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書中我力圖記述十九世紀歐洲的藝術音樂。所采用的時間界限——不可避免地帶有某種武斷性——基本上接近這個世紀本身的起止時間。然而,本書的時間上限大約設定在1800年之前十年,由此關照到某些似乎更多地屬於十九世紀而非十八世紀的作品,由正在走嚮成熟的貝多芬及其更具前瞻性的同時代人寫於1790年代。時間下限設定於1900年,這似乎顯得猶為古怪異常;例如,這一時間節點將馬勒的創作生涯半途切斷,又生硬地將裏夏德?施特勞斯的音詩與其隨後創作的歌劇傑作分割開來。但倘若追隨浪漫主義音樂進入二十世紀的軌跡,我們便會踏上一條沒有任何自然終點的徵程,令人望而卻步:聖-桑一直活到1921年,普契尼活到1924年,拉赫瑪尼諾夫活到1943年,裏夏德?施特勞斯和普菲茨納都活到瞭1949年。而且倘若舊的風格及其各種美學信念尚未隨著世紀的變化更替而消亡,新的風格卻已明確齣現。音樂印象主義的語言在法國成型,極端激進的實驗在維也納風生水起,這些現象都具有鮮明的現代特徵,由於它們所具有的力量和影響,任何對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十五年裏歐洲音樂的較為全麵的曆史敘述都會囊括這些內容。這些新的觀念和風格如何與舊的觀念風格彼此相適,似乎是一個屬於二十世紀音樂史的主題內容。
本書將討論的範圍局限於歐洲,這並非錶示其他地方的藝術實踐在質量甚至種類上與歐洲音樂有著根本性的差異。這樣做不過是承認在一個專門化日益增強的時代,我有自己的局限性。僅僅是十九世紀的美洲音樂就是一個廣闊而復雜的領域,值得單獨著書研究——並且Z好由精通這一課題的學者來進行。
很不錯的一本書,值得購買~京東加油~~~
評分誒喲不錯哦 真的好看哦
評分不錯的書籍,深入講解
評分《浪漫音樂:十九世紀歐美的音樂風格史》;
評分甫一齣版即關注,曆經多次活動拿下,此書也經曆過幾次重印瞭。一部斷代音樂通史,除標舉標題彰示的重心外,難免要省略掉很多饒有興味的同代大師的闡述,而較通俗地勾畫“海莫貝”這一廣泛認可的古典音樂區間中世俗上、技術上、心理呈現上的時代麵貌,也是難能可貴瞭。大量譜例與樂式分析並不太阻礙普通愛好者的閱讀樂趣。
評分寶貝已經收到,質量不錯,可以慢慢品讀瞭。繼續支持京東,好活動期間購物非常開心,愉快的購物體驗。快遞小哥態度也非常好。
評分書的印刷質量不夠好,字體有的地方太淺,紙張也太透,影響觀感和閱讀、收藏心情!
評分質量不錯,正版~
評分這套書還沒有齣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