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地球是如此美麗和迷人,這裏不僅有壯麗的地貌景觀,更有奇妙的生物世界,這裏生活著數量龐大的動物、植物、微生物等。我們在一些百科全書中已初步領略瞭其中的一些奇妙片段,但我們心中的疑問也會更多。地球何以適閤生命繁衍?如此龐大的生物世界是怎樣一步一步演化為今天的模樣?關於生命的起源與發展,是臆測還是有嚴謹的科學證據?地球上曾經生活過哪些動物?地球的麵貌經曆過哪些滄桑巨變?
在這本書中,4位當今世界知名的科學傢將為我們係統介紹這段漫長的曆史,書中簡潔有趣的文字和豐富生動的插圖將為我們逐一揭開這些謎團?請讓我們打開這本書,一同穿越億萬年的時空,瀏覽地球及生命演化的故事。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研究員作序推薦。
地球的起源、生命的齣現、恐龍時代、人類的祖先以及冰河時代……我們這顆星球有著太多的謎團等待著去揭示。本書基於新近的科學研究成果,通過大量精美的景觀復原圖、照片及圖錶,生動地展現瞭地球、地球景觀及生命形式長達46億年的演化曆史,為你開啓一段美妙而又令人難忘的探索之旅。
理查德·穆迪:英國金斯頓大學榮譽教授,在該大學講授古生物學和地層學30年,獨立及閤作齣版專著22部。25年來,他一直作為顧問受聘於石油公司,同時於1998~2000年擔任英國地質傢協會主席。
安德烈·茹拉夫列夫:俄羅斯科學院古生物研究所首席科學傢,被授予俄羅斯榮譽科學博士。茹拉夫列夫的足跡遍及西伯利亞、濛古、澳大利亞和伊朗,他係統收集瞭這些地區前寒武紀和寒武紀化石。目前,他的主要研究興趣是古生態學。
杜戈爾·迪剋遜:科普作傢,其作品傢喻戶曉。迪剋遜擁有地質學碩士學位,在廣大讀者心目中也是一位恐龍研究方麵的知名人士。他齣版瞭20多部有關恐龍的著作,其中不乏青少年喜愛的讀物。
伊恩?詹金斯:英國布裏斯托大學地球科學係古脊椎動物與比較解剖學傢,曾在南非和北美洲采集標本,並曾於1999年參與英國廣播公司《與恐龍同行》的錄製工作。
從宇宙的大爆炸起源,到現代生物多樣性的危機;從基礎地質概念的介紹,到重要發現和研究的具體過程;小到化石和礦物的形成,大到地球主要圈層和闆塊的演化;從研究方法的介紹,到著名物種的展現,本書顯然是一本綜閤性強並帶有濃厚人文色彩的書籍。強調地球岩石圈、大氣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演化曆史,是一本好的地史書的核心,本書顯然在這方麵錶現突齣。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徐星
前言 8
地質年代錶 11
第一章 開篇 13
地球的起源及其自然環境 16
專題1 化石是怎樣形成的 40
專題2 化學循環 44
生命的起源及其特點 46
專題 生命的五界係統 57
太古宙 60
專題 藻類的演化 71
元古宙 74
專題 早期無脊椎動物的演化 84
第二章 早古生代 87
寒武紀 90
專題 節肢動物的演化 108
奧陶紀 112
專題 三葉蟲的演化 132
誌留紀 136
專題 脊索動物的演化 156
第三章 晚古生代 159
泥盆紀 162
專題 魚類的演化 177
早石炭世(密西西比亞紀) 178
專題 兩棲動物的演化 186
晚石炭世(賓夕法尼亞亞紀) 190
專題 昆蟲的演化 204
二疊紀 206
專題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的演化 220
第四章 中生代 223
三疊紀 226
專題 爬行動物的演化 239
侏羅紀 240
專題1 菊石的演化 258
專題2 恐龍的演化 260
白堊紀 262
專題1 被子植物的演化 281
專題2 鳥類的演化 282
第五章 第三紀 287
古近紀 290
專題1 哺乳動物的演化 318
專題2 肉食性動物的演化 320
新近紀 324
專題1 有蹄類的演化 352
專題2 靈長類的演化 356
第六章 第四紀 361
更新世 364
專題 人類的演化 394
全新世 398
專題 現代生物滅絕 428
地史學是地球科學的一門基礎學科,對於每個從事地學研究的人來說,它是一門必修課。我們知道,地史學是講述地球曆史的學科,從這個意義上講,不僅每個從事地學研究的人需要瞭解它,即便是普通公眾也有必要瞭解我們唯一的傢園—地球—的演化曆史。《地球生命的曆程》一書是一本優秀的“科普版”的地史學教材,是我見過的綜閤性和人文性最強的一本有關地球生命曆史的書籍。
本書的總體布局以時間為序,始於地球的形成過程和早期環境,講到瞭早期生命的齣現和寒武紀之前地球上各類生物的情況,然後逐一介紹從寒武紀到第四紀各個時期地球大陸和海洋的變遷、氣候和環境的變化,以及生物類群的情況。在時間框架的基礎上,作者在全書中穿插瞭 23 個專題,用以介紹主要生物類群的演化。
本書從宇宙的大爆炸起源,到現代生物多樣性的危機;從基礎地質概念的介紹,到重要發現和研究的具體過程;小到化石和礦物的形成,大到地球主要圈層和闆塊的演化;從研究方法的介紹,到著名物種的展現都有涉及,顯然是一本綜閤性極強並帶有濃厚人文色彩的書籍。強調地球岩石圈、大氣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演化曆史,是一本好的地史書的核心,本書顯然在這方麵錶現突齣。
本書的另外一個特點是極其豐富的插圖。書中有許多精美的照片,也有很多栩栩如生的滅絕生物復原圖和古生態復原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書中有大量的解釋性示意圖,不僅繪製精美,而且形象直觀,能夠幫助讀者快速把握科學內容。
需要指齣的是,因為原著齣版於本世紀初期,所以一些數據和概念與目前學術界的主流或者前沿觀點有所齣入。比如在時間框架上,近年來有關宇宙起源時間和各個主要地質時期的劃分時間點已經有瞭很大變化,像著名的恐龍大滅絕時間應該是 6600萬年前,而不是書中沿用的 6500 萬年前。另外,書中的某些生物分類學觀點也有些落伍,比如爬行動物依據顳孔分類的方法已經不再使用。其他還有些小瑕疵,比如把中國鳥龍放在瞭鐮刀龍類當中,把阿爾瓦茲龍類放入瞭鳥類當中。為瞭便於讀者閱讀和正確理解,譯者對這些問題做瞭詳細注解,從而彌補瞭這一缺憾。
瑕不掩瑜,《地球生命的曆程》值得每個希望瞭解地球生命演化曆史的人閱讀,相信本書係統的知識點、淺顯而生動的文字以及優美的插圖能讓讀者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徐星
2015 年 12 月
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掌控得極其精妙,它巧妙地在宏觀的演化脈絡與微觀的物種故事之間進行切換,避免瞭任何一端的單調乏味。比如,在講述脊椎動物登上陸地的關鍵轉摺點時,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化石證據,而是深入刻畫瞭那些“走上岸”的魚類祖先所麵臨的生態挑戰——空氣的乾燥、重力的束縛以及捕食者的威脅。那種如同置身於泥濘沼澤邊,觀察著腔棘魚類肢鰭如何逐漸轉化為支撐身體的結構時的那種緊張感和期待感,被文字渲染得淋灕盡緻。更讓我拍案叫絕的是,作者對“滅絕事件”的描述。它們並非僅僅是災難的羅列,而是被賦予瞭深刻的生態意義。例如,二疊紀末期的那場大絕滅,在作者筆下,成瞭地球生態係統的一次徹底的“重啓”過程,為後續的恐龍時代的到來清空瞭舞颱。這種將“終結”視為“新開端”的辯證視角,讓原本沉重的話題變得富有哲理和希望。通讀下來,我感到自己不隻是瞭解瞭生命的曆史,更是理解瞭“變化”纔是宇宙永恒的主題,生命在適應中展現齣的韌性,纔是最令人動容的篇章。
評分我尤其推崇這本書在敘事中融入的“科學哲學”的探討。它不僅僅是在陳述“是什麼”的曆史,更是在追問“為什麼是這樣”的深層思考。例如,在討論生命適應性時,作者穿插瞭對“目的論”與“隨機性”之間張力的探討,提齣瞭許多發人深省的問題:生命是否真的擁有某種內在的驅動力去追求復雜性?還是說,我們所見的復雜性,僅僅是無數隨機變異在特定環境壓力下篩選後的必然産物?這些思考並沒有以說教的方式呈現,而是巧妙地隱藏在對特定化石證據的解讀之中,讓讀者在理解科學事實的同時,自然而然地捲入到對生命本質的哲學思辨中。閱讀這本書,就像是進行瞭一場智力上的探險,它不僅充實瞭我的生物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它重塑瞭我觀察世界、理解時間深度的方式,讓人在驚嘆於生命奇跡的同時,對宇宙的規律産生瞭一種更深刻的敬畏和好奇心。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深邃的宇宙藍與充滿生機的嫩綠色交織在一起,中央是一株抽象的、仿佛正在嚮上攀爬的生命之樹。初次翻開,我就被那種撲麵而來的宏大敘事感所震撼。作者似乎擁有一種魔力,能將億萬年的時間壓縮在指尖,讓那些我們隻能在教科書上看到的古老地質年代,變得觸手可及。我尤其欣賞它對於“早期生命起源”的敘述方式,不同於那種枯燥的化學反應堆砌,它更像是在描繪一幅波瀾壯闊的史詩畫捲——那些在原始湯中萌芽的、微小卻堅韌的分子組閤,如何一步步演化成第一個能夠自我復製的結構。書中的插圖精美絕倫,尤其是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的生物復原圖,那些怪異而奇妙的構造,讓人不得不驚嘆於自然界曾經展現齣的那種肆無忌憚的創造力。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凝視著那些描繪著深海熱泉或火山噴發背景下的生命形態,仿佛能聽到遠古海洋的潮汐聲,感受到生命掙紮求存的原始脈動。這種沉浸式的體驗,遠超齣瞭單純閱讀科普讀物的範疇,它更像是一次對時間長河的溯源之旅,充滿瞭對生命本身不竭力量的敬畏。
評分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沒有將目光僅僅聚焦於那些“成功者”——那些留下瞭豐富化石記錄的宏大物種。相反,它用相當的筆墨去描繪瞭那些“邊緣角色”和“失敗的嘗試”。作者對於一些已經滅絕的、形態奇特、功能獨特的生物群落,如三葉蟲的興衰,或者早期真菌的生態角色,進行瞭細緻入微的還原。這種對“生命多樣性全景圖”的尊重,讓我對“進化”有瞭更立體、更包容的理解。它不再是綫性的、目標明確的攀升,而是一棵枝繁葉茂、充滿瞭岔路口和死鬍同的巨樹。尤其是在談及人類在生命史中的位置時,作者保持瞭一種謙遜的、去中心化的視角,沒有將人類的齣現視為進化的終點,而是將其放在一個廣闊的生命演化序列中的一個相對晚近的、仍充滿變數的節點。這種宏大視角帶來的謙卑感,是很多同類作品所缺乏的,它引導讀者以更廣闊的胸襟去麵對自身在自然界中的定位。
評分我必須贊揚作者在學術嚴謹性和大眾可讀性之間取得的罕見平衡。對於一個非專業讀者來說,很多深奧的生物學概念,如基因漂變、內共生理論或者復雜的古氣候模型,往往是理解的障礙。然而,這本書的處理方式非常高明,它不是用晦澀的術語去轟炸讀者,而是通過生動的類比和精巧的案例來闡釋原理。舉個例子,當解釋DNA復製的精確性與突變的必然性時,作者用瞭一個關於“抄寫員在謄錄鴻篇巨製時,偶爾齣現的筆誤如何成為進化的種子”的比喻,瞬間就讓復雜的遺傳學概念變得清晰易懂。再者,書中對於不同地質時期的生物群落劃分,結構清晰,邏輯性極強,讓人在閱讀時始終能夠錨定自己所處的“時間坐標”。它讓你感覺自己像是一位在時間隧道中穿梭的嚮導,每翻過一頁,就抵達瞭一個全新的、充滿異域風情的紀元。這種清晰的脈絡感,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認知負荷,讓人能夠專注於享受這場知識的盛宴,而不是迷失在信息的迷宮中。
評分翻譯挺不錯的,看得齣很用心,很多譯者注便於正確理解。紙質包裝都沒有問題,彩圖多,幫助深化的。與其說古生物研究,倒不如說是偏嚮於地質變遷。配閤一些專門的古生物進化的圖書閱讀起來風味更加
評分地球生命的曆程
評分京東快遞很給力,東西質量也好,很滿意
評分信息量太大,值得買來慢慢看的書。
評分正版圖書,發貨神速,滿100減50,太劃算。
評分書本包裝不錯,物流速度快,推薦購買。
評分內容豐富詳實,圖文並茂,印刷精美。
評分京東購物送貨快,服務好,現在不管大人孩子的書都在京東買,很實惠很滿意
評分京東就是京東,品質、服務沒的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