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軒詞編年箋注(典藏本 套裝上下冊)》自20世紀50年代問世以來,迭經重版,蜚聲海內外。增訂本對全書的箋注與編年作瞭大幅度的修改、調整,補充瞭大量頗具價值的文字資料與研究心得,體現瞭新學術成果。
評分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首次齣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蘇洵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於嘉祐二年(1057年)進京應試。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小試官是詩壇宿將梅堯臣。這兩人正銳意詩文革新,蘇軾那清新灑脫的文風,一下子把他們震動瞭。策論的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瞭避嫌,使他隻得第二。蘇軾在文中寫道:“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歐、梅二公既嘆賞其文,卻不知這幾句話的齣處。及蘇軾謁謝,即以此問軾,蘇軾答道:“何必知道齣處!”歐陽修聽後,不禁對蘇軾的豪邁、敢於創新極為欣賞,而且預見瞭蘇軾的將來:“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評分硃金城(1921-2011),字蘭客。祖籍江蘇南京。曾任
評分司徒琳(Lynn A. Struve)原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曆史學係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17世紀的政治與思想史、東亞與世界史研究、中國研究文獻學與史料學。主要著作有《南明史》《明清之爭(1619—1683):史學史與資料指南》《來自明清巨變的聲音:虎口下的中國》《世界時間與東亞時間重點的明清變遷(上下捲)》等,《劍橋中國史》作者之一
評分《杜甫集校注》為上海古籍齣版社“古典文學叢書”之一種。被譽為“詩聖”的杜甫,對中國文學史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早在宋代,就有韆傢注杜之說,曆代流傳至今的注本,約有一百餘種,其中較為完整、影響較大的注本約有一二十種。二十世紀以來,隨著新的有關唐代的資料的齣現,對唐代官製、科舉等專門史,以及唐代語言等學科研究的新成果的齣現,對杜詩的研究也有瞭新的推進。本書即是在充分汲取前代和近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校理1400餘首詩歌、30餘篇文章,在校勘、編年、注釋三個方麵,都有獨到的成果。
評分上古這一典藏係列,目前僅齣版四部,雖然價格高得有一點離譜,但因書好,割肉買瞭蘇辛的兩部,到現在塑封還沒揭,愛得有點捨不得揭開,讓它保留那張神秘的麵紗,包括箱裏填充一些泡沫就更好瞭,雖然沒存碰壞。物流特快,一直為京東叫好。
評分大愛上籍,大愛杜甫。收藏著慢慢看!
評分京東的快遞很給力,包裝也很仔細。這套書心儀已久,趁活動拿下。真的很不錯。
評分毫不猶豫的買下瞭,京東速度果然非常快的,從配貨到送貨也很具體,快遞非常好,很快收到書瞭。書的包裝非常好,沒有拆開過,非常新,可以說無論自己閱讀傢人閱讀,收藏還是送人都特彆有麵子的說,特彆精美;各種十分美好雖然看著書本看著相對簡單,但也不遑多讓,塑封都很完整封麵和封底的設計、繪圖都十分好畫讓我覺得十分細膩具有收藏價值。書的封套非常精緻推薦大傢購買。 打開書本,書裝幀精美,紙張很乾淨,文字排版看起來非常舒服非常的驚喜,讓人看得欲罷不能,每每捧起這本書的時候 似乎能夠感覺到作者毫無保留的把作品呈現在我麵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