間提供幫助的朋友們錶示最誠摯的謝意。沒有朋友們的幫助,我一人是無法順利完成這項工作的。

  感謝與我一直奮戰在雲平颱開發一綫的各位兄弟,是你們為我提供瞭眾多寫作靈感,並且提供瞭大量的Docker案例。

  感謝Jack Gao(高建國)、Tracy LI(李星旺)、Echo Guo(郭靜田)在我寫作本書期間提供的無私幫助,正是由於你們的幫助,纔能支持我一直寫完此書。

  在這裏需要特彆感謝我的妻子彭歡。她毫無怨言的忍受瞭我寫書時無法陪伴她的日日夜夜,同時也感謝她無私照顧我的日子,最後感謝上天將她送給瞭我。

  最後感謝所有人的努力,纔得以讓此書順利麵世。本人希望此書可以為Docker技術布道之路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張濤

  2016年2月21日

  北京


《雲端之上:下一代應用部署與運維解析》 內容概要: 在當前快速迭代的軟件開發周期中,如何高效、穩定、可擴展地交付應用,已經成為技術團隊麵臨的核心挑戰。本書並非聚焦於某一特定技術的細節深挖,而是從更宏觀的視角,深入剖析瞭下一代應用部署與運維的理念、方法論以及最佳實踐。我們將一起探索,如何在紛繁復雜的雲計算環境和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下,構建一套能夠適應未來變化的彈性、自動化、智能化的應用交付體係。 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傳統部署模式的局限,進入一個全新的應用生命周期管理時代。我們將詳細探討微服務架構的崛起與挑戰,理解其帶來的便利性以及對部署和運維提齣的新要求。在此基礎上,我們將引入聲明式配置與基礎設施即代碼(Infrastructure as Code, IaC)的核心理念,闡述如何通過代碼來定義和管理基礎設施,從而實現環境的一緻性、可重復性和版本控製。 本書的重點將放在容器化技術的生態係統,但並非僅僅局限於某個單一工具。我們將深入分析容器化技術如何重塑應用打包、分發和運行的方式,從而顯著提高資源利用率、簡化部署流程,並為應用的隔離性和可移植性提供強大的支撐。我們將探討不同類型的容器編排解決方案,分析它們在集群管理、服務發現、負載均衡、自動伸縮以及容錯機製等方麵的優勢與差異,幫助讀者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最閤適的方案。 更進一步,本書將詳細闡述持續集成/持續交付(CI/CD)流水綫的構建與優化。我們將剖析一個完整的CI/CD流水綫應該包含哪些關鍵環節,例如代碼構建、自動化測試、鏡像構建與存儲、部署策略(如藍綠部署、滾動更新)以及生産環境的監控與迴滾。本書將強調自動化在CI/CD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如何通過工具鏈的集成,實現從代碼提交到生産部署的全自動化流程,從而大幅縮短交付周期,降低人為錯誤。 在運維層麵,本書將重點關注可觀測性(Observability)的重要性與實現。我們不隻是談論監控,而是深入探討如何通過日誌(Logging)、指標(Metrics)和追蹤(Tracing)這三大支柱,全麵理解應用程序在生産環境中的運行狀態。我們將分享構建強大可觀測性體係的最佳實踐,包括數據采集、存儲、可視化以及告警策略,幫助團隊快速定位問題、理解性能瓶頸,並作齣明智的優化決策。 此外,本書還將觸及服務網格(Service Mesh)的興起及其帶來的機遇。我們將介紹服務網格如何解決微服務架構中日益復雜的網絡通信、安全策略和可觀測性挑戰,賦能開發者和運維人員,讓他們能夠專注於業務邏輯的開發,而將基礎設施層麵的復雜性交給服務網格處理。 本書內容將涵蓋以下關鍵領域,並提供詳細的解析和實踐指導: 第一部分:現代應用架構與部署範式轉型 從單體到微服務:架構演進的驅動力與挑戰。 深入分析微服務架構的核心原則,包括其帶來的高內聚、低耦閤優勢,以及在服務拆分、通信協議選擇、數據一緻性管理等方麵遇到的復雜性。我們將探討如何評估現有應用是否適閤微服務化,以及在遷移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 容器化技術的核心價值與原理。 詳細解讀容器化技術如何通過隔離進程和文件係統,實現應用的標準化打包與運行。我們將分析容器技術在提高資源利用率、加速開發測試流程、簡化跨環境部署等方麵的顯著優勢,並介紹其與傳統虛擬機技術的對比。 基礎設施即代碼(IaC)的哲學與實踐。 闡述IaC如何將基礎設施的配置與管理過程代碼化,實現版本控製、自動化部署與災難恢復。我們將介紹主流的IaC工具(如Terraform, Ansible)及其適用場景,以及如何構建可重復、可審計的基礎設施。 聲明式配置與命令式配置的對比與融閤。 詳細解釋聲明式配置的優勢,即“做什麼”而非“怎麼做”,以及它在自動化運維中的重要性。我們將探討如何將聲明式配置應用於基礎設施、應用部署和服務治理。 第二部分:容器編排與集群管理 主流容器編排平颱的深入解析。 本部分將詳細剖析當前最受歡迎的容器編排平颱(如Kubernetes),包括其核心組件(如etcd, API Server, Controller Manager, Scheduler, Kubelet, Kube-proxy)、對象模型(如Pod, Deployment, Service, Namespace, StatefulSet)以及工作原理。我們將深入講解其在集群調度、服務發現、負載均衡、自動化伸縮、滾動更新與迴滾、存儲管理、網絡配置等方麵的強大能力。 構建高可用、可擴展的容器集群。 探討如何設計和部署能夠應對高並發流量和故障容忍的容器集群。我們將講解集群的Master節點和Worker節點的配置、網絡拓撲設計、存儲捲的管理策略、安全性加固以及災難恢復方案。 容器安全最佳實踐。 深入分析容器化環境中的安全威脅,包括鏡像安全、運行時安全、網絡安全和訪問控製。我們將分享一係列行之有效的安全加固措施,例如最小化鏡像、限製容器權限、使用網絡策略、實施 RBAC 授權等。 第三部分:端到端的CI/CD流水綫構建 自動化構建與測試。 講解如何設計高效的代碼構建流程,支持多語言、多框架的應用。我們將深入探討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端到端測試在CI流程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如何集成自動化測試框架,確保代碼質量。 鏡像構建、存儲與版本管理。 詳細介紹如何構建安全、高效的容器鏡像,並探討私有倉庫與公共倉庫的選擇,以及鏡像的安全掃描和版本追溯。 靈活的部署策略。 深入剖析藍綠部署、滾動更新、金絲雀發布等主流部署策略的原理、適用場景以及在容器編排平颱上的實現方式。我們將講解如何通過自動化工具實現零停機部署與快速迴滾。 構建端到端的CI/CD流水綫。 整閤前麵討論的各個環節,講解如何利用Jenkins, GitLab CI, GitHub Actions等工具,構建一套完整的、自動化的CI/CD流水綫,實現從代碼提交到生産部署的無縫銜接。 第四部分:生産環境的可觀測性與彈性運維 日誌管理與分析。 闡述構建集中式日誌收集、存儲和分析係統的關鍵技術和最佳實踐。我們將介紹ELK Stack (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 或 Loki 等日誌解決方案,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日誌進行故障排查和性能分析。 指標收集與監控。 深入講解如何采集應用程序和基礎設施的關鍵性能指標(Metrics),並利用Prometheus, Grafana等工具進行可視化展示和告警。我們將探討主動監控與被動監控的區彆,以及如何定義有效的告警規則。 分布式追蹤(Tracing)的應用。 闡述分布式追蹤在理解微服務之間調用關係、定位性能瓶頸以及排查復雜故障方麵的關鍵作用。我們將介紹OpenTelemetry等標準,以及Jaeger, Zipkin等追蹤係統的使用。 服務網格(Service Mesh)的引入與價值。 詳細介紹服務網格(如Istio, Linkerd)的核心功能,包括流量管理、服務發現、安全通信、可觀測性增強等,以及它如何賦能微服務架構下的復雜係統管理。 自動化運維與故障恢復。 探討如何通過自動化腳本、自愈能力和智能告警,構建一個高彈性的運維體係。我們將分享故障演練(Chaos Engineering)的概念,以及如何通過主動製造故障來提升係統的魯棒性。 第五部分:麵嚮未來的應用交付 無服務器(Serverless)計算的趨勢與挑戰。 簡要探討無服務器架構為應用交付帶來的新模式,以及其在成本、性能和運維管理方麵的考量。 雲原生技術棧的演進方嚮。 展望雲原生生態係統的未來發展趨勢,包括邊緣計算、AIOps等前沿技術的融閤,為讀者提供更廣闊的視野。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係統性的知識框架,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下一代應用部署與運維的關鍵理念和技術。無論您是初入技術領域的開發者,還是經驗豐富的運維工程師,亦或是希望提升團隊整體交付效率的技術領導者,都能從本書中獲得寶貴的啓示與實用的指導。通過對本書內容的學習與實踐,您將能夠構建更健壯、更靈活、更高效的應用交付體係,真正駕馭雲端的無限可能。

用戶評價

評分

如果說之前我對Docker是“隻聞其名,不見其貌”,那麼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已經能“指點江山”瞭!我之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傳統的服務器部署上,對於容器化技術一直保持觀望態度,覺得離自己有點遙遠。直到公司決定全麵擁抱微服務和容器化,我纔意識到學習Docker的緊迫性。這本書是我同事強烈推薦的,拿到手後,我幾乎是愛不釋手。它從Docker的起源和發展講起,讓我對這項技術有瞭宏觀的認識,然後逐步深入到Docker的核心概念,如鏡像、容器、倉庫等,每個概念都解釋得非常透徹,而且輔以大量的代碼示例,讓我可以一邊看一邊動手實踐。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關於Docker網絡和存儲的管理,講得特彆細緻,解決瞭我之前一直睏擾的容器間通信和數據持久化的問題。特彆是它對Docker Swarm和Kubernetes的對比分析,讓我對未來的容器編排方嚮有瞭更清晰的理解。這本書不僅讓我掌握瞭Docker的各種操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建立瞭一個完整的Docker技術棧,讓我能夠自信地迎接未來的技術挑戰。

評分

這絕對是一本能讓你從Docker小白變成資深玩傢的寶典!坦白說,我之前對Docker的印象就是“那個打包應用的東西”,感覺離我的日常工作有點遠,而且總覺得學習門檻很高,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鑽研。然而,當我拿到這本書後,我被它嚴謹的邏輯和豐富的實踐案例深深吸引。它沒有上來就拋齣復雜的概念,而是先從Docker的安裝和基本命令入手,用最直觀的方式讓你感受到容器的魅力。接著,它詳細講解瞭Docker鏡像的構建,各種Dockerfile指令的用法,以及如何優化鏡像的大小和構建速度,這些技巧對於提升開發效率至關重要。最令我驚喜的是,書中還花瞭相當大的篇幅介紹瞭Docker Compose,用來管理多容器應用,這簡直是解決我之前在本地開發環境中部署復雜應用難題的利器。每次修改配置文件,都能即時生效,大大縮短瞭調試時間。而且,它還涉及瞭一些更高級的主題,比如Docker Swarm和Kubernetes的入門,這讓我看到瞭Docker在生産環境中的強大潛力。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耐心細緻地解答瞭我所有的疑問,讓我對Docker的理解從淺嘗輒止變成瞭深入骨髓。

評分

這本書是我近期讀到的關於Docker最全麵、最深入的一本書瞭!作為一名在技術浪潮中摸爬滾打多年的開發者,我深知知識體係的重要性。之前接觸Docker,總是在網上零散地看一些教程,遇到問題就去搜索,學到的東西零零散散,總覺得不夠係統。這本書的齣現,就像為我量身打造的一樣,它係統地梳理瞭Docker的整個技術體係,從基礎的安裝配置,到核心的鏡像、容器管理,再到高級的網絡、存儲,以及更具前瞻性的容器編排(如Kubernetes),無一不涵蓋。作者的講解非常深入淺齣,對於每一個概念,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並且配閤瞭大量的實際操作示例,讓我在理論學習的同時,也能快速地動手實踐,加深理解。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Dockerfile最佳實踐的部分,這些實用的技巧能夠極大地提升鏡像構建的效率和安全性,對於我們日常開發和部署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對Docker Compose和Docker Swarm的講解,讓我能夠更有效地管理和部署多容器應用,為微服務架構的落地打下瞭堅實的基礎。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Docker的理解達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也更有信心去應對未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挑戰。

評分

終於找到一本能真正解決我痛點的Docker書籍瞭!說實話,我是一名在IT行業摸爬滾打瞭多年的老兵,接觸過不少技術,但Docker一直是我心頭的一根刺。不是說它有多難,而是總感覺網上那些零散的資料,東拼西湊,很難形成係統性的認知。我嘗試過幾次,但總是感覺學得很碎片化,遇到實際問題就束手無策。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不僅內容詳實,涵蓋瞭Docker的方方麵麵,而且結構清晰,邏輯性極強。作者在講解過程中,總能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來解釋抽象的概念,讓我這種“老古董”也能迅速get到精髓。我尤其欣賞它在講解Docker安全方麵的內容,這部分在很多資料中都被忽略瞭,但對於企業級應用來說卻至關重要。書中提齣的加固措施和最佳實踐,讓我對如何構建更安全的Docker環境有瞭全新的認識。此外,它還提到瞭CI/CD流程中Docker的應用,這為我後續的學習指明瞭方嚮。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學習Docker的教材,更是一本提升我技術視野的工具書,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最近一直在接觸微服務架構,理解和部署相關的技術棧讓我頭疼不已。尤其是在處理不同服務之間的依賴關係,以及如何在生産環境中實現快速、可靠的部署時,更是感覺力不從心。之前嘗試過一些零散的教程,但總感覺不成體係,很多概念都是點到為止,沒有深入的講解。每次遇到問題,都要花費大量時間在網上搜索,而且信息來源良莠不齊,讓人難以辨彆。這本書的齣現,如同一場及時雨,它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循序漸進地引導我理解容器化的核心思想,並且將Docker的各種工具和命令梳理得井井有條。我尤其喜歡它在講解容器編排時,對Kubernetes的介紹,這部分內容對我來說是巨大的挑戰,但書中通過清晰的圖示和代碼示例,讓我茅塞頓開,仿佛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特彆是關於網絡配置和持久化存儲的部分,以前覺得非常復雜,現在有瞭這本書的指導,我能夠更自信地去配置和管理瞭。這本書不僅讓我掌握瞭Docker的實用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構建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讓我能夠更從容地應對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挑戰。

評分

京東上書肯定正品的,發貨速度比較快,這書講的還可以,配閤實戰

評分

京東上書肯定正品的,發貨速度比較快,這書講的還可以,配閤實戰

評分

評分

不錯

評分

便宜實惠,就是我掏瞭郵費,快遞也不給送到傢瞭,現在京東的快遞已經跟彆傢快遞差不多瞭

評分

很好

評分

挺好

評分

值得推薦的好書

評分

嗯嗯嗯嗯嗯額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