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系列为硬笔书法字帖,第一辑内容选取国学经典,通过繁体字临写,不但能提高书写技能,更能体悟古代经典之博大精深。
本系列为著名书法家钮利刚小楷书中华经典,作者长期从事一线书法教学工作,于小楷颇有钻研,其字体风格秀媚中含骨趣、宽博中含灵动,结字特征具有典型的规范性,是人文士子学习小楷的较好范本。
《中庸》是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大学》是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钮利刚字钝井,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受业于金鉴才,来一石先生。现为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书协会员,浙江省青年书协理事,浙江中国画画协会员,浙江大學藝術系客座教师,杭州国画院教师。作品被浙江美院,浙江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等单位收藏。20O3年和2013个人在象山主办钮利刚书法篆刻回乡展,2011年个人在刘海粟美术馆办个展。著作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钮利刚书法篆刻集》,《钮利刚书法展集》,《钝井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钢笔书法之灵飞经》《游心独远》等。
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从一个纯粹的设计角度来看,也值得称赞。它营造了一种适合沉思的阅读环境,这在当下充斥着快餐式阅读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我特别喜欢它对传统术语进行“情景化重塑”的处理。很多时候,我们对传统经典的敬畏,反而成了理解它们的障碍。这本书就像一位高明的翻译家,把那些古代的哲学概念,用我们能理解的“现代心智模型”重新构建了一遍。例如,书中将“修身”的过程,描述成一个持续优化的“个人操作系统升级”的过程,这个比喻非常精妙。它强调了外在环境的影响固然重要,但最终决定系统运行效率的,还是底层代码的自我维护与升级。这种从内而外的驱动力,才是真正强大的力量来源。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作者极强的同理心,他似乎能洞察到现代人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和精神困境,并循循善诱地指出一条不同于世俗追逐的路径。这本书读完后,不会让你觉得是“学到了”什么新知识,而是感觉“修正了”一些旧的认知偏差。
评分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那股子“务实”的劲头。它没有沉溺于对古代圣贤的膜拜,而是将焦点牢牢锁定在“如何做一个当下更圆满的人”这一核心命题上。作者的文风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他从不使用夸张的语气,却字字珠玑,直击要害。我尤其赞赏书中对“知行合一”的深入探讨,这部分内容对我触动极大。过去我总是在“知道”和“做到”之间产生巨大的鸿沟,觉得理论很高深,实践很困难。但作者揭示了,真正的“知”,本身就包含了实践的意图和反馈机制。你对一个概念理解得越深刻,你采取的行动就越自然、越恰当。这本书仿佛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反馈回路”,帮助读者识别并消除那些阻碍我们从“知道”迈向“做到”的心理障碍。它提供了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让人在面对日常的琐碎与挑战时,依然能保持一份对“至善”的向往和实践的勇气。读完后,我发现自己对日常小事的处理上,似乎多了一份从容和审慎,这无疑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具体的收获。
评分说实话,我是在一个心绪非常浮躁的时期开始读这本书的,工作压力大,对未来的方向也有些迷茫。我原以为这类探讨人生终极命题的书籍,只会加重我的焦虑感,让我更觉得自己“未臻境界”。然而,这本书却带来了一种奇特的“安定感”。它的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好,段落之间的过渡自然而然,没有生硬的转折,仿佛引导读者走过一条精心铺设的花园小径。作者在引用和阐释经典原文时,那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人豁然开朗。比如,书中对“中庸之道”的解读,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和稀泥”的刻板印象。它不再是模糊地要求不偏不倚,而是精准地指出了那个“时中”的微妙之处——如何在不同情境下,以最恰当的方式,展现最适度的力量和态度。这种对“度”的精确把握,对我们处理工作中的平衡、家庭中的关系,乃至自我的情绪管理,都具有极强的实操指导意义。读完一个章节,我常常会停下来,不是因为难懂,而是因为被触动,需要时间消化那种“原来如此”的领悟感,那种感觉非常踏实。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初看之下略显朴素,但细细品味,那字体排版和留白处理,透露出一种沉静而内敛的气质,仿佛预示着内容将是需要静心品读的。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本书的,起初对“大学”和“中庸”这两个概念并不算陌生,但总觉得它们像是深锁在历史尘埃中的古老典籍,遥远而难以亲近。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那种扑面而来的文字气息,却是出乎意料的清晰和富有生命力。作者似乎并没有急于将我们拉入晦涩的哲学思辨,而是像一位经验老到的老者,慢条斯理地为我们铺陈着一条通往内心深处的路径。他巧妙地运用了现代的语言和生活中的实例,将那些看似高悬的道德准则,落到了实处。比如,书中对“慎独”的阐释,不再是简单地要求个体在无人监督时保持纯洁,而是深入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信息爆炸与自我身份构建之间的张力,让人不禁自省在无形的“他者”审视下,我们是如何定义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这种结合古今的对话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使得即便是初涉传统文化的读者,也能感到亲切,并愿意跟随作者的思绪一同探索。整体而言,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扎实,结构布局亦是匠心独运,它不是在“教导”,而更像是在“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完善自我”的渴望与路径。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些“重磅”的感觉,物理上的厚度自不必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分量感。我过去阅读相关主题的书籍时,常常会遇到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满了佶屈聱牙的注解,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浅薄,流于口号式的励志,缺乏实质性的穿透力。这本书显然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平衡点。作者的叙述风格如同行云流水,但在关键的节点上,又能掷地有声,精准地抓住核心要义。尤其欣赏它在阐述“格物致知”这一概念时所展现出的现代视野。这不再是单纯地去认识外部世界的物理法则,而是将“格物”拓展到对“信息流”、“情绪波动”乃至“社会规范”的审视。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次深度的自我扫描。我注意到,书中对“诚”的探讨,并非将之视为一种静态的品德,而是一个动态的、需要终身实践和修正的过程。它强调的是在变动不居的环境中,如何保持内在的认知与外在行为的一致性,这种对“真诚”动态性的挖掘,对于在复杂人际关系中挣扎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剂良方。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方法论,而不是简单的答案,它引导你搭建自己的认知框架。
评分好商品,京东,值得信赖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快来买吧,特别好。宝贝非常好,快递很快,书写方便。美中不足就是有些繁体字不太认识。一边学习一边描写。不错的体验,价格也很实惠。
评分挺不错的书,看看
评分很实用的一本书!!写字陶冶一下情操!!!
评分不错的书
评分包装很好,3月底到货的,一直没时间,今天有空现在才打开。质量没说的。纸版好。
评分送货很快,第二天就到了。
评分东西还是不错的。赠品也还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