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坛与花镜设计

花坛与花镜设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好家园 著
图书标签:
  • 花坛设计
  • 花镜设计
  • 园林景观
  • 景观设计
  • 花园设计
  • 庭院设计
  • 植物搭配
  • 绿化设计
  • 景观规划
  • 园艺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528243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8749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铜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花坛和花境,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需遵循景观设计的基本规则。

  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和实例来调整你的设计方案,也可以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独具特色的全新设计。花坛和花境的基本设计规划包括以下内容:尽量扩大花坛或花境的体积。越大型的花坛或花境,设计师的发挥余地越大,可以进行更多、更丰富的混合搭配,以确保花坛中三季有花,月月有景。如果花坛外形是只有30厘米或60厘米宽的细窄条,那么设计会大受局限,但若其深度能够达到1。2到1。5米,建造出来的景观效果也会极富视觉冲击力。

  依据植物株高确定摆放位置。把株高较高的植物放置在花坛的后部,中等高度的植物放置在中间,较矮的植物(有时我们称它们为镶边植物或饰边植物)放置在前面。

  选用外形和尺寸相异的植物。将叶片呈羽毛状的植物(例如蕨类植物)放置在叶片硕大的植物旁边(例如玉簪属植物)。也可以在成堆状的玉簪丛中搭配一株叶片长而尖的植物,如山麦冬属植物,以形成对比反差较大的景观效果。

  充分考虑叶片的景观效果。各色的花朵当然重要,但是如果能够选用多种叶色不同、形态各异的植物,则可以获得长效的四季景观——而不是仅仅在植物开花时才能呈现出绚丽的美景。

  将多种植物混种。把带有绒毛的银色植物与亮丽的深绿色植物种在一起,或是配上几株叶片呈深紫色的植物,以增强景观对比效果。将不同叶色的植物混种在一起,可以让花坛中的每株植物更加清晰可辨,避免整个花坛看上去过于浓密而混沌不清,让人难以辨清到底都种植了何种植物。

  按照植物生长习性群植。避免将喜阳的植物和喜阴的植物种植在一起。应将对光照需求较大的植物群植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将耐阴性好的植物群植于光线较弱的地方。

  同样,应避免将耐旱性较好的植物(例如百里香)种在喜湿的植物前面(例如橐吾属植物)。如果大量浇水时,花坛里有一种植物长势特别好,那么请注意,这种行为极有可能会“杀死”花坛中的其他植物。

  相同类型的植物群植。大面积群植形成的大色块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而且极具视觉冲击力。如果只是将一两棵植物东种一株,西种一株会给人一种杂乱无章、随便拼凑的感觉。而且在这种混乱的设计中,再漂亮的植物也会被淹没。单株的凤仙种在花坛中会让人感到七零八落、散乱无序,但是如果把25株种在一起,则会营造出苍翠繁茂的景观效果。

  配色方案要有持续性。在花园里用有限的色彩来创造出具有震撼力的花坛、花境景观。选定一个配色方案后就要坚持到底。


作者简介

◆中国财讯传媒集团与美国Meredith出版集团强强携手倾力合作

◆全美同类杂志TOP1每期760万册《Better Home&Gardens;》中国资源方

◆覆盖中国高端社区及高端读者人群颇广的家居生活类杂志

◆中国拥有完整家居版、园艺版、生活版的家居生活类杂志美国媒体之一,Meredith集团1902年出品

美国ABC认证平均每期发行760万册

全美同类杂志发行量稳居TOP1

MR1调查结果显示拥有4000万读者 8500万实名数据库

◆内容兼具国际化丰富的实用资讯、高品位家居设计、务实家居生活方式等生活多立面

◆颇具生活气息的家居生活类杂志

◆和谐爱家的积极倡议者


内页插图

目录

2简介

2 致花坛和花境的初学者

4 建造花坛和花境必备的园艺技能

6 与色彩共舞

8 月季种植的基础知识

10 前庭花园和中心花园的建造

11 应季景观花园

12 蝶飞鸟舞的花园

15第一章

最简易的花坛和花境

16 娇宠怜爱小矮人

17 邮箱也疯狂

18 闪亮的路边小花坛

20 花舞喷泉

22 耐阴小花坛

24 惊艳小空间

26 斑斓的彩色花环

29第二章

不同类型场地的

花园建造方案

30 清幽静谧小花境

32 叮咚绿玉簪

34 林边花园

36 无水,但无忧

38 冷光

40 芬芳满坡

42 天高任花开

44 流光溢彩

46 海滨花园

49第三章

富有创意的色彩组合

50 春光无限,熠熠生辉

52 黄与红,光彩绚烂

54 红色激情

56 蓝调音乐

58 绿衣黄里美花园

60 哇,居然是白色

63第四章

月季,月季,还是月季

64 爱它们,就留住它们

66 门廊花园,轻松搞定

68 攀缘能手和铁线莲的完美组合

70 如画的月季美景

73第五章

乡村花园

74 步道景观

76 路边的花儿也精彩

78 混搭也出色

80 花儿的马拉松

82 生命不息,繁殖不止

85第六章

高贵优雅的规则式花园

86 镜像花园

88 圆,妙不可言

90 古老的魅力

92 宏伟壮观的棋盘式花园

94 萱草与玉簪的聚会

97第七章

打造一个华丽的花园入口

98 生机盎然的花园入口

100 凉亭式园门

102 繁花似锦的宅旁景观

104 步步高升

106 精彩,从凉亭开始

109第八章

园艺技巧和食物

110 绿色广场

112 院墙边的菜园

114 花朵 & 食物

116 香草花环

118 露台上的一抹绿

120 酷爽的正方形

123第九章

万物皆有时

124 种球赏金

126 奇妙的热带乐园

128 仲夏节之梦

130 秋色童话

132 草色婆娑

135第十章

野生动植物,我们欢迎你

136 鸟儿的自助餐聚会

138 哼哼歌手之家

140 蝴蝶的诱惑



好的,以下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城市景观雕塑艺术鉴赏与实践》的图书简介,内容将围绕雕塑艺术的各个方面展开,并力求详尽和自然: --- 图书名称:城市景观雕塑艺术鉴赏与实践 图书简介 一、 雕塑艺术的时代脉搏:从历史回响到当代语境 《城市景观雕塑艺术鉴赏与实践》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去理解和欣赏作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景观雕塑。本书首先追溯了雕塑艺术自古至今的发展轨迹,从史前文明的粗犷造型,到古典时期的和谐与理想化表达,再到中世纪的宗教象征,直至文艺复兴时期的精湛技艺复兴,每一阶段的雕塑都深刻地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思潮、哲学信仰和审美取向。 我们深入探讨了现代主义对雕塑语言的颠覆性重构,尤其关注抽象艺术、极简主义和大地艺术如何挑战了传统的纪念碑性和叙事功能,转而强调材料、空间和观者体验。进入当代,本书聚焦于雕塑如何融入城市公共空间,探讨其在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元化面貌——从装置艺术、环境雕塑到互动性作品,它们不再仅仅是静止的物体,而是激活城市叙事、引发公众对话的媒介。 二、 材质的哲学与工艺的精魂 雕塑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物质性。本书的第二部分将材质的选择视为一种哲学表达,而非单纯的技术要求。我们将详细剖析不同材料的特性及其对作品最终效果的影响: 金属的永恒与张力: 重点分析青铜、不锈钢、钢铁在公共环境中的耐久性、光影反射特性以及锈蚀(如考顿钢)所带来的时间感。探讨铸造、锻造、焊接等工艺如何塑造金属的内在力量。 石材的沉稳与记忆: 考察大理石、花岗岩、板岩等天然石材如何承载历史的重量和地域的文脉。我们将对比雕刻技法(如凿刻、磨光)在不同石材上的效果差异。 新兴材料的探索: 关注玻璃纤维、树脂、混凝土(尤其高性能混凝土)以及再生材料在当代景观雕塑中的应用。讨论这些材料如何帮助艺术家突破尺度限制,实现更具动态感和未来感的造型。 此外,本书还设有专门章节介绍材料的维护、保护与修复技术,确保艺术品在复杂的城市气候和人流压力下能够长久地保持其原始美学价值。 三、 空间叙事与城市文脉的对话 景观雕塑的精髓在于其与特定场域(Site)的紧密关系。本书强调“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重要性,分析优秀的城市雕塑如何通过其造型、尺度、朝向和材质,与周边的建筑、水景、绿化乃至城市交通流线形成有机互动。 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分析案例,从广场中心的主题雕塑,到滨水区的引导性装置,再到街角的小品。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形式美感,更揭示了艺术与城市规划、社会功能之间的平衡艺术: 1. 纪念性与叙事性: 如何在不沦为僵硬教条的前提下,以雕塑语言铭记历史、歌颂精神。 2. 公共性与私密性: 如何设计既能吸引大众参与、又能在特定角度提供冥想空间的景观作品。 3. 尺度与视线: 探讨雕塑在不同观赏距离下的视觉适应性,以及如何利用高差和平台创造层次丰富的观看体验。 四、 从构思到落地的全流程实践指南 本书的实践部分旨在指导有志于城市景观雕塑创作的专业人士和爱好者。我们系统梳理了项目从概念萌芽到最终落成的复杂流程: 设计阶段: 包括场地调研、文化背景研究、初步草图、模型制作(物理模型与数字模型/BIM应用)以及设计意图的清晰表达。强调功能性测试和结构可行性预评估的重要性。 技术审批与法规遵循: 详述在公共艺术项目中必须面对的法规、安全标准、无障碍设计要求以及复杂的报批流程。 建造与安装: 深入讨论基础工程的设计、现场吊装与定位的挑战,以及如何确保最终成品与设计蓝图的精准吻合。 公众参与和艺术管理: 探讨如何在设计初期纳入社区声音,以及艺术品落成后的管理维护合同与公众教育推广策略。 五、 跨文化视野下的当代趋势 最后,本书将视野投向全球,精选了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标志性景观雕塑项目。通过比较分析,读者可以了解到全球城市如何利用雕塑艺术来塑造品牌形象、提升生活质量,以及应对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张力。我们关注新兴的数字技术(如参数化设计、3D打印在大型构件中的应用)如何正在重塑雕塑创作的边界,预示着城市景观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城市景观雕塑艺术鉴赏与实践》不仅是一本知识的宝库,更是一份邀请,邀请每一位读者重新审视我们身处的城市空间,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去欣赏那些沉默而有力的“城市之声”。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在我读过的同类书籍中,简直是一股清流。它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专家姿态,也没有过度煽情的抒情笔调,而是采取了一种非常沉稳、富有节奏感的对话姿态。作者在描述复杂的设计概念时,仿佛在与一个理解力很强的朋友耐心交谈,用词精准到位,逻辑清晰流畅,几乎没有晦涩难懂的“黑话”。即便是涉及一些专业的土壤改良或植物病理学的知识点,作者也会巧妙地将它们融入到具体的设计场景中去讲解,让你在关注整体美感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吸收了必要的科学养分。这种行文上的“松弛有度”,使得即便是漫长的阅读过程也充满了愉悦感,完全没有阅读专业书籍时那种对抗感。它成功地让“学习”变成了一种享受,这在园艺设计这个既需要感性又需要理性的领域,是极其难得的成就。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封面那种淡淡的、带着露珠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把人带到了一个宁静的早晨花园里。我特别喜欢封面上那几笔写意的花卉线条,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简约。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很有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油墨印刷的色彩饱满而细腻,即便是印刷的插图,也能看出植物的脉络和质感,这对于我们这些对视觉要求比较高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通常园艺类的书籍,要么内容过于学术化,排版死板得像教科书,要么就是图文并茂,但印刷质量粗糙得让人不忍卒读。然而,这本书似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既有专业书籍应有的严谨感,又兼具了艺术画册的精致度。特别是章节之间的过渡页设计,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纹理的背景,让阅读体验如同漫步在一片精心修剪过的草坪上,每一步都有新的惊喜,而不是单调的直行。这种对细节的把控,让我对作者在内容上的用心程度也充满了期待,毕竟,能把“外衣”做得如此用心,想必“内里”也绝不会敷衍了事。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参考文献部分写得极其详实和严谨,这通常是很多大众普及类书籍会偷懒的地方。但这本书似乎将每一个知识点都溯源到了它的根基,从古典欧洲园林美学的源头,到现代生态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再到最新的可持续材料选择,都有清晰的标注和推荐阅读的书目。这对我个人来说价值巨大,因为每当我对书中的某个概念产生更深的好奇心时,我总能沿着它的指引,找到更专业的深度资料。这种开放式的知识结构,让这本书从一本“终结性”的指南,变成了一个“起点”和“导览图”。它不仅回答了读者“怎么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读者去探索“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求知欲,这对于任何想将园艺提升到专业或艺术层面的人来说,都是无价的宝藏。

评分

我第一次翻阅这本书时,最直击我心扉的是它对于“光影”的描述,那种细腻入微的观察力,简直像是作者每天都守在花园里,用最慢的节奏去记录每一束光线穿过叶片的瞬间。书中很多段落,与其说是园艺指导,不如说是文学散文。它没有直接告诉你“这个角度要种什么花”,而是描绘了“当午后的阳光以特定的倾斜角度洒向那片区域时,不同色彩的花朵会如何相互映衬,从而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这种叙事方式,彻底颠覆了我过去阅读园艺书籍的经验——过去的书籍总是急于给出标准答案,而这本书却鼓励你去感受、去体验你自己的花园空间所能提供的独特光照条件。我反复琢磨了关于“晨曦中的蓝调”和“黄昏时的暖金调”那几页,感觉自己的审美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它让我明白,设计花园不仅仅是把植物堆砌在一起,更是一场与自然界中无形元素——时间、气候和光线——的深度对话,这本书无疑提供了对话的绝佳语汇。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之间的衔接处理得非常老道。很多园艺书籍要么是纯理论的枯燥论述,堆砌着各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和生态习性,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浅显的“新手指南”,提供的都是一些人尽皆知的常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来说缺乏挑战性。这本书则不同,它在介绍某种设计原则时,会迅速引入一两个具体的案例研究——而且这些案例并非那种遥不可及的、需要巨额预算的豪宅花园,而是非常贴近城市小院或普通居民露台的场景。最让我赞赏的是,它在解析案例时,会细致到分析“为什么”要选择某种材料,或者“如何”通过调整高度差来欺骗视觉,达到开阔感。这种“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模式,远比死记硬背步骤来得有效。读完一个章节,我感觉自己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手下进行了一次高强度的设计思维训练,实用性极强。

评分

花坛设计书非常不错,印刷特别清晰。

评分

很棒

评分

花园啊,羡慕嫉妒恨。

评分

等货等了很久,不过还是超值

评分

非常详细的介绍及图示,比之前买的花境类的书更实用!例子漂亮!

评分

等货等了很久,不过还是超值

评分

非常详细的介绍及图示,比之前买的花境类的书更实用!例子漂亮!

评分

没有想想中好,印刷不是很清清晰

评分

还没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