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不疲劳不酸痛的身体!只要改变眼、耳、口、鼻使用法,轻松练就金刚不累之身!
●风靡日本、可以消除疲劳酸痛的简单保健法,让计算机一族用眼不疲劳;长时间坐着、站着都不会累;让头痛、腰痛等身体疼痛迅速退散。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让师傅按摩完肩、颈、腰、背后,人觉得通体舒畅,可是过不了几天,身体却又再度疲累、僵硬、酸痛。你可能会问,该如何解除这样的循环呢?
答案很简单!只要正确使用眼、耳、口、鼻等感官,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只要轻松地使用眼睛或耳朵,矫正姿势,困扰多年的肩膀酸痛或腰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还能像职业运动选手那样,灵活地运动身体。
本书介绍的方法,任何人都能轻松学会。年龄、性别、有无运动经验都不是问题。当你想做的时候就做,没有任何限制。没有硬性规定务必从哪个步骤开始,就从你喜欢的主题部分开始练习。在如同压力锅般的现代生活中,想摆脱陈年疲倦感和身体酸痛,获得解放,正确使用身体感官,培养“安定的身心”正是当务之急。
藤本靖,美国罗夫按摩疗法认证治疗师。日本兵库县人,东京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进入政府体系的金融机构,从事政府开发援助(ODA)相关事务。因工作接触到人类“心灵与身体的关系”的课题,决定到东京大学研究所身体教育学研究室深造,研究神经科学。同时还钻研找出每个人内在潜能的“罗夫按摩疗法”(RolfingMassage),是美国RolfInstitute的认证按摩治疗师、日本AllBlue罗夫按摩中心负责人。近年来,致力推广独创的HomePosition(归零)理论,在日本各地举办演讲活动。著作有《身体的归零》等书。
目录【作者序】拥有“不疲劳的身体”不是梦8第一章疲累,是因为“身体感官”的错误使用为何身体会僵硬、疲劳?14只要拉耳朵,就能消除疲劳16摆脱头部紧绷──关键的“蝶形骨”17为什么才放松完,“疲惫”马上又找上门?19外来的刺激或压力导致身体疲累21怎样才能拥有不疲劳的身体?22第二章找出你疲累的原因●眼、耳、口、鼻处于紧张疲惫状态26●眼睛篇28眼睛好酸,因为转动眼睛的肌肉累了28松弛眼睛肌肉的4个方法29从颈部到身体深层肌肉都放松的方法36●耳朵篇40不想听到的话或噪音,让耳朵处于紧张状态40让疲劳不上身的拉耳朵运动42随时随地都能做,享受通体舒畅感46松弛“头部轴蕊”蝶形骨的紧张感47●嘴巴篇51有事想说忍着不说,导致嘴巴僵硬51放松下巴的方法52圆滑地活动舌头55嘴巴放松,内脏也会跟着轻松58●鼻子篇62许多人都鼻子紧绷却不自知62人是凭鼻子的嗅觉来分辨好恶63伸展鼻子肌肉,等于伸展背部肌肉66鼻腔呼吸让脸部表情变生动69第三章坐着、站着都不累的方法●不疲累的关键在于“身体轴蕊”74●长时间坐着也不会累的方法77错误坐姿等于浪费身体能量77身体坐姿不正的原因78你是只采取臀部坐姿的人吗?80不疲劳的坐姿法:方法181不疲劳的坐姿法:方法285身体放松,心也会跟着安定86●长时间站着也不会累的方法88你能持续站几分钟?88一旦久站,身体就会累的原因89不疲劳的单脚站立方法91●摆脱身体酸痛与不适的方法96你的姿势是否错误、危及健康?96全身疼痛或局部疼痛的原因97摆脱身体疼痛与不适的方法:方法1100摆脱身体疼痛与不适的方法:方法2102摆脱身体疼痛与不适的方法:方法3108摆脱身体疼痛与不适的方法:方法4111第四章电脑一族不疲累的工作方式●按摩后身体短暂放松,不久又故态复萌的原因116●长时间坐着工作也不会累的方法118你是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屏幕的人吗?118不疲劳的用眼方法:方法1120不疲劳的用眼方法:方法2122不疲劳的用眼方法:方法3126敲打键盘会导致肩膀酸痛?130照着上述方法做,还是觉得累怎么办?134●摆脱紧张,与人交谈自在、不累的方法137你是对人际往来感觉疲惫的人吗?137摆脱四目交接紧张的方法138倾听别人说话,耳朵也不疲劳的方法141说话高手不会累的发声法146解除紧张感,“肚脐感官”的使用方法151第五章“身体轴蕊”安定了,人就不会累!●终极目标:从身体到心灵都安定下来158●只要内心安定了,身体就不会疲累160让身心恢复安宁的“吸管呼吸法”160每个人的身体内,都住着三位指挥官164体内指挥官一:“头部”指挥官166体内指挥官二:“胸部”指挥官169体内指挥官三:“腹部”指挥官171当三位指挥官连成一线,“身体轴蕊”就能放松172与人社交、沟通都能无往不利的方法174“身体轴蕊”安定了,就不容易受外来信息的侵扰177●你的内在安定吗?181意识到身体与外在环境的“距离感”181与外界保持“距离感”,身心才能安定放松183掌握“距离感”的诀窍185有了距离感,外在感觉变澄净了189面对棘手的人、事、物,要记得隔着一层距离看191面对身体不适,也能运用“距离感”来改善198身体放松了,头脑的思考也更加清晰199后记204
松弛眼睛肌肉的4个方法
那么,该如何松弛僵硬的眼睛肌肉呢?
快速的方法,是用手指从眼睑上方轻触眼球。
现在就传授各位这个方法的步骤。
这个方法有效,务必一试。
首先请仰躺。躺在硬的棉被或床垫上面,不需要垫枕头;或是在地板上铺瑜伽垫,躺在上面亦可。
还不熟悉这个方法的时候,单眼要各做5~10分钟,一定要慢慢地做够时间。
做完以后不仅眼睛放松了,也会觉得僵硬的身体变轻松了。
等熟悉了以后,坐在椅子上,单眼各做3分钟即可。坐在椅子上时,背要贴着墙,后脑也要贴墙。
如果在公司,无法头和背都靠墙,则采取一般坐姿即可。身体不要往前倾,轻松地保持挺直姿势做比较有效。
在习惯这个方法之前,请保持仰躺姿势,耐心多做几次,当你体会到放松的感觉时,就算坐着做,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接着闭上双眼,手从眼睑上方置于眼球位置。以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根手指轻触右眼球。
三根手指轻轻叠合,沿着眼球的圆弧形轻轻碰触。不是使用指尖碰触,而是使用靠近指腹的部位轻轻碰触。
此时肩膀和手臂要放松,尽量轻柔地碰触眼球,才能够感受眼球的压力或形状。
戴着硬式隐形眼镜的人,请将镜片拆下再做,戴着软式隐形眼镜的人可以戴着做。
在碰触眼球时,也要留意位于眼球内侧、后脑与颈部交界处的颈部深层肌肉状态。
在松弛眼球肌肉的同时,也能感觉到周围肌肉紧张程度的改变。
那么,准备工作完成。
接下来,将介绍4种松弛眼球肌肉的方法。
请每个方法都尝试一遍,找出适合你的方法。
每个方法都是在单眼状态下进行,做完一边的眼睛,与还没做的那边眼睛比较一下,体会做之前与做之后的差异。
方法1:感觉眼球的存在
请以三根手指轻触眼球。接着感觉眼球的大小、形状、重量及质感。
这时候就算觉得眼球僵硬、萎缩,也千万不要伸展或松弛肌肉。只要用手指感觉现在的眼球状况,不需要有任何动作。
过一会儿,你就会发现不一样了。不必刻意阻止或强调这样的变化,任其自然发生。
当你觉得僵硬的眼球变柔软了,往脸部中心聚集的眼球稍微向外移动时,请感受颈部深层肌肉的状况。
方法2: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并碰触眼球
不习惯方法1的人,请尝试方法2。
身体运动时,为了更容易体会身体的感觉,常会要求集中精神呼吸。集中精神呼吸,碰触有感觉的部位,慢慢地就会有所感觉。
不过,太过集中精神呼吸的话,会觉得紧张,将会造成反效果,务必保持心情轻松。
集中意识保持自然呼吸,以身体的某个部位(这个方法是指眼球)来感受吸气、呼气的动作,然后这个部位就会有所感觉。
当你感受到眼球的变化后,再进行下一个方法。
拥有“不疲劳的身体”不是梦
“不晓得为什么,总是觉得好累……”
我的职业是保健治疗师。来找我的客人,常遇见的问题不外乎“我好累”“疲劳都赶不走”。
“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眼睛好累。”
“听别人讲话,脖子就会酸。”
“一背包包,肩膀就会酸痛。”
“站着搭地铁,腰好酸。”
“只要跟人社交往来,就觉得累。”
“睡觉了,还是很累。”
“总之不晓得为什么,老是觉得累……”
然后,大家一定会这么问。
“老觉得累,是因为年纪的关系吗?”
之所以觉得累,并非年纪渐长,体力衰退所致。也不是肌力衰退的缘故,更不是斗志不足的关系。
总觉得疲倦缠身,问题在于身体“感官”的使用方法错误。
身体感官是指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肌肉、内脏、皮肤也有感官。
感官的功能在于“读取体内及体外的所有信息”。
当身体感官无法顺利工作,身体就会紧绷而僵硬。眼睛痛、颈肩沉重、横膈膜有闷闷的感觉,呼吸也变浅了……你应该有过上述的经验吧?
因为没有正确使用身体感官,导致身体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才会出现上述症状。身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疲倦感会日积月累,况且感官一紧张,并非做按摩或伸展操就可轻易解决,你才会觉得每天都很累。
为何没有正确使用感官,身体就会处于紧张状态呢?
让我们来做个实验吧!左脚或右脚都行,请单脚站立。
首先,视线专注于附近的某个点,观察身体是处于安定状态或紧张状态。
接着,视线环顾单脚站立那一侧的四周。你的身体有何变化呢?
是否觉得身体摇晃,无法站稳?
相较于视线固定之时,应该会觉得身体的紧张感升高了。
因为身体摇晃,为了稳住身体,会消耗无谓的能量,身体就处于紧张状态。
当感官无法顺利运作,身体就会失去“安定感”,于是身体便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当然就觉得累了。
不只是身体失去“安定感”,当我们感到不安时,心情也无法平静。
感官无法顺利工作时,身体与心灵都会感到不安,就算没做什么事,也会觉得累。
我是源自于美国的身体保健法“罗夫按摩法”(RolfingMassage)的认证治疗师。“罗夫按摩法”是“针对包覆肌肉及骨骼的全身‘肌膜’给予按摩,达到平衡身体重心目的”的手技疗法。
在我从事人体保健治疗师的过程中,每天都有客人告诉我:“按摩后,身体很放松,重心也取得了平衡,但是一回到家里,回归往日的生活,身体再度处于紧张状态。”
正确使用眼睛或耳朵等感官,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比方说驼背的人,他的视线一定是往下。即使通过按摩伸展其肌肉,暂时矫正了姿势,如果没有改变眼睛的使用方法,一定又会恢复原来的驼背姿势。当我们视线往下移时,自然身体就会往前倾,背部弓圆。每次都战战兢兢听人讲话的人,因为耳朵过度紧张,也会有驼背的倾向。
只要轻松地使用眼睛或耳朵,矫正姿势,困扰多年的肩膀酸痛或腰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还能像职业运动选手那样,灵活地运动身体。
那么,该如何做,才能正确使用眼睛或耳朵等感官呢?
在运动时或比赛现场,当一个人可以灵活活动身体,摆出美丽的姿势时,我们会称赞那个人“运动神经好”。“运动神经好”也就是“感官功能好”的意思。这么说,可能只有“懂的人”才能体会个中含意,对于无法体会的人而言,会觉得摸不着边,听起来不切实际。这样的情况跟武术术语的“秘传”极为相似。
本书介绍的方法很简单,任何人都能轻松抓到诀窍,也能轻松学会。
年龄、性别、有无运动经验都不是问题。当你想做的时候就做,没有任何限制。
没有硬性规定必须从哪个步骤开始,就从你喜欢的主题部分开始练习。
在犹如压力锅的现代生活中,想摆脱陈年疲倦感,获得解放,正确使用身体感官,培养“安定的身心”正是当务之急。
我们的身体已经累到高点,渴望能释放全身的压力。我诚心希望这本书对各位的身体健康有所帮助。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我看来,就是它的“普适性”。它不像很多专业的医学书籍那样,需要你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才能读懂,它更像是一本面向所有人的“身体使用手册”。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身体的运作原理,让我这个医学小白也能轻松理解。比如,它用“桥梁”来比喻脊柱,用“润滑剂”来比喻关节液,这些形象的比喻,让原本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有趣起来。而且,书中的练习方法,也非常灵活多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身体状况来选择。有的练习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得到片刻的放松;有的练习则可以作为日常的保健,长期坚持。我尤其喜欢它关于“主动健康”的理念。它不鼓励你被动地等待疾病的发生,而是鼓励你去主动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去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保健方法。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它不会催促你,也不会给你压力,而是让你一步一步地去学习,去实践,去感受身体的变化。它让你明白,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虽然它没有直接触及到具体的“疾病治疗”领域,但它所提供的“主动健康”的理念和实践方法,我觉得是任何人都应该拥有的。它让我更加自信地去面对身体的任何不适,因为我知道,我掌握了一些主动改善的工具。
评分自从开始阅读这本书,我才真正意识到,“身体的和谐”是多么重要。我之前一直以为,只要我不生病,身体就是健康的。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身体的健康不仅仅是“无病”,更是一种“有活力”、“有韧性”的状态。它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角度,去讲解身体各个部位是如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比如,它会告诉你,你脚部的力量和稳定性,其实对你的腰部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你呼吸的深浅,也会直接影响到你肩颈的放松程度。书中对“能量的流动”和“身体的平衡”的阐述,让我对中医的“气”和“平衡”有了更深的理解,虽然它没有直接涉及中医理论,但那种“整体观”的理念贯穿始终。它提供的很多练习,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将身体作为一个整体去对待。你会发现,在做一个腰部放松的动作时,你同时也在调动你的腹部和臀部肌肉,从而达到一种全身的协同作用。这种“整体性”的训练,让我觉得非常有力量,也更能感受到身体内部的连接。虽然它没有直接去讲“疾病的治疗”,但它所强调的“身体的和谐与平衡”,我觉得是通往健康最坚实的基石。它让我从一个“有问题就解决”的心态,转变为一个“预防为主,维护健康”的心态。
评分我一直觉得,养生这件事,最怕的就是“形式主义”。很多书会给你一大堆的理论,让你云里雾里,或者给你一堆复杂的动作,让你望而却步。但这本书,却恰恰避开了这些。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接地气”。作者仿佛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长辈,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你分享他多年来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书中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更多的是对身体最直观的感受和最根本的解决之道。我特别喜欢它关于“生活习惯”的论述,它会告诉你,睡姿不对、坐姿不端、鞋子不合脚,甚至是你搬东西的姿势,都可能悄悄地损伤你的身体。然后,它会提供一些非常简单易行的调整方法,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枕头,如何在办公室里给自己“松绑”,甚至是怎么在做家务时保护好自己的腰。这些方法,不需要你花很多时间,也不需要你购买昂贵的器械,只要你愿意去尝试,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改变。这本书就像一位贴心的朋友,它不会强迫你去改变什么,而是用一种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你去发现问题,然后告诉你如何解决。它让养生不再是件“苦差事”,而是成为一种融入生活的自然习惯。虽然它没有直接讨论各种“症”的治疗,但它所提供的“养护之道”,我觉得是解决很多身体问题的根本。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备受推崇的养生类书籍,虽然这本书的重点在于“肩颈腰背”的疼痛舒缓,但它对整体身体健康的理念阐述得非常到位。书中不仅仅是教你一套套动作,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身体的经络走向、穴位的重要性,以及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势、长期劳损之间的微妙联系。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身体的信号”的解读,它让我开始关注那些常常被我们忽视的微小不适,比如偶尔的酸胀、僵硬,原来这些都可能是在预警,提醒我们身体正在发出求救的信号。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活化的案例,将复杂的医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我不再觉得那些专业术语离我遥远。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联,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我常常因为工作压力大而感到肩膀紧绷,情绪低落,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心理的负担真的会直接反映在身体上。它提倡的是一种从内而外的养生方式,不仅仅是解决眼前的疼痛,而是从根本上改善身体的亚健康状态,构建一个更健康的身体基础。虽然它没有直接讲到“肩颈腰背”之外的具体疾病,但那种“治未病”的思维方式,以及对身体整体运作的深刻理解,让我觉得它是一本非常值得反复阅读和实践的宝藏。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祛痛”字眼吸引的,毕竟谁不希望能摆脱那些恼人的酸痛呢?但翻开之后,我才发现它远不止于此。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体态”的强调。作者用大量的图文并茂的方式,非常直观地展示了各种不良体态是如何一步步导致身体失衡,进而引发疼痛的。比如,低头族最容易出现的“乌龟颈”,弓背驼背对脊柱的压迫,以及骨盆前倾或后倾对腰部的影响,书中都做了非常细致的分析。而且,它还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的方法来纠正这些不良体态。这些方法并不是一味地强调拉伸或力量训练,而是更加注重身体的“觉察”和“调整”。我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地去感受自己的身体,比如坐着的时候,我能意识到自己的背是否挺直,肩膀是否放松;走路时,我能体会到核心肌肉的发力。这种“觉察”能力,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书中的很多练习都非常温和,即使是身体不太灵活的人也能轻松上手,而且作者特别强调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这让我觉得非常实用,也更有信心坚持下去。虽然它没有直接列出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案,但它所提倡的“健康体态”理念,我觉得是所有人都应该了解和践行的,这绝对是预防很多疾病的基石。
评分好评
评分这个曲奇饼干是老公最喜爱的,经常买!
评分这个曲奇饼干是老公最喜爱的,经常买!
评分很喜欢书封面的设计 看介绍说从改变眼睛 耳朵 嘴还有鼻子就能把身体锻炼好 很简单的方法就买了这本书
评分好快到货
评分好评
评分好快到货
评分自己一个人照顾好自己,晚上盖好被子,早晨醒来不要猛的坐起来会头疼,不要吃凉的辣的对胃不好,过马路的时候左右看,好好吃饭,不要就穿那么点衣服,感冒了一定要吃药,不要熬太晚,睡觉时记得把手机的亮度调低些,不然有辐射,记得我在关心你,不要问我是谁,雷锋你造吗?
评分很喜欢书封面的设计 看介绍说从改变眼睛 耳朵 嘴还有鼻子就能把身体锻炼好 很简单的方法就买了这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