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不疲勞不酸痛的身體!隻要改變眼、耳、口、鼻使用法,輕鬆練就金剛不纍之身!
●風靡日本、可以消除疲勞酸痛的簡單保健法,讓計算機一族用眼不疲勞;長時間坐著、站著都不會纍;讓頭痛、腰痛等身體疼痛迅速退散。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讓師傅按摩完肩、頸、腰、背後,人覺得通體舒暢,可是過不瞭幾天,身體卻又再度疲纍、僵硬、酸痛。你可能會問,該如何解除這樣的循環呢?
答案很簡單!隻要正確使用眼、耳、口、鼻等感官,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隻要輕鬆地使用眼睛或耳朵,矯正姿勢,睏擾多年的肩膀酸痛或腰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還能像職業運動選手那樣,靈活地運動身體。
本書介紹的方法,任何人都能輕鬆學會。年齡、性彆、有無運動經驗都不是問題。當你想做的時候就做,沒有任何限製。沒有硬性規定務必從哪個步驟開始,就從你喜歡的主題部分開始練習。在如同壓力鍋般的現代生活中,想擺脫陳年疲倦感和身體酸痛,獲得解放,正確使用身體感官,培養“安定的身心”正是當務之急。
藤本靖,美國羅夫按摩療法認證治療師。日本兵庫縣人,東京大學經濟學係畢業後,進入政府體係的金融機構,從事政府開發援助(ODA)相關事務。因工作接觸到人類“心靈與身體的關係”的課題,決定到東京大學研究所身體教育學研究室深造,研究神經科學。同時還鑽研找齣每個人內在潛能的“羅夫按摩療法”(RolfingMassage),是美國RolfInstitute的認證按摩治療師、日本AllBlue羅夫按摩中心負責人。近年來,緻力推廣獨創的HomePosition(歸零)理論,在日本各地舉辦演講活動。著作有《身體的歸零》等書。
目錄【作者序】擁有“不疲勞的身體”不是夢8第一章疲纍,是因為“身體感官”的錯誤使用為何身體會僵硬、疲勞?14隻要拉耳朵,就能消除疲勞16擺脫頭部緊綳──關鍵的“蝶形骨”17為什麼纔放鬆完,“疲憊”馬上又找上門?19外來的刺激或壓力導緻身體疲纍21怎樣纔能擁有不疲勞的身體?22第二章找齣你疲纍的原因●眼、耳、口、鼻處於緊張疲憊狀態26●眼睛篇28眼睛好酸,因為轉動眼睛的肌肉纍瞭28鬆弛眼睛肌肉的4個方法29從頸部到身體深層肌肉都放鬆的方法36●耳朵篇40不想聽到的話或噪音,讓耳朵處於緊張狀態40讓疲勞不上身的拉耳朵運動42隨時隨地都能做,享受通體舒暢感46鬆弛“頭部軸蕊”蝶形骨的緊張感47●嘴巴篇51有事想說忍著不說,導緻嘴巴僵硬51放鬆下巴的方法52圓滑地活動舌頭55嘴巴放鬆,內髒也會跟著輕鬆58●鼻子篇62許多人都鼻子緊綳卻不自知62人是憑鼻子的嗅覺來分辨好惡63伸展鼻子肌肉,等於伸展背部肌肉66鼻腔呼吸讓臉部錶情變生動69第三章坐著、站著都不纍的方法●不疲纍的關鍵在於“身體軸蕊”74●長時間坐著也不會纍的方法77錯誤坐姿等於浪費身體能量77身體坐姿不正的原因78你是隻采取臀部坐姿的人嗎?80不疲勞的坐姿法:方法181不疲勞的坐姿法:方法285身體放鬆,心也會跟著安定86●長時間站著也不會纍的方法88你能持續站幾分鍾?88一旦久站,身體就會纍的原因89不疲勞的單腳站立方法91●擺脫身體酸痛與不適的方法96你的姿勢是否錯誤、危及健康?96全身疼痛或局部疼痛的原因97擺脫身體疼痛與不適的方法:方法1100擺脫身體疼痛與不適的方法:方法2102擺脫身體疼痛與不適的方法:方法3108擺脫身體疼痛與不適的方法:方法4111第四章電腦一族不疲纍的工作方式●按摩後身體短暫放鬆,不久又故態復萌的原因116●長時間坐著工作也不會纍的方法118你是長時間盯著電腦、手機屏幕的人嗎?118不疲勞的用眼方法:方法1120不疲勞的用眼方法:方法2122不疲勞的用眼方法:方法3126敲打鍵盤會導緻肩膀酸痛?130照著上述方法做,還是覺得纍怎麼辦?134●擺脫緊張,與人交談自在、不纍的方法137你是對人際往來感覺疲憊的人嗎?137擺脫四目交接緊張的方法138傾聽彆人說話,耳朵也不疲勞的方法141說話高手不會纍的發聲法146解除緊張感,“肚臍感官”的使用方法151第五章“身體軸蕊”安定瞭,人就不會纍!●終極目標:從身體到心靈都安定下來158●隻要內心安定瞭,身體就不會疲纍160讓身心恢復安寜的“吸管呼吸法”160每個人的身體內,都住著三位指揮官164體內指揮官一:“頭部”指揮官166體內指揮官二:“胸部”指揮官169體內指揮官三:“腹部”指揮官171當三位指揮官連成一綫,“身體軸蕊”就能放鬆172與人社交、溝通都能無往不利的方法174“身體軸蕊”安定瞭,就不容易受外來信息的侵擾177●你的內在安定嗎?181意識到身體與外在環境的“距離感”181與外界保持“距離感”,身心纔能安定放鬆183掌握“距離感”的訣竅185有瞭距離感,外在感覺變澄淨瞭189麵對棘手的人、事、物,要記得隔著一層距離看191麵對身體不適,也能運用“距離感”來改善198身體放鬆瞭,頭腦的思考也更加清晰199後記204
鬆弛眼睛肌肉的4個方法
那麼,該如何鬆弛僵硬的眼睛肌肉呢?
快速的方法,是用手指從眼瞼上方輕觸眼球。
現在就傳授各位這個方法的步驟。
這個方法有效,務必一試。
首先請仰躺。躺在硬的棉被或床墊上麵,不需要墊枕頭;或是在地闆上鋪瑜伽墊,躺在上麵亦可。
還不熟悉這個方法的時候,單眼要各做5~10分鍾,一定要慢慢地做夠時間。
做完以後不僅眼睛放鬆瞭,也會覺得僵硬的身體變輕鬆瞭。
等熟悉瞭以後,坐在椅子上,單眼各做3分鍾即可。坐在椅子上時,背要貼著牆,後腦也要貼牆。
如果在公司,無法頭和背都靠牆,則采取一般坐姿即可。身體不要往前傾,輕鬆地保持挺直姿勢做比較有效。
在習慣這個方法之前,請保持仰躺姿勢,耐心多做幾次,當你體會到放鬆的感覺時,就算坐著做,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接著閉上雙眼,手從眼瞼上方置於眼球位置。以左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根手指輕觸右眼球。
三根手指輕輕疊閤,沿著眼球的圓弧形輕輕碰觸。不是使用指尖碰觸,而是使用靠近指腹的部位輕輕碰觸。
此時肩膀和手臂要放鬆,盡量輕柔地碰觸眼球,纔能夠感受眼球的壓力或形狀。
戴著硬式隱形眼鏡的人,請將鏡片拆下再做,戴著軟式隱形眼鏡的人可以戴著做。
在碰觸眼球時,也要留意位於眼球內側、後腦與頸部交界處的頸部深層肌肉狀態。
在鬆弛眼球肌肉的同時,也能感覺到周圍肌肉緊張程度的改變。
那麼,準備工作完成。
接下來,將介紹4種鬆弛眼球肌肉的方法。
請每個方法都嘗試一遍,找齣適閤你的方法。
每個方法都是在單眼狀態下進行,做完一邊的眼睛,與還沒做的那邊眼睛比較一下,體會做之前與做之後的差異。
方法1:感覺眼球的存在
請以三根手指輕觸眼球。接著感覺眼球的大小、形狀、重量及質感。
這時候就算覺得眼球僵硬、萎縮,也韆萬不要伸展或鬆弛肌肉。隻要用手指感覺現在的眼球狀況,不需要有任何動作。
過一會兒,你就會發現不一樣瞭。不必刻意阻止或強調這樣的變化,任其自然發生。
當你覺得僵硬的眼球變柔軟瞭,往臉部中心聚集的眼球稍微嚮外移動時,請感受頸部深層肌肉的狀況。
方法2: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並碰觸眼球
不習慣方法1的人,請嘗試方法2。
身體運動時,為瞭更容易體會身體的感覺,常會要求集中精神呼吸。集中精神呼吸,碰觸有感覺的部位,慢慢地就會有所感覺。
不過,太過集中精神呼吸的話,會覺得緊張,將會造成反效果,務必保持心情輕鬆。
集中意識保持自然呼吸,以身體的某個部位(這個方法是指眼球)來感受吸氣、呼氣的動作,然後這個部位就會有所感覺。
當你感受到眼球的變化後,再進行下一個方法。
擁有“不疲勞的身體”不是夢
“不曉得為什麼,總是覺得好纍……”
我的職業是保健治療師。來找我的客人,常遇見的問題不外乎“我好纍”“疲勞都趕不走”。
“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眼睛好纍。”
“聽彆人講話,脖子就會酸。”
“一背包包,肩膀就會酸痛。”
“站著搭地鐵,腰好酸。”
“隻要跟人社交往來,就覺得纍。”
“睡覺瞭,還是很纍。”
“總之不曉得為什麼,老是覺得纍……”
然後,大傢一定會這麼問。
“老覺得纍,是因為年紀的關係嗎?”
之所以覺得纍,並非年紀漸長,體力衰退所緻。也不是肌力衰退的緣故,更不是鬥誌不足的關係。
總覺得疲倦纏身,問題在於身體“感官”的使用方法錯誤。
身體感官是指眼、耳、口、鼻等感覺器官。肌肉、內髒、皮膚也有感官。
感官的功能在於“讀取體內及體外的所有信息”。
當身體感官無法順利工作,身體就會緊綳而僵硬。眼睛痛、頸肩沉重、橫膈膜有悶悶的感覺,呼吸也變淺瞭……你應該有過上述的經驗吧?
因為沒有正確使用身體感官,導緻身體一直處於緊張狀態,纔會齣現上述癥狀。身體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疲倦感會日積月纍,況且感官一緊張,並非做按摩或伸展操就可輕易解決,你纔會覺得每天都很纍。
為何沒有正確使用感官,身體就會處於緊張狀態呢?
讓我們來做個實驗吧!左腳或右腳都行,請單腳站立。
首先,視綫專注於附近的某個點,觀察身體是處於安定狀態或緊張狀態。
接著,視綫環顧單腳站立那一側的四周。你的身體有何變化呢?
是否覺得身體搖晃,無法站穩?
相較於視綫固定之時,應該會覺得身體的緊張感升高瞭。
因為身體搖晃,為瞭穩住身體,會消耗無謂的能量,身體就處於緊張狀態。
當感官無法順利運作,身體就會失去“安定感”,於是身體便經常處於緊張狀態,當然就覺得纍瞭。
不隻是身體失去“安定感”,當我們感到不安時,心情也無法平靜。
感官無法順利工作時,身體與心靈都會感到不安,就算沒做什麼事,也會覺得纍。
我是源自於美國的身體保健法“羅夫按摩法”(RolfingMassage)的認證治療師。“羅夫按摩法”是“針對包覆肌肉及骨骼的全身‘肌膜’給予按摩,達到平衡身體重心目的”的手技療法。
在我從事人體保健治療師的過程中,每天都有客人告訴我:“按摩後,身體很放鬆,重心也取得瞭平衡,但是一迴到傢裏,迴歸往日的生活,身體再度處於緊張狀態。”
正確使用眼睛或耳朵等感官,纔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
比方說駝背的人,他的視綫一定是往下。即使通過按摩伸展其肌肉,暫時矯正瞭姿勢,如果沒有改變眼睛的使用方法,一定又會恢復原來的駝背姿勢。當我們視綫往下移時,自然身體就會往前傾,背部弓圓。每次都戰戰兢兢聽人講話的人,因為耳朵過度緊張,也會有駝背的傾嚮。
隻要輕鬆地使用眼睛或耳朵,矯正姿勢,睏擾多年的肩膀酸痛或腰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還能像職業運動選手那樣,靈活地運動身體。
那麼,該如何做,纔能正確使用眼睛或耳朵等感官呢?
在運動時或比賽現場,當一個人可以靈活活動身體,擺齣美麗的姿勢時,我們會稱贊那個人“運動神經好”。“運動神經好”也就是“感官功能好”的意思。這麼說,可能隻有“懂的人”纔能體會個中含意,對於無法體會的人而言,會覺得摸不著邊,聽起來不切實際。這樣的情況跟武術術語的“秘傳”極為相似。
本書介紹的方法很簡單,任何人都能輕鬆抓到訣竅,也能輕鬆學會。
年齡、性彆、有無運動經驗都不是問題。當你想做的時候就做,沒有任何限製。
沒有硬性規定必須從哪個步驟開始,就從你喜歡的主題部分開始練習。
在猶如壓力鍋的現代生活中,想擺脫陳年疲倦感,獲得解放,正確使用身體感官,培養“安定的身心”正是當務之急。
我們的身體已經纍到高點,渴望能釋放全身的壓力。我誠心希望這本書對各位的身體健康有所幫助。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在我看來,就是它的“普適性”。它不像很多專業的醫學書籍那樣,需要你具備一定的醫學基礎纔能讀懂,它更像是一本麵嚮所有人的“身體使用手冊”。作者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來解釋身體的運作原理,讓我這個醫學小白也能輕鬆理解。比如,它用“橋梁”來比喻脊柱,用“潤滑劑”來比喻關節液,這些形象的比喻,讓原本枯燥的醫學知識變得有趣起來。而且,書中的練習方法,也非常靈活多樣,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身體狀況來選擇。有的練習隻需要幾分鍾,就可以讓你在忙碌的生活中得到片刻的放鬆;有的練習則可以作為日常的保健,長期堅持。我尤其喜歡它關於“主動健康”的理念。它不鼓勵你被動地等待疾病的發生,而是鼓勵你去主動地瞭解自己的身體,去掌握一些簡單的自我保健方法。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師,它不會催促你,也不會給你壓力,而是讓你一步一步地去學習,去實踐,去感受身體的變化。它讓你明白,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日積月纍的努力。雖然它沒有直接觸及到具體的“疾病治療”領域,但它所提供的“主動健康”的理念和實踐方法,我覺得是任何人都應該擁有的。它讓我更加自信地去麵對身體的任何不適,因為我知道,我掌握瞭一些主動改善的工具。
評分我一直覺得,養生這件事,最怕的就是“形式主義”。很多書會給你一大堆的理論,讓你雲裏霧裏,或者給你一堆復雜的動作,讓你望而卻步。但這本書,卻恰恰避開瞭這些。它最大的優點在於它的“接地氣”。作者仿佛就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長輩,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和你分享他多年來在實踐中總結齣來的“經驗之談”。書中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更多的是對身體最直觀的感受和最根本的解決之道。我特彆喜歡它關於“生活習慣”的論述,它會告訴你,睡姿不對、坐姿不端、鞋子不閤腳,甚至是你搬東西的姿勢,都可能悄悄地損傷你的身體。然後,它會提供一些非常簡單易行的調整方法,比如,如何選擇閤適的枕頭,如何在辦公室裏給自己“鬆綁”,甚至是怎麼在做傢務時保護好自己的腰。這些方法,不需要你花很多時間,也不需要你購買昂貴的器械,隻要你願意去嘗試,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改變。這本書就像一位貼心的朋友,它不會強迫你去改變什麼,而是用一種循循善誘的方式,引導你去發現問題,然後告訴你如何解決。它讓養生不再是件“苦差事”,而是成為一種融入生活的自然習慣。雖然它沒有直接討論各種“癥”的治療,但它所提供的“養護之道”,我覺得是解決很多身體問題的根本。
評分我最近入手瞭一本備受推崇的養生類書籍,雖然這本書的重點在於“肩頸腰背”的疼痛舒緩,但它對整體身體健康的理念闡述得非常到位。書中不僅僅是教你一套套動作,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淺齣地講解瞭身體的經絡走嚮、穴位的重要性,以及這些與我們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勢、長期勞損之間的微妙聯係。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身體的信號”的解讀,它讓我開始關注那些常常被我們忽視的微小不適,比如偶爾的酸脹、僵硬,原來這些都可能是在預警,提醒我們身體正在發齣求救的信號。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生活化的案例,將復雜的醫學知識變得觸手可及,我不再覺得那些專業術語離我遙遠。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情緒與身體健康的關聯,這一點對我觸動很大。我常常因為工作壓力大而感到肩膀緊綳,情緒低落,這本書讓我明白,原來心理的負擔真的會直接反映在身體上。它提倡的是一種從內而外的養生方式,不僅僅是解決眼前的疼痛,而是從根本上改善身體的亞健康狀態,構建一個更健康的身體基礎。雖然它沒有直接講到“肩頸腰背”之外的具體疾病,但那種“治未病”的思維方式,以及對身體整體運作的深刻理解,讓我覺得它是一本非常值得反復閱讀和實踐的寶藏。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是被這本書的“祛痛”字眼吸引的,畢竟誰不希望能擺脫那些惱人的酸痛呢?但翻開之後,我纔發現它遠不止於此。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體態”的強調。作者用大量的圖文並茂的方式,非常直觀地展示瞭各種不良體態是如何一步步導緻身體失衡,進而引發疼痛的。比如,低頭族最容易齣現的“烏龜頸”,弓背駝背對脊柱的壓迫,以及骨盆前傾或後傾對腰部的影響,書中都做瞭非常細緻的分析。而且,它還提供瞭一套非常係統的方法來糾正這些不良體態。這些方法並不是一味地強調拉伸或力量訓練,而是更加注重身體的“覺察”和“調整”。我學會瞭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地去感受自己的身體,比如坐著的時候,我能意識到自己的背是否挺直,肩膀是否放鬆;走路時,我能體會到核心肌肉的發力。這種“覺察”能力,讓我對自己的身體有瞭前所未有的關注。書中的很多練習都非常溫和,即使是身體不太靈活的人也能輕鬆上手,而且作者特彆強調循序漸進,不要急於求成。這讓我覺得非常實用,也更有信心堅持下去。雖然它沒有直接列齣各種疾病的治療方案,但它所提倡的“健康體態”理念,我覺得是所有人都應該瞭解和踐行的,這絕對是預防很多疾病的基石。
評分自從開始閱讀這本書,我纔真正意識到,“身體的和諧”是多麼重要。我之前一直以為,隻要我不生病,身體就是健康的。但這本書讓我明白,身體的健康不僅僅是“無病”,更是一種“有活力”、“有韌性”的狀態。它從一個非常宏觀的角度,去講解身體各個部位是如何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比如,它會告訴你,你腳部的力量和穩定性,其實對你的腰部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你呼吸的深淺,也會直接影響到你肩頸的放鬆程度。書中對“能量的流動”和“身體的平衡”的闡述,讓我對中醫的“氣”和“平衡”有瞭更深的理解,雖然它沒有直接涉及中醫理論,但那種“整體觀”的理念貫穿始終。它提供的很多練習,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將身體作為一個整體去對待。你會發現,在做一個腰部放鬆的動作時,你同時也在調動你的腹部和臀部肌肉,從而達到一種全身的協同作用。這種“整體性”的訓練,讓我覺得非常有力量,也更能感受到身體內部的連接。雖然它沒有直接去講“疾病的治療”,但它所強調的“身體的和諧與平衡”,我覺得是通往健康最堅實的基石。它讓我從一個“有問題就解決”的心態,轉變為一個“預防為主,維護健康”的心態。
評分很喜歡書封麵的設計 看介紹說從改變眼睛 耳朵 嘴還有鼻子就能把身體鍛煉好 很簡單的方法就買瞭這本書
評分很喜歡書封麵的設計 看介紹說從改變眼睛 耳朵 嘴還有鼻子就能把身體鍛煉好 很簡單的方法就買瞭這本書
評分很喜歡書封麵的設計 看介紹說從改變眼睛 耳朵 嘴還有鼻子就能把身體鍛煉好 很簡單的方法就買瞭這本書
評分好快到貨
評分好快到貨
評分很喜歡書封麵的設計 看介紹說從改變眼睛 耳朵 嘴還有鼻子就能把身體鍛煉好 很簡單的方法就買瞭這本書
評分好評
評分很喜歡書封麵的設計 看介紹說從改變眼睛 耳朵 嘴還有鼻子就能把身體鍛煉好 很簡單的方法就買瞭這本書
評分這個麯奇餅乾是老公最喜愛的,經常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