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图集是对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的修编。本次修编按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2016年局部修订、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版)等新标准,结合近年来工程实践对图集提出的反馈意见,对图集原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修订,同时考虑实际工程应用需要又新增了混凝土灌注桩等内容。
本图集适用于各类结构类型下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分为梁板式和平板式)及桩基础施工图设计。
图集中包括常用的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分为梁板式和平板式)及桩基础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两大部分内容。
内页插图
目录
总说明 4
第一部分 平法制图规则
1 总则 5
2 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7
2.1 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7
2.2 独立基础编号
2.3 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 7
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方式示例 18
2.4 独立基础的截面注写方式 19
2.5 其他 20
3 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21
3.1 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21
3.2 条形基础编号 21
3.3 基础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21
3.4 基础梁底部非贯通纵筋的长度规定 24
3.5 条形基础底板的平面注写方式 24
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方式示例 27
3.6 条形基础的截面注写方式 28
3.7 其他 29
4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30
4.1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30
4.2 梁板式筏形基础构件的类型与编号 30
4.3 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30
4.4 基础梁底部非贯通纵筋的长度规定 33
4.5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方式 33
4.6 其他 35
基础主梁JL和基础次梁JCL标注图示 36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标注图示 37
5 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38
5.1 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38
5.2 平板式筏形基础构件的类型与编号 38
5.3 柱下板带、跨中板带的平面注写方式 38
5.4 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BPB的平面注写方式 39
5.5 其他 40
柱下板带ZXB与跨中板带KZB标注图示 42
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BPB标注图示 43
6 桩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44
6.1 灌注桩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4
6.2 列表注写方式 44
6.3 平面注写方式 45
6.4 桩基承台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6
6.5 桩基承台编号 46
6.6 独立承台的平面注写方式 46
6.7 承台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49
6.8 桩基承台的截面注写方式 51
6.9 其他 51
7 基础相关构造制图规则 52
7.1 相关构造类型与表示方法 52
7.2 相关构造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52
7.3 其他 56
第二部分 标准构造详图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57
受拉钢筋基本锚团长度lab 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E 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D 58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ιa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 59
纵向钢筋弯钩与机械锚固形式 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构造 纵向钢筋的连接 60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ιι 61
纵向受拉钢筋抗震搭接长度lιE 62
箍筋及拉筋弯钩构造 基础梁箍筋复合方式 非接触纵向钢筋搭接构造 63
墙身竖向分布钢筋在基础中构造 64
边缘构件纵向钢筋在基础中构造 65
柱纵向钢筋在基础中构造 66
独立基础DJj、DJp 、BJj、BJp底板配筋构造 67
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部与顶部配筋构造 68
设置基础梁的双柱普通独立基础配筋构造 69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 70
杯口和双杯口独立基础构造 71
高杯口独立基础配筋构造 72
双高杯口独立基础配筋构造 73
单柱带短柱独立基础配筋构造 74
双柱带短柱独立基础配筋构造 75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一) 76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二) 77
条形基础板底不平构造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 78
基础梁J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 附加箍筋构造附加(反扣)吊筋构造 79
基础梁JL配置两种箍筋构造 基础梁JL竖向加腋钢筋构造 80
梁板式筏形基础梁JL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 条形基础梁JL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 81
基础梁侧面构造纵筋和拉筋 82
基础梁JL梁底不平和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 83
基础梁JL与柱结合部侧腋构造 84
基础次梁JC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 基础次梁JCL端部外伸部位钢筋构造 85
基础次梁JCL竖向加腋钢筋构造 基础次梁JCL配置两种箍筋构造 86
基础次梁JCL梁底不平和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 87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钢筋构造 88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 89
平板式筏基柱下板带ZXB与跨中板带KZB纵向钢筋构造 90
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BPB钢筋构造 91
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ZXB、KZB、BPB) 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 92
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ZXB、KZB、BPB) 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 93
矩形承台CTj和CTp,配筋构造 94
等边三桩承台CTj配筋构造 95
等腰三桩承台CTj配筋构造 96
六边形承台CTj配筋构造 91
双柱联合承台底部与顶部配筋构造 99
墙下单排桩承台梁CTL配筋构造 100
墙下双排桩承台梁CTL配筋构造 101
灌注桩通长等截面配筋构造 灌注桩部分长度配筋构造 102
灌注桩通长变截面配筋构造 螺旋箍筋构造 103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顶与承台连接构造 104
基础联系梁JLL配筋构造 搁置在基础上的非框架梁 105
基础底板后浇带HJD构造 基础梁后浇带HJD构造 106
后浇带HJD下抗水压垫层构造 后浇带HJD超前止水构造基坑JK构造 107
上柱墩SZD构造(棱台与棱柱形) 108
下柱墩XZD构造(倒棱台与倒棱柱形) 109
防水底板JB与各类基础的连接构造 110
窗井墙CJQ配筋构造 1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 一、本书概览 本书是针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表示方法的一部专业性极强的技术指导手册,聚焦于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以及桩基础这四种常见的民用建筑基础形式。本书旨在统一和规范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设计表达方式,提高图纸的清晰度、准确性和可读性,从而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因图纸理解差异而造成的返工和质量隐患。本书内容严谨、图文并茂,既包含通用性的制图规则,又深入探讨了各种基础形式的典型构造详图,为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监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二、核心内容解析 本书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力求全面、深入地阐述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绘制要点和基础构造的精髓: 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 这部分是本书的基石,它规定了在绘制混凝土结构施工图时必须遵循的通用原则和符号。其核心目的是实现图纸的标准化和国际化,确保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设计图纸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沟通和理解。 制图基本要求: 详细阐述了图纸的幅面、比例、线型、线宽、字体、标注等基础制图要素的要求。例如,明确了不同线条(如实线、虚线、细实线)的用途,以及如何正确标注尺寸、标高、构件编号、材料信息等,确保图纸信息传递的准确无误。 构件的平面表示方法: 针对梁、柱、板、墙等主要混凝土结构构件,详细规定了其在平面图中的表示方法。这包括构件的轮廓线、轴线、钢筋的表示(如受力钢筋、构造钢筋、箍筋)、钢筋的连接方式、构件的截面信息、配筋的详尽说明等。重点在于如何用二维平面图清晰地表达三维结构的尺寸、位置和配筋细节。 符号和图例: 汇总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常用的各种符号,如钢筋的符号、混凝土的符号、锚固和连接的符号、模板的符号等。规范的符号使用能够大大提高图纸的阅读效率,减少歧义。本书提供了清晰的图例,方便读者对照查阅。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这一概念是本书的核心。它强调了在绘制平面图时,要充分考虑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复杂的结构体系以简洁、集中的方式呈现在平面图上。例如,梁的布置、柱的定位、板的划分、楼梯和洞口的预留等,都应在平面图上进行整体的、协调的表示。 钢筋的构造和表示: 详细规定了钢筋的规格、型号、直径、数量、间距、搭接、弯钩、锚固等信息在图纸上的表示方法。尤其强调了对于受力钢筋、架立筋、分布筋、箍筋、构造筋等不同类型钢筋的区分和标注。 材料和构件信息的表达: 明确了如何标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牌号和表面处理方式、模板的要求等。这些信息对于指导施工至关重要。 附加说明和索引: 规定了在图纸中如何添加必要的文字说明、技术要求、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利用索引指向相关的构造详图或节点大样,形成完整的施工依据。 2. 独立基础构造详图 独立基础是指单独设置的、承受单柱荷载的基础。本书针对独立基础,详细阐述了其平面表示和构造要求。 独立基础的类型: 介绍了常见的独立基础类型,如混凝土基础、砖基础等(尽管本书聚焦混凝土结构,但可能会涉及基础材料的简要介绍)。重点是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的平面表示: 规定了独立基础在施工图平面图上的绘制方法,包括基础的边线、轮廓、轴线、埋深、标高、基础顶面标高等。 独立基础的典型构造详图: 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独立基础详图,例如: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详细展示了基础的平面配筋图、剖面配筋图,包括底板的配筋、截面尺寸、钢筋的直径、数量、间距、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等。 基础杯口构造: 对于需要设置杯口的独立基础,详细说明了杯口的尺寸、钢筋构造、防开裂措施等。 基础与上部柱的连接: 详述了独立基础与柱的钢筋锚固方式,包括插筋的长度、位置、弯折等,确保荷载的可靠传递。 基础回填土的示意: 在详图中可能包含基础回填土的示意,以及对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 钢筋构造要点: 重点强调了独立基础钢筋的配置原则,如负弯矩钢筋的设置、抗剪钢筋的作用、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等,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依据和设计要求。 3. 条形基础构造详图 条形基础是指连续设置的、主要承受墙体荷载的基础。本书详细解析了条形基础的制图和构造。 条形基础的类型: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常见形式,如墙下条形基础、设备基础等。 条形基础的平面表示: 规定了条形基础在平面图上的表示方法,包括基础的宽度、长度、埋深、标高、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筋信息等。 条形基础的典型构造详图: 提供了详尽的构造详图,例如: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包括基础的平面配筋图、纵向剖面配筋图、横向剖面配筋图。详细展示了基础底板的钢筋(分布筋和受力筋)、梁式条形基础的顶部和底部钢筋、箍筋的布置,以及与墙体的连接方式。 伸缩缝和沉降缝的处理: 对于需要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的条形基础,会给出相应的构造措施和配筋加强详图。 与柱基的连接: 如果条形基础与独立基础连接,则会给出详细的连接节点详图。 钢筋构造要点: 阐述了条形基础钢筋的配置原则,包括纵向钢筋的受力筋和分布筋、横向钢筋(箍筋或架立筋)的作用,以及钢筋的搭接和锚固要求。 4. 筏形基础构造详图 筏形基础是一种将柱下独立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连成一片整体的板式或梁板式基础。本书深入探讨了筏形基础的特性和构造。 筏形基础的类型: 介绍了常见的筏形基础形式,如整体板式筏板、带主梁的梁板式筏板。 筏形基础的平面表示: 详细规定了筏形基础在平面图上的表示方法,包括筏板的厚度、尺寸、标高、钢筋的分层、分区、编号等。 筏形基础的典型构造详图: 提供了全面的构造详图,例如: 整体板式筏板: 详细展示了筏板上下层钢筋的布置图,包括钢筋的直径、数量、间距、搭接、锚固等。强调了钢筋的分布均匀性和层间距的控制。 梁板式筏板: 分别展示了主次梁的钢筋布置图,以及板的配筋图。详细说明了梁与板的连接节点,以及梁的钢筋配置要求。 集水坑、桩位等特殊构件的处理: 对于筏形基础中的集水坑、楼梯洞口、桩位等特殊区域,提供了详细的构造和配筋措施。 外围挡水墙或基础梁: 如果筏形基础设置有外围挡水墙或基础梁,会给出相应的构造详图。 钢筋构造要点: 深入分析了筏形基础钢筋配置的复杂性,强调了双层双向配筋的原理,以及钢筋网的搭接、锚固、保护层等关键细节。 5. 桩基础构造详图 桩基础是指将荷载通过桩传递到深层地基的结构。本书重点介绍了桩基础的构造表达。 桩基础的类型: 介绍了常见的桩基类型,如混凝土桩、钢桩、复合桩等,以及桩的施工工艺(如钻孔灌注桩、预制桩等)。 桩基础的平面表示: 规定了桩在施工图平面图上的布置方式,包括桩的中心点位置、桩的编号、桩的直径或截面尺寸、桩长、桩顶标高、承台的尺寸和位置等。 桩基础的典型构造详图: 提供了详细的构造详图,例如: 桩的布置和间距: 展示了桩在平面上的布置方式,以及桩之间的间距要求,确保桩的受力合理性。 承台的构造: 详细展示了承台的平面配筋图、剖面配筋图。包括承台的厚度、尺寸、钢筋的配置,以及承台与桩的连接方式。 桩身钢筋构造: 对于钢筋混凝土桩,详细说明了桩身钢筋的布置,包括主筋、箍筋、加密区等。 桩与上部结构的连接: 详细说明了桩基与上部柱、墙的钢筋连接方式,以及承台与柱、墙的构造连接。 桩位放样和施工要求: 可能会包含桩位放样和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特殊要求。 钢筋构造要点: 强调了桩基础钢筋配置的特殊性,如桩身钢筋的搭接和锚固,承台钢筋的受力分析和配置原则。 三、本书的价值与应用 本书的出版,对于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对于设计人员: 提供了一套统一、规范的设计表达工具,有助于减少设计错误,提高设计效率,并能更好地遵循相关规范要求。 对于施工技术人员: 提供了清晰、准确的施工图解读指南,能够准确理解设计意图,指导施工操作,减少因图纸理解错误而造成的工程延误和经济损失。 对于监理人员: 能够依据本书的规范,有效地审查施工图的合规性,监督施工过程的规范性,确保工程质量。 对于相关专业学生: 是学习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绘制和基础构造知识的理想教材,有助于建立扎实的专业基础。 总而言之,《16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专业技术参考书籍,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本书内容的严谨性和实用性,将使其成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