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你将学会以下投资智慧:
·市场绝不是随机的。
·市场有规律可循,因为市场运动的基础是人的行为,后者是有规律的。
·市场中有一些交易模式可以带来滚滚财源。
·在市场上赚钱的方法再多,找到其中任何一种也非常困难。
·市场有无时不变的一面,也有亘古不变的另一面。
·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秘诀,因人而异。
·在市场上“捞大钱”需要智慧,也离不开艰苦的努力。
·在交易中成功是努力的目标,但这种成功不能脱离生命的意义。
本书是为下面两类读者所写:专业人士、在市场中投入真金白银的职业交易员,或有志于投身市场的严谨的学生,普通读者,对金融市场有广泛兴趣,对那些在生存竞争如此激烈的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人感兴趣的人。作者避开过于专业的话题,并尽可能多做解释,同时努力抓住核心内容,为专业人士保留那些准确精辟的细节。
因此,不管是一般读者,还是专业人士,都会从本书中受益。
杰克·施瓦格,美国布鲁克林学院经济学学士,布朗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杰克·施瓦格是对冲基金经理,也是公认的期货界专家,还是一系列金融书籍作者。施瓦格现在是ADM投资者分散策略基金的组合产品经理,管理期货和外汇账户。在此之前,他是财富集团(Fortune Group)合伙人,专为机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对冲基金组合服务。此前22年,他一直在华尔街公司担任期货研究工作,担任注册技术分析师协会董事超过10年时间。
施瓦格写过很多期货行业专著,并就金融市场著名交易员题材写过一系列访谈录。他知名和畅销的系列访谈录,包括《金融怪杰》(1989)、《新金融怪杰》(1992)和《股市怪杰》(2001),这一系列书中,新的书籍是2012年5月出版的《对冲基金怪杰》。施瓦格的首部书《期货市场完全指南》,被认为是业内经典著作,读者可能更熟悉这本书分拆开来的三卷本:《期货市场基本分析》、《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和《交易管理》。
第一部 分交易初探 1
交易中的不幸 3
萨达姆做了一笔很差的交易 9
第二部分 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11
比尔·李普斯查茨:汇市之王 13
第三部分 期货——种类繁多的市场 51
期货——理解基本知识 53
兰迪·麦凯:退休交易员55
威廉·埃克哈特:交易场内的数学天才 74
沉默的“海龟” 98
迈克尔·卡尔 102
霍华德·塞德勒 105
门罗·特罗特:低风险高回报的典范 108
艾尔·威斯:图表百科全书 125
第四部分 基金管理人 131
斯坦利·德鲁肯米勒:严密的投资艺术 133
理查德·德里豪斯:颠倒投资的艺术 150
吉尔·布莱克:市场中的常胜将军 163
维克托·斯波朗迪:市场也会变老 177
第五部分 多元市场的弄潮儿 195
汤姆·巴索:“平静”先生 197
琳达·布拉德福·瑞斯克:演奏市场音乐 208
第六部分 金钱机器 221
交易机器 223
马克·里奇:场内的上帝 227
乔·里奇:直觉理论家 243
布莱尔·赫尔:获取优势 258
杰夫·亚斯:策略数学 275
第七部分 交易心理学 289
禅宗和交易艺术 291
查尔斯·福尔克纳:成功者的思想 293
罗伯特·克鲁兹:潜意识的作用 310
第八部分 尾声 325
市场智慧 327
自我反省 340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更多是来自其强烈的时代烙印和对人性深处的拷问。它不仅仅是记录了几次访谈,更像是一份关于“时代精神”的侧写。在这个效率至上、金钱至上的时代背景下,这些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物,他们是如何定义成功、如何平衡个人欲望与社会责任的?书中的不同声音和观点相互交锋,展现出金融世界内部的巨大张力与分裂。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提问时的那种不动声色却又直指核心的犀利,他总能避开那些陈词滥调,直接挖掘出受访者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最脆弱的一面。这种近乎“解剖式”的采访手法,使得整本书的批判性力量非常强,它迫使读者跳出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去理解“成功”背后的复杂伦理困境。读完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对于财富、价值以及个人抱负的理解,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自我对话。
评分从排版和装帧设计上看,这本书也体现了一种低调的奢华和对知识的尊重。纸张的质感、字体的选择,都散发着一种沉稳可靠的气息,完全符合其内容所承载的厚重感。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地将访谈按时间顺序堆砌,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章节过渡和主题关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弧线。这种结构上的精心打磨,让信息流动更加自然流畅,避免了访谈录容易出现的零散和跳跃感。阅读体验是极其顺滑的,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是如何引导我的注意力,从宏观的行业趋势逐步聚焦到微观的个人决策,再到最后对未来的展望。这种层层递进的阅读体验,充分体现了编辑和作者对读者的尊重以及对内容质量的极致追求。
评分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专业读物,充斥着拗口的金融术语和复杂的模型分析,但事实完全出乎意料。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成功地将那些深奥的概念用极其生活化、甚至带有一丝幽默感的语言阐释出来。这使得即便是对金融知之甚少的门外汉,也能轻松跟上节奏,并且从中获得极大的乐趣和启发。它更像是一本关于“顶尖智慧如何运作”的教科书,而非单纯的行业记录。书中对于决策过程的剖析尤为精彩,那些精英们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迷雾中,凭借直觉、经验和数据分析做出影响数亿乃至数十亿的判断,那种思维的火花碰撞,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我合上书本后,感觉自己的思考模式都被重塑了,不再满足于表象的理解,而是习惯性地去探究事物背后的驱动力和结构性逻辑。这种思维上的“升级感”,是很多书籍难以给予的宝贵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令人惊叹,作者的叙述方式如同高明的魔术师,将原本可能枯燥的行业内幕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戏剧张力。我尤其欣赏他对人物刻画的细腻入微,那些华尔街的“怪杰”们,他们的野心、挣扎、成功背后的代价,都被描绘得入木三分。读来仿佛置身于那些高耸入云的写字楼里,亲耳聆听着那些决定全球经济脉搏的对话。它不仅仅是一本访谈录,更像是一部深刻的社会观察报告,揭示了金融世界光鲜外表下隐藏的复杂人性与权力博弈。每一次翻页,都感觉自己被拉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思维迷宫,对资本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那种扑面而来的真实感和冲击力,让我一度忘记了自己只是在阅读文字,而是在亲历一场场金融风暴的前夕或余波之中。叙事节奏的把握堪称一绝,时而紧凑如机关枪扫射,时而舒缓如品味陈年威士忌,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沉浸体验。
评分我必须指出,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其提供了“局内人”的视角,这是任何二手资料或新闻报道都无法替代的。作者似乎拥有某种超能力,能够让那些通常将自己保护得密不透风的金融巨头敞开心扉,分享那些关于失败、恐惧以及职业生涯转折点的真实故事。这些鲜活的案例远比抽象的理论更能给人启发。每当我感到迷茫或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产生疑虑时,翻开此书的某一页,总能从中汲取到一股强大的、务实的能量。它没有提供廉价的鸡汤,而是呈现了高压环境下生存下来的残酷现实和必备的心理素质。总而言之,这本书是那种值得反复阅读、每次都会有新收获的“工具书”——不是用来解决数学题,而是用来校准人生航向的指南针。它的价值超越了金融本身,触及了人类在追求卓越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共同命题。
评分慢慢看,老的看完了,这本新的不知道写的如何
评分还可以吧,看了几位感兴趣的交易员,后边讲的几位没看,当做对交易员日常工作的了解,主要是经验上的介绍,干货不多。
评分还行吧,每年都买50来本,今年就买了这些。
评分新金融怪杰:华尔街精英访谈录
评分还行吧,每年都买50来本,今年就买了这些。
评分经典名作,一定能让我少走弯路,感谢有你!
评分挺好挺好
评分博大精深,值得参考。
评分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