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近百幅藝術大作全彩呈現,享受視覺藝術的饕餮盛宴。
★名傢評名畫,傅雷書寫給大眾的藝術欣賞指南,專業視野、精緻筆觸、深入淺齣。
★ 20位藝術巨匠分章節梳理,品藝術之美,讀懂名畫背後的故事。
★ 作為一本重要的藝術普及讀物,本書通俗而高雅,淵博而激情,常讀常新。
內容簡介
《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是傅雷先生的名作,學習美術賞析、西方藝術史的入門書和必讀書,被譽為“中國版《藝術的故事》”。
《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圍繞西方文藝復興以來的20位藝術大師及其名作展開,起於喬托,終於柯羅,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剋時期、浪漫主義時期的繪畫大師,如波提切利、達?芬奇、拉斐爾、倫勃朗、委拉斯凱茲、普桑、庚斯勃羅等無不網羅。
《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一書中,在對所涉及的美術作品進行精到分析的同時,傅雷先生的寫作還旁及哲學、文學、音樂、曆史背景等等,能全麵豐富讀者的藝術修養。
為便於讀者更直觀地進入藝術的世界,《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配有近百幅高清插圖,全彩色印刷,給讀者以視覺的盛宴。
作者簡介
傅雷,著名文藝評論傢、翻譯傢。字怒安、號怒庵,上海人。傅雷先生學養精深,對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等各個領域都有極淵博的知識。1928年初,傅雷留學法國,在盧浮美術史學校聽課,翻譯瞭丹納所著的《藝術哲學》,寫瞭畫傢《塞尚》一文,迴國後與劉海粟先生閤編《世界名畫集》。1931年,傅雷任教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現南京藝術學院),教授美術史課程。在講稿的基礎上,傅雷先生寫成瞭這部《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傅雷先生以其在美術理論與欣賞方麵的極高造詣,取自文藝復興以來在建築、繪畫、雕塑、裝飾美術等方麵舉世皆知的西方名作,編為二十講,將作品背後的故事以精緻筆觸娓娓道來,又詮瞭作品的個性、情感、精妙之處,生動而韻味十足。賞讀此書,我與豐沛的美和靈感為伴,迴溯到美術繁華盛世,步入到藝術世界的更深深處,開啓我的藝術探尋……——毛綫小五郎
喜歡藝術的人,不能不看傅雷寫的《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書中圍繞包括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等在內的文藝復興以來西方近二十位大師及其名作,討論瞭從藝術風格延至人格操守,融文學、音樂、哲學、社會、時代於一體。傅雷之評述均深入淺齣、簡明扼要,在宏觀與微觀之間得其平衡,足見其博學多聞、見識獨具。——喵瞭個咪
資深學者傅雷先生生動引介極具代錶性的世界經典美術作品,完美呈現 “藝術之美在感受”的美學思想。傅雷先生在《傅雷傢書》中曾說,“藝術是火,藝術傢是不哭的。”大意是藝術傢們的精神世界異於普通人,他們更注重傳達自我的內心世界,這也是藝術與人生很高的境界。《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一書分為二十講,這二十講,簡練精闢,引導我們踏上激動人心的藝術欣賞之路;這些佳作,也以其獨有的魅力,嚮我們呈現一個靜謐深刻的美之世界。這些激動人心的佳作背後,是藝術人生的完美結閤,其豐富內涵和神秘的內在力量也不容置疑地改變著我們感受世界的方式。 ——果子林
傅雷的《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是一本關於藝術解析的書,嚮來對於這些書籍特彆感興趣。在書中傅雷先生是這樣詮釋的:“波提切利的人物則總帶著一些嫵媚之美,但悲傷的意味在畫裏還是一點沒有被遮住。米開朗琪羅的作品顯得磅礴大氣,又緻力於詩意的錶達與人性的光輝”……其實,藝術是個籠統的詞匯,繪畫也好,雕刻也好,甚至是音樂與文學作品也罷,它們都是使我們走進作者內心與靈魂的途徑,也由此我們深受這感染,在享受視覺與心靈震撼的同時,實則是在反觀自己,找到有些深刻的有共鳴的東西。能有所思想的醒覺,大概是極好不過瞭。——嚮沐然
西方藝術人氣啓濛讀物!作者傅雷曾任上海美術學校的講師,所以這本美術名作二十講是以教科書的方式嚮你娓娓道來,但他並沒有用冷冰冰的專業術語,而是帶著一種高度飽和的個人情感去破解名作之美。這就是這本書的齣色之處——它通俗易讀,生動形象,可讀性強,散文式的語言能使每個讀者切身體會到西方藝術的精髓,傅雷從曆史背景、美學角度等多個層麵討論瞭各大名傢的雕塑、畫作,傅雷不止停留在作品錶麵上的解讀,並結閤瞭自己的觀點作齣瞭一些深層麵批判性的思考,作為入門,或是瞭解西方人文藝術,都是一個極好的通識讀物。且這本彩色插圖版更加直觀清晰,版本很好。——vincent
目錄
目 錄
Contents
001 序
001 第一講 喬托與阿西西的聖方濟各
012 第二講 多那太羅之雕塑
024 第三講 波提切利之嫵媚
035 第四講 萊奧納多·達·芬奇(上)
——《瑤公特》與《最後之晚餐》
046 第五講 萊奧納多·達·芬奇(下)
——人品與學問
058 第六講 米開朗琪羅(上)
——西斯廷禮拜堂
072 第七講 米開朗琪羅(中)
——聖洛倫佐教堂與梅迪契墓
080 第八講 米開朗琪羅(下)
——教皇尤裏烏斯二世墓與《摩西》
090 第九講 拉斐爾
090 一、《美麗的女園丁》
097 二、《西斯廷聖母》
103 第十講 拉斐爾
103 三、梵蒂岡宮壁畫——《聖體爭辯》
115 第十一講 拉斐爾
115 四、氈幕圖稿
126 第十二講 貝爾尼尼
——巴洛剋藝術與聖彼得大教堂
141 第十三講 倫勃朗在盧浮宮
——《木匠傢庭》與《以馬忤斯的晚餐》
159 第十四講 倫勃朗之刻版畫
173 第十五講 魯本斯
193 第十六講 委拉斯開茲
——西班牙王室畫像
206 第十七講 普桑
225 第十八講 格勒茲與狄德羅
237 第十九講 雷諾茲與庚斯勃羅
252 第二十講 浪漫派風景畫傢
精彩書摘
波提切利之嫵媚
洛倫佐·梅迪契(Lorenzo Medici,1448—1492)治下的翡冷翠,正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黃金時代。這位君主承繼瞭他袓父科西莫·梅迪契(Cosimo Medici,1389—1464)的遺業,抱著祈求和平的誌願,與威尼斯、米蘭諸邦交睦,極力奬勵美術、保護藝人。我們試把當時大藝術傢的生卒年月和科西莫與洛倫佐兩人做一對比,便可見當時人纔濟濟的盛況?瞭。
科西莫·梅迪契生於一三八九年,卒於一四六四年
洛倫佐·梅迪契生於一四四八年,卒於一四九二年
在一三八九至一四九二年間産生的大傢,有:
弗拉·安吉利科(Fra Angelico)生於一三八七年,卒於一四五五年
馬薩喬(Masaccio)生於一四〇一年,卒於一四二八年
菲利波·利比(Filippo Lippi)生於一四〇六年,卒於一四六九年
波提切利(Botticelli)生於一四四五年,卒於一五一〇年
吉蘭達約(Ghirlandaio)生於一四四九年,卒於一四九四?年
達·芬奇生於一四五二年,卒於一五一九年
拉斐爾生於一四八三年,卒於一五二○年
米開朗琪羅生於一四七五年,卒於一五六四年
以上所舉的八個畫傢,自安吉利科起直至米開朗琪羅,可說都是生在科西莫與洛倫佐的時代,他們藝術上的成功,直接或間接地受到當地君主的提倡贊助,也就可想而知瞭。至於其他第二三流的作傢受過梅迪契一傢的保護與優遇者當不知凡幾。
而且,不獨政治背景給予藝術傢這個韆載一時的機會,即其他的各種學術空氣、思想醞釀,也都到瞭百花怒放的時期:三世紀以來暗滋潛長的各種思想,至此已完全瓜熟蒂?落。
《伊利亞特》(Illiade)史詩的第一種譯本齣現瞭,荷馬著作的全集也印行瞭,兒童們都講著純正的希臘語,仿佛在雅典本土一般。
到處,人們在發掘、收藏、研究古代的紀念建築,臨摹古藝術的遺作。
懷古與復古的精神既如是充分地錶現瞭,而追求真理、提倡理智的科學也毫不落後:這原來是文藝復興期的兩大乾流,即崇拜古代與探索真理。哥白尼(Copernicus,1473—1543)的太陽係中心說把天文學的麵目全改變瞭,煉金術也漸漸變為純正的化學,甚至繪畫與雕刻也受瞭科學的影響,要以準確的遠近法為根據。(達·芬奇即是一個畫傢兼天文學傢、數學傢、製造傢。)
梅迪契祖孫並創辦大學,興立圖書館,搜羅古代著作的手寫本。大學裏除瞭翡冷翠當地的博學鴻儒之外,並羅緻歐洲各國的學者。他們討論一切政治、哲學、宗教等等問題。
這時候,人們的心扉正大開著,受著各種情感的刺激,呼吸著新鮮的學術空氣:聽完瞭柏拉圖學會的淵博精湛的演講,就去聽安東尼的熱烈的說教。他們並不覺得思想上有何衝突,隻是要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此外,整個社會正度著最幸福的歲月。宴會、節慶、跳舞、狂歡,到處是美妙的音樂與歌麯。
這種生活豐富的社會,自然給予藝術以一種新材料,特殊的而又多方麵的材料。人文主義者用古代的目光去觀察自然,這已經是頗為復雜的思想瞭,而畫傢們更用人文主義者的目光去觀照一切。
藝術傢一方麵追求理想的美,一方麵又要忠於現實;理想的美,因為他們用人文主義的目光觀照自然,他們的心目中從未忘掉古代;忠於現實,因為自喬托以來,一直努力於形式之完美。
這錯綜變化、氣象萬韆的藝術,給予我們以最復雜最細緻最輕靈的心底顫動,與十八世紀的格魯剋(Gluck)及莫紮特(Mozart)的音樂感覺相仿?佛。
波提切利即是這種藝術的最高的代錶。
一切偉大的藝術傢,往往會予我們以一組形象的聯想。例如米開朗琪羅的痛苦悲壯的人物,倫勃朗(Rembrandt)的深沉幽怨的臉容,華托的綺麗風流的景色等等,都和作者的名字同時在我們腦海中浮現的。波提切利亦是屬於這一類的畫傢。他有獨特的作風與麵貌,他的維納斯,他的聖母與耶穌,在一切維納斯、聖母、耶穌像中占著一個特殊的地位。他的人物特具一副嫵媚【grace可譯為嫵媚、溫雅、風流、嬌麗、婀娜等義。在神話上亦可譯為“散花天女”】與神秘的麵貌,即世稱為“波提切利的嫵媚”,至於這嫵媚的秘密,且待以後再行論及。
波氏最著名的作品,首推《春》與《維納斯之誕生》二?畫。
《春》這名字,據說是瓦薩裏(Vasari,1511—1574,意大利畫傢、建築傢兼博學傢,為米開朗琪羅之信徒,著有《名畫傢、名雕傢、名建築傢傳略》)起的,原作是否標著此題,實一疑問:德國史傢對於此點,尤錶異議,但此非本文所欲涉及,姑置勿論,茲且就原作精神略加研究。
據希臘人的傳說與信仰,自然界中住著無數的神明:農牧之神(Faun,法烏恩),半人半馬神(Satyrus,薩堤羅斯),山林女神(Dryads,德律阿得斯),水澤女神(Naiads,那伊阿得斯)等。拉丁詩人賀拉斯(Horace)曾謂:春天來瞭,女神們在月光下迴鏇著跳舞。盧剋萊修(Lucretius)亦說:維納斯慢步走著,如皇後般莊嚴,她往過的路上,萬物都萌芽滋長起來。
波提切利的《春》,正是描繪這樣輕靈幽美的一幕。春的女神抱著鮮花前行,輕盈的衣褶中散滿著花朵。她後麵,跟著花神(Flora,佛羅拉)與微風之神(Zephyrus,仄費洛斯)。更遠處,三女神手牽手在跳舞。正中,是一個高貴的女神維納斯。原來維納斯所代錶的意義就有兩種:一是美麗和享樂的象徵,是拉丁詩人賀拉斯、卡圖盧斯(Catullus),提布盧斯(Tibullus)等所描寫的維納斯;一是世界上一切生命之源的代錶,是蒂剋萊斯詩中的維納斯。波提切利的這個翡冷翠型的女子,當然是代錶後一種女神瞭。至於三女神後麵的那人物,即是雄辯之神(Mercury,墨丘利)在采擷果實。天空還有一個愛神在散放幾支愛箭。
草地上、樹枝上、春神衣裾上、花神口唇上,到處是美麗的鮮花,整個世界布滿著春的氣象。
然而,這幅《春》的構圖,並沒像古典作品那般謹嚴,它並無主要人物為全畫之主腦,也沒有巧妙地安排瞭的次要人物作為襯托。在圖中的許多女神之中,很難指齣哪一個是主角:是維納斯?是春之女神?還是三女神?雄辯之神那種鏇轉著背的神情,又與其餘女神有何關係?
這也許是波氏的弱點;但在拉丁詩人賀拉斯的作品中,也有很著名的一首歌麯,由許多小麯連綴而成的:但這許多小麯中間毫無相互連帶的關係,隻是好幾首歌詠自然的獨立的詩。由此觀之,波提切利也許運用著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說他隻把若乾輕靈美妙的故事並列在一起,他並不費心去整理一束花,他隻著眼於每朵花。
畫題與內容之受古代思想影響既甚明顯,而其錶現的方法,也與拉丁詩人的手段相似:那麼,在當時,這確是一件大膽而新穎的創作。迄波氏止,繪畫素有為宗教做宣傳之嫌,並有宗教專利品之目,然而時代的轉移,已是異教思想和享樂主義漸漸復活的時候瞭。
現在試將《春》的各組人物加以分彆的研究:第一是三女神,這是一組包圍在煙霧似的氛圍中的仙女,她們的清新飄逸的豐姿,在林木的綠翳中顯露齣來。我們隻要把她們和拉斐爾、魯本斯(Rubens)以至十八世紀法國畫傢們所描繪的“三女神”做一比較,即可見波氏之作,更近於古代的、幻忽超越的、非物質的精神。她們的嫵媚、婀娜多姿,在高舉的手臂,伸張的手指,微傾的頭顱中格外明顯地錶露齣?來。
可是在大體上,“三女神”並無拉斐爾的富麗與柔和,綫條也許太生硬瞭些,左方的兩個女神的姿勢太相像。然這些稚拙反給予畫麵以清新的、天真的情趣,為在更成熟的作品中所找不到的。
春神,抱著鮮花,婀娜的姿態與輕盈的步履,很可以把“步步蓮花”的古典去形容她。臉上的微笑錶示歡樂,但歡樂中含著惘然的哀情,這已是芬奇的微笑瞭。笑容中藏著莊重、嚴肅、悲愁的情調,這正是希臘哲人伊壁鳩魯(Epicurus)的精神。
在春之女神中,應當注意的還有兩點:
一、女神的臉龐是不規則的橢圓形的,額角很高,睫毛稀少,下巴微突;這是翡冷翠美女的典型,更由波氏賦予細膩的、嚴肅的、靈的神采。
二、波氏在這副優美的麵貌上的成功,並不是特殊的施色,而是純熟的素描與巧妙的綫條。女神的眼睛、微笑,以至她的姿態、步履、鮮花,都是由綫條錶現的。
維納斯微俯的頭,舉著的右手,衣服的褶痕,都構成一片嚴肅、溫婉、母性的和諧。母性的,因為波提切利所代錶的維納斯,是司長萬物之生命的女神。
至於雄辯之神麵部的錶情,那是更嚴重更悲哀瞭,有人說他像硃利安·梅迪契(Julian Medici,是洛倫佐的兄弟,一四七八年被刺殞命)。但這個悲哀的情調還是波提切利一切人像中所共有的,是他個人的心靈的反映,也許是一種哲學思想之徵象,如上麵所說的伊壁鳩魯派的精神。他的時代原來有伊壁鳩魯哲學復興的潮流,故對於享樂的鄙棄與對於虛榮的厭惡,自然會趨嚮於悲哀瞭。
波提切利所繪的一切聖母尤富悲愁的錶情。
聖母是耶穌的母親,也是神的母親。她的兒子注定須受人間最慘酷的極刑。耶穌是兒子,也是神,他知道自己未來的運命。因此,這個聖母與耶穌的題目,永遠給予藝術傢以最崇高最悲苦的情操:慈愛、痛苦、尊嚴、犧牲、忍受,交錯地混閤在一起。
在一幅《聖母像》(Madone du Magnificat)中,聖母抱著小耶穌,天使們圍繞著,其中兩個捧著皇後的冠冕。一道金光從上麵灑射在全部人物頭上。另外兩個天使拿著墨水瓶與筆。背景是平靜的田野。
全畫的綫條匯成一片和諧。全部的臉容也充滿著波氏特有的“嫵媚”,可是小耶穌的手勢、臉色,都很嚴肅,天使們沒有微笑,聖母更顯得怨哀:她心底明白她的兒子將來要受世間最殘酷的磨摺與苦刑。
聖母的憂戚到瞭《格林納達聖母像》(Madone de la Grenade)一畫中,尤顯得悲愴。構圖愈趨單純:聖母在正中抱著耶穌,給一群天使圍著;她的大氅從身體兩旁垂下,衣褶很簡單;自上而下的金光,在人物的臉容上也沒有引起絲毫反光。全部作品既沒有特彆刺激的處所,我們的注意力自然要集中在人物的錶情方麵去瞭。這裏,還是和其他的聖母像一樣,是錶現哀痛欲絕的情緒。
現在,我得解釋“波提切利之嫵媚”的意義和來源。
第一,所謂嫵媚並非是心靈的錶象,而是形式的感覺。波提切利的春神、花神、維納斯、聖母、天使,在形體上是嫵媚的,但精神上卻濛著一層惘然的哀愁。
第二,嫵媚是由綫條構成的和諧所産生的美感。這種美感是屬於觸覺的,它靠瞭圓味(即立體感)與動作來刺激我們的視覺,宛如音樂靠瞭鏇律來刺激我們的聽覺一樣。因此,嫵媚本身就成為一種藝術,可與題材不相關聯;亦猶音樂對於言語固是獨立的一般。
波氏構圖中的人物缺乏謹嚴的關聯,就因為他在注意每個形象之綫條的和諧,而並未用心去錶現主題。在《維納斯之誕生》中,女神的長發在微風中飄拂,天使的衣裙在空中飛舞,而漣波蕩漾,更完成瞭全畫的和諧,這已是全靠音的建築來構成的交響樂情調,是觸覺的、動的藝術,在我們的心靈上引起陶醉的快感。
傅雷
前言/序言
年來國人治西洋美術者日眾,顧瞭解西洋美術之理論及曆史者寥寥。好騖新奇之徒,惑於“現代”之為美名也,競競以“立體”“達達”“錶現”諸派相標榜,沾沾以肖似某傢某師自喜。膚淺庸俗之流,徒知悅目為美,工細為上,則又奉官學派為典型:坐井觀天,莫此為甚!然而趨時守舊之途雖殊,其昧於曆史因果,缺乏研究精神,拘囚於形式,競競於模仿則一也。慨自“五四”以降,為學之態度隨世風而日趨澆薄:投機取巧,習為故常;奸黠之輩且有以學術為獵取功名利祿之具者;相形之下,則前之拘於形式,忠於模仿之學者猶不失為謹願。嗚呼!若是而欲望學術昌明,不將令人與河清無日之嘆乎?
某也至愚,嘗以為研究西洋美術,乃藉觸類旁通之功為創造中國新藝術之準備,而非即創造本身之謂也;而研究又非以五色紛披之彩筆由肖馬蒂斯、塞尚為能事也。夫一國藝術之産生,必時代、環境、傳統演化,迫之産生,猶一國動植物之生長,必土質、氣候、溫度、雨量,使其生長。拉斐爾之生於文藝復興期之意大利,莫裏哀之生於十七世紀之法蘭西,亦猶橙橘橄林之遍乾南國,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也。陶潛不生於西域,但丁不生於中土,形格勢禁,事理環境民族性之所不容也。此研究西洋藝術所不可不知者一。
至欲擷取外來藝術之精英而融為己有,則必經時勢之推移,思想之醞釀,而在心理上又必經直覺、理解、憬悟、貫通諸程序,方能衷心有所真感。觀夫馬奈、凡·高之於日本版畫,高更之於黑人藝術,蓋無不由斯途以臻於創造新藝之境。此研究西洋藝術所不可不知者二。
今也東西藝術,技術形式既不同,所啓發之境界復大異,所錶白之心靈情操,又有民族性之差彆為其基礎。可見所謂融閤中西藝術之口號,未免言之過早,蓋今之藝人,猶淪於中西文化衝突後之漩渦中不能自拔,調和雲何哉?矧吾人之於西方藝術,迄今猶未臻理解透闢之域,遑言創造乎?
然而今日之言調和東西藝術者,提倡古典或現代化者,固比比皆是,是一知半解,不假深思之過耳。世惟有學殖湛深之士方能知學問之無窮而常惴惴默默,懼一言之失有損乎學術尊嚴,亦惟有此惴惴默默之輩,方能孜孜矻矻,樹百年之基。某不敏,何敢以此自許?特念古人三年之病必求七年之艾之訓,故願執斬荊棘,闢草莽之役,為藝界同仁盡些微之力耳。是編之成,即本斯義。編分二十講,所述皆名傢傑構,凡繪畫、雕塑、建築、裝飾美術諸門,遍嘗一臠。間亦論及作傢之人品學問,欲以錶顯藝人之操守與修養也;亦有涉及時代與環境,明藝術發生之因果也,曆史敘述,理論闡發,兼顧並重,示研究工作之重要也。愚固知畫傢不必為史傢,猶史傢之不必為畫傢;然史之名畫傢固無一非稔知藝術源流與技術精義者,此其作品之所以必不失其時代意識,所以在曆史上必為承前啓後之關鍵也。
是編參考書,有法國博爾德(Bordes)氏之美術史講話及晚近諸傢之美術史。序中所言,容有緻藝壇諸君子於不快者,則惟有以愛真理甚於愛友一語自謝耳。
傅 雷
一九三四年六月
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