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30
本书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学术讲演录,收录陈炜湛先生自1976年至2015年学术讲演二十篇(另附其他学者相关序、跋各一篇),包括讲稿、讲演提纲及录音整理稿,内容以古文字学为主,兼及书法、汉字简化与规范化等。第二部分为北行日记,为陈炜湛先生青年时期随商承祚先生北游实习的记录,内容除从师问学之外,兼及各地见闻、生活琐事、同学交往,颇富意趣之外,亦有相当的学术史价值。书前有全彩插页六十余面,为陈炜湛先生手稿原件,可供书法爱好者欣赏。
陈炜湛
中岁以来,我应命或应邀所作学术讲演约有二十余次。或撰有讲稿,或仅拟一详略不一之提纲,或仅有腹稿,临场随机而言。现场如有录音则有录音整理稿。本卷所录,即大致分三类:一、讲稿,如《秦楚兴亡的比较》;二、讲演提纲,如《与研究生谈治学》、《古文字与书法》、《关于殷虚甲骨文的一些基本认识》;三、录音整理稿,如《增强学术自信,坚持语文现代化》、《中国文字与书法》。亦有既撰提纲复录音者,《如何学习和研究古文字》便是。故以文本论,手稿或与排印(打印)本并存,或仅存手稿,或仅有排印(打印)本。二者并存于一集,今世或已少见;规范字与毛笔字手写体各尽其用,俾或览手稿,或阅铅字,于读者或亦两便。是耶非耶,敬候读者赐教。
就讲演内容而言,则以古文字学为主,兼及书法、汉字简化与规范化等,实不出语言文字学范畴。唯一例外是“评法批儒”背景下的那次讲演,所论秦楚兴亡,实属史学家讨论的题目,我是“门外史谈”,除了留有无法抹去的“背景”即时代烙印外,恐怕还说了不少外行话。之所以仍存之而收入本集,是因为这在当时是一新题目,即在今日亦尚有研究价值,再则借以保存一段历史记忆。于己于人有益无害,相信读者自可舍“烙印”而直评鄙见之得失也。
本书之得以编成问世,多赖伟武学弟鼓励与督促并代理出版之相关事宜,伟武并遣其弟子陈送文、蔡一峰、柳洋三君任整理文稿并输入电脑(含手稿)之役。送文君于二零一四年获博士学位,一峰、柳洋二君为在学之博士生,他们为此稿先后耗去许多业余时间,悉心校录,费力复劳心,真所谓“非夫人之力不及此”也。特志之以申谢忱。
年逾古希后,我常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之叹。所幸我校古文字学研究后继有人,我乃得“后继”者之助而稍有所为,绵薄之力亦有所施焉。近年印行之《古文字学纲要》(修订本)、《三鉴斋甲骨文论集》、《北行日记与虞山四记》是其证,是书之印行又一证也。后生固可“畏”,后生亦可爱也。若无“后生”相助,“老朽”便老朽矣,无能为也矣。
今年适逢中山大学古文字学研究室成立六十周年,敢献此册以为微薄贺礼,衷心祝愿我青年时代在此求学,中年在此工作以至退休之中山大学古文字学研究室,即今古文字研究所,继往开来,蒸蒸日上,在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两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再创辉煌。
二零一六年三月廿四日 陈炜湛
序于中山大学三鉴斋
附 白
本书原名《三鉴斋杂著之二·学术讲演录》,以前年已刊有《三鉴斋杂著之一·北行日记与虞山四记》也。书成,有学友谓前出“杂著之一”系自刊本“非卖品”,流传甚少,而《北行日记》于学界颇有参考价值,宜与《讲演录》合为一集而刊之云,且出版社亦有此雅意,乃附入而易为今名。
二零一六年四月二十五日陈炜湛白
三鉴斋杂著集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三鉴斋杂著集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三鉴斋杂著集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